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提高化学教学高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高中衔接,是高一化学教学中师生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省从2006年高一开始使用新课标配套教材,笔者所在地使用苏教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新问题,感觉有必要重新审视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这一课题。
  [关键词]教育;高中教师;问题;学生;化学方程式
  
  依惯例,开学后对高一新生进行化学摸底测验,发现学生主要存在3个方面问题。第一,化学用语不规范,离子符号中离子带的正、负电荷数标得很随意,不能习惯性地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判断分子式中的原子个数,正确书写分子式。第二,写化学方程式感到困难。写完不配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不能根据一些规律,从已知的反应物,写出生成物,从而正确地完成化学方程式。第三,化学审题理解能力很差,缺乏从语言文字转化为化学关系式的能力。学生对化学练习中的题目要求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对化学信息中有效信息的不能正确地采撷,以至于在做题是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甚至答非所问。还有为数不少学生连最简单的化学思维方法,计算格式都未掌握。
  
  一、初高中衔接问题原因分析
  
  新课标实施后的高一新生,因为中考成绩都不低,所以刚进入高一时还颇为自信,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困扰着学生。
  
  1 难度跨度较大造成心理压力
  初中课堂教学内容较少,以趣味性的内容或通识性内容居多,重在表观上认识化学反应的类型,而且反应现象简单、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教学任务与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对于重点的内容,在课堂上有多次反复时间。而高中化学主要是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课堂容量较大,不仅识记性的东西较多,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也多。高中,学生若走神,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同时现行教材文字又极其精练,条理性不太强,而高一新生不习惯记笔记,因而学生就不可能通过看书弥补课堂听课和笔记的损失。一段时间下来,有些学生觉得没学到什么知识,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在识记基本的化学常识的基础上又要加强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能力层次对学生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中化学课后的练习少,又比较简单,这对减轻学生负担是好事。但对理科学科来说,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时巩固,最后达到灵活应用。现在市场上相应的习题集,包括和教材配套的习题集,坡度太大,基本练习很少,必修与选修的练习交错出现,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一下就跳跃到能力要求很高的、属高考类型的练习是难以适应,讲评不但费时而且难懂。尽管课本知识学生一看就觉得很简单,但拿到练习一做就错,有的甚至无从下手。所学的知识解决不了问题,学生感到茫然,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
  
  2 学习方法不当造成事倍功半
  在初中,由于对学生化学知识只是普及性要求,因此很多老师对化学用语、化学原理及化学名词等的教学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这种学科性的填鸭式的教学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思维的惰性,对信息的敏感度下降。进入高中学习,学生看到教材上似乎都是独立的知识点,不知如何利用教材,将这些独立的知识点,归纳成知识体系;感觉高中化学是相互问没有甚么关联的,只需要记忆的、独立的、零散的知识。这样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学生往往会觉得自己知识掌握得好象很好,可是就是一做题就错。
  同时,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物质和演示实验人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高中化学关系复杂,特殊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常常要用对立统一的思想、矛盾主次的思想解决问题;学习“物质的量”概念后常常要用定量、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刚上高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中质量上的飞跃。
  经过学习必修1,多数学生对学化学有畏难情绪,没有感受到成功。尽管有的学生在单元测验、期中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他们觉得学得很苦,似乎没学到什么实实在在的知识,有点空。
  
  3 教材教师变化造成衔接真空
  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其特点十分明显。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相联系,学了有用,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增加了很多探究性内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许多难点分散,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不失为一本好教材。但也有缺憾之处。
  物质分类中的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未进入教材,而这是高中直接要用的。初中化学的点睛之作——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被删去,显得该教材最后有点散,系统性不强。
  同时,由于中考经常是两考合一的考试,即既是初中学业水平的测试,又是高中选拔性的考试,这决定了考试对化学知识点的要求不高,即使是新课标上有的,中考也可以作为不考查或一般性考查。当然,老师是考什么,教什么。
  而很多高一化学教师对此认识不够,以为初中课标上有出现的内容学生就应该已掌握了,想当然对这些知识未做学习或强化,造成了学生知识上的真空。
  
  二、处理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几点建议
  
  1 熟悉初中课程。保持知识体系连续性
  比较苏教版必修教材《化学1》、《化学2》与初中教材,高中很多知识都是在初中的基础的继承、拓展和延伸。学生进入高中的时候,已经初具化学的轮廓。起点教学依据这一轮廓,以旧促新,以新带旧。高中教师应注意上述知识对新知识承上启下的作用。进行必修教材的教学,首先要对课改后初中科学教材的内容与特点有所了解,高中教师过去的经验已经失效,非常有必要采用讲座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高中教师了解和熟悉初中教材,这样,高中教师就对高一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进行复习和补充。例如:现行的初中教材中已经没有“酸、碱、盐”的定义,高中教师在专题1“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这个概念,而且要帮助学生形成无机物之间的关系。初中教材已删除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高中化学专题1“原子结构”前须补充。又如现行初中教材用的是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制氧化而不是氯酸钾的催化分解等。教师只有熟悉了初中教材,熟悉了新一届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中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合适的富有成效的教学设计,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学真正进入课程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
  
