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蒲公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赴内地出差,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当年的部分高中同学聚会。经过多方努力,几乎找到了沿途城市里所有的老同学。20年前的毕业典礼上,大家在家乡匆匆一别,很多人从此天各一方,杳无音讯。如今他乡遇故知,心情自然是格外的激动。
  北京是我此行的第一站,也是老同学最多的地方。
  聂卫阳是我最铁的发小,他的姐夫是我二哥,而我的二嫂,自然是他的老姐了。我们从小钻一个被窝睡觉,走一条路上学,直到今天,一直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此次在首都相见,虽然不是第一次,但是机会也很难得。更值得庆贺的是,杨晓燕的父母,和聂卫阳的父母是当年一起进新疆的老战友,他俩可是有些青梅竹马的味道。没曾想,他俩千里迢迢来到首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了快十年了,竟然恍然不知。还是我的到来,使他们断了十多年的线又接到了一起。
  此时,我们的父母,还都共同生活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兵团团场,继续喝着同一条河里的水,也许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几位老人还会从不同的方向走到一起,互相问个好,然后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各回各家,开始一天的营生。
  而我们这些军垦后代,却走出了家乡,天南海北,满怀憧憬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当我们在王府井大街相逢的时候,恍若又回到了20年前的中学校园,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说起儿时的故事,男孩子的主题自然离不开淘气和闯祸。聂卫阳和我不由自主地说起了小时候翻进别人家的菜园子偷西红柿的情景。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们还在为自己当年百般不解的一个问题困惑不已。这就是,当我们你踩着我的肩膀,我拉着你的手,费尽周折才爬上的高大围墙,为何在被守园人追赶落荒而逃时却变得如此轻而易举,几乎是不假思索就越墙而过,以后我们又尝试过多次独立翻越,却只能望墙兴叹,悻悻而归。
  还有那次,我们转变了角色,成了自家果园的守园人,在半夜听到小偷潜入后,悄悄包抄过去,看着小偷在我们的大喝声中落荒而逃,我俩开心得哈哈大笑的情景,使在座的各位也都忍不住和我们一起开心地大笑起来。
  女人似乎更在意同学之间的小秘密。杨晓燕说得最多的,就是当年某某男生对某某女生有好感,或者某某女生暗恋着某某男生啦,而我,自然也成了她攻击的对象。时光虽然过去了20年,可是蓦然回首,却恍若昨天。
  就这样,在王府井步行街,我们坐在熙熙攘攘的大排档里,吃着并不美味的北京小吃,却觉得格外香甜,心情也格外舒畅。
  分手的时候,我已经走上天桥很远了,回头看见他俩还在默默地注视着我。我想,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故乡情,同学情。因为,无论离得多远,我们的根永远都扎在同一方水土里。
  在天津当了老总的刘军算是同学里最有钱的大款了,当我老远亲热地喊着“狗牙”冲上去和他拥抱的时候,当着那么多手下的面,他显然有些挂不住,捣了我一拳说,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叫我狗牙啊?
  呵呵,那有什么不行的?就是再过几十年,咱们都当爷爷了,我见了你一样还叫狗牙!说着,我禁不住想起了他小时候和别人打架老打不过就用牙咬的情形,忍不住笑得合不拢嘴。
  那可不行!他故作生气地皱了皱眉头,却也忍不住咧开了嘴。
  到青岛下火车的时候,老同学姜艳的弟弟姜峰早早就开着车等着我们了,这个当年的捣蛋鬼已经成了一个品牌的区域代理商。他告诉我,姐姐生意太忙,一时来不了,但是却早早推掉了这几天的应酬,在海边给我们一行安排了丰盛的宴席接风。
  这也是我们家乡人能够引以为豪的一位现代女性。当年因为团办工厂不景气,她回到了父母的故乡。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她已经由一名外来妹成为青岛的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工厂和事业,可是在她的身上,我却看不到一点成功后的得意和矜持。她还是那样活泼率真,说起20年前我在学校时发表的连载小说《太阳雨季》,几乎能够背出整段的文字。这让我吃惊不已,因为当年的她并没有显示出多少对文学的爱好和兴趣啊!
  我想,是距离使她对故乡,对往事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和美好的回忆。
  回到伊犁的第一天,我打开博客,一封电子邮件跳入了我的眼帘:你好啊,大作家!没想到在网上寻找新疆旅游资料的时候竟然闯进了你的博客,这么多年没有消息,你好吗?猜猜我是谁?哈哈!
