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全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增强创业能力,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对于公办研究型本科院校要想增强核心竞争力要把以突出“应用型”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而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正是贯彻、实践了“应用型”这一特点。本论文着眼于辽宁省内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技能问题,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积极为大学生构建创业支持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不仅可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又可以实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
辽宁民办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技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制定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每年向在校生提供近2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基金;大连财经学院开设了“SYB创业课” 进行创业实战培训;大连翻译职业学院制定了《“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实施方案》;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专门开辟了大学生创业网站,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另外,大连艺术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等民办高校均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是,关于如何具体提升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技能,暂时未能发现相关的策略研究以及建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积极探讨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的途径,对于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和推动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以及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中未来国家主人翁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高校缺乏针对提升创业技能的成熟的和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要以创业意识为基础,创业精神为灵魂,二者是推动和形成创业行为的前提,而目前大学生对创业更多仅仅停留在构建创意层面,创业内在动力不足,此外大学生创业也缺乏较为专业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导致大学生创业出现先天不足现象,甚至根本无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我国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已经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当中存在诸多不足,比如重理论轻实践,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密切,无法高质量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创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1)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
通过调查辽宁省内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掌握大学生创业时在需求,构建完备的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确保能够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培养更多应用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学生的创业技能主要来源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源自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明确地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纳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并在自己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与专业基礎课相关的创业课程,其主要内容要涉及市场营销、贸易实训、财会管理、经济法规等,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对创业成败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判断,掌握创业的方法,尽量避免创业的误区与陷阱,并且还要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明确引入创业实战演练环节,鼓励大学生将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技能。
(2)全方位搭建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以及大学生创意孵化基地,有规模地组织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组织大学生创业竞赛,从中遴选出优秀的大创项目,鼓励大学生带着创业前景好、专业背景强的项目入驻基地,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锻炼学生创业项目开展的技能。
(3)培养创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发展创业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是提高学生创业技能的关键所在,而高校在师资方面,学术型教师比重较大,普遍缺乏创业实战经历和经验,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培养专业型与创业技能型“双师型”教师。第一,组织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理论学习,如参加创业论坛和听创业讲座,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校外创业专家到校和本校教师一起编写创业教材,强化创业知识。第二,组织教师定期到校外参与创业互动活动,比如大连民办高校教师可以参加YBC青年创业促进会,请创业导师协助自己审核创业计划书,和企业家交流创业实战经验;第三民办高校可以大胆尝试鼓励在职教师立足地方经济,依托学校资源及自身的专业背景组织学生发展创业,保证师生能够在实战中提高创业技能,学校通过股份制的形式来保证对校内范围内孵化的创业项目的宏观控制。
(4)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交叉融合,知识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交互进行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使专业课程教育和创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在创业技能培训中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课程设置中增添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会计金融、经济法律等课程,并适当增加创业选修课比重,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而客观现实表明仅仅通过课堂学习创业知识是难以转化成创业技能的,还要组织学生到学校搭建的创业平台去实践,实施创业计划。
(5)积极组织在校师生共同创业,在校园内部进行创业前期准备
为了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及时将创意拟成创业项目计划书,请校内外专家及时指导,经过实地论证可行后送入大学生创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园,并配备与项目相匹配的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在操作过程中演练创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并伴随着项目的逐渐完善与初具规模,可以选择注册公司并按照规定选出企业法人,搬来出孵化园。
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技能培训要求指标
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厚的职能技能训练。大学生创业者必修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基础,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厚的职业技能训练,这是立业、自主创业的前提。 捕捉市场机遇的技能。选择良好的创业时机非常关键。机会识别能力要求创业者能判断机会窗口的长短,还要准确感知和识别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捕获高质量商业机会。
分析决策技能,分析决策能力是指创业者对问题及相关关系进行认识、洞察、判断,从而敏锐、果断、准确地选择最佳方案的能力,这是创业者必修具备的诊断负责情况的心智能力。
控制和协调技能,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要求创业者能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发现新的市场区域,提升生产、营销和管理理念,并能随着企业的发展,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则,进行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和创业精神。
结语
辽宁省民办高校应进一步建立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清除体制性障碍,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方法和措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自由创造力和创造激情,激励大学生的创业勇气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1] 苏益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03):45-49.
[2] 张文铁.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03):18-23.
[3] 郭玉伟.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4):90-91.
[4] 郑秋.大学生创业新思维与政府推动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129-131.
[5] 刘志侃.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02):116-122.
[6] 杨邦勇.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02):103-108.
[7] 张文强.大学生创业障碍及对策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04):260-262.
[8] 李衛平.创业政策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才,2013,(06):111-112.
[9] 彭正霞,陆根书.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5:57-65.
[10] 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35-40.
[11] 杜群阳,郭溦.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119-123.
[12] 蒋开东,朱剑琼.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54-58.
[13] 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困境及其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01:34-38.
