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打开,让生活进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4553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本文从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重现生活化的内容、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活动等方面阐述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实进行有机地结合,努力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情境 内容 活动 数学世界生活化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密切联系。大量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努力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发展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和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将生活实例融入数学,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实际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冲动,激发学习的求知欲,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可通过学生最崇拜的姚明的身高导入新课。新课伊始,让学生说出姚明的身高。姚明那么高,同学们猜想一下,他的手有多大?如果把同学们的手和姚明的手相比,结果会怎样?姚明的手大,姚明的手和咱们的课桌面比,谁大?我们所比较的是物体的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通过这些生活情境的设计,不仅使儿童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二、重组生活化的内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造福社会。但现行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往往不能完全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比较单调枯燥,十分抽象,离学生生活现实与已有经验较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教材的有利因素,挖掘生活世界中的有关素材,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如在教学“利息”时,由于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利率的变化较快,很明显教材内容老化陈旧、数据过时、缺乏现实意义。加上学生对利息知识也了解不多,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时可让学生对当前流通的银行利率、计息方法进行调查,根据掌握的现实中有用的信息重组例题,让学生运用新的利率与计息方法来计算利息,算一算自己在“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这样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运用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又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应当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的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在一周内所使用过的塑料袋,调查整个单元楼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进而估算出全班同学一周内家里丢弃的塑料袋并制成统计表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废旧塑料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在教学《分类统计》时,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达到了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四、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实现数学生活化的再扩展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活动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使学生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优惠措施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可见开展有益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例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组织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自己的步长,分小组目测学校操场的长和宽,步测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数学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存在于生活生产中,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这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如果我们都能以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我们的学生在生活的天地里定能学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其他文献
近日,我们认真学习了“六要点”学习法,受益匪浅,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的震撼。我是教语文的,我认为要想实现创新、实效、活力这一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是重要途径。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粗浅探究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自由主动选择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
期刊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不但要承担起“传道授业”的光荣历史使命,而且还要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上多下功夫,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创新,质疑能力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大胆实践,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将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以小组质疑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激励机制,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有利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运用以小组质疑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激励机制的课堂教学过程可分以下四步:一、质疑:集思广益,宏观控制,加强综合评价;二、明疑:恰当鼓励,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三、揭疑: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推动教学过程;四、质疑:查漏补缺,教学相长,完善教学结构。  关键词:质疑 明疑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初中体育课教学同样离不开“兴趣”。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经多年,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新的教学观。确实能在教学中体现出这种教学观,并不容易。只有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完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导引让学生变“要我学体育”为“我要学体育”,才算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从而教好初中体育课。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一、和
期刊
摘 要: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会提问题、怎样提问题标志着学生已经会学习了,会在学习中学会思考,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对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事与愿违,好多课堂上,学生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更不会带着思考去提问题,这就为课堂教学的深化和思维的扩展延伸形成了自然存在的障碍。  关键词:数学课堂  思考 提出问题 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
期刊
摘 要:例证说明,课堂教学必须从教材的重组和挖掘入手,要注意做到明确目标是关键、分析教材是基础、确立课魂是中心、划分层次明思路、提炼主线控方向、能力培养是实质,使课堂成为智慧论坛。  关键词:教材 挖掘 重组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刻认识与理解“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启迪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课堂上老师应多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引入生活的活水,让学生“乐”中学  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我们的数学课却缺少生活气息,有的简直是枯燥
期刊
摘 要: 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其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幼儿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让幼儿从小学习并使用礼仪,将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乃至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利用课堂不失时机地对幼儿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孩子文明有序的礼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倡导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着这一出发点,联系众多人读书时的感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年来,我致力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实验,在日常教学中尽力让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空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我尝试着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
期刊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做什么”和“怎么做”,其中“做什么”是反映人对现实的态度,表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或拒绝什么;“怎么做”是反映人的行为方式,表明一个人如何得到他所要追求的东西或如何拒绝他所要回避的东西。而幼儿一开始从对人的各种行为活动的模仿以及成人的教育,已经潜移默化地产生了性格,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时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具有了性格上的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