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生长及视网膜发育的影响

来源 :现代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体格生长、视网膜发育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出生体重<1 500 g、无先天畸形、住院2 w以上、存活出院的36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其中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为A组(n=200),于生后12 h内予6.7%小儿氨基酸1.6 g/(kg·d)[1.0 g/(kg·d)递增],24 h内予20%脂肪乳1.0 g/(kg·d)[1.0 g/(kg·d)递增];2003年1月~2009年12月为B组(n=168),于生后12~24 h内予6.7%小儿氨基酸0.5 g/(kg·d)[0.5 g/(kg·d)递增],48 h内予20%脂肪乳0.5 g/(kg·d)[0.5 g/(kg·d)递增]。比较两组出生时一般情况、生后肠内外营养摄入、体格增长与视网膜发育、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生后1分钟Apgar评分、禁食时间、开奶时间、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日龄、住院期间平均头围与身长增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重下降幅度比B组低[(6.12±1.15)%vs(8.85±2.35)%,p=0.032];摄入能量达120 kCal/(kg·d)日龄比B组早[(10.02±4.99)d vs(14.79±6.04)d,p=0.029];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日龄比B组早[(9.0±3.5)d vs(12.5±4.5)d,p=0.023];平均每日体重增长高于B组[(20±5.2)g/kg·d vs(14.1±34.6)g/kg·d,p=0.002);平均住院时间比B组短[(30.9±10.5)d vs(40.5±13.5)d,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呼吸窘迫综合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胆汁淤积、医院感染、需要机械通气及时间、氧疗时间与喂养不耐受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34 w时视网膜不成熟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氨基酸等积极营养支持能够降低早产儿生后早期的体重下降幅度,更早恢复至出生体重,加速住院期间的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视网膜成熟和与减少ROP的发生,并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一种小儿胫骨髁间突撕脱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方法11例小儿胫骨髁间突撕脱骨折(Ⅱ型2例,ⅢA型5例,ⅢB型4例)行切开复位,胫骨骺板近侧丝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骨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治疗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时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规律,探讨PCT与ARDS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合并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病
1病例资料患儿女,4岁。因皮肤黄染、消瘦,腹部包块2年,包块增大明显伴发热、腹痛逐渐加重7d入院。体查:T38.8℃,P115次/min,R32次/min,BP108/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疲乏,呼吸急
目的:了解伤害患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伤害就诊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室的病人均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急诊室工
1临床资料患儿,男,1d,因生后腹胀不排气排便20h,于2002年2月9日3pm入院.
随着高校的普遍扩招,新时期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能力、素养和性格各异的大学生给高校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工作复杂化、任务繁重化要求必须从简化班主任角色、优化
本文立足于体验式教学法,总结了体验式教学法的依据及内涵,并探索性地构建了体验式教学法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法在应用中的策略与问题。
物理思维能力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发展较为迅速的能力之一,而物理推理能力作为物理思维能力的一种,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关注。高考把物理推理能力列为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
目的探讨新生儿自发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以及不同穿孔部位进行不同处理,行穿孔修补和腹腔引流术.24例中有21例手术,另3例经拍片确诊后,家长放弃治疗.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9岁,因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腹痛呈阵发性剧痛,疼痛剧烈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黄绿色胆汁样物及血样物,无腹泻及肉眼血尿.既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