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学生会要在全系学生中展开主席团竞选活动。我已经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有一定的经验,面对这次竞选,也怦然心动,跃跃欲试。虽然把握还不到五分,但自觉这是一个锻炼的绝好机会。自从上了大学,我就极少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陈辞,不是我变得内敛,而是周围众多的唇枪舌剑,让我不太敢露怯。一向自信大方的我,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一度激流勇退。而参加这次竞选活动,不正可以借此机会让自己重拾信心吗?
一开始,我就把这次竞选定位为类似于演讲比赛的活动,因为对我来说,结果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能战胜自己,在那么多人面前把我的竞选演说词发挥出色。报名以后,需要交上一份施政纲领,在演说结束后,评委会的人将凭这个纲领提问。我总结了这一年在学生会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平时的思考,熬出了一份自认为详尽得当的计划书。
竞选在计划书上交的三天之后举行。这期间,我琢磨得最多的,是如何发表我的竞选演说。我不想走自我简介+施政计划的一般路子,那么标新立异是不是能出奇制胜呢?我只想给别人带来清新的感觉,不想落入俗套。
回想起很久以前的一次社团竞选,我最后一个出场,在大家昏昏欲睡、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以一个巧妙的笑话开场,自然地过渡到演说题目上,顿时把众人从睡神身边拉了回来,大家饶有兴趣地听了我的发言。结果毫无悬念,我几乎全票当选。
这次我又想起了同样的方法。把我原本朴实的文稿好好包装一下,效果也许会大不相同。于是有些绞尽脑汁地设计漂亮的“外衣”。在文思快枯竭的时候,偶然翻了翻摆在桌上的高等数学,忽然一个灵光闪现:竞选不就是向别人推荐自己吗?这论题已定,论证的过程就体现在演讲稿中。那我何不借鉴数学上的证明题的形式,把我的演说词串起来呢?
于是,我在稿件中加上了“已知”、“求证”、“论证一”、“论证二”等,并且用了一个颇有趣味的很简短的励志故事开头。经过一系列的拼接组装,我满怀信心地上了场。
我们的竞选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举行,评委并不多,不过二十人左右,由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远远没有我先前所想象的上百人的“壮观”场景。而参加竞选的人已接近二十人,大家按抽签决定的顺序进场,说完一个,下一个再进去,后面的人不允许听前面的人讲。这样的规矩,我有点懵。
我的号排在倒数第三。在我们的休息室里,候选人都紧绷着脸,嘴里念叨着自己的讲稿。空气在瞬间凝固了,平时的有说有笑,在这里荡然无存。我感觉心跳似乎已经随着气氛的凝重不由分说地加快。深呼吸,暗暗告诫自己放轻松,我不是为了结果而来,只要能好好演说,就是对我的最大的奖励。
陆续有人从会议室出来,有人垂着头,不断地叹气,问其原因,三缄其口;还有人泪眼婆娑,做可怜状,说讲到一半,把词给忘了;也有笑意盈盈、志在必得的,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轮到我了。走进会议室,看见圆桌旁坐满了人,似笑非笑地打量着我。桌子尽头有一个空位,是留给我的。原来还是坐着说话。一切就绪,我定了定神,开始了“激情演说”(我并不认为很激烈,这是事后一位在场的同学告诉我的)。
当时我觉得脑袋里有一股热浪抑制不住地往外涌,竟然毫无梗阻、如行云流水般地把演讲词演说了出来。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眼神和表情,我都尽量配合。只看见听众中有不少人在笑,笑什么呢?我可是在进行很严肃地论证,丝毫没有搞笑的因素。
一气呵成。演讲结束,我在心里偷偷乐:我居然没有太紧张,居然没有说错一句话。紧接着回答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我微笑着走出会议室的时候,看见窗外的天是那么蓝,阳光温柔地洒到每个人的身上。
四十分钟以后,我们所有的候选人进场,等待评委们的最终“审判”。我满怀着希望。虽然知道结果不会太好,但是至少还是会得到一定的认同吧。当所有的得票出现在小黑板上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正”字孤零零地挂在那里,用挑衅的眼神刺向我。
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虽然我的得票数不是最少的。演讲之后的成就感瞬间消失殆尽。
后来,我专门询问了当时在场的几位评委同学。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演说太正式了!形式虽独特,却显得花哨,声音抑扬顿挫,却拉大了与听者的距离;而且演讲中太顺畅,一溜地讲下来,没有足够的停顿,没有留给听者思考的空间。
仔细想想,不无道理。
最后当选的主席,在演说的时候,和平时说话没有两样,就像和听众聊天,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声音平和,几乎没有变化,最后还不忘问候一句:今天太晚了,大家都饿了,要不要我去买点烧饼犒劳一下?
