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在塑造初中学生品德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问题所在,再从教学导读、教学实质、案例分析方法、开放式教学方法和情景创设法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探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旨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概括
初中思想品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也是对初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思想品德是集知识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实用性强的学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通过学生对现实生活情况的探索、思考相关问题、体验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以及践行法律与道德,进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改革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内容上是以主题学习的形式出现的,即以初中学生逐渐扩宽的生活为学习主题,以便于学生能通过教材内容感悟现实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整体上注重对问题的解决,以便于学生能学有所用,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和走向社会的实践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从宏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侧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品德和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从一定程度上讲,初中思想品德就是在教育、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承担起教学生做人、做事、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思想品德的教法以及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呈现出既独立又与其他学科有密切关联的特征,最明显的是与初中语文课程有相似点,但从教学方法考虑,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法却是独具一格的。毋庸置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注重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旨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觀和价值观。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视。多数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没有本该拥有的严肃态度。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作用。同时,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情况看,也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部分思想品德的授课老师并不是专业出身或者是教师本身就对课程不够重视。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意识和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思想品德教学遇到了新的发展与完善的机遇。
(一)培养正确的思想品德课程意识
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以初中学生在七、八和九年级三个年级中的身心特征、实际生活和身边遇到和思考的问题为基础内容的。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致力于将学生生活维度与学科维度的有机融合,即“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社会”与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的结合。课程的宗旨是使学生在生活中,在问题与矛盾中思考、探索与感悟,通过实例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二)适宜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主要是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学目标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提高与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密切的关联性。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初中思想品德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七年级上册“我是中学生了”的教学目标设定上,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中学(初中)新的学习环境、规章制度,调整心态,提升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增强班集体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有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思想品德教学之后,学生取得的较为明显的进步或者是具体某方面能力的发展。曾经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常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要求。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水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
(一)在课堂教学的导学环节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一堂课程的成功与否。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导入环节不但连接着新知识与旧知识,而且还肩负着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导学环节,教师首先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所学习的内容畅所欲言。例如在七年级“人格不可辱”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者是体会,也可以是讲讲学生知道和熟悉的人物或者事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设置相关问题可以在导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可以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置问题,然后通过思考讨论来探索知识的答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多体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落实在学生实际生活之中。
(二)初中思想品德应侧重实质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内容上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性。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在重视形式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质。例如在“成长在社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分析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前提下,教学的重点是在新问题新情况中体验生活中的变化,在变化中思考发生变化的各种主客观的原因,进而萌发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意识。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恰当结合学生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教学过程,以利于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八年级的“追求公平”课程的学习中,教师直接把初三学生所关注的保送名额的事情放入课程教学之中。直接升入本校高中部的名额竞争是很激烈的,成绩符合要求的学生对名额看得很紧,而学校老师的子女却占有较强的优势。针对这样的棘手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公平吗?经过学生们的自由讨论后,教师再进行小结。所谓的公平就是指在处理事情时做到合情合理,不偏袒事件的任何一方。因此,学校保送名额的事情对同学们是不公平的。这种侧重实质的教学方法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易于学生理解消化知识。 (三)利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相关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七年级“要‘鱼’还是要‘渔’” 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把此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在讲授如何学习好习惯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呈现出不同状态的学习镜头,如边听歌曲边写作业,习惯于听老师的安排,上课听讲,下课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业等与学生常见的学习状态有关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直观的案例分析达到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目标。
(四)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倡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方式是教法中的一个类别,不能把开放式教学方法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上看,开放式教学有助于教学相长,既提升学生的学习又促进教师的成长。初中思想品德开放式教学法就是使思想品德学科由封闭性走向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化,即从思想品德学科本身走向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化。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自身而言,作为初中阶段基础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首先就要突破学科自身的封闭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与其他学科做到有机的结合。例如在九年级“与诚信同行”的课程教学中,在分析学生学习认知情况下,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深度挖掘其內容与其他学科或者外界因素的关联度,以开放式教学为立脚点,确定多元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呈现出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与诚信相关的内容对初中学生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才是诚实做人、信誉的影响、对人对事如何负起责任等等。针对思想品德抽象的学习内容,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五)创设情景,通过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教师在具体实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文、多媒体教学软件、直观教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发起讨论和相关内容的深度分析,以引起学生的感悟。例如在九年级的“学会亲近社会”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是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客观看待社会的各种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描述了1993年徐洪刚在大客车上勇斗歹徒的情景,紧接着,教师通过“听完故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的提问来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学生讨论与分析之后,教师进行小结,即揭示此节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探究适宜的科学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法。要充分地发挥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的作用,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走出初中思想教育采用应试教育的误区,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晓宁.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5(09):45.
