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里,还是在当下正努力推行的核心素养的教育环境里,任何教学理念的落实都离不开一个根本,那就是学生的课堂学习。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有效学习时,教学目标又或者是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才能真正落地。根据这个逻辑,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这其实是任何课堂所必须重视的关系,但对于初中语文学科而言,尤其要重视。这是因为初中语文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收获语文学科知识,更收获学习方法,同时语文学科对学习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教与学的关系越明确,那促进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生成学习能力和学习观的目标越容易达成。
传统教学关系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输,不良影响已经形成共识。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上。这样的教学关系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何为“主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候难以有效落实,再加上评价方式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所以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所遭遇的舆论批评其实也不少。当前,教育已经处于培养核心素养的环境里,催生着新的教学关系界定。那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关系又应当如何理解呢?
笔者的理解是,对教学关系的理解不应当强调“对立”。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总结过语文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诸多二元对立关系,其中就包括教学关系。他认为应当强调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实际上,教学的主体虽然不同,但却发生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当同一课堂上师生就同一内容与学生开展学习时,教与学之间是和谐共存的。传统教学中这种和谐共存的关系之所以被“扼杀”,原因就在于教师认为课堂上自身只具有“教”的功能,实际上忽视了自身“学习”的一面。而实际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个体差异性,很难寻找到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态,因此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学习”。
譬如《出师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作为文言文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在面对文言文本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学习心理。学习、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让教师的教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学,从而在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进而保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培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特性。在课程改革中曾经遇到过相当激烈的争论,持不同观点者分执两端,为工具性重要还是人文性重要提供了许多理由。实际上站在学生角度,笔者以为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因为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最终都是指向学生的成长需要的。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当其指向学生的成长时,应当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和谐统一。
在《出师表》一课的教学中,工具性体现在对字词的理解、对“表”这一文体的理解以及对于篇章意义的建构等,人文性体现在从作者诸葛亮的言语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两者融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突破途径其实是多元的。笔者是从“表”的角度来实施教学的。通过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中的描述“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来帮助学生认识“表”这一文体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表”是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进而让学生理解《出师表》其实就是诸葛亮作为臣子向皇帝刘禅表达忠诚与希望的文本。通过这样的教学,“表”作为文本形式的工具性与作为表达忠诚与希望的人文性,就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与此类似的,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例如《出师表》一开始所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到出师表最后“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样的首尾呼应,其实表现出诸葛亮在面临艰难时事的时候,报先帝知遇之恩、克复中原的一腔热血与忠义。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其实诸葛亮出师是“难”的:政治时势让诸葛亮认识到不主动追求统一,就有可能被别人统一(部分观点认为的诸葛亮不应当“六出祁山”,实际上缺乏远见的表现);经济上西蜀的农业发展,对于支撑战争是吃力的。但是为了先帝遗愿,同時着眼于对未来形势的判断,诸葛亮只有主动出击,才有可能为西蜀的生存赢得一线生机……在形势艰难的情形下,以表言志,心事尽说而最后临表涕零,是真情的流露,是人文性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进行教学引导可以对学生灌输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育,实际上也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撑。
核心素养来临之际,有一种声音是“今后要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了”,笔者非常担心这样的判断与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过程而轻知识”是一致的。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任何时候课堂教学都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础的,只有在教会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语文亦不例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从知识教学向核心素养的升华,需要的是做好两个工作:一是将知识教学抓扎实;二是有核心素养培育的意识与能力。
《出师表》教学中,从文学常识的了解,到对诸葛亮出师北伐背景的了解,再到诸葛亮北伐过程中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有着重要的体现。这种体现都是要通过对《出师表》的研读才能感受得到的。这样的一个研读文本的过程,是语文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时机,是知识理解变得扎实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如果还能够向学生呈现一些后人对《出师表》的评价,则更有可能将学生的情感认知、理性认知提高一个层次,从而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比如笔者在学生通读文本之后,向学生介绍了著名民族英雄岳飞书写于《出师表》后的“跋”,“过南阳,谒武侯祠……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抒胸中抑郁耳”;进而介绍杜甫的《蜀相》,让学生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通过这样的资料呈现,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咀嚼中,领略到了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绵延千年而不断的关键所在,正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存于其中。
作者简介: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中学语文教师。
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这其实是任何课堂所必须重视的关系,但对于初中语文学科而言,尤其要重视。这是因为初中语文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收获语文学科知识,更收获学习方法,同时语文学科对学习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教与学的关系越明确,那促进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生成学习能力和学习观的目标越容易达成。
传统教学关系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输,不良影响已经形成共识。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上。这样的教学关系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何为“主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候难以有效落实,再加上评价方式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所以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所遭遇的舆论批评其实也不少。当前,教育已经处于培养核心素养的环境里,催生着新的教学关系界定。那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关系又应当如何理解呢?
