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狼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y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能想到,北大荒给我上的第一课竟是狼。
  到北大荒的第一个早晨,房东刘爷爷便告诉我们:“昨夜来狼了。”呀,这也太恐怖了!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在《儿童画报》中看到的大灰狼凶残形象,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出门去看,果然在我们窗户下的地面上有狼粪。想那大灰狼大模大样地在我家窗下“出恭”,我们却浑然不觉,简直是“下马威”。刘爷爷告诉我狼粪与狗粪的区别:“狼吃活物,连皮吃下去,狼粪里面便有动物的毛。”而狗是家养的,吃熟食,狗粪也就没有毛。
  这时,远处有人喊:“生产队的老母猪被狼咬死了!”我们几个小孩连忙向马号(生产队部,饲养的马、牛和猪等都在这里)跑去。生产队饲养了一头400多斤的种猪和一头280多斤的老母猪。现场场景令人震撼:只见母猪的圈门被拱开,里面到处是血。母猪死在距猪圈50多米外的场院(打场的地方)边,腹部有一个碗口大的血洞。院内留着血迹画成的圆圈轨迹,隔不远的地上就会有一只白白的小猪崽尸体。一位年岁挺大的人描述着这惨烈的一幕:一只狼趁黑夜跳进了母猪的猪圈,把母猪肚子咬开一个洞,叼着掉下来的猪崽跑到场院。红了眼的母猪奋力拱开了圈门,勇敢地追了出去。在与狼殊死搏斗和追逐中,猪崽不断从肚子里掉出来,地上几米、十几米就会有一只,直到流血过多,母猪倒在追夺孩子的路上……而那头两支獠牙长达半尺的种猪,目睹了母猪受害的全过程,仍处于疯狂状态,整个早上一直在用头部撞击着猪圈门那两根拳头粗的铁杠,把铁杠都撞弯了,不断凄声号叫着。听人说,因为平时怕种猪冲出猪圈伤人,所以用特制的圈门加固。如果不是这样,种猪不会让狼得逞。
  爱唠叨的刘爷爷,还告诉我一些防狼的常识:什么狼是“麻秆儿腿,豆腐腰”啦,什么“狼怕蹲、狗怕站”啦,什么走黑路如果背后有谁搭上双肩,不要回头看,防止被咬喉咙,而是要摸一下,如果是“张三”(“北大荒”人对狼的称呼)就要用两只手抓住狼爪,用力向前猛拽,用头顶住狼下巴,把狼“背”到有人处,帮助消灭狼啦等等。但是,不管大人们怎样叮嘱,我似乎对狼没有多少怕的感觉,只是觉得农村生活有趣,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奇。不过,按照当地习俗,上学路上还是结伴而行,因为还有一公里两旁没有村庄的空地。尤其秋天青纱帐起,路边藏着狼不易察觉。不仅如此,书包里除了带午饭、防雨的塑料布,一直带着一把清秀的铁红缨枪头——这是房东吴大爷让人专为我打造的防狼“重器”;还有一包火柴,这是按照人们说的,遇到狼时,就地拢草点火,一是狼怕火,不敢靠近;二是可以用烟引起附近人们的注意,起报警作用。古代,用枯草和狼粪点燃的“狼烟”是为防外敌入侵时报警所用,而我点火造烟却是为了防狼,多有趣。只是,两年半的农村生活,这些“装备”从未真正派上用场。
  在农场高中读书的姐姐回来,讲的一个亲历的故事,让我对狼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高中女生宿舍在农场边上,房后是山坡,远处是几十公里的荒草甸子。一天晚饭后,七八个女生在宿舍打闹,后来,有人说了句:“听!外面有声音!”大家屏气凝神,方听到窗外有小孩的哭声。有人说:是不是狼啊,快睡觉吧。于是熄灯,纷纷爬进了被窝。有一名女生,觉得声音来自自己脚下上方的窗外。为看个究竟,她悄悄爬到窗边,挑开窗帘,把脸贴在玻璃上,用手电筒突然向外面照去,只听“妈呀”一声惨叫,这位女生仰面倒在炕上,抖成一团。原来,一只狼在窗外正把头贴在玻璃上,向屋内窥视,与这位女生的脸只隔一层2毫米的玻璃。这位女生吓得魂不附体,全宿舍的女生虽没被狼吓到,却被女生的叫声吓到了,陷入极度的恐慌中。只是不知那只狼是否也被吓到。
