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通过对新建城市中无障碍环境的分析,提出正确理解无障碍设施不仅仅是对残疾人的关怀,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就是正常人、病人、孩子、青年人、老年人、伤残人等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能够共同地自由生活与活动的城市。”(摘自1974年联合国召开的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报告)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有显著成绩。很多城市的干道、主要商业街、机场、大型酒店、剧院、广场、医院等建筑,不同程度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人们无障碍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相关的标准规范,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使用管理不善,没有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等。
首先明确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环境有什么区别?无障碍设施主要是建筑物(包括公共建筑、居民建筑)和道路(包括道路、桥梁、人行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公交站点、公共绿地)的相应设施。
无障碍环境概念,范围大和广些,是就整个社会而言。除建筑物、道路无障碍,还包括交通工具无障碍,信息和交流无障碍(电视手语和字幕、盲人有声读物、音箱信号、手机短信息、信息电话等等),以及人们对无障碍的理念认识和自觉程度等。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它社会人员生活的重要措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建设无障碍设施,是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它社会成员提供方便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残疾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从大数上说残疾人为6000万,平均每5户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他们的生存状况影响到近3亿的家属和各方面有关人士。残疾人不仅为数众多,而且受生理和外界环境的双重影响,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失去平等参加社会生活的机会与权利,同时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谈到无障碍设计,以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例。毫无疑问,人民大会堂是一个成功的建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到现在一直是天安门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能充分考虑无障碍建设,这点是它的设计者,一位著名设计师在40多年后感到遗憾之处,因为当他想再去看一看人民大会堂时,却由于年纪大行动不便进不去了。由此可见,无障碍设施不仅有利于残疾人,也为老年人、妇女、儿童甚至携带重物者提供了便利。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一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专家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口达4亿,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在公共建筑、设施和交通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已经成为需要认真考虑的紧迫问题了。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城市建设目前仍然局限在“人”的生存和环境需要的层面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总是把金融区、商业区、中高档住宅区、行政机关、企业、其他行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而对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化服务的考虑和规划不足,还没有提到全社会对其关注的层面上来。在一份关于各种残疾人对道路环境障碍反映的调查中显示,在居住区附近所存在的问题最明显的是台阶的存在以及路面的不适。肢体残疾者对于地面的状态非常敏感,粗糙平整的地面最方便,有积水和光滑地面以及起伏不平的地面普遍不受欢迎,可见方便残疾人出行的第一步要点是道路设计。
长期以来,我们城市中的市政建设、房屋建筑及环境设施,从规划到设计,从施工到使用,其根据基本上是按照健全成年人的尺度及其活动空间参数考虑的,许多设施也是按照健全成年人的活动模式和使用需要设计的。因而不适合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使用。
现在国家颁发了明确的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可是要将这一纸规范落实到设计和施工中,却没那么顺当。在不少城市,街头盲道的数量在增加,但是不规范的也相当多。盲道常常被当作普通地砖路面铺成各式图案,有的一直铺到大树、电杆、墙体挡住,甚至铺成了山路十八弯,问他为何这样铺设,他反问一句难道这样不好看吗?他是在用健康人的思维做这项工作的,而没有想到这项设施所服务的群体,头脑中没有无障碍的概念。有时盲道被各式各样的东西所拦截,有的人将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汽车直接停放在盲道上,当有盲人拿着盲杖从这经过时,他们还气冲冲的大声嚷嚷:“敲什么敲?”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所应具有的关爱及和谐。难怪有人说设计和施工不符合规范或管理不善的盲道是不安全的道路。所以对于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和宣传教育同等重要。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的高度,现代设计中如果没有无障碍设计,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然而在现实中这种不合格的,没有贯彻“无障碍”设计理念的设计,却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为了建筑气势的宏大,在入口处建上十几级台阶,既没有盲道,也没有坡道或自动扶梯、升降电梯。不少新修成的地下通道往往也是只有台阶没有坡道,没有自动扶梯、升降电梯。有的政府大楼、购物中心、车站、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饭店等内部没有无障碍通道,卫生间没有残疾人使用的专门位置,宾馆没有残疾人的专门房间,上下没有专用的电梯等等不一而足。
