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实地走访苏州市A社区,通过UCLA孤独量表了解该社区空巢老人存在的孤独感状况,并分析相关的社会学变量了解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体验的差异状况,进而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安全感的缺乏、情感支持的减弱、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和自我价值感的降低五个角度探讨空巢老人孤独感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调查;差异分析;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055-03
前言
来自苏州市老龄委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苏州有56%的老人仅与配偶居住,或独自一人生活,子女不在身边,处于“空巢”状态。相比较物质上的需求而言,80%的老人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空巢老人相比较普通的老年群体,因儿女成家立业远走高飞,在生理功能减退、社交活动减少之时,常年处在“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孤独情境,儿孙绕膝的理想生活模式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剧烈的冲击,家庭温情、社会支持的缺失使得空巢老人更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负性情感,导致孤独感的产生,严重影响了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据此,本文以苏州市A社区为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调查手段,探讨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成因,以期能够对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研究有所助益,引起更多学者关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一、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现象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调查集中选择在苏州市A社区进行,A社区作为苏州市的老社区,目前共有人口5 981人,老年人口数量为3 221人,其中空巢老人人口数量1 058人,占比为32.85%,具有可供调查的数量基数。
(二)调查工具的选择
1.UCLA孤独感量表。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其中包括11个“孤独”的正序条目和9个“孤独”的反序条目,每个条目有4級频度评分,得分范围为20~80分,分级在40分以下是轻度体验,属于正常值,对人的心理健康没有损害,40~60分属于对于孤独有较强体验的,往往容易引发其他的心理疾病,如强迫、焦虑等,得分越高,表明孤独症状越严重。本次调查共发放量表136份,其中男性62人,女性74人,有中度以上孤独体验的空巢老人有94名,占比69.12%。
2.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I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二、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本调查主要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变量着手,分析几个差异变量对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影响情况,分析情况(如表1所示)。
(一)性别维度
在孤独感的体验上,女性总体略高于男性性,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城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性别没有太大关系,但可能由于女性空巢老人社会活动范围较小、人际关系网络狭窄、获取外界信息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其在孤独感的体验上略高于男性空巢老人。
(二)年龄维度
年龄在70岁以上的城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程度显著高于70岁以下的(P<0.05)。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低龄空巢老人由于年龄较轻,身体健康状况还比较良好,相比较高龄老人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社交活动,活动范围也比较广;第二,随着孙辈年纪的增长,孙子孙女不再需要老人们的照料,与子孙在一起的时间也明显减少,生活一下会多出许多空余时间,同时不免与其他低龄老人的生活或者以前的生活相比较,更容易产生悲凉、孤独的感觉;第三,高龄空巢老人虽然与子女共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但日常交流更限于逢年过节的团聚式交流,更有甚者只是进行“形式化探亲”。而对于低龄空巢老人来说,孤独感的存在更多是因为刚刚经历退休,没有了固定的社会活动,而又不与子女同住的思念之情和不适应感。
(三)文化程度维度
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的空巢老人的孤独程度要明显高于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包括高中)的空巢老人(P<0.05)。这项分析结果说明,第一,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他们拥有更加优良的社交网络,更容易得到支持和帮助;第二,这些老人更能够积极组织和参加社区内开展的老年人活动,在退休后仍然能维持较好的社交活动;第三,文化程度较高的空巢老人能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外界信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退休后与社会脱节,陷入封闭、孤独的不良状态中。
(四)婚姻状况维度
离异、丧偶或未婚的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体验显著强于有伴侣的空巢老人(P<0.05),这说明在生活中有伴促相互照顾能够显著的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而没有伴侣陪伴的老年人会显得更加的孤独寂寞。此研究结果也印证了 “少来夫妻老来伴”这句俗语的内涵。
三、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下降
生活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主要包括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中,物质层面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质层面,是衡量老人生活水平高低与否最为关键的因素。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是老年人最为关注也是最为重要的需求。现如今,我国老年人主要依靠退休金和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作为生活来源,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劳动年龄人口,并且除了经济因素外,空巢老人还存在“饮食凑活,缺乏营养”的情况。对于空巢老人来说,老年期本就是一个身体各个器官不断衰弱的时期,身体疾病随之出现,活动范围也自然缩小,对外界感知觉也随之减弱,与人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减弱,此时儿女不在身边无法照料,基本的生活需要又得不到满足,这种“被留守”的状态使得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二)城市空巢老人安全感的缺乏