  我也亲眼见过一次狼的“犯罪”现场。一次割地劳动后,我搭一辆马车走在回家的山路上。忽听路旁玉米地里有猪叫声。车老板说声“有狼”,飞快下车,跑到玉米地里,用长鞭甩了几个响鞭,只见一头近百斤的猪从地里钻了出来,一只耳朵已经不见了,头上血淋淋的。车老板告诉我:“这是刚才猪群从这里走过,这头走散的猪进了玉米地,被狼盯上了。狼的办法是咬住猪的耳朵,用尾巴抽打猪,准备把猪赶到远离路边的地方再下毒手。”这头猪听到马车声,便拼命嚎叫,最后,挣断了耳朵,挽回了性命。望着跟在马车后面劫后余生的聪明而又可怜的小猪,我感慨:“狼多有智慧啊。”然而,这只狼没有空手而歸。下午再去地里干活,人们纷纷议论着:“村子靠北面的一家,中午发现自家的猪被狼吃掉了一半。”据说,狼白天是轻易不进村袭击家畜的。是不是一只耳朵令这只狼于心不甘呢?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对狼越发感兴趣。一个冬天的夜晚,几乎全村的狗都在狂吠。我家房东养的两只大狗、一只小狗更是叫成一团。我知道,这是狼来了。第二天早上,房东吴大爷对我绘声绘色地讲起昨夜的故事:“昨夜一只狼来过。尚未进村时,村头人家的狗便叫了起来,引来许多狗的叫声;狼一进村,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房东家的狗已经跑到院子外面大道上,狂叫不止;当狼走到大道南头离我们家还有五十多米时,狗已经退到院子里,只是叫声中少了原来的威武,多了些恐惧;而当狼路经我家院门外时,大狗已经退至住屋的门口,而那只小狗已经上了窗台,那叫声已经不是朝向狼,而是室内的主人。”吴大爷说,天太冷了,本来不想出去,听到狗带着哭腔的叫声,还是起来吧。于是,穿戴整齐,拿了猎枪,走出门去。哪知房门一开,狗们立马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吼叫,向外面冲去。转眼间,连狼带狗,早没了踪影。吴大爷连狼的影子都没看见,就“凯旋”而归。只是没过多一会,几只狗便悻悻而归,并且不吃不喝趴在柴火堆上昏睡了一天。我问吴大爷:“狗能把狼撵到哪儿去?”吴大爷笑了:“狗仗人势,看到没有人了,自然就回来了。”我后来不止一次想起这戏剧性的一幕:漆黑的冬夜,一只狼被几只狗追赶着。可是,跑到荒郊野甸,这只狼转过身来,眼冒凶光,龇牙低吼,露出凶残的嘴脸,向这“两条半”狗们逼近。心里在想:我已经在你家主人面前给足了你们面子,你们还想怎样?而狗们忙回头,发现早已不见了主人,顿时没了主心骨,倒了“靠山”,立马放下威风与尊严,顾不得什么脸面,争相夺路逃命。一来一去,场面竟是如此天壤之别。   从此,我便不怕狗了。
  虽未谋面,然而狼的声音还是能经常听到,而且多是夜间的远处。有时是独叫,有时是群吼,有时是此呼彼应。直到有一次,我在近距离听到狼嚎,方才知道狼的可怕,才知道恐懼是不由自主的。一个初秋的夜晚,村西面山冈上的农场正在放映电影。因为已经看过多次,我没有去,独自跑到屋外西房山外自家园子里大便,顺便能听到远处电影里的声音。农村的夜晚极其寂静,一公里外电影中人物的对话清晰可辨。猛然,一声巨大的、阴森、凄厉的狼叫声在距我不到二十米处传来,实际感受还要近很多,仿佛就在身边,连地皮都在抖动。我只觉得脑袋“轰”的一声,返身向院子里跑。进屋后,上气不接下气,胸口臃堵,浑身战抖,说不出话,感觉头发都立了起来;两只手连同胳膊都已麻木。缓了二十分钟,才恢复正常。我想,这大概就是老人们说的,狼有一种叫法,是在地上刨个坑,把嘴伸进去吼叫,这是最阴险的,也传得最远。第二天,邻村的同学告诉我:昨天,三名农场知青,拿着冲锋枪去草甸子打猎。没打到猎物,却掏了一个狼窝,把三只小狼崽抱了回来。晚上,小狼崽都死了,他们便把狼崽的尸体挂在农场猪圈的栏杆上。母狼跟踪而至,晚上,招来几只狼,跳入农场的猪圈、羊圈,疯狂乱咬。因为狼和猪、羊混在一起,农场职工不敢用枪,只能手执木棒,与狼展开混战。也不知最后死伤多少猪和羊,幸亏没有伤到人……我恍然大悟,想到母狼应该白天就已经潜伏在我家后园子外路旁的壕沟里,那一声撕破黑暗、也令我魂飞天外的吼声,之所以那样瘆人,其实夹杂了呼唤同伴、也是呼唤孩子和排解心中悲伤、愤恨、绝望,更是对仇人的武力威胁……咳,多么复杂的内涵啊!难怪我从未听到过如此夺魂摄魄的吼声。唉,这三位农垦“知青”,在人与北大荒的狼如何相处上,真真是知识不足,青涩有余。
