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古典美学关于美的基本看法是美即等同于比例、和谐、多样统一、效用或合适。传统的艺术通过模仿客观现实生活的形象并做到某种程度的逼真制造幻覺。而当代艺术则是艺术家考虑自身、考虑他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之中,被置于艺术家选择和综合人类文化直接或间接提供的一切东西的行为中。
关键词:当代艺术;传统艺术;差异
一、现代艺术时间上的定义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二、西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美学上关于美的基本看法
(一)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取向
西方古典美学关于美的基本看法是,美即等同于比例、和谐、多样统一、效用或合适。例如建筑的比例与和谐,宇宙与自然的和谐等。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人体是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中世纪人深信世界由上帝所书写。在基督象征主义系统里光和色彩作为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表现。15世纪新柏拉图主义对文艺发挥影响等,美的思考出现双重取向。美学价值倾向于以逼真模仿自然的方式描绘现实本质。自然科学、数学、解剖学、透视学、艺术技巧的锻炼得到重视。18纪新古典主义崇尚古典、自然、模仿,认为美是感觉为美的事物本身的特质,回归于“多样统一”、“比例”、“和谐”等古典定义。但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机械复制时代让艺术的大量复制成为可能,人们接触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传统艺术的“光晕”逐渐消失:原本性变得没有意义,我们与艺术之间也没有了距离感,艺术的展示价值开始赶超崇拜价值,艺术被赋予新的政治功能。
(二)当代艺术的美学价值取向
技术革新是艺术发展的物质动力,西方艺术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演变,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数字成像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改变并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段。当代艺术已经变成了可以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各种感官的“多觉艺术”。对审美的回归是当代艺术的总趋势,这一趋势显示了人类审美意识的永恒性和坚固性。杜尚的现成品装置艺术曾是反艺术、反美学的观念主义象征物,而在当代艺术中,包括装置艺术、表演艺术和影像艺术则获得了一种崭新而完善的美学形式。
当代艺术是直接诉诸人类的觉悟境界。单独地看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可能只是创造性地揭示某一个现象,以激起观众的自我反省。例如众多的当代展览,展览很快会过去,作品也会渐渐被淡忘,而当代艺术的精神也就在这块地方,这种精神靠科学技术是达不到的,科技会让人分工更细而限制人的本性的完整,使人在职业化中忽视性灵上的古渡沉钟。
三、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在创作中确立观赏机制的差异
(一)创作的差异
传统艺术把理想化手法当做第一要务,按已有的观念作为创作标准,注重形式技巧,很少传达出艺术家灵魂深处的艺术感受。理想化的范式与理想化的创作方法其目的直指创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无论罗马时代,还是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家们都倾向于是用严谨而精美、抒情而夸张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形式上的精致完美。因此艺术家们在绘画上注重轮廓、体积、明暗、色彩、空间、质感等方面去表现和塑造形体,表现物体的具体存在。传统美术培养起来的审美标准把丑掩饰起,艺术停留在追求艺术外表的美丽与逼真上。
当代艺术的兴趣及其变化、考虑问题的方式、表象活动的机能表现在:艺术家知道如何调动有助于加强形式的各种力量。艺术家应该是一个技巧高超的建筑师——建造尊重自由、使生命和情感得以充分展现、富于想象空间的建筑物的建筑师。可以通过若干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在今天,有了大量的技术手段之后,”像不像“不是个问题,艺术不只是一种解释。艺术家也不是说教者,现代艺术品为公众的思考提供平台并将解读权还给观众。
(二)审美的差异
传统的艺术欣赏较多的侧重于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方面的品评。在传统艺术欣赏里,共同被解释对象的存在成为创造者和接受者欣赏的前提。艺术家以写实的方式运用各种方式安排让受众理解,诱导受众进入自己的解释,并获得受众的反响。受众也习惯于用节制和明确、理性和规范,真实与唯美等对作品作出解释和鉴赏。传统艺术对受众审美视野、审美准则的规范,也制约了受众对艺术审美思想的升越。现代艺术打破传统的艺术“结构语言”包括形体、质感、虚实、纵深等。通过夸张变形的客观事物来表现自己的心灵。
当代艺术的崛起不仅是对现代艺术所谓的“单向度”的反拨,而且在更高意义上使艺术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艺术问题和新出现的各种不同的艺术现象;让艺术家更加尊重个性的表达;使多元并存成为广泛的存在。鼓励着受众从以前被告知的一种被动状态转入对作品自由理解的状态,解读权属于每一位观众。当代艺术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开启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康庄大道,它所达到的宽容气氛和综合局面,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中特有的文化奇观。
总结:
进当代艺术新篇章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当代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语言上的更新,更是价值取向上的巨变。经济全球化不仅打破了各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壁垒,也摧毁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屏障,使得当代艺术变成了一个“去民族化”或“超民族主义”的舞台,并且朝着“同质化”的方向发展。全球化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无国界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尚在路上,它的未来不可预知,唯一可以断定的是,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延续不断前进、不断更新。
