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完《樱桃》的第一感觉,就像尹树觉得白樱桃的名字那样,又美又怪。满纸美文,现代而又志怪,凄婉而又沉郁,让人自觉意想为一部动漫版的聊斋志异。《樱桃》的故事情节虽未能深深吸引我,但其中尹树的形象和枫林路的景象,却给我一点小小的震颤。
【关键词】《樱桃》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尹树是一个邮递员,一个底层小人物。他也确实是慢条斯理的一个人,其外形也与性格融洽,瘦小得没有任何多余的部分。这里,苏童的笔法有点近似于鲁迅先生,干练,毫不留情,使你眼前很快浮现出人物形象。外形瘦小的尹树做事是慢慢的,他狭小的心灵里住不下其他人,也根本不愿意有人来打扰。在邮局,人们视尹树为一个怪物,尹树能不说话就绝不说话,他的冷漠散淡的目光拒绝着同事们的任何交谈的愿望,主动地闭塞了外界的好事和坏事,开心的事和忧伤的事。心灵的蜗居让他好像能独自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做到丰衣足食,自给自足。尹树从未想过打开心扇让人触摸它,那心中的怪兽只属于他自己。
同事们注意到尹树的一些古怪的习惯,每次投递前他都要使用许多橡皮筋,他给信件分类不仅按照地址和人名,还要按照信封的颜色和尺寸,这种自找麻烦的习惯,往往使旁观者暗自窃笑。这种工作上的“洁癖”和执拗让尹树“独树一帜”。即使别人嘲笑他自找麻烦的傻劲,他仍熟若无睹,充耳不闻。他和他的工作方式一样,与别人已经毫不相关,就像他洗手用的那块淡黄色硼酸肥皂,锁在抽屉里,是他单独使用的,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其实我很好奇这股我行我素的力量是源自哪里?这是一种超能的力量,还是一种无能的力量?
小人物的冷漠散淡源于外界对他的冷漠散淡。现实是不讲情面的,一个人无能和他人发生利益关系,无能去策划目的,无能去要求别人,无法产生影响,无法建立期待,那么注定要被社会遗忘、抛弃。久而久之,当他接受了这样的遗忘,变得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孤寂的心灵反而变得强大。他不再为离群而担忧,而是置之不理地过起关上心门的生活。所以,这股我行我素的力量是源于习惯无能而变得超能的心灵转变。
能自力更生的小小骄傲的尹树是主动把自己锁在蜗壳里的,他对外界有所防备。他的个人世界并不将就,就像那块锁着的淡黄色硼酸肥皂,该是被精心打理,搓过手后又清洗了一遍,才会色显淡黄,不至于瘀肿污浊吧!也像那些用橡皮筋固定的齐整的信件,那条用木夹子夹住裤脚的绿裤子。他每天早晨八点三刻骑车绕过那座古老的大钟楼,每天早晨都是八点三刻,看见彩色的阳光把钟楼描绘得辉煌四射。
这样一个刻板的人却把生活过得认真而又执着。这样的一个人往往能看见其他人看不见的世界,听见其他人听不见的上帝的话语。
当尹树听见自行车轮子柔和地碾过地上的腐叶时,耳朵里灌满的是一种类似人声的喁喁私语。尹树抬眼四望,看见的是十月辽阔清朗的天空和天空下的老树新叶,这种时刻尹树觉得自己的呼吸与世界准确地叠合。但这里,是被人忽略和忘记的一个世界。古老的大钟楼上,大钟的指针永远停留在七点十分。过路人,也一定忽略和忘记了高墙里侧的医院,这个疾病和死亡的王国。只有尹树不同,他和凋敝的秋天,静默的死亡存在安静无惧的贴合。从来就没有人理解尹树的欢乐,正如没有人理解他的孤独和乖僻,因为他们还不够静,不够无畏。这突然让我想到了当年把自己锁在地坛里,看淡生死的史铁生,他说过,当你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你会看见时间从你眼前飘过。
这样孤寂的一个尹树,真的是完全地自我封闭吗?
