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体验走进作文课堂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中,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进行积极深入的体验,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成功体验
  课堂是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尽管我们有时也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向自然,走进生活,但课堂这块狭小、封闭的天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遏制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激情,无形中也降低了作文教学 的成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我们应努力打破这种封闭和界限,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平时生活的 一个侧面或是一个小小的剪影。积极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深入的体验,这对于作文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在教学口语交际“做小小水果推销员”一课时,我是这样上的:创设家的场景,学生围成一圈,课桌拼成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放着学生自己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水果,学生们一起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并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用嘴尝一尝,并能把自己喜爱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说清楚。然后问:你们把自己喜欢的水果说的这么好,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推销给大家呢?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趁着学生的兴致,教师说:“那好,待会儿请你们上台来做一回小小水果推销员。”……
  就这样,把学生家庭生活的场景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大家庭里无拘无束地“看水果”、“摸水果”、“闻水果”、“尝水果”、“说水果”,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提供学生亲身感受的条件,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一回水果推销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尽情地表现,激情满怀,生动逼真,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学生们都很喜欢玩,玩起来也很疯,有一次,我带领他们到梅江公园玩耍。我和学生们荡着秋千,爬着高低杠,玩的不亦乐乎。适逢春天,公园里的紫藤开得好灿烂。那一阵阵的香味把我们都吸引了过去。我们沐浴着温暖的春风,看花,赏花,闻花……偶尔一阵微风吹来,空中洒下紫色花雨,同学们都“噢--”地叫起来,伸出双手想去抓住那小小的紫色花瓣。他们笑着,叫着,跑着,尽情地玩着。他们在感受春天的同时,也享受着童年的欢乐。事后,学生们在纸上,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描摹着他们的欢乐。有的写《天上下起了花瓣雨》,有的写《春天的发现》,也有的写《我给春天画幅画》,还有的写了《秋千架上的快乐》、《老师回到了童年》、《我飞到了天上》。一篇篇作文虽然言语还显幼稚,可是那份快乐,那份感情,是带着深深的感染力的。
  作文课堂上,我带领学生们演课本剧、编童话、做小游戏:课后,我指导学生们编小报,找四季;下雨天,我和学生们一起雨中观景;刮风时,我和学生们一起聆听风的声音……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中,学生们丝毫不感到压抑。他们在课堂上获得体验,也随着师生们心灵的一次次撞击、一次次对话而逐渐变得丰富和明朗起来,写作激情很快得到萌发,个体的写作潜能也被充分挖掘出来。
  二、加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学生怕作文,不喜欢作文,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写作中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一句话,他们没有成就动机。一个人如果缺少作为内驱力的成就动机,他一般很难把某项工作坚持、继续下去。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学习写作时一定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写出来的作文也一定存在着文不从句不顺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呵护荷叶上晶莹透亮的露珠”那样,去呵护滋润这些稚嫩的写作果实,及时地褒奖、欣赏、肯定每个学生写作的进步和闪光点,使他们切切实实地体验到写作的快乐,进而把“作文当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叶圣陶语)。
  在初始阶段,我很重视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特别是每周一次的周记。我都认认真真地修改点评。每次批阅,我都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努力与否、进步的快慢、感情的真实等等,给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并打上红五星。凡事写得认真、有特色且有质量的即可得到最高奖励——笑脸级,可以在早读课上进行朗读,在星卡榜上也可以增添两张绿星卡。我还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到学校的《小荷》上发表,这是对学生习作的另一种奖励和肯定。由于定期评价,学生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写周记。
  为了进一步地鼓励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我选择了一部分学生的优秀习作,精心的给每篇作文加上点评,编订成册,作为我们自己班级的作文选,我给这棵稚嫩的的幼苗取名为——《我们的小脚丫》。短短的几天,学生们就把这边作文选看的边都卷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明显能看见学生作文的进步。
  诗人何其芳也曾经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为了让小学生眸中笔下的作文,是生活的写真,是见闻的记载,是人物的摄影……”,这给我们指明了作文的方向。我们让体验性学习走进作文的课堂,使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自豪、品尝交往的愉悦、品尝生活的美好、品尝探究的乐趣、品尝失败的教训、品尝磨难的艰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快乐作文。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但能够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能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班级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的,班级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论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
期刊
摘 要:本文是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的思考的开拓性的论文。论文从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第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第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论文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是一篇很具有指导性的论文。  关键词:内涵;反馈;动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期刊
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文教学应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和诗人总要有对于言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喜好新生事物。在教学中,应因势利导,以趣激学。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即便学生会
期刊
【案例背景】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以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参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形成过程,是他们在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对数学
期刊
【案例背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做鸟巢——图形与拼组”信息窗1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如何,对接下来平面图形的拼组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只有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理解与掌握好了,学生才会制作长方形等平面图形,也才能为平面图形的拼组做好准备工作。本课时教学目标为:在指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上好一节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练中有乐,乐中有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练习和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这样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 激发兴趣; 体验乐趣  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多年的教学实践,激发式教学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作用明显。下面谈谈我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激发式教学的几种方法。
期刊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法制教育;在教学中;数学教学;渗透;生活实际;法律法规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现在的农村初中学生,一方面正处在生
期刊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许多优秀的教师很讲究恰到好处地导入新课:或抛砖引玉、温故知新,或承上启下、铺路搭桥,显示去其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有风趣,充满情趣的新课导入,能调剂课堂气氛和节奏,令学生耳目一新,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增强对“导入新课”的设计意识。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常
期刊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呼唤、激发、鼓舞。”是的,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一种激发、一种互动。学生是待燃地火,不是待灌的瓶。要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就要唤醒学生封存的记忆,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感染,美在激励,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然而眼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始终摆脱不了那一股浓浓的说教味。不少教师对此也感到无奈。怎样构筑起清新宜人的思想品德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