作者简介:鲁迎艳(1993.4.3-),女,汉族,籍贯: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当代艺术;传统艺术;差异
一、现代艺术时间上的定义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二、西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美学上关于美的基本看法
(一)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取向
西方古典美学关于美的基本看法是,美即等同于比例、和谐、多样统一、效用或合适。例如建筑的比例与和谐,宇宙与自然的和谐等。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人体是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中世纪人深信世界由上帝所书写。在基督象征主义系统里光和色彩作为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表现。15世纪新柏拉图主义对文艺发挥影响等,美的思考出现双重取向。美学价值倾向于以逼真模仿自然的方式描绘现实本质。自然科学、数学、解剖学、透视学、艺术技巧的锻炼得到重视。18纪新古典主义崇尚古典、自然、模仿,认为美是感觉为美的事物本身的特质,回归于“多样统一”、“比例”、“和谐”等古典定义。但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机械复制时代让艺术的大量复制成为可能,人们接触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传统艺术的“光晕”逐渐消失:原本性变得没有意义,我们与艺术之间也没有了距离感,艺术的展示价值开始赶超崇拜价值,艺术被赋予新的政治功能。
(二)当代艺术的美学价值取向
技术革新是艺术发展的物质动力,西方艺术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演变,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数字成像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改变并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段。当代艺术已经变成了可以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各种感官的“多觉艺术”。对审美的回归是当代艺术的总趋势,这一趋势显示了人类审美意识的永恒性和坚固性。杜尚的现成品装置艺术曾是反艺术、反美学的观念主义象征物,而在当代艺术中,包括装置艺术、表演艺术和影像艺术则获得了一种崭新而完善的美学形式。
当代艺术是直接诉诸人类的觉悟境界。单独地看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可能只是创造性地揭示某一个现象,以激起观众的自我反省。例如众多的当代展览,展览很快会过去,作品也会渐渐被淡忘,而当代艺术的精神也就在这块地方,这种精神靠科学技术是达不到的,科技会让人分工更细而限制人的本性的完整,使人在职业化中忽视性灵上的古渡沉钟。
三、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在创作中确立观赏机制的差异
(一)创作的差异
传统艺术把理想化手法当做第一要务,按已有的观念作为创作标准,注重形式技巧,很少传达出艺术家灵魂深处的艺术感受。理想化的范式与理想化的创作方法其目的直指创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无论罗马时代,还是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家们都倾向于是用严谨而精美、抒情而夸张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形式上的精致完美。因此艺术家们在绘画上注重轮廓、体积、明暗、色彩、空间、质感等方面去表现和塑造形体,表现物体的具体存在。传统美术培养起来的审美标准把丑掩饰起,艺术停留在追求艺术外表的美丽与逼真上。
当代艺术的兴趣及其变化、考虑问题的方式、表象活动的机能表现在:艺术家知道如何调动有助于加强形式的各种力量。艺术家应该是一个技巧高超的建筑师——建造尊重自由、使生命和情感得以充分展现、富于想象空间的建筑物的建筑师。可以通过若干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在今天,有了大量的技术手段之后,”像不像“不是个问题,艺术不只是一种解释。艺术家也不是说教者,现代艺术品为公众的思考提供平台并将解读权还给观众。
(二)审美的差异
传统的艺术欣赏较多的侧重于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方面的品评。在传统艺术欣赏里,共同被解释对象的存在成为创造者和接受者欣赏的前提。艺术家以写实的方式运用各种方式安排让受众理解,诱导受众进入自己的解释,并获得受众的反响。受众也习惯于用节制和明确、理性和规范,真实与唯美等对作品作出解释和鉴赏。传统艺术对受众审美视野、审美准则的规范,也制约了受众对艺术审美思想的升越。现代艺术打破传统的艺术“结构语言”包括形体、质感、虚实、纵深等。通过夸张变形的客观事物来表现自己的心灵。
当代艺术的崛起不仅是对现代艺术所谓的“单向度”的反拨,而且在更高意义上使艺术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艺术问题和新出现的各种不同的艺术现象;让艺术家更加尊重个性的表达;使多元并存成为广泛的存在。鼓励着受众从以前被告知的一种被动状态转入对作品自由理解的状态,解读权属于每一位观众。当代艺术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开启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康庄大道,它所达到的宽容气氛和综合局面,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中特有的文化奇观。
总结:
进当代艺术新篇章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当代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语言上的更新,更是价值取向上的巨变。经济全球化不仅打破了各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壁垒,也摧毁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屏障,使得当代艺术变成了一个“去民族化”或“超民族主义”的舞台,并且朝着“同质化”的方向发展。全球化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无国界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尚在路上,它的未来不可预知,唯一可以断定的是,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延续不断前进、不断更新。
作者简介:鲁迎艳(1993.4.3-),女,汉族,籍贯: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