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服务业在有效集聚创新资源、降低创新风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政策机制、人才队伍、科技服务机构等方面分析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问题;对策建议
一、前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 号)中指出“科技服务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2015年,江苏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七项保障措施促进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然而,从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从位列全国“八连冠”,到2017年区域创新能力位列第2,2018年区域创新能力位列第3来看,江苏省创新工作进入瓶颈期,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科技服务示范区小、散、弱,集聚效应不突出等。总体而言,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尚不能满足江苏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江苏省迫切需要对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
二、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
1、地方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工作抓手。国家、江苏省委省政府先后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提升发展作出重点部署,但是各设区市主要领导对科技服务业的关注度仍不够,科技服务业涉及到科技、发改、经信、财政、科协、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科技服务业工作缺乏抓手,制定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少,缺乏常态化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因此导致科技服务业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够。
2、“硬环境”建设周期长,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多数特色基地启动建设时间不长,仅1-2年时间,而园区、基地研发大楼、办公大楼、配套设施等硬件条件部分尚在建设当中,周期需要3-5年甚至更长,如南京生物医药谷、江宁东南创业孵化基地等已建场所不能满足新引进机构的需要,已签约的机构入驻和服务等依赖于园区的硬件场地建设进展情况,硬件的滞后导致服务的推进相对滞后。而且园区、基地在管理机制、人员配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和适应期,相关管理政策、激励机制是否有效、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完善。
3、人才资源匮乏,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问题突出。在现场调研过程中,无论是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园区、基地、机构谈的最多的就是人才的问题,复合型高端专业化科技服务人才缺乏问题长期存在,目前基地专职服务人员中高端人才占比较低,骨干服务机构硕士或中级以上人才占比不到30%。各级政府需要出台更优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新政,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科技服务基地创业。同时,更要做好政策落实工作,切实为人才创新创业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才能真正引得进、留得住人才。
4、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偏小,服务能力整体较弱。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科技服務业统计工作全面展开,列入统计单位数量有了大幅提升,但服务机构整体呈现规模较小、结构欠优、竞争能力较弱的发展状况。16家基地集聚服务机构1339家,年服务收入过百万元的机构占比40%,251家骨干服务机构中年收入过千万元的不足30家,10%的机构专职研发、服务人员不足10人,近60%的骨干服务机构没有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或在国际、行业组织中任职,仅48%的骨干服务机构取得省级以上资质认可,大部分科技服务机构还未形成稳定的服务业务和特色业务,在优质科技服务产品、整体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
三、促进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因地制宜,支持多种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一是明确区域内主导产业,遵循术业有专攻的发展规律,吸引产业相关的科技服务机构集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而不是赶尖端产业的新潮,各产业领域一锅烩,各服务机构一锅烩;二是鼓励高新区围绕省里战略产业梳理、精炼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相近的高新区应考虑主导产业在产业链条上的协作性和互补性,而不是彼此割裂独立发展;三是鼓励园区利用地缘优势,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上海、杭州等相邻区域的溢出效应,以此放大本区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2、优化环境,制定多种支撑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健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开放合作、保护创新、公平参与竞争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和含金量;二是优化投融资环境和科技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投资机构为种子期项目和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支持;三是要鼓励协同合作,鼓励吸引国际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在江苏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开展合作,促进园区科技服务业发展。
3、重视人才,建立高水平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一是引培高层次专业服务人才,将人才引进需求列到省里和地方引进人才的需求名录中;二是培养技术价值评估人才。鼓励部分高校有5年独立科研经历的、善于沟通联络撮合的副教授或博士走向科技服务产业链条,走进技术型科技服务机构,成为具有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型科技服务人才。三是进一步开展科技服务人才评价。完善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多种人才评价形式,逐步建立执业资格考核体系,建立科技服务执业队伍。
4、强化监管,引导形成诚信有序的科技服务体系生态。一是建立科技服务业信用核查机制,与省公共信用办联动,同时发挥行业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一经查实科技服务机构的失信行为,取消该科技时最大程度保护科技服务机构的合法服务收益;二是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体系,明确统计路径和季度统计周期,扩大统计对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且不重复统计,准确、全面反映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三是建立公平评价体系,要公开宣传评价目标、标准、评价结果与收益,对不实数据实行应享优惠政策一律取消的惩罚,引导形成诚信有序的科技服务体系生态。
四、小结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科技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但离“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加快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遵循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为谱写江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支撑。
参考文献
[1] 沈瑾秋,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江苏科技信息[J],2016(4)
