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对开展小学阅读教学至关重要。通过一些具体的策略利用情境教学,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和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
  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对开展小学阅读教学至关重要。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将创设情境简单地理解为提出一个问题,设置一个对话等等。其实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利用好情境必须找到情境的基调,找到阅读所在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形成对文本或者事物的兴趣,并在阅读中获得自我体验,形成文本、自我、语言的互通,最终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情趣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和激趣能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在阅读的开始,根据教材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生心理体验,或根据画面,或者根据有关教材内容的背景或人物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望洞庭》时,可以围绕“和”字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品味,体会到月夜静谧、安详的柔和之美,月光、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白、碧、青所构成的和色之美,从而体会到诗人的愉悦心情。
  例如,在教学《草原》时,可以利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优美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设置草原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让一位学生以导游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优美的草原风景。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对草原心驰神往,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课的阅读欲望。
  二、挖掘课本资源,创设阅读情境
  许多课文叙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或表现作者对历史的审视,或传达作者对文化的审美意向,或展示作者对智慧的推崇、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或发表作者对风俗人情的认同。这一类文章均是以写实见长,其间融入作者的思考与评价。教学时特别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创设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在亲近文本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深层思考,产生阅读教学的场效应。
  三、理解重点词句,强化情境体验
  文本中的某些关键词、句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关系着全文的阅读,反映着文本的思想内涵和主旨。为此,我们必须在理解文本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进入课本的具体情境。学生进入了作者描写的那个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对比、观察、精读等方法揣摩作者的语言情境,从而建立内在的联系。
  例如,在阅读《草原》一课内容时,通过分析重点词、句,强化学生的体会。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草原的景象,并伴有优美的音乐,并在音乐中开展全班泛读,引导学生对本课的情境进行体验。
  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情境需具备一定的感知强度,才能充分感受、认识,从而激发情绪,激起思维与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阅读重点段,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深切的了解,这种深细的阅读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这包括学生的感知、认识、思维、语言的活动,同时,学生的动机、情绪都直接作用于这系列的智力活动中。
  四、拓展情境境界,体验生命感觉
  许多文章是作者对生命体验的物化,有的是内心独白,有的则借助作者塑造的人物呈现自己的人生理念。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课文经过了层层遴选,更是文质兼美、蕴涵丰富、寄托着作者对生命的意趣,仪态万方,奇妙无穷。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探悉作者的内心世界,读出本质意义,进行心理换位,和作者产生共鸣,形成心理认同,然后跳出课文,还原心态,联系生活进行反思,进行自我生命体验。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后自我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并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五、拓展情境空间,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如何拓展情境空间,激发学生思维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
  例如,在阅读一篇动植物关系的文本时,教师没有采用以前的从签到后的见解方式,而是通过设置一个会话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森林中动植物说自己的体验,说自己对别人的帮助,说自己同他人的关系等等。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阅读文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能投入阅读;通过挖掘课本资源,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形成阅读认知思维;通过把握具体内容,拓展情境,达到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阅读体验的目的。
  参考文献:
  陶晓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学策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
  作者简介:杨歆砦,男,1970年12月出生,就职学校: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等。
其他文献
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竹葵村黎族的自然崇拜作了详细的陈述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竹葵村生态人文环境的基本概况。其次陈述了竹葵村人对土地公
摘 要: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要学”,使学生的学习具备一种持久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動必须注重其“全面性、全员性、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等特征,其中尤其以“能力培养”为重中之重。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实
摘 要:兴趣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源动力。适当增加、替代相应的音乐教学内容,制订科学的音乐教学目标,降低知识难度等方法,从兴趣培养出发,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养成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兴趣;源动力  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源动力。纵观目前的音乐实践,不难发现这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工业废水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必须加强工业废水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本文分析了工业废水产生和监测的主要环节,探讨了各环节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工业 废水 监测 质控 探讨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环境
摘要:历次地震震害表明,扭转效应是引起建筑结构地震破坏的重要因素,许多不规则的偏心建筑物表现出了明显的扭转破坏特征。介绍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扭转效应的具体措施,即在建筑物外围尽可能均匀、对称布置抗侧力结构,减小裙房与主楼上下刚度偏心,防止小高层建筑结构平面过平狭长。  关键词:高层建筑;扭转效应;位移比利时;周期比;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对英语学习丧失了兴趣,这种现象令人担忧,这样的趋势一直呈现小龄化,所以教师必须要思考该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因素  小学英语从原来的三年级起点改为了一年级起点,甚至有些私立学校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可见英语学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笔者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教育中存在的
对于现代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而言,英语教师的工作重心除了是将基础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英语的方法教授给小学生之外,最重要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内心可以
摘 要:在新课改下,口语表达能力逐渐成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口语课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要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原有口语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而逐渐进步,获得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口语课中实施分层教学法,要以合理的分层为基础,通过目标导向来促进分层课堂活动的实施而达成。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兴趣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