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进行个性化交往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多元的解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学语文教学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阐释,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是迫切的、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主题 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统一的教学目标,盛行的是整齐划一、同步运行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用同一种学习方式,最后得出同一的结论,没有偏差和背离,没有疑惑和反思。在这种教学状态中,语文教学只能在“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的老路上缓慢前行。由于许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应该取得的成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模式化的教育中不知不觉地被泯灭,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教育是实现人个性化的基本途径。教育是通过一门门学校课程与受教者进行教育交往的,每一门课程即是共享的人类经验,是人类在个性共鸣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而成的。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最大化,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高中生是个性成熟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是最具个性魅力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个性化交往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倡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同时,对教师也有相应的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与实验,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使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和谐发展,形成优良个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新课程标准的设置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体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在保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共同基础上,充分注意发现和发展学生们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掘学生们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因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那种将作品主题固化为牢笼的藩篱,并将学生的思维拘禁其中的做法,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对学生思维与个性发展的恶性扼杀。
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存在于对文本主题阐释的单一化、教条化和庸俗化。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道德境界。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阐释的多样性确实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普遍现象,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大异其趣。德国学者伽达默尔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检验一个思维过程或结果是否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有三个重要标准:1.独立性;2.发散性;3.新颖性。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作多元的解读,正符合这三个指标:1.学生对作品作出的多元性的解读,以其个性鲜明的思维为基础,他们解读作品所得到的意蕴,是他们独立思索的结果;2.学生们解读结果往往是多样的,从而表现为很大程度的发展性;3.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解读过程,常常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同的主题解读,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不同的、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所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章熊先生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现在感觉突破口可能在阅读方面。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文学是人学,是“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状态,对文学来说永远具有本体论意义。因此,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永远不应该离开对人性、人的处境、人的幸福和痛苦、人的命运等问题的探讨。在另一方面,语文课应该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的解读又离不开学生独特的人生体验,只有当学生把作品中的人物编织进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中去,让他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占了一席之地,作品的解读对他来说才是有意义的,他才会有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探索过程中他才会产生幸福的体验。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呢?教学设计个性化是指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教学的方式方法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卓有成效。具体表现为:①教学角度设计得好。寻找讲解课文的最佳切入点,巧妙突破,引导学生快速入境人情,多快好省地理解把握课文。②教学问题提得好。教师抛出一些高明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③教学环节安排得好。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快慢适当。既与教材内容的难易相一致,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思维规律。
例如,《祝福》教学中,教师通过“咀嚼”找到文章中隐含着一条内蕴丰富的信息: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由此,巧妙发问,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祥林嫂生命的悲剧性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深邃的象征意义,并且,通过这一线索串起了阅读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达到了以点带面、一悟百悟的效果。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篇幅极长,若按常规讲解,必然用时过长,恐怕师生双方也都会索然无味。可拟出若干作文题目,如《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王熙凤的“哭”与“笑”》《心有灵犀一点通——谈宝黛的初次相会》《从贾府的一顿饭的排场说起》《从贾府的府第规模看封建社会的一角》等,作为引子,带动学生自读课文、欣赏课文、提炼课文,使学生的写作、表达、鉴赏、探究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培养,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文学作品的特点,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另一方面,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的和个性的差异。所谓“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是说性格习尚不同的人在阅读中各有所好。鲁迅说过,“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但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那些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它本身具有什么深刻的主题,而在于它为读者开辟了异常宽阔广大的想象空间,它可以容纳异常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体验。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阐释,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是迫切的、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应该纳入到中学语文教师的视野中了。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南浔中学。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主题 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统一的教学目标,盛行的是整齐划一、同步运行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用同一种学习方式,最后得出同一的结论,没有偏差和背离,没有疑惑和反思。在这种教学状态中,语文教学只能在“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的老路上缓慢前行。由于许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应该取得的成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模式化的教育中不知不觉地被泯灭,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教育是实现人个性化的基本途径。教育是通过一门门学校课程与受教者进行教育交往的,每一门课程即是共享的人类经验,是人类在个性共鸣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而成的。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最大化,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高中生是个性成熟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是最具个性魅力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个性化交往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倡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同时,对教师也有相应的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与实验,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使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和谐发展,形成优良个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新课程标准的设置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体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在保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共同基础上,充分注意发现和发展学生们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掘学生们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因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那种将作品主题固化为牢笼的藩篱,并将学生的思维拘禁其中的做法,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对学生思维与个性发展的恶性扼杀。
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存在于对文本主题阐释的单一化、教条化和庸俗化。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道德境界。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阐释的多样性确实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普遍现象,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大异其趣。德国学者伽达默尔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检验一个思维过程或结果是否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有三个重要标准:1.独立性;2.发散性;3.新颖性。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作多元的解读,正符合这三个指标:1.学生对作品作出的多元性的解读,以其个性鲜明的思维为基础,他们解读作品所得到的意蕴,是他们独立思索的结果;2.学生们解读结果往往是多样的,从而表现为很大程度的发展性;3.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解读过程,常常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同的主题解读,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不同的、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所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章熊先生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现在感觉突破口可能在阅读方面。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文学是人学,是“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状态,对文学来说永远具有本体论意义。因此,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永远不应该离开对人性、人的处境、人的幸福和痛苦、人的命运等问题的探讨。在另一方面,语文课应该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的解读又离不开学生独特的人生体验,只有当学生把作品中的人物编织进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中去,让他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占了一席之地,作品的解读对他来说才是有意义的,他才会有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探索过程中他才会产生幸福的体验。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呢?教学设计个性化是指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教学的方式方法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卓有成效。具体表现为:①教学角度设计得好。寻找讲解课文的最佳切入点,巧妙突破,引导学生快速入境人情,多快好省地理解把握课文。②教学问题提得好。教师抛出一些高明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③教学环节安排得好。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快慢适当。既与教材内容的难易相一致,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思维规律。
例如,《祝福》教学中,教师通过“咀嚼”找到文章中隐含着一条内蕴丰富的信息: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由此,巧妙发问,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祥林嫂生命的悲剧性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深邃的象征意义,并且,通过这一线索串起了阅读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达到了以点带面、一悟百悟的效果。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篇幅极长,若按常规讲解,必然用时过长,恐怕师生双方也都会索然无味。可拟出若干作文题目,如《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王熙凤的“哭”与“笑”》《心有灵犀一点通——谈宝黛的初次相会》《从贾府的一顿饭的排场说起》《从贾府的府第规模看封建社会的一角》等,作为引子,带动学生自读课文、欣赏课文、提炼课文,使学生的写作、表达、鉴赏、探究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培养,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文学作品的特点,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另一方面,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的和个性的差异。所谓“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是说性格习尚不同的人在阅读中各有所好。鲁迅说过,“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但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那些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它本身具有什么深刻的主题,而在于它为读者开辟了异常宽阔广大的想象空间,它可以容纳异常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体验。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阐释,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是迫切的、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应该纳入到中学语文教师的视野中了。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南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