  
  2 重視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调查发现,学生从听懂、理解化学知识,到自己会灵活运用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差距:85%的学生满足于课堂听老师讲解,缺乏自主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课本知识,思维惰性较大;83%的学生对教师批改的作业不会仔细体会,不能在课后自觉消化整理;88%的学生有问题不是找老师而是与同学讨论或干脆搁在那里;88%的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有 待提高。
  初中化学学习,重在从类型、现象和一般应用上认识化学反应,教学要求多以识记、模仿为主;高中化学学习多为理论型,需要用理论做指导来由表及里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尽管新教材在编写安排上加强了形象性,考虑到了学习难度,但是高中化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理论性是客观存在的。另外高中化学实施模块化教学,必修课每周只开2—3课时,在时间上也不可能像初中教学那样翻来覆去、反复强化,加之科目多,如果还采用初中那样的学习方法,显然无能为力。
  因此,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要加强学生学法指导,重视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学法渗透。教师要注意将知识传授与学法指导有机地融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重视学习习惯培养,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指导学生预习、听课、抓重点记笔记、复习,传授辨析、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搞好自学策略的衔接;指导学生建立错题解答笔记,及时记录考试、作业或练习中做错的题目及听课的疑点,在错题旁边加以订正,并对错题进行归纳整理,每隔一段时间温习;每个专题后设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通过问题线索学会归纳整理知识,促进学生学会反思,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在某一教学内容开始或结束,适时给学生介绍学习要领和解题技巧,渗透化学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在平时备课和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初、高中化学中有关联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使纵向和横向的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探究联结在一起,使之形成知识的网状、甚至是立体的结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一般的、常规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在遇到一些特殊的、非常规的问题时能够灵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的显性条件发掘隐性条件,将已知的条件与未知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机地、逻辑地联系起来,最终解决问题。
  
  3 探究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高一新生入学后,先进行初高中衔接教学,主要是2方面内容。一是化学用语部分,强调规范化要求,进行适当的训练。另一方面需补充物质的分类,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知识,整理各类物质相互问的关系,根据规律,熟练书写各类物质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即将进行的高中化学学习起一个铺垫作用。
  实际上,“入门”学习是每个新知识教学过程中都值得研究的问题,高中化学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学目标的设立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增加深度。
  《化学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基本理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应遵照教学规律视学生的知识情况采用分步推进的方法,而不能简单地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多引用初中学过的化学反应,合理地与初中化学衔接。对于氧化还原概念建立,初中教材是以得氧还原为依据展开,运用范围仅限于有氧参加的反应;而高中教材将判断标准变为化合价升降,在进行这一难点突破时采用对比延伸法教学效果极佳。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基础年级教师普遍存在“一步到位”的目标观念,起始教学就是高密度、大容量,“门槛”设置太高,結果学生望而生畏,不但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反而将学生“拒之门外”。
  关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的研究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反思我们高中化学教学,漠视新生的学习基础,忽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研究,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现象并非少见,我们要引以为戒。
其他文献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激发学生登人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的更新,使得更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在认识
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华。无凝它首当其冲地要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否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抛弃马克思这一理论呢?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完全要给以否定的答复,只是我们在否定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理论所产生的时代背景,需要联系马克思这一理论来源的当代实际,并加以深化和发展,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和发挥它的理论旺盛的生命力。也正如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
复习是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及提炼,为达到巩固的目的,须周期反复,交替再现,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科如何复习,是一个盲点。讲讲读读背背之后,一样的练习再做,再考,依然错,这说明复习课除了关注知识体系的形成,更应关注学生答题时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由惯性地被动应付完成,到主动思考学习。教学实践中,复习课更应讲效率,让学生在乐学中提升。    一、目中有人,突破普遍错误点    老师一般都以为复习课最好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13-01   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教育指导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摘要] 现在的教育,是在素质教育前提下的教育。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课程设置到教育形式、教学手段,素质教育都发挥了其影响力。而我认为素质教育也应更好地运用到德育工作中。那么,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贯彻素质教育呢?教育以人为本,所以我觉得情感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情感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中学生的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关注每一位学生,对不同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应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自制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
新课标明确提出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去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核心和灵魂,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因此,开展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应作为新课改中所必须把握的教学要求。   
学校办学思想与制度建设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先进的办学思想会对学校制度建设发挥积极的引领促进和优化辐射作用,学校制度建设为办学思想的有效、高效践行彰显其服务保障功能。如何将办学思想落实到位,使之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支撑,并最终外化为价值观指导下的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如何在办学思想引领下进行制度制定和创新,以制度塑造校园文化和培育师生健全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校园文化深刻影响教
摘要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也意识到了必须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实验中学英语组通过几年的实验,推出了课前三分钟英语报告活动。三分钟英语报告收到了显著成效,坚持三分钟英语报告的班级,期中、期末考试均全列级部前茅。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
[摘 要]培养职高学生多方面能力是现代教育赋予职业学校和教师的责任。由于学科和职业学校特点,数学课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只有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能力;素质    素质,就其本身而言,它是指人的综合品质;而素质教育则必需是使受教育者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充分而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