残疾人眼看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建成,高架路和高架桥、地铁、地下通道随处可见,他们希望这些楼和这些路可以成为他们通向社会的桥梁,成为照亮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两点星光。我们设计者和建设者有没有像他们一样地去想。
进行无障碍建设,常有人提出要花很多的钱,但是据统计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和主要地区的市政设施,如政府机关、会馆、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饭店、购物中心、写字楼、邮局、银行、学校、车站、人行道、隧道等,按无障碍标准设计后,所增加的费用均在总投资的1%以下。从经济分析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无障碍设施与建筑设计同步進行,仅增加极少的或不增加投资,如北京图书大厦、华南大厦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入口,既没做台阶也没做坡道,而是平进平出的无障碍入口,不仅节省投资还方便使用。如果在设计时不同步考虑无障碍设计、建成后再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建,则要浪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
国外经过测算,无障碍设施每投资1美元,国家可收益17.5美元,这个效益是很可观的。这得益于增加了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机会,由原来靠国家救济的人,变成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既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与地位,减轻了国家和家庭负担,又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因此,考虑无障碍建设的费用应该计及到宏观的社会效益。
城市中的社区,是无障碍建设的薄弱地带。随着大型社区的不断涌现,社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要充分体现出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和内涵。要为社区内特殊群体(行动不便者群体)的服务创造条件。
首先要满足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要求,如建筑入口设置轮椅通行坡道,坡度1/12,坡面需要平整但不光滑。在坡道的两侧设高850毫米的扶手,扶手要易于抓握,在扶手的下方要有500毫米高的安全挡台。坡道前后300毫米处设置停步块材、门厅及通道通畅明亮,楼梯要方便拄拐杖及装有假肢者和老年人使用,楼梯的形式、坡度、宽度都要适宜,不能太陡和太窄,楼梯两侧设扶手。电梯厅宽2100毫米,电梯门洞宽1000毫米,电梯厅按钮高950毫米。轿箱深1450毫米,宽1400毫米,使得担架人员可迅速到达首层。轿箱门内侧壁设置高900毫米的带盲文的选层按钮,轿箱三面侧壁设高800毫米的扶手,轿箱正面壁上距地900毫米至顶部安装镜子。
多数残疾人在居室内停留的时间要比普通人长,因此残疾人的住房要选择良好的朝向,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的通风,残疾人居住套房的入口位置建议设在公共走道通行最便捷和光线最明亮的地段,在户门外有不小于 1500毫米 €?1500毫米的轮椅活动面积。在开启户门把手一侧,墙面的宽度应达到500毫米,以便乘轮椅者靠近门把手将户门打开。户门开启后,供通行的净宽度不应小于800毫米,在门扇的下方和外侧要安装护门板和关门拉手。从门厅通向居室、餐厅、厨房、浴室、厕所的地面要平坦、不光滑和没有高低差,如果浴室内外地面需要高差,其高度不大于15毫米,并筑起小于45度的斜面。户内的通道为便于乘轮椅者和拄拐杖者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00毫米,通道转角处做成圆弧形并自地面向上高350毫米处安装护墙板。
残疾人使用的厨房要比一般厨房的空间大一些,门扇为推拉门且开启后的净宽不应小于800毫米。为便于轮椅回旋,只设单向案台的厨房,案台边缘与对面墙面间有1500毫米的间距,厨房有直接对外窗户,可得到自然光和通风,同时设机械排油烟装置和排烟道。
残疾人使用的浴室最要考虑的是安全。要比一般标准浴室略大,浴盆式卫生间最小面积为5.5平方米,要有轮椅的活动余地。门扇开启后净宽不应小于800毫米,门上设观察窗口和关门拉手,可方便乘轮椅者将门关上。
在淋浴处、坐式便器、洗脸盆、镜子及药品柜等周边的墙壁上要设置安全抓杆。抓杆要安装坚固,要能承受100干克以上的重力。抓杆的水平高度为700毫米,垂直高度为1400毫米,其材料为直径32~40毫米的金属或塑料管材。洗脸盆的最大高度为850毫米,应采用单杠杆水龙头。脸盆下部距地面不应小于650毫米,以便轮椅靠近使用。脸盆上方的镜子底边距地面为1100毫米,镜子的顶部距地面可在1700-1800毫米之间,并向前倾斜150毫米,可使站立者和坐轮椅的残疾人均可使用。使用盆浴的卫生间需要选用高450毫米的浴盆,在浴盆上安放活动坐板或在浴盆一端设置宽不小于400毫米的固定洗浴坐台。在浴盆内侧的墙面要安装高600—900毫米的水平安全抓杆和一个垂直的安全抓杆。洗浴坐台的墙面可安装高600毫米的水平安全抓杆。
起居室是人们生活时间最长的房间,往往用于学习、用餐、休息、团聚及观景、看电视的地方。在残疾人居住时要安排好轮椅在通行与回旋上的畅通,因此,空间规模要略大于一般标准。通往阳台的门,在门扇开启后的净宽度要达到800毫米,门的内外地面高差不大于15毫米。阳台栏板和栏杆的形式和高度考虑坐式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观景效果。
鉴于多方面因素,将残疾人的卧室按14~16平方米考虑较为实用。矩形卧室的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2米,是考虑到在床端允许轮椅自由通过的必要空间。残疾人居住套房内的各种无障碍设施同样适用于老年人居住套房。