  不用猜,看到对方博客里的第一篇文章我马上就想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她一定是当年我离开校园后接过我手中的接力棒,继续我们“雪浪花文学社”伟大梦想的陶波。此行前我曾经找尋过她的行踪,却两手空空。没想到上帝却以如此意外和巧合的方式让她找到了我。
  当年的小姑娘已经为人妇为人母,骨子里的灵气和善良却依然闪着光芒。现在在一家杂志社当编辑的她,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或许是禅悟了,或许是性情使然,她现在除了按部就班地上班,其余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照顾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上。再就是,久病成医,她自学了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几乎成了健康养生专家。在不多的几次电话交谈里,她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珍惜生命,好好生活,并且非常热心而认真地向我推荐治疗高血压的中医疗法和药方。
  一路走来,和老同学老校友们一次次重逢,一次次惜别,我的眼角一次又一次地湿润着,那些青葱的旧时光,一次又一次地温暖着我的心。
  这时候大家共同的感慨就是人生无奈。谁能想到当年一起学习嬉戏的孩童,如今不得不像随风飘散的蒲公英一样,和亲人朋友天各一方,让思念和祝福连接着一个又一个日子。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听奶奶说,我刚学走路的时候,就想跑。上了小学一年级,个头还没有自行车高,看见那些比我大一些的小孩轻松自在地骑着自行车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然后对我说:滚开,臭小子,有本事你也骑呀!我瞧不起那些兄长们骑自行车时像耍杂技一样,手不抓车把,吹着口哨从我身旁掠过。其实我内心还是十分渴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我从不反感自己跟他们一样的、不可一世的德性。于是我跑回家跟父亲申请:“爸爸,我要像他们一样!”父亲惊讶地摸了
期刊
一  我爸是个一点也不像矿工的矿工。  我说这话绝不是吹牛。我爸四十岁以前长得是一表人才,一米七二的个头,白净的脸蛋,说话细声细气的,根本就不像个“炭牯佬”,倒像个教书先生。我堂奶奶只要一与我妈吵架,就会说我妈配不上我爸,说我爸是瞎了眼,找了个不识字又长得黑的女人。  我小学一毕业,就来到我爸身边。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矿里的教育条件要比乡下好,其实另一方面却是我妈的一着妙棋,有点让我潜伏到我爸身边的
期刊
元稹(779-831),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元稹在家排行老九,所以,白居易他们也叫他元九。元稹8岁丧父,少年困顿,由母亲郑氏领着寄居在舅舅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幸亏母贤能文,亲授书传,是母亲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元稹聪慧,9岁能诗,15岁就登明经科,只要再经吏部试后就可入仕。贞元十五年(799年),杨巨源推荐21岁的元稹到自己故乡河中府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衙担任小吏文书。因为工作清闲,元稹
期刊
夜行是需要扶手的。  当黑夜来临,人孤独寂寞地在荒村野径,慌不择路,跌跌撞撞,瑟瑟寒风中茕茕独行,最能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无语、莫测和人生的寒凉,这时,夜行艰苦,只有仰仗唯一的扶手:胆量、意志和勇气的结合。  我的童年,在江汉平原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度过,一个只有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天一黑,难觅人的影踪,小孩子尚不知电视为何物,晚上时间难以打发,借煤油灯的光,几本破书早就看完了,百无聊赖的我
期刊
晚上,十二分不想写稿,一段时间来的赶稿生活,令人有点疲乏。  冲了一杯前几天从龙门带来的新鲜蜂蜜,用小勺轻轻一搅,丝丝甜蜜便随着热气漫上来。打开音响,把音量调到最小,一阵大提琴的声响,像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袅袅飘来,是那首著名的《海滨之歌》,歌词是:“清晨我独自一人,在这海边彷徨,心中不禁回想起往日的时光……”  那音乐,清幽,却又令人柔肠百结。  我在Q上给XB留言,说:“今天好闷啊,想去西湖走走。
期刊
记忆中,薯类食物是幼年生活常态。我虽没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印象中小时候也没有多少餐是能吃得上肉的。因此对于薯类等农作物的感受就特别深。  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初时并不以为然,作物之所以能作為食物,不外乎其干、其果、其叶、其枝、其花能果腹充饥。根茎也能食用,已是一奇。偏它味道上佳还营养丰富,更是让人食髓知味没齿难忘。  譬如芋头。有本地芋、蕃鬼芋、大肉芋……每一种芋头的做法和味道都不太一
期刊
不久前,退休在老屋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叔叔突然住进了城区里的福利院。听到这个消息,令我吃惊不小!  叔叔从教一辈子,桃李满天下;二十八年前退休,告别讲坛与一身的粉笔灰,让他很是落寞了一阵;后来,镇政府修镇志,找这位腹笥丰赡的老教师,叔叔也没推辞,召集旧日执教同事,凑成了一个专班。大家共襄盛举,日日伏案秉笔,历时两载,镇志终付梓告成。没过多久,大婶娘去世,叔叔孤独忧伤了好长一段时光。挺过那些艰难的日子,
期刊
一把吉他,一頭长发,一身潇洒的牛仔装风尘仆仆,地上散放着一盘盘歌碟与一张张打印的歌词。一个在地下通道中的年轻歌手,和在国内外城市的地铁车站等处,常常看到的流浪歌手一样,孤独地唱着一首首伤感的歌。  空寂的通道中,此刻行人很少,他斜倚墙壁,不问路人,不问时间,不问空间,自弹自唱,完全沉浸在那类似萨克斯曲的低沉雄浑又苍茫的音乐中。  他演唱的歌曲,连同那些自录的歌碟,都是他自己作词作曲的原创作品。不懂
期刊
打小时候起,村里人就老爱说我的伯父是大官。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由于家境贫寒,作业本总是正面写完写反面,铅笔写到手指都握不住了还用。那时候的理想很朴素,就是能拥有永远用不完的铅笔和本子。  那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我梦见伯父回来了。给我带来了厚厚的一摞作业本、一大把五颜六色的铅笔、一摞子的小人书,有黑白的、彩色的,我高兴地看了这本看那本。醒来了一看,我的书哪儿去了?我伤心地哭了,哭声惊醒了睡在身旁的奶
期刊
2003年,旗里教育机构改革,我被派到顺利村东鸡点学校当一名小学教师。  第一次带着行李走进东鸡小学,是春季开学的第一天。不用说,心情是抑郁的。撇家舍业不用说,但看校园的环境,就有一种苍凉。学校仅有六七十名学生,一幢六间的石头红瓦房,除了中间稍大的一间作为教师的办公室外,其余五间分做一至五年级的教室。办公室向外又接了个偏厦子,中间间壁开,分做教师的宿舍与厨房。校园四周是石头围墙,围墙外便是本组的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