笔者的理解是,对教学关系的理解不应当强调“对立”。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总结过语文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诸多二元对立关系,其中就包括教学关系。他认为应当强调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实际上,教学的主体虽然不同,但却发生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当同一课堂上师生就同一内容与学生开展学习时,教与学之间是和谐共存的。传统教学中这种和谐共存的关系之所以被“扼杀”,原因就在于教师认为课堂上自身只具有“教”的功能,实际上忽视了自身“学习”的一面。而实际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个体差异性,很难寻找到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态,因此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学习”。
譬如《出师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作为文言文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在面对文言文本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学习心理。学习、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让教师的教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学,从而在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进而保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培养。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特性。在课程改革中曾经遇到过相当激烈的争论,持不同观点者分执两端,为工具性重要还是人文性重要提供了许多理由。实际上站在学生角度,笔者以为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因为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最终都是指向学生的成长需要的。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当其指向学生的成长时,应当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和谐统一。
在《出师表》一课的教学中,工具性体现在对字词的理解、对“表”这一文体的理解以及对于篇章意义的建构等,人文性体现在从作者诸葛亮的言语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两者融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突破途径其实是多元的。笔者是从“表”的角度来实施教学的。通过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中的描述“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来帮助学生认识“表”这一文体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表”是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进而让学生理解《出师表》其实就是诸葛亮作为臣子向皇帝刘禅表达忠诚与希望的文本。通过这样的教学,“表”作为文本形式的工具性与作为表达忠诚与希望的人文性,就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与此类似的,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例如《出师表》一开始所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到出师表最后“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样的首尾呼应,其实表现出诸葛亮在面临艰难时事的时候,报先帝知遇之恩、克复中原的一腔热血与忠义。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其实诸葛亮出师是“难”的:政治时势让诸葛亮认识到不主动追求统一,就有可能被别人统一(部分观点认为的诸葛亮不应当“六出祁山”,实际上缺乏远见的表现);经济上西蜀的农业发展,对于支撑战争是吃力的。但是为了先帝遗愿,同時着眼于对未来形势的判断,诸葛亮只有主动出击,才有可能为西蜀的生存赢得一线生机……在形势艰难的情形下,以表言志,心事尽说而最后临表涕零,是真情的流露,是人文性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进行教学引导可以对学生灌输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育,实际上也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撑。
三、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核心素养来临之际,有一种声音是“今后要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了”,笔者非常担心这样的判断与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过程而轻知识”是一致的。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任何时候课堂教学都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础的,只有在教会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语文亦不例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从知识教学向核心素养的升华,需要的是做好两个工作:一是将知识教学抓扎实;二是有核心素养培育的意识与能力。
《出师表》教学中,从文学常识的了解,到对诸葛亮出师北伐背景的了解,再到诸葛亮北伐过程中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有着重要的体现。这种体现都是要通过对《出师表》的研读才能感受得到的。这样的一个研读文本的过程,是语文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时机,是知识理解变得扎实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如果还能够向学生呈现一些后人对《出师表》的评价,则更有可能将学生的情感认知、理性认知提高一个层次,从而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比如笔者在学生通读文本之后,向学生介绍了著名民族英雄岳飞书写于《出师表》后的“跋”,“过南阳,谒武侯祠……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抒胸中抑郁耳”;进而介绍杜甫的《蜀相》,让学生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通过这样的资料呈现,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咀嚼中,领略到了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绵延千年而不断的关键所在,正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存于其中。
作者简介: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