残疾人和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有着高的要求,因为住房是他们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他们与邻居、邻里相处关系提示我们要关注“社区心理卫生”。对维护社区内残疾人和老年人这些少数群体的身心安全尤为重要,也是稳定邻居里关系的重要保障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自然要落到规划者、开发商、社区医院、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的身上。如果能够在社区建设中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让小区充满着健康、和谐的居住氛围。将对每一个都市人的心理有提示和自我诊断的作用。
儿童智障患者,西方国家把智障、自闭症患者称为“上帝的孩子”,那么如何让他们在社区内健康地生活,也是规划和物业管理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是现代建筑应该 (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06页)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边缘群体,他们因社会位置、观念、癖好、利益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建筑在设计时应做到广义上的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社区环境,不仅为残疾人,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安全和方便,同时也是衡量高品质文明社区的重要标志。
一个坡道,既可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又可方便其他公民。影视字幕,既可使聋人走出无声世界,又利于社会信息传递。无障碍环境,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和贡献,产生了社会效益。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特殊”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无障碍设计的课题研究不仅是针对“残疾人”而言,准确地讲,它是针对所有大众,这种广泛的设计理念,让居住的“人本化”理念更加明确。
城市环境的无障碍设施,已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从人们在城市中的水平和垂直交通的行动轨迹,到使用各种设施的上下空间,到信息时代的浪潮,处处关联着无障碍的内涵,并需要形成系列化和相应完整的配套类型。无障碍设计起初是为残疾人而考虑的,时至今日,它是社会共同要求、共同受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逾越“无障碍”的障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北京:全面建设无障碍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人口老齡化与无障碍环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就是正常人、病人、孩子、青年人、老年人、伤残人等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能够共同地自由生活与活动的城市。”(摘自1974年联合国召开的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报告)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有显著成绩。很多城市的干道、主要商业街、机场、大型酒店、剧院、广场、医院等建筑,不同程度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人们无障碍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相关的标准规范,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使用管理不善,没有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等。
首先明确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环境有什么区别?无障碍设施主要是建筑物(包括公共建筑、居民建筑)和道路(包括道路、桥梁、人行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公交站点、公共绿地)的相应设施。
无障碍环境概念,范围大和广些,是就整个社会而言。除建筑物、道路无障碍,还包括交通工具无障碍,信息和交流无障碍(电视手语和字幕、盲人有声读物、音箱信号、手机短信息、信息电话等等),以及人们对无障碍的理念认识和自觉程度等。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它社会人员生活的重要措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建设无障碍设施,是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它社会成员提供方便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残疾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从大数上说残疾人为6000万,平均每5户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他们的生存状况影响到近3亿的家属和各方面有关人士。残疾人不仅为数众多,而且受生理和外界环境的双重影响,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失去平等参加社会生活的机会与权利,同时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谈到无障碍设计,以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例。毫无疑问,人民大会堂是一个成功的建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到现在一直是天安门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能充分考虑无障碍建设,这点是它的设计者,一位著名设计师在40多年后感到遗憾之处,因为当他想再去看一看人民大会堂时,却由于年纪大行动不便进不去了。