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与学的主要阵地,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场所。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有好的课堂来体现,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有效的课?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和感受,浅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好课堂
对于好课堂,其判断标准是多方面的,有理念上的因素,也有操作上的因素,其主要标准则看:教师给了学生什么,学生从中得到了什么收获。那么,如何打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灵活选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是启迪思想、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是课堂的催化剂,对生成一堂好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一堂好课与否的关键。想打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作为教师就要灵活选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
(一)讲授理论概念,使用整肃严密的语言
授课的内容自然离不开对理论概念的阐述,教师在阐述这些理论内涵、概念定义的时候,就应该使用整肃严密的语言了。在这个时候,要严格按照理论概念的内在逻辑来表述,不得随意发挥,力争做到不多说一个字,不少说一个字,语言要简洁、明晰、严整、果断、坚定,斩钉截铁,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之类的模糊不定的词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理性的庄严,正确接受理性知识,提高授课效率。
(二)讲授文学作品,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要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因为文学作品本身是生动形象的,甄师的串讲应该成为对该作品形象性的发挥,而不能仅仅是抽象的概括。比如,讲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如果仅仅讲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就把本来生动形象的诗句抽象化,这样的讲述固然能使学生明了诗句的大意,却忽略了学生对诗句形象性的感悟,并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应该对这两句诗所包含的形象和情感做出生动的展示和发挥,比如可以讲成“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春蚕吐丝一样,默默地吐着,不停地吐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次呼吸,我那痛苦的眼泪啊,就像蜡烛的泪水一样,默默地流着,不停地流着,直到消逝了自己的身体。”把原诗的形象和情感用生动可感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它,喜欢它,记住它。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提高文学语言方面的修养,而提高的方法不外乎多读与多写,这虽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却是努力的方向。
二、拟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好的教学目标应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层次性
包括积累型目标和能力型目标。积累型目标包括词语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文化的积累等,它是一种静态的积累,处在语文素养诸要素的底层。能力型目标包括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写作能力等,这是一种动态的目标,处在语文素养诸要素的高层,是核心目标。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积累型目标和能力型目标的完美结合。
(二)综合性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新课标认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目标的最高境界在于“三维目标”的相融。
三、预设自然而圆融的教学过程
“自然”者,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教学之本真状态也,非刻意去“磨”去“做”也。教师虽有充分的预设,在教学中却能随机而动、顺势而为,从而有精彩的生成,此所谓“圆融”也。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紧凑而完整、新颖而个性的教学设计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整体把握,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前提。成功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全面、精到、细致而富有个性化的,小到一个字词的讲解运用,大到整个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师都要作出明确的预设。
(二)灵活而多样的教学方法
成功的课堂必有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无定法,学生可以说,可以写,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讨论,可以辩论;教师可以讲,可以问,可以倾听,可以启发,可以示范,可以引导。只要能调动学生的情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没有什么方法不可以用。
(三)热烈而和谐的对话氛围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语文学习是学生不断建构的过程。同时语文学习又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所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这种对话必然是热烈的。首先,师生都是平等的对话者,教师又是学习的参与者。其次,学生之间是学习的合作者,没有合作便没有知识的建构。从这个角度上说,这种对话同时又是和谐的。在这种热烈而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而有得,是学生的追求,是教师的追求,也是评判一堂好课的主要依据。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但语文课堂真正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启、有所获得,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堂。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修养教学语言,遵循课程目标,认真研究,不断实践,及时总结,就能打造出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韩成武. 课堂教学用语研究.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2]钟启泉等主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荣生. 语文科课论基础(第八章).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好课堂
对于好课堂,其判断标准是多方面的,有理念上的因素,也有操作上的因素,其主要标准则看:教师给了学生什么,学生从中得到了什么收获。那么,如何打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灵活选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是启迪思想、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是课堂的催化剂,对生成一堂好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一堂好课与否的关键。想打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作为教师就要灵活选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
(一)讲授理论概念,使用整肃严密的语言
授课的内容自然离不开对理论概念的阐述,教师在阐述这些理论内涵、概念定义的时候,就应该使用整肃严密的语言了。在这个时候,要严格按照理论概念的内在逻辑来表述,不得随意发挥,力争做到不多说一个字,不少说一个字,语言要简洁、明晰、严整、果断、坚定,斩钉截铁,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之类的模糊不定的词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理性的庄严,正确接受理性知识,提高授课效率。
(二)讲授文学作品,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要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因为文学作品本身是生动形象的,甄师的串讲应该成为对该作品形象性的发挥,而不能仅仅是抽象的概括。比如,讲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如果仅仅讲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就把本来生动形象的诗句抽象化,这样的讲述固然能使学生明了诗句的大意,却忽略了学生对诗句形象性的感悟,并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应该对这两句诗所包含的形象和情感做出生动的展示和发挥,比如可以讲成“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春蚕吐丝一样,默默地吐着,不停地吐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次呼吸,我那痛苦的眼泪啊,就像蜡烛的泪水一样,默默地流着,不停地流着,直到消逝了自己的身体。”把原诗的形象和情感用生动可感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它,喜欢它,记住它。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提高文学语言方面的修养,而提高的方法不外乎多读与多写,这虽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却是努力的方向。
二、拟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好的教学目标应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层次性
包括积累型目标和能力型目标。积累型目标包括词语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文化的积累等,它是一种静态的积累,处在语文素养诸要素的底层。能力型目标包括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写作能力等,这是一种动态的目标,处在语文素养诸要素的高层,是核心目标。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积累型目标和能力型目标的完美结合。
(二)综合性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新课标认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目标的最高境界在于“三维目标”的相融。
三、预设自然而圆融的教学过程
“自然”者,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教学之本真状态也,非刻意去“磨”去“做”也。教师虽有充分的预设,在教学中却能随机而动、顺势而为,从而有精彩的生成,此所谓“圆融”也。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紧凑而完整、新颖而个性的教学设计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整体把握,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前提。成功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全面、精到、细致而富有个性化的,小到一个字词的讲解运用,大到整个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师都要作出明确的预设。
(二)灵活而多样的教学方法
成功的课堂必有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无定法,学生可以说,可以写,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讨论,可以辩论;教师可以讲,可以问,可以倾听,可以启发,可以示范,可以引导。只要能调动学生的情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没有什么方法不可以用。
(三)热烈而和谐的对话氛围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语文学习是学生不断建构的过程。同时语文学习又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所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这种对话必然是热烈的。首先,师生都是平等的对话者,教师又是学习的参与者。其次,学生之间是学习的合作者,没有合作便没有知识的建构。从这个角度上说,这种对话同时又是和谐的。在这种热烈而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而有得,是学生的追求,是教师的追求,也是评判一堂好课的主要依据。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但语文课堂真正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启、有所获得,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堂。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修养教学语言,遵循课程目标,认真研究,不断实践,及时总结,就能打造出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韩成武. 课堂教学用语研究.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2]钟启泉等主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荣生. 语文科课论基础(第八章).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