从来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那个怪物不是别的,只是报纸上常常探讨的孤独或者寂寞而已。当他听到女孩说,我不再等信了,我只是在等你。这些话,让长久孤寂的他感到错愕、陌生。因为单纯仅是自己这个人,已经无法和外界发生任何关系了。他挠了挠头:“为什么等我?假如你不等信,等我也就没有意义了。”他心中对外界没有个人希冀和期盼,但是他希望有,希望能选择性地和一些人有所联系。所以当人们打趣庸俗地问尹树白樱桃是不是他的女朋友,他的脸立刻沉下来,不予回答了。但他唇边残存的微笑显得倨傲而神秘,他应该觉得,有些开心的事,和其他不相干的不会懂的人没有关系,无须交流分享,只要自己知道就好。所以,他没有倾诉对象,也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倾诉。他只是同,也只能同樱桃的灵魂对话。而那个灵魂,该是同样孤寂的抽象化了的人们吧!
这样相似的人物,我似乎在很多地方见过,文学作品里,影视剧目里,真实的生活里。杨绛笔下的老王,就是这样一个离群刻板、卑微可怜的底层人物。
其实,尹树和樱桃也是多么的相似。樱桃美丽的容颜栩栩如生,好像还活着,但她孤寂的神情一如既往。作为自然人,尹树还活着;作为社会人,他却格格不入,被挤在了嘈杂世俗的人流之外。尹树,樱桃,他们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吗?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存在,更不会关注到,他们最终的死亡。
所以,我在小说里,看到了俗恶的人性,读到了苏童对于这个孤寂群体的关照,读到了小人物心灵的蜗居,无能的力量,和他们背后的孤寂、悲凉……
苏童用了一点志怪的浪漫色彩,温和地淡化了孤寂小人物的苦难。真正的艺术往往比生活更浅淡。这也恰恰印证了陈思和先生的评价:“苏童的小说非常简单,能用简单的叙事去讲述一个生活中并不简单的事。大多数作家会有意识地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追求尖锐、深刻和力度,而苏童的小说往往在简单的还原中,蕴含了太多东西让你去体会。”
作者简介:金华情,女,1993年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
(编辑:郭恒)
【关键词】《樱桃》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尹树是一个邮递员,一个底层小人物。他也确实是慢条斯理的一个人,其外形也与性格融洽,瘦小得没有任何多余的部分。这里,苏童的笔法有点近似于鲁迅先生,干练,毫不留情,使你眼前很快浮现出人物形象。外形瘦小的尹树做事是慢慢的,他狭小的心灵里住不下其他人,也根本不愿意有人来打扰。在邮局,人们视尹树为一个怪物,尹树能不说话就绝不说话,他的冷漠散淡的目光拒绝着同事们的任何交谈的愿望,主动地闭塞了外界的好事和坏事,开心的事和忧伤的事。心灵的蜗居让他好像能独自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做到丰衣足食,自给自足。尹树从未想过打开心扇让人触摸它,那心中的怪兽只属于他自己。
同事们注意到尹树的一些古怪的习惯,每次投递前他都要使用许多橡皮筋,他给信件分类不仅按照地址和人名,还要按照信封的颜色和尺寸,这种自找麻烦的习惯,往往使旁观者暗自窃笑。这种工作上的“洁癖”和执拗让尹树“独树一帜”。即使别人嘲笑他自找麻烦的傻劲,他仍熟若无睹,充耳不闻。他和他的工作方式一样,与别人已经毫不相关,就像他洗手用的那块淡黄色硼酸肥皂,锁在抽屉里,是他单独使用的,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其实我很好奇这股我行我素的力量是源自哪里?这是一种超能的力量,还是一种无能的力量?