作者简介:郑剑威,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管理工作者,工程师。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问题;对策建议
一、前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 号)中指出“科技服务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2015年,江苏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七项保障措施促进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然而,从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从位列全国“八连冠”,到2017年区域创新能力位列第2,2018年区域创新能力位列第3来看,江苏省创新工作进入瓶颈期,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科技服务示范区小、散、弱,集聚效应不突出等。总体而言,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尚不能满足江苏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江苏省迫切需要对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
二、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
1、地方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工作抓手。国家、江苏省委省政府先后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提升发展作出重点部署,但是各设区市主要领导对科技服务业的关注度仍不够,科技服务业涉及到科技、发改、经信、财政、科协、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科技服务业工作缺乏抓手,制定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少,缺乏常态化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因此导致科技服务业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够。
2、“硬环境”建设周期长,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多数特色基地启动建设时间不长,仅1-2年时间,而园区、基地研发大楼、办公大楼、配套设施等硬件条件部分尚在建设当中,周期需要3-5年甚至更长,如南京生物医药谷、江宁东南创业孵化基地等已建场所不能满足新引进机构的需要,已签约的机构入驻和服务等依赖于园区的硬件场地建设进展情况,硬件的滞后导致服务的推进相对滞后。而且园区、基地在管理机制、人员配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和适应期,相关管理政策、激励机制是否有效、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完善。
3、人才资源匮乏,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问题突出。在现场调研过程中,无论是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园区、基地、机构谈的最多的就是人才的问题,复合型高端专业化科技服务人才缺乏问题长期存在,目前基地专职服务人员中高端人才占比较低,骨干服务机构硕士或中级以上人才占比不到30%。各级政府需要出台更优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新政,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科技服务基地创业。同时,更要做好政策落实工作,切实为人才创新创业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才能真正引得进、留得住人才。
4、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偏小,服务能力整体较弱。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科技服務业统计工作全面展开,列入统计单位数量有了大幅提升,但服务机构整体呈现规模较小、结构欠优、竞争能力较弱的发展状况。16家基地集聚服务机构1339家,年服务收入过百万元的机构占比40%,251家骨干服务机构中年收入过千万元的不足30家,10%的机构专职研发、服务人员不足10人,近60%的骨干服务机构没有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或在国际、行业组织中任职,仅48%的骨干服务机构取得省级以上资质认可,大部分科技服务机构还未形成稳定的服务业务和特色业务,在优质科技服务产品、整体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
三、促进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因地制宜,支持多种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一是明确区域内主导产业,遵循术业有专攻的发展规律,吸引产业相关的科技服务机构集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而不是赶尖端产业的新潮,各产业领域一锅烩,各服务机构一锅烩;二是鼓励高新区围绕省里战略产业梳理、精炼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相近的高新区应考虑主导产业在产业链条上的协作性和互补性,而不是彼此割裂独立发展;三是鼓励园区利用地缘优势,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上海、杭州等相邻区域的溢出效应,以此放大本区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2、优化环境,制定多种支撑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健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开放合作、保护创新、公平参与竞争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和含金量;二是优化投融资环境和科技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投资机构为种子期项目和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支持;三是要鼓励协同合作,鼓励吸引国际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在江苏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开展合作,促进园区科技服务业发展。
3、重视人才,建立高水平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一是引培高层次专业服务人才,将人才引进需求列到省里和地方引进人才的需求名录中;二是培养技术价值评估人才。鼓励部分高校有5年独立科研经历的、善于沟通联络撮合的副教授或博士走向科技服务产业链条,走进技术型科技服务机构,成为具有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型科技服务人才。三是进一步开展科技服务人才评价。完善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多种人才评价形式,逐步建立执业资格考核体系,建立科技服务执业队伍。
4、强化监管,引导形成诚信有序的科技服务体系生态。一是建立科技服务业信用核查机制,与省公共信用办联动,同时发挥行业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一经查实科技服务机构的失信行为,取消该科技时最大程度保护科技服务机构的合法服务收益;二是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体系,明确统计路径和季度统计周期,扩大统计对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且不重复统计,准确、全面反映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三是建立公平评价体系,要公开宣传评价目标、标准、评价结果与收益,对不实数据实行应享优惠政策一律取消的惩罚,引导形成诚信有序的科技服务体系生态。
四、小结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科技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但离“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加快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遵循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为谱写江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支撑。
参考文献
[1] 沈瑾秋,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江苏科技信息[J],2016(4)
作者简介:郑剑威,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管理工作者,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