[2]王福林.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6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概括
初中思想品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也是对初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思想品德是集知识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实用性强的学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通过学生对现实生活情况的探索、思考相关问题、体验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以及践行法律与道德,进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改革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内容上是以主题学习的形式出现的,即以初中学生逐渐扩宽的生活为学习主题,以便于学生能通过教材内容感悟现实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整体上注重对问题的解决,以便于学生能学有所用,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和走向社会的实践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从宏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侧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品德和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从一定程度上讲,初中思想品德就是在教育、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承担起教学生做人、做事、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思想品德的教法以及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呈现出既独立又与其他学科有密切关联的特征,最明显的是与初中语文课程有相似点,但从教学方法考虑,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法却是独具一格的。毋庸置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注重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旨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觀和价值观。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视。多数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没有本该拥有的严肃态度。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作用。同时,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情况看,也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部分思想品德的授课老师并不是专业出身或者是教师本身就对课程不够重视。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意识和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思想品德教学遇到了新的发展与完善的机遇。
(一)培养正确的思想品德课程意识
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以初中学生在七、八和九年级三个年级中的身心特征、实际生活和身边遇到和思考的问题为基础内容的。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致力于将学生生活维度与学科维度的有机融合,即“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社会”与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的结合。课程的宗旨是使学生在生活中,在问题与矛盾中思考、探索与感悟,通过实例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二)适宜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主要是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学目标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提高与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密切的关联性。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初中思想品德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七年级上册“我是中学生了”的教学目标设定上,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中学(初中)新的学习环境、规章制度,调整心态,提升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增强班集体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有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思想品德教学之后,学生取得的较为明显的进步或者是具体某方面能力的发展。曾经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常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要求。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水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
(一)在课堂教学的导学环节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一堂课程的成功与否。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导入环节不但连接着新知识与旧知识,而且还肩负着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导学环节,教师首先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所学习的内容畅所欲言。例如在七年级“人格不可辱”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者是体会,也可以是讲讲学生知道和熟悉的人物或者事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设置相关问题可以在导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可以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置问题,然后通过思考讨论来探索知识的答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多体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落实在学生实际生活之中。
(二)初中思想品德应侧重实质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内容上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性。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在重视形式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质。例如在“成长在社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分析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前提下,教学的重点是在新问题新情况中体验生活中的变化,在变化中思考发生变化的各种主客观的原因,进而萌发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意识。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恰当结合学生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教学过程,以利于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八年级的“追求公平”课程的学习中,教师直接把初三学生所关注的保送名额的事情放入课程教学之中。直接升入本校高中部的名额竞争是很激烈的,成绩符合要求的学生对名额看得很紧,而学校老师的子女却占有较强的优势。针对这样的棘手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公平吗?经过学生们的自由讨论后,教师再进行小结。所谓的公平就是指在处理事情时做到合情合理,不偏袒事件的任何一方。因此,学校保送名额的事情对同学们是不公平的。这种侧重实质的教学方法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易于学生理解消化知识。 (三)利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相关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七年级“要‘鱼’还是要‘渔’” 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把此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在讲授如何学习好习惯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呈现出不同状态的学习镜头,如边听歌曲边写作业,习惯于听老师的安排,上课听讲,下课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业等与学生常见的学习状态有关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直观的案例分析达到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目标。
(四)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倡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方式是教法中的一个类别,不能把开放式教学方法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上看,开放式教学有助于教学相长,既提升学生的学习又促进教师的成长。初中思想品德开放式教学法就是使思想品德学科由封闭性走向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化,即从思想品德学科本身走向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化。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自身而言,作为初中阶段基础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首先就要突破学科自身的封闭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与其他学科做到有机的结合。例如在九年级“与诚信同行”的课程教学中,在分析学生学习认知情况下,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深度挖掘其內容与其他学科或者外界因素的关联度,以开放式教学为立脚点,确定多元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呈现出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与诚信相关的内容对初中学生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才是诚实做人、信誉的影响、对人对事如何负起责任等等。针对思想品德抽象的学习内容,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五)创设情景,通过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教师在具体实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文、多媒体教学软件、直观教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发起讨论和相关内容的深度分析,以引起学生的感悟。例如在九年级的“学会亲近社会”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是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客观看待社会的各种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描述了1993年徐洪刚在大客车上勇斗歹徒的情景,紧接着,教师通过“听完故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的提问来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学生讨论与分析之后,教师进行小结,即揭示此节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探究适宜的科学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法。要充分地发挥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的作用,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走出初中思想教育采用应试教育的误区,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晓宁.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5(09):45.
[2]王福林.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