小人物的冷漠散淡源于外界对他的冷漠散淡。现实是不讲情面的,一个人无能和他人发生利益关系,无能去策划目的,无能去要求别人,无法产生影响,无法建立期待,那么注定要被社会遗忘、抛弃。久而久之,当他接受了这样的遗忘,变得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孤寂的心灵反而变得强大。他不再为离群而担忧,而是置之不理地过起关上心门的生活。所以,这股我行我素的力量是源于习惯无能而变得超能的心灵转变。
能自力更生的小小骄傲的尹树是主动把自己锁在蜗壳里的,他对外界有所防备。他的个人世界并不将就,就像那块锁着的淡黄色硼酸肥皂,该是被精心打理,搓过手后又清洗了一遍,才会色显淡黄,不至于瘀肿污浊吧!也像那些用橡皮筋固定的齐整的信件,那条用木夹子夹住裤脚的绿裤子。他每天早晨八点三刻骑车绕过那座古老的大钟楼,每天早晨都是八点三刻,看见彩色的阳光把钟楼描绘得辉煌四射。
这样一个刻板的人却把生活过得认真而又执着。这样的一个人往往能看见其他人看不见的世界,听见其他人听不见的上帝的话语。
当尹树听见自行车轮子柔和地碾过地上的腐叶时,耳朵里灌满的是一种类似人声的喁喁私语。尹树抬眼四望,看见的是十月辽阔清朗的天空和天空下的老树新叶,这种时刻尹树觉得自己的呼吸与世界准确地叠合。但这里,是被人忽略和忘记的一个世界。古老的大钟楼上,大钟的指针永远停留在七点十分。过路人,也一定忽略和忘记了高墙里侧的医院,这个疾病和死亡的王国。只有尹树不同,他和凋敝的秋天,静默的死亡存在安静无惧的贴合。从来就没有人理解尹树的欢乐,正如没有人理解他的孤独和乖僻,因为他们还不够静,不够无畏。这突然让我想到了当年把自己锁在地坛里,看淡生死的史铁生,他说过,当你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你会看见时间从你眼前飘过。
这样孤寂的一个尹树,真的是完全地自我封闭吗?
从来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那个怪物不是别的,只是报纸上常常探讨的孤独或者寂寞而已。当他听到女孩说,我不再等信了,我只是在等你。这些话,让长久孤寂的他感到错愕、陌生。因为单纯仅是自己这个人,已经无法和外界发生任何关系了。他挠了挠头:“为什么等我?假如你不等信,等我也就没有意义了。”他心中对外界没有个人希冀和期盼,但是他希望有,希望能选择性地和一些人有所联系。所以当人们打趣庸俗地问尹树白樱桃是不是他的女朋友,他的脸立刻沉下来,不予回答了。但他唇边残存的微笑显得倨傲而神秘,他应该觉得,有些开心的事,和其他不相干的不会懂的人没有关系,无须交流分享,只要自己知道就好。所以,他没有倾诉对象,也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倾诉。他只是同,也只能同樱桃的灵魂对话。而那个灵魂,该是同样孤寂的抽象化了的人们吧!
这样相似的人物,我似乎在很多地方见过,文学作品里,影视剧目里,真实的生活里。杨绛笔下的老王,就是这样一个离群刻板、卑微可怜的底层人物。
其实,尹树和樱桃也是多么的相似。樱桃美丽的容颜栩栩如生,好像还活着,但她孤寂的神情一如既往。作为自然人,尹树还活着;作为社会人,他却格格不入,被挤在了嘈杂世俗的人流之外。尹树,樱桃,他们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吗?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存在,更不会关注到,他们最终的死亡。
所以,我在小说里,看到了俗恶的人性,读到了苏童对于这个孤寂群体的关照,读到了小人物心灵的蜗居,无能的力量,和他们背后的孤寂、悲凉……
苏童用了一点志怪的浪漫色彩,温和地淡化了孤寂小人物的苦难。真正的艺术往往比生活更浅淡。这也恰恰印证了陈思和先生的评价:“苏童的小说非常简单,能用简单的叙事去讲述一个生活中并不简单的事。大多数作家会有意识地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追求尖锐、深刻和力度,而苏童的小说往往在简单的还原中,蕴含了太多东西让你去体会。”
作者简介:金华情,女,1993年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