由此可见,无障碍设施不仅有利于残疾人,也为老年人、妇女、儿童甚至携带重物者提供了便利。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一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专家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口达4亿,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在公共建筑、设施和交通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已经成为需要认真考虑的紧迫问题了。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城市建设目前仍然局限在“人”的生存和环境需要的层面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总是把金融区、商业区、中高档住宅区、行政机关、企业、其他行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而对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化服务的考虑和规划不足,还没有提到全社会对其关注的层面上来。在一份关于各种残疾人对道路环境障碍反映的调查中显示,在居住区附近所存在的问题最明显的是台阶的存在以及路面的不适。肢体残疾者对于地面的状态非常敏感,粗糙平整的地面最方便,有积水和光滑地面以及起伏不平的地面普遍不受欢迎,可见方便残疾人出行的第一步要点是道路设计。
长期以来,我们城市中的市政建设、房屋建筑及环境设施,从规划到设计,从施工到使用,其根据基本上是按照健全成年人的尺度及其活动空间参数考虑的,许多设施也是按照健全成年人的活动模式和使用需要设计的。因而不适合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使用。
现在国家颁发了明确的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可是要将这一纸规范落实到设计和施工中,却没那么顺当。在不少城市,街头盲道的数量在增加,但是不规范的也相当多。盲道常常被当作普通地砖路面铺成各式图案,有的一直铺到大树、电杆、墙体挡住,甚至铺成了山路十八弯,问他为何这样铺设,他反问一句难道这样不好看吗?他是在用健康人的思维做这项工作的,而没有想到这项设施所服务的群体,头脑中没有无障碍的概念。有时盲道被各式各样的东西所拦截,有的人将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汽车直接停放在盲道上,当有盲人拿着盲杖从这经过时,他们还气冲冲的大声嚷嚷:“敲什么敲?”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所应具有的关爱及和谐。难怪有人说设计和施工不符合规范或管理不善的盲道是不安全的道路。所以对于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和宣传教育同等重要。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的高度,现代设计中如果没有无障碍设计,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然而在现实中这种不合格的,没有贯彻“无障碍”设计理念的设计,却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为了建筑气势的宏大,在入口处建上十几级台阶,既没有盲道,也没有坡道或自动扶梯、升降电梯。不少新修成的地下通道往往也是只有台阶没有坡道,没有自动扶梯、升降电梯。有的政府大楼、购物中心、车站、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饭店等内部没有无障碍通道,卫生间没有残疾人使用的专门位置,宾馆没有残疾人的专门房间,上下没有专用的电梯等等不一而足。
残疾人眼看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建成,高架路和高架桥、地铁、地下通道随处可见,他们希望这些楼和这些路可以成为他们通向社会的桥梁,成为照亮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两点星光。我们设计者和建设者有没有像他们一样地去想。
进行无障碍建设,常有人提出要花很多的钱,但是据统计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和主要地区的市政设施,如政府机关、会馆、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饭店、购物中心、写字楼、邮局、银行、学校、车站、人行道、隧道等,按无障碍标准设计后,所增加的费用均在总投资的1%以下。从经济分析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无障碍设施与建筑设计同步進行,仅增加极少的或不增加投资,如北京图书大厦、华南大厦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入口,既没做台阶也没做坡道,而是平进平出的无障碍入口,不仅节省投资还方便使用。如果在设计时不同步考虑无障碍设计、建成后再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建,则要浪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
国外经过测算,无障碍设施每投资1美元,国家可收益17.5美元,这个效益是很可观的。这得益于增加了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机会,由原来靠国家救济的人,变成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既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与地位,减轻了国家和家庭负担,又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因此,考虑无障碍建设的费用应该计及到宏观的社会效益。
城市中的社区,是无障碍建设的薄弱地带。随着大型社区的不断涌现,社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要充分体现出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和内涵。要为社区内特殊群体(行动不便者群体)的服务创造条件。