老年人的安全需要主要是指“消费有保障”和“生病有钱治”,从时间上来分可以分为“现在的安全需要”(即要求现在自己生活的各方面有所保证)和“未来的安全需要”(即要求未来生活的各方面得到保障)。由于目前我国老年人享有的退休金有限,同时有病难医、有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缺乏照料的空巢老人来说,偏高的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危险更增加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加之担心会独自遭受各种应激事件,空巢老人相比有子女陪伴在侧的老人,更容易遭受精神上的打击,安全感的缺失更为严重。对于长期缺乏安全感的空巢老人,其生活的不确定性更大,使他们常年在担忧中度过,长此以往会形成被抛弃、自卑自怜的不良情绪,倍感孤独,甚至出现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三)城市空巢老人情感支持的减弱
即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细化来说,就是每个人都需要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融洽关系和忠诚友谊,都希望爱别人,也渴望被别人爱;每个人都希望参加一个群体,并成为群体的一员,从而不再孤独。在老年人的情感世界里,存在老伴、子女、亲戚的亲情,还有邻里、同事的友情。老年人害怕寂寞、孤独,希望有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有长期稳定的感情寄托。但是城市空巢老人由于其没有工作寄托、不和子女同住,在这一层次上的缺失体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1.家庭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有“三圈”,最外圈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对个人情感起不到太多作用;中间圈是工作的同事,最内圈则是直系家属。老人退休后最主要失去中间圈,这时需要家人圈来弥补,可是现在子女对处于空巢状态的老人缺乏关心、平时鲜少问候、团聚机会少等原因,使得空巢老人的交流、倾诉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情感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和宣泄,即使难得和子女团聚,也会因为代际障碍造成“说不上话”的局面。对于想找“老来伴”的丧偶、离异空巢老人来说,黄昏恋又横遭家人和社会多方面的不理解,因为太久缺乏亲人的温暖,归属与爱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加重了内心的孤独情感,并且这将会影响老人的健康长寿、精力和创造力,容易使他们陷入需求缺失引起的情绪低落、消沉之中。
2.社交网络。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子女、朋友和邻居等。在退休前,老人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朋友群体、工作群体之中,人际交往能提供给他们归属感。空巢老人因为远离子女,朋友群体又正是其社交网络最主要的构成要素。然而退休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群体,朋友群体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加之现代社交场所浓重的商业因素,因为老人活动中心利润微薄,钱财流通速度不够快,许多地区都缺乏必要的老人社交场所,即使存在,广大的老人也因为缺乏进入渠道而被拒之门外,使得空巢老人的交友渠道更为狭窄。对于老年丧偶的空巢老人来说,失去配偶的同时往往失去了生活中最主要的交流者,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城市空巢老人角色转换的不适应
城市中的空巢老人需要面临社会角色转换所带来的不适应感。在工作时期,家庭不但是生活单位,而且还是生产单位,老人由于控制了家庭物质和信息资源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家庭中的位置受到所有家庭成员的尊重。然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这种变化反映在:
1.经济来源方面。空巢老人从物质资料的馈赠者转变为接受者,在分享社会成果时无形被边缘化。
2.保健和生活照顾方面。空巢老人从照顾他人的角色变成需要照顾、无人照顾的角色。
3.社会关系方面。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子女和亲属流动状况,空巢老人与子女和亲属联系的频率和范围相对缩小,空巢老人的社会关系正逐渐流失。
这些变化使得空巢老人面对家庭地位的丧失,加之联想到早年自己的辛苦付出如今却被留守,逢年过节更可能出现别家热闹自家冷清的反差局面,使得空巢老人感觉自己被忽视、被冷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加深了寂寞感,更把他们推到了孤独的边缘。
(五)城市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的降低
自我价值感主要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许多老年人自我感觉精力充沛,以中年人自居,然而,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大,这个年龄的人不管多么要强,大多数不得不退休,归于社会边缘。于空巢老人來说,更想找份工作,以证明自己是有用之人,或者趁退休有时间,想实现一些未完成的心愿,以完善自我。可是社会和家庭成员对于他们的不认可使他们缺乏相应的支持和渠道,打击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希望,终日活在无奉献价值和与社会完全脱节的环境中,造成了他们的无望感和无用感,负面情绪的增加更引发了孤独的情绪状态。
结语
随着我国加速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问题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我国“未富先老”的养老现状,许多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作为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空巢家庭老人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周期的转型,还要经历家庭周期的转型,由于子女不和老人同居,使得城市空巢老人的情感纽带极为薄弱,许多空巢老人都常年处于没人说话聊天,没有倾诉对象,没有兴趣爱好的“三无”生活,亲情和社交的双重缺失严重阻碍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把他们推向了孤独、无助的边缘。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老年服务体系的完善,努力让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的空巢老年人身心健康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瞿宏,胡康.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111-114.
[2] 孙春艳.中国遭遇未富先老危机[J].中国新闻周刊,2010,(2):65-67.