  我真正近距离看到北大荒的狼,只有一次。
  有一年春天,学校帮助生产队铲地。老师和我同铲一根垄,老师让我远点走,让出一大截由他来铲。我翻过山坡,独自一人在那里干活。忽听远处有人喊:“狼来啦!”我抬起头,只见一只非常大的狼从我左侧斜后方十多米处慢悠悠地向右前方跑去,还回过头来瞅着我。估计是奔着我来的,可能因为有人喊,加上我拄着比我高的锄杠,所以径直从我身边跑了过去。虽然我身边空无一人,但心里并未害怕,事后却真正感到了害怕。如果不是有人大喊,让我及时回头,那只大狼,都不用把双爪搭在我的双肩,那庞大的身躯一扑就会将我扑倒,可能一口就了结我的性命。不过,我发现这只狼与我看到、听说的狼大不相同:个头出奇的大,比我看到最大的狗还要大三分之一;骨架宽大,身材魁梧;腿和尾巴粗而长,嘴巴也是又宽又长;身上黑、白毛杂间,但总体感觉不是灰色,而是有点发绿的青色;尤其那双眼睛,炯炯有神,极具智慧和自信。这是一只北大荒既“高”又“大”又“帅”的狼。它跑时蜷着一条后腿,用三条腿漫无目的地蹦跳着向远方跑去。看似不紧不慢,实际速度非常快,几分钟时间,已经跑过五公里外的另一座山头。这也验证了老人们说的,狼的皮毛是随草色变化的,狼经常装瘸,用三条腿走路,这样的狼不好斗……
  回想起来,我真有点后怕。如果没有人喊,如果我没有回头看到它,这个直立起来要高出我一头多的家伙,绝不会幽默到从背后搭上我的双肩,让我猜猜它是谁吧?
  一晃四十多年了,每当在电视里看到狼,总感到似乎都缺少雄壮的体魄和凶残的野性;而动物园中那瘦骨嶙峋、灰头土脸、耷耳夹尾、低眉倦眼的狼,简直糟蹋了这个令人恐惧的名字。唯有北大荒的狼,是我见过最威猛、最英俊的狼。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元稹(779-831),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元稹在家排行老九,所以,白居易他们也叫他元九。元稹8岁丧父,少年困顿,由母亲郑氏领着寄居在舅舅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幸亏母贤能文,亲授书传,是母亲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元稹聪慧,9岁能诗,15岁就登明经科,只要再经吏部试后就可入仕。贞元十五年(799年),杨巨源推荐21岁的元稹到自己故乡河中府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衙担任小吏文书。因为工作清闲,元稹
期刊
夜行是需要扶手的。  当黑夜来临,人孤独寂寞地在荒村野径,慌不择路,跌跌撞撞,瑟瑟寒风中茕茕独行,最能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无语、莫测和人生的寒凉,这时,夜行艰苦,只有仰仗唯一的扶手:胆量、意志和勇气的结合。  我的童年,在江汉平原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度过,一个只有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天一黑,难觅人的影踪,小孩子尚不知电视为何物,晚上时间难以打发,借煤油灯的光,几本破书早就看完了,百无聊赖的我
期刊
晚上,十二分不想写稿,一段时间来的赶稿生活,令人有点疲乏。  冲了一杯前几天从龙门带来的新鲜蜂蜜,用小勺轻轻一搅,丝丝甜蜜便随着热气漫上来。打开音响,把音量调到最小,一阵大提琴的声响,像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袅袅飘来,是那首著名的《海滨之歌》,歌词是:“清晨我独自一人,在这海边彷徨,心中不禁回想起往日的时光……”  那音乐,清幽,却又令人柔肠百结。  我在Q上给XB留言,说:“今天好闷啊,想去西湖走走。
