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种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环境形势下,综观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德育情况,德育整体实效性不高,本人就如何通过创新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创新德育工作方法等途径来提高我省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实效进行探讨,以较好指导大中专院校高专院校德育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创新思维;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一、创新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是提升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前提
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创新,就是要转变德育工作者观念,树立新的德育观和人才观。摆正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先导和前提。
新型人才观要求德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出大批量的优秀专业人才,培养出智商和情商均较高的优秀公民。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且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心态和较强的创新精神。
二、创新德育内容是提升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关键
创新德育内容就是在大中专院校德育中除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特别注重对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满足现状,敢于对现成的答案提出疑问,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有创新的想法。创新能力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进行创新的本领,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具有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有本专业扎实的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格等教育。
(一)道德素质教育包括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及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职业技术伦理和环境道德等。
(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进行历史、文学、地理、时事政治、宗教等知识的传播;通过引导学生鉴赏音乐、美术、影视、戏剧、摄影等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操,使他们具有高雅的气质。
(三)心理素质教育与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开发、身心发展和学业的成败关系重大,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大中专院校德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崛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人格教育主要包括上进心、责任心、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有奋斗目标,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和家庭持高度负责的态度,诚实守信。
三、创新德育方法是提升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保证
在以往的大中专院校高专院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出现了老师居于重心地位,而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的情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大中专院校培养大批“四有”新人,敢想敢干,敢闯敢拼,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工作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是德育在方法甚至立场上的一个改变。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加强,不愿接受训导式教育,乐于以判断、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由此,当前的德育工作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同时,也要求老师在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当承认他们有质疑这种教育的权利。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只有通过生活实践,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
当前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养成相对轻视,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要改变这种局面,大中专院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大中专院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每一位院校老师,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使青年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大中专院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传授技能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是今后大中专院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
此外,大中专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体系;发挥学科渗透的德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翟虎渠.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学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3]朱勇.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全面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4]葛岳静.以教育创新的视角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5]周绍森.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关键词: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创新思维;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一、创新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是提升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前提
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创新,就是要转变德育工作者观念,树立新的德育观和人才观。摆正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先导和前提。
新型人才观要求德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出大批量的优秀专业人才,培养出智商和情商均较高的优秀公民。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且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心态和较强的创新精神。
二、创新德育内容是提升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关键
创新德育内容就是在大中专院校德育中除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特别注重对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满足现状,敢于对现成的答案提出疑问,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有创新的想法。创新能力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进行创新的本领,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具有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有本专业扎实的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格等教育。
(一)道德素质教育包括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及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职业技术伦理和环境道德等。
(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进行历史、文学、地理、时事政治、宗教等知识的传播;通过引导学生鉴赏音乐、美术、影视、戏剧、摄影等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操,使他们具有高雅的气质。
(三)心理素质教育与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开发、身心发展和学业的成败关系重大,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大中专院校德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崛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人格教育主要包括上进心、责任心、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有奋斗目标,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和家庭持高度负责的态度,诚实守信。
三、创新德育方法是提升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保证
在以往的大中专院校高专院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出现了老师居于重心地位,而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的情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大中专院校培养大批“四有”新人,敢想敢干,敢闯敢拼,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工作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是德育在方法甚至立场上的一个改变。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加强,不愿接受训导式教育,乐于以判断、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由此,当前的德育工作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同时,也要求老师在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当承认他们有质疑这种教育的权利。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只有通过生活实践,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
当前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养成相对轻视,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要改变这种局面,大中专院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大中专院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每一位院校老师,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使青年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大中专院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传授技能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是今后大中专院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
此外,大中专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体系;发挥学科渗透的德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大中专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翟虎渠.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学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3]朱勇.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全面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4]葛岳静.以教育创新的视角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5]周绍森.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