[14] 高静,贺昌政,刘娇.基于SEM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来自重庆的实证数据[J].教育发展研究,2014,01:57-62.
辽宁民办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技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制定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每年向在校生提供近2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基金;大连财经学院开设了“SYB创业课” 进行创业实战培训;大连翻译职业学院制定了《“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实施方案》;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专门开辟了大学生创业网站,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另外,大连艺术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等民办高校均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是,关于如何具体提升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技能,暂时未能发现相关的策略研究以及建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积极探讨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的途径,对于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和推动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以及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中未来国家主人翁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高校缺乏针对提升创业技能的成熟的和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要以创业意识为基础,创业精神为灵魂,二者是推动和形成创业行为的前提,而目前大学生对创业更多仅仅停留在构建创意层面,创业内在动力不足,此外大学生创业也缺乏较为专业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导致大学生创业出现先天不足现象,甚至根本无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我国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已经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当中存在诸多不足,比如重理论轻实践,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密切,无法高质量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创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1)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
通过调查辽宁省内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掌握大学生创业时在需求,构建完备的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确保能够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培养更多应用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学生的创业技能主要来源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源自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明确地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纳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并在自己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与专业基礎课相关的创业课程,其主要内容要涉及市场营销、贸易实训、财会管理、经济法规等,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对创业成败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判断,掌握创业的方法,尽量避免创业的误区与陷阱,并且还要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明确引入创业实战演练环节,鼓励大学生将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技能。
(2)全方位搭建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以及大学生创意孵化基地,有规模地组织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组织大学生创业竞赛,从中遴选出优秀的大创项目,鼓励大学生带着创业前景好、专业背景强的项目入驻基地,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锻炼学生创业项目开展的技能。
(3)培养创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发展创业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是提高学生创业技能的关键所在,而高校在师资方面,学术型教师比重较大,普遍缺乏创业实战经历和经验,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培养专业型与创业技能型“双师型”教师。第一,组织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理论学习,如参加创业论坛和听创业讲座,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校外创业专家到校和本校教师一起编写创业教材,强化创业知识。第二,组织教师定期到校外参与创业互动活动,比如大连民办高校教师可以参加YBC青年创业促进会,请创业导师协助自己审核创业计划书,和企业家交流创业实战经验;第三民办高校可以大胆尝试鼓励在职教师立足地方经济,依托学校资源及自身的专业背景组织学生发展创业,保证师生能够在实战中提高创业技能,学校通过股份制的形式来保证对校内范围内孵化的创业项目的宏观控制。
(4)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交叉融合,知识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交互进行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使专业课程教育和创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在创业技能培训中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课程设置中增添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会计金融、经济法律等课程,并适当增加创业选修课比重,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而客观现实表明仅仅通过课堂学习创业知识是难以转化成创业技能的,还要组织学生到学校搭建的创业平台去实践,实施创业计划。
(5)积极组织在校师生共同创业,在校园内部进行创业前期准备
为了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及时将创意拟成创业项目计划书,请校内外专家及时指导,经过实地论证可行后送入大学生创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园,并配备与项目相匹配的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在操作过程中演练创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并伴随着项目的逐渐完善与初具规模,可以选择注册公司并按照规定选出企业法人,搬来出孵化园。
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技能培训要求指标
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厚的职能技能训练。大学生创业者必修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基础,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厚的职业技能训练,这是立业、自主创业的前提。 捕捉市场机遇的技能。选择良好的创业时机非常关键。机会识别能力要求创业者能判断机会窗口的长短,还要准确感知和识别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捕获高质量商业机会。
分析决策技能,分析决策能力是指创业者对问题及相关关系进行认识、洞察、判断,从而敏锐、果断、准确地选择最佳方案的能力,这是创业者必修具备的诊断负责情况的心智能力。
控制和协调技能,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要求创业者能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发现新的市场区域,提升生产、营销和管理理念,并能随着企业的发展,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则,进行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和创业精神。
结语
辽宁省民办高校应进一步建立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清除体制性障碍,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方法和措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自由创造力和创造激情,激励大学生的创业勇气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1] 苏益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03):45-49.
[2] 张文铁.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03):18-23.
[3] 郭玉伟.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4):90-91.
[4] 郑秋.大学生创业新思维与政府推动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129-131.
[5] 刘志侃.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02):116-122.
[6] 杨邦勇.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02):103-108.
[7] 张文强.大学生创业障碍及对策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04):260-262.
[8] 李衛平.创业政策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才,2013,(06):111-112.
[9] 彭正霞,陆根书.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5:57-65.
[10] 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35-40.
[11] 杜群阳,郭溦.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119-123.
[12] 蒋开东,朱剑琼.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54-58.
[13] 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困境及其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01:34-38.
[14] 高静,贺昌政,刘娇.基于SEM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来自重庆的实证数据[J].教育发展研究,2014,0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