期刊
记忆中,薯类食物是幼年生活常态。我虽没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印象中小时候也没有多少餐是能吃得上肉的。因此对于薯类等农作物的感受就特别深。  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初时并不以为然,作物之所以能作為食物,不外乎其干、其果、其叶、其枝、其花能果腹充饥。根茎也能食用,已是一奇。偏它味道上佳还营养丰富,更是让人食髓知味没齿难忘。  譬如芋头。有本地芋、蕃鬼芋、大肉芋……每一种芋头的做法和味道都不太一
期刊
不久前,退休在老屋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叔叔突然住进了城区里的福利院。听到这个消息,令我吃惊不小!  叔叔从教一辈子,桃李满天下;二十八年前退休,告别讲坛与一身的粉笔灰,让他很是落寞了一阵;后来,镇政府修镇志,找这位腹笥丰赡的老教师,叔叔也没推辞,召集旧日执教同事,凑成了一个专班。大家共襄盛举,日日伏案秉笔,历时两载,镇志终付梓告成。没过多久,大婶娘去世,叔叔孤独忧伤了好长一段时光。挺过那些艰难的日子,
期刊
一把吉他,一頭长发,一身潇洒的牛仔装风尘仆仆,地上散放着一盘盘歌碟与一张张打印的歌词。一个在地下通道中的年轻歌手,和在国内外城市的地铁车站等处,常常看到的流浪歌手一样,孤独地唱着一首首伤感的歌。  空寂的通道中,此刻行人很少,他斜倚墙壁,不问路人,不问时间,不问空间,自弹自唱,完全沉浸在那类似萨克斯曲的低沉雄浑又苍茫的音乐中。  他演唱的歌曲,连同那些自录的歌碟,都是他自己作词作曲的原创作品。不懂
期刊
打小时候起,村里人就老爱说我的伯父是大官。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由于家境贫寒,作业本总是正面写完写反面,铅笔写到手指都握不住了还用。那时候的理想很朴素,就是能拥有永远用不完的铅笔和本子。  那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我梦见伯父回来了。给我带来了厚厚的一摞作业本、一大把五颜六色的铅笔、一摞子的小人书,有黑白的、彩色的,我高兴地看了这本看那本。醒来了一看,我的书哪儿去了?我伤心地哭了,哭声惊醒了睡在身旁的奶
期刊
2003年,旗里教育机构改革,我被派到顺利村东鸡点学校当一名小学教师。  第一次带着行李走进东鸡小学,是春季开学的第一天。不用说,心情是抑郁的。撇家舍业不用说,但看校园的环境,就有一种苍凉。学校仅有六七十名学生,一幢六间的石头红瓦房,除了中间稍大的一间作为教师的办公室外,其余五间分做一至五年级的教室。办公室向外又接了个偏厦子,中间间壁开,分做教师的宿舍与厨房。校园四周是石头围墙,围墙外便是本组的居
期刊
此次赴内地出差,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当年的部分高中同学聚会。经过多方努力,几乎找到了沿途城市里所有的老同学。20年前的毕业典礼上,大家在家乡匆匆一别,很多人从此天各一方,杳无音讯。如今他乡遇故知,心情自然是格外的激动。  北京是我此行的第一站,也是老同学最多的地方。  聂卫阳是我最铁的发小,他的姐夫是我二哥,而我的二嫂,自然是他的老姐了。我们从小钻一个被窝睡觉,走一条路上学,直到今天,一直都
期刊
小区的楼下,我窗户斜对着,四个垃圾桶一字排开,人们除了丢垃圾的时候靠近,平时都是绕着走,不得已路过时,常捂着鼻子,嘴里叫着“好臭”。  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模样,就在那个夏天,有着阳光的星期六早上,出现在垃圾桶旁边。他的左手,提一个蛇皮袋,右手拿一根铁钩,又瘦又小的身子在垃圾桶前伏下身去,翻找着矿泉水瓶、纸壳等一切可以变成钱的东西,他黑黑的脸上,有汗水冒出,眼睛因看到一些物品而闪烁着欢喜的光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