首先要满足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要求,如建筑入口设置轮椅通行坡道,坡度1/12,坡面需要平整但不光滑。在坡道的两侧设高850毫米的扶手,扶手要易于抓握,在扶手的下方要有500毫米高的安全挡台。坡道前后300毫米处设置停步块材、门厅及通道通畅明亮,楼梯要方便拄拐杖及装有假肢者和老年人使用,楼梯的形式、坡度、宽度都要适宜,不能太陡和太窄,楼梯两侧设扶手。电梯厅宽2100毫米,电梯门洞宽1000毫米,电梯厅按钮高950毫米。轿箱深1450毫米,宽1400毫米,使得担架人员可迅速到达首层。轿箱门内侧壁设置高900毫米的带盲文的选层按钮,轿箱三面侧壁设高800毫米的扶手,轿箱正面壁上距地900毫米至顶部安装镜子。
多数残疾人在居室内停留的时间要比普通人长,因此残疾人的住房要选择良好的朝向,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的通风,残疾人居住套房的入口位置建议设在公共走道通行最便捷和光线最明亮的地段,在户门外有不小于 1500毫米 €?1500毫米的轮椅活动面积。在开启户门把手一侧,墙面的宽度应达到500毫米,以便乘轮椅者靠近门把手将户门打开。户门开启后,供通行的净宽度不应小于800毫米,在门扇的下方和外侧要安装护门板和关门拉手。从门厅通向居室、餐厅、厨房、浴室、厕所的地面要平坦、不光滑和没有高低差,如果浴室内外地面需要高差,其高度不大于15毫米,并筑起小于45度的斜面。户内的通道为便于乘轮椅者和拄拐杖者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00毫米,通道转角处做成圆弧形并自地面向上高350毫米处安装护墙板。
残疾人使用的厨房要比一般厨房的空间大一些,门扇为推拉门且开启后的净宽不应小于800毫米。为便于轮椅回旋,只设单向案台的厨房,案台边缘与对面墙面间有1500毫米的间距,厨房有直接对外窗户,可得到自然光和通风,同时设机械排油烟装置和排烟道。
残疾人使用的浴室最要考虑的是安全。要比一般标准浴室略大,浴盆式卫生间最小面积为5.5平方米,要有轮椅的活动余地。门扇开启后净宽不应小于800毫米,门上设观察窗口和关门拉手,可方便乘轮椅者将门关上。
在淋浴处、坐式便器、洗脸盆、镜子及药品柜等周边的墙壁上要设置安全抓杆。抓杆要安装坚固,要能承受100干克以上的重力。抓杆的水平高度为700毫米,垂直高度为1400毫米,其材料为直径32~40毫米的金属或塑料管材。洗脸盆的最大高度为850毫米,应采用单杠杆水龙头。脸盆下部距地面不应小于650毫米,以便轮椅靠近使用。脸盆上方的镜子底边距地面为1100毫米,镜子的顶部距地面可在1700-1800毫米之间,并向前倾斜150毫米,可使站立者和坐轮椅的残疾人均可使用。使用盆浴的卫生间需要选用高450毫米的浴盆,在浴盆上安放活动坐板或在浴盆一端设置宽不小于400毫米的固定洗浴坐台。在浴盆内侧的墙面要安装高600—900毫米的水平安全抓杆和一个垂直的安全抓杆。洗浴坐台的墙面可安装高600毫米的水平安全抓杆。
起居室是人们生活时间最长的房间,往往用于学习、用餐、休息、团聚及观景、看电视的地方。在残疾人居住时要安排好轮椅在通行与回旋上的畅通,因此,空间规模要略大于一般标准。通往阳台的门,在门扇开启后的净宽度要达到800毫米,门的内外地面高差不大于15毫米。阳台栏板和栏杆的形式和高度考虑坐式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观景效果。
鉴于多方面因素,将残疾人的卧室按14~16平方米考虑较为实用。矩形卧室的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2米,是考虑到在床端允许轮椅自由通过的必要空间。残疾人居住套房内的各种无障碍设施同样适用于老年人居住套房。
残疾人和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有着高的要求,因为住房是他们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他们与邻居、邻里相处关系提示我们要关注“社区心理卫生”。对维护社区内残疾人和老年人这些少数群体的身心安全尤为重要,也是稳定邻居里关系的重要保障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自然要落到规划者、开发商、社区医院、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的身上。如果能够在社区建设中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让小区充满着健康、和谐的居住氛围。将对每一个都市人的心理有提示和自我诊断的作用。
儿童智障患者,西方国家把智障、自闭症患者称为“上帝的孩子”,那么如何让他们在社区内健康地生活,也是规划和物业管理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是现代建筑应该 (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06页)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边缘群体,他们因社会位置、观念、癖好、利益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建筑在设计时应做到广义上的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社区环境,不仅为残疾人,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安全和方便,同时也是衡量高品质文明社区的重要标志。
一个坡道,既可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又可方便其他公民。影视字幕,既可使聋人走出无声世界,又利于社会信息传递。无障碍环境,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和贡献,产生了社会效益。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特殊”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无障碍设计的课题研究不仅是针对“残疾人”而言,准确地讲,它是针对所有大众,这种广泛的设计理念,让居住的“人本化”理念更加明确。
城市环境的无障碍设施,已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从人们在城市中的水平和垂直交通的行动轨迹,到使用各种设施的上下空间,到信息时代的浪潮,处处关联着无障碍的内涵,并需要形成系列化和相应完整的配套类型。无障碍设计起初是为残疾人而考虑的,时至今日,它是社会共同要求、共同受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逾越“无障碍”的障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北京:全面建设无障碍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人口老齡化与无障碍环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