[3] 王希华,周华发.老年人生活质量,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互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5):676-677.
[4] 余飞跃.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孝与不孝的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4-129.
[责任编辑 陈丹丹]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调查;差异分析;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055-03
前言
来自苏州市老龄委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苏州有56%的老人仅与配偶居住,或独自一人生活,子女不在身边,处于“空巢”状态。相比较物质上的需求而言,80%的老人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空巢老人相比较普通的老年群体,因儿女成家立业远走高飞,在生理功能减退、社交活动减少之时,常年处在“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孤独情境,儿孙绕膝的理想生活模式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剧烈的冲击,家庭温情、社会支持的缺失使得空巢老人更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负性情感,导致孤独感的产生,严重影响了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据此,本文以苏州市A社区为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调查手段,探讨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成因,以期能够对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研究有所助益,引起更多学者关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一、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现象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调查集中选择在苏州市A社区进行,A社区作为苏州市的老社区,目前共有人口5 981人,老年人口数量为3 221人,其中空巢老人人口数量1 058人,占比为32.85%,具有可供调查的数量基数。
(二)调查工具的选择
1.UCLA孤独感量表。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其中包括11个“孤独”的正序条目和9个“孤独”的反序条目,每个条目有4級频度评分,得分范围为20~80分,分级在40分以下是轻度体验,属于正常值,对人的心理健康没有损害,40~60分属于对于孤独有较强体验的,往往容易引发其他的心理疾病,如强迫、焦虑等,得分越高,表明孤独症状越严重。本次调查共发放量表136份,其中男性62人,女性74人,有中度以上孤独体验的空巢老人有94名,占比69.12%。
2.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I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二、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本调查主要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变量着手,分析几个差异变量对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影响情况,分析情况(如表1所示)。
(一)性别维度
在孤独感的体验上,女性总体略高于男性性,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城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性别没有太大关系,但可能由于女性空巢老人社会活动范围较小、人际关系网络狭窄、获取外界信息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其在孤独感的体验上略高于男性空巢老人。
(二)年龄维度
年龄在70岁以上的城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程度显著高于70岁以下的(P<0.05)。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低龄空巢老人由于年龄较轻,身体健康状况还比较良好,相比较高龄老人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社交活动,活动范围也比较广;第二,随着孙辈年纪的增长,孙子孙女不再需要老人们的照料,与子孙在一起的时间也明显减少,生活一下会多出许多空余时间,同时不免与其他低龄老人的生活或者以前的生活相比较,更容易产生悲凉、孤独的感觉;第三,高龄空巢老人虽然与子女共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但日常交流更限于逢年过节的团聚式交流,更有甚者只是进行“形式化探亲”。而对于低龄空巢老人来说,孤独感的存在更多是因为刚刚经历退休,没有了固定的社会活动,而又不与子女同住的思念之情和不适应感。
(三)文化程度维度
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的空巢老人的孤独程度要明显高于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包括高中)的空巢老人(P<0.05)。这项分析结果说明,第一,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他们拥有更加优良的社交网络,更容易得到支持和帮助;第二,这些老人更能够积极组织和参加社区内开展的老年人活动,在退休后仍然能维持较好的社交活动;第三,文化程度较高的空巢老人能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外界信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退休后与社会脱节,陷入封闭、孤独的不良状态中。
(四)婚姻状况维度
离异、丧偶或未婚的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体验显著强于有伴侣的空巢老人(P<0.05),这说明在生活中有伴促相互照顾能够显著的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而没有伴侣陪伴的老年人会显得更加的孤独寂寞。此研究结果也印证了 “少来夫妻老来伴”这句俗语的内涵。
三、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下降
生活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主要包括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中,物质层面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质层面,是衡量老人生活水平高低与否最为关键的因素。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是老年人最为关注也是最为重要的需求。现如今,我国老年人主要依靠退休金和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作为生活来源,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劳动年龄人口,并且除了经济因素外,空巢老人还存在“饮食凑活,缺乏营养”的情况。对于空巢老人来说,老年期本就是一个身体各个器官不断衰弱的时期,身体疾病随之出现,活动范围也自然缩小,对外界感知觉也随之减弱,与人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减弱,此时儿女不在身边无法照料,基本的生活需要又得不到满足,这种“被留守”的状态使得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二)城市空巢老人安全感的缺乏
老年人的安全需要主要是指“消费有保障”和“生病有钱治”,从时间上来分可以分为“现在的安全需要”(即要求现在自己生活的各方面有所保证)和“未来的安全需要”(即要求未来生活的各方面得到保障)。由于目前我国老年人享有的退休金有限,同时有病难医、有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缺乏照料的空巢老人来说,偏高的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危险更增加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加之担心会独自遭受各种应激事件,空巢老人相比有子女陪伴在侧的老人,更容易遭受精神上的打击,安全感的缺失更为严重。对于长期缺乏安全感的空巢老人,其生活的不确定性更大,使他们常年在担忧中度过,长此以往会形成被抛弃、自卑自怜的不良情绪,倍感孤独,甚至出现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三)城市空巢老人情感支持的减弱
即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细化来说,就是每个人都需要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融洽关系和忠诚友谊,都希望爱别人,也渴望被别人爱;每个人都希望参加一个群体,并成为群体的一员,从而不再孤独。在老年人的情感世界里,存在老伴、子女、亲戚的亲情,还有邻里、同事的友情。老年人害怕寂寞、孤独,希望有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有长期稳定的感情寄托。但是城市空巢老人由于其没有工作寄托、不和子女同住,在这一层次上的缺失体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1.家庭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有“三圈”,最外圈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对个人情感起不到太多作用;中间圈是工作的同事,最内圈则是直系家属。老人退休后最主要失去中间圈,这时需要家人圈来弥补,可是现在子女对处于空巢状态的老人缺乏关心、平时鲜少问候、团聚机会少等原因,使得空巢老人的交流、倾诉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情感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和宣泄,即使难得和子女团聚,也会因为代际障碍造成“说不上话”的局面。对于想找“老来伴”的丧偶、离异空巢老人来说,黄昏恋又横遭家人和社会多方面的不理解,因为太久缺乏亲人的温暖,归属与爱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加重了内心的孤独情感,并且这将会影响老人的健康长寿、精力和创造力,容易使他们陷入需求缺失引起的情绪低落、消沉之中。
2.社交网络。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子女、朋友和邻居等。在退休前,老人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朋友群体、工作群体之中,人际交往能提供给他们归属感。空巢老人因为远离子女,朋友群体又正是其社交网络最主要的构成要素。然而退休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群体,朋友群体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加之现代社交场所浓重的商业因素,因为老人活动中心利润微薄,钱财流通速度不够快,许多地区都缺乏必要的老人社交场所,即使存在,广大的老人也因为缺乏进入渠道而被拒之门外,使得空巢老人的交友渠道更为狭窄。对于老年丧偶的空巢老人来说,失去配偶的同时往往失去了生活中最主要的交流者,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城市空巢老人角色转换的不适应
城市中的空巢老人需要面临社会角色转换所带来的不适应感。在工作时期,家庭不但是生活单位,而且还是生产单位,老人由于控制了家庭物质和信息资源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家庭中的位置受到所有家庭成员的尊重。然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这种变化反映在:
1.经济来源方面。空巢老人从物质资料的馈赠者转变为接受者,在分享社会成果时无形被边缘化。
2.保健和生活照顾方面。空巢老人从照顾他人的角色变成需要照顾、无人照顾的角色。
3.社会关系方面。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子女和亲属流动状况,空巢老人与子女和亲属联系的频率和范围相对缩小,空巢老人的社会关系正逐渐流失。
这些变化使得空巢老人面对家庭地位的丧失,加之联想到早年自己的辛苦付出如今却被留守,逢年过节更可能出现别家热闹自家冷清的反差局面,使得空巢老人感觉自己被忽视、被冷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加深了寂寞感,更把他们推到了孤独的边缘。
(五)城市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的降低
自我价值感主要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许多老年人自我感觉精力充沛,以中年人自居,然而,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大,这个年龄的人不管多么要强,大多数不得不退休,归于社会边缘。于空巢老人來说,更想找份工作,以证明自己是有用之人,或者趁退休有时间,想实现一些未完成的心愿,以完善自我。可是社会和家庭成员对于他们的不认可使他们缺乏相应的支持和渠道,打击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希望,终日活在无奉献价值和与社会完全脱节的环境中,造成了他们的无望感和无用感,负面情绪的增加更引发了孤独的情绪状态。
结语
随着我国加速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问题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我国“未富先老”的养老现状,许多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作为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空巢家庭老人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周期的转型,还要经历家庭周期的转型,由于子女不和老人同居,使得城市空巢老人的情感纽带极为薄弱,许多空巢老人都常年处于没人说话聊天,没有倾诉对象,没有兴趣爱好的“三无”生活,亲情和社交的双重缺失严重阻碍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把他们推向了孤独、无助的边缘。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老年服务体系的完善,努力让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的空巢老年人身心健康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瞿宏,胡康.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111-114.
[2] 孙春艳.中国遭遇未富先老危机[J].中国新闻周刊,2010,(2):65-67.
[3] 王希华,周华发.老年人生活质量,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互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5):676-677.
[4] 余飞跃.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孝与不孝的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4-129.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