后记:天下事就有如此的巧。在竞选结束的半个月后,我在一本演讲类的杂志中,读到了一篇编辑部推荐的优秀演讲稿,是一个大学新生参加班长竞选的稿件,她居然也用了数学上的证明题的方式,把自己论证了一番,只是她的结果很满意:成功当选。
一开始,我就把这次竞选定位为类似于演讲比赛的活动,因为对我来说,结果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能战胜自己,在那么多人面前把我的竞选演说词发挥出色。报名以后,需要交上一份施政纲领,在演说结束后,评委会的人将凭这个纲领提问。我总结了这一年在学生会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平时的思考,熬出了一份自认为详尽得当的计划书。
竞选在计划书上交的三天之后举行。这期间,我琢磨得最多的,是如何发表我的竞选演说。我不想走自我简介+施政计划的一般路子,那么标新立异是不是能出奇制胜呢?我只想给别人带来清新的感觉,不想落入俗套。
回想起很久以前的一次社团竞选,我最后一个出场,在大家昏昏欲睡、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以一个巧妙的笑话开场,自然地过渡到演说题目上,顿时把众人从睡神身边拉了回来,大家饶有兴趣地听了我的发言。结果毫无悬念,我几乎全票当选。
这次我又想起了同样的方法。把我原本朴实的文稿好好包装一下,效果也许会大不相同。于是有些绞尽脑汁地设计漂亮的“外衣”。在文思快枯竭的时候,偶然翻了翻摆在桌上的高等数学,忽然一个灵光闪现:竞选不就是向别人推荐自己吗?这论题已定,论证的过程就体现在演讲稿中。那我何不借鉴数学上的证明题的形式,把我的演说词串起来呢?
于是,我在稿件中加上了“已知”、“求证”、“论证一”、“论证二”等,并且用了一个颇有趣味的很简短的励志故事开头。经过一系列的拼接组装,我满怀信心地上了场。
我们的竞选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举行,评委并不多,不过二十人左右,由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远远没有我先前所想象的上百人的“壮观”场景。而参加竞选的人已接近二十人,大家按抽签决定的顺序进场,说完一个,下一个再进去,后面的人不允许听前面的人讲。这样的规矩,我有点懵。
我的号排在倒数第三。在我们的休息室里,候选人都紧绷着脸,嘴里念叨着自己的讲稿。空气在瞬间凝固了,平时的有说有笑,在这里荡然无存。我感觉心跳似乎已经随着气氛的凝重不由分说地加快。深呼吸,暗暗告诫自己放轻松,我不是为了结果而来,只要能好好演说,就是对我的最大的奖励。
陆续有人从会议室出来,有人垂着头,不断地叹气,问其原因,三缄其口;还有人泪眼婆娑,做可怜状,说讲到一半,把词给忘了;也有笑意盈盈、志在必得的,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轮到我了。走进会议室,看见圆桌旁坐满了人,似笑非笑地打量着我。桌子尽头有一个空位,是留给我的。原来还是坐着说话。一切就绪,我定了定神,开始了“激情演说”(我并不认为很激烈,这是事后一位在场的同学告诉我的)。
当时我觉得脑袋里有一股热浪抑制不住地往外涌,竟然毫无梗阻、如行云流水般地把演讲词演说了出来。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眼神和表情,我都尽量配合。只看见听众中有不少人在笑,笑什么呢?我可是在进行很严肃地论证,丝毫没有搞笑的因素。
一气呵成。演讲结束,我在心里偷偷乐:我居然没有太紧张,居然没有说错一句话。紧接着回答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我微笑着走出会议室的时候,看见窗外的天是那么蓝,阳光温柔地洒到每个人的身上。
四十分钟以后,我们所有的候选人进场,等待评委们的最终“审判”。我满怀着希望。虽然知道结果不会太好,但是至少还是会得到一定的认同吧。当所有的得票出现在小黑板上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正”字孤零零地挂在那里,用挑衅的眼神刺向我。
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虽然我的得票数不是最少的。演讲之后的成就感瞬间消失殆尽。
后来,我专门询问了当时在场的几位评委同学。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演说太正式了!形式虽独特,却显得花哨,声音抑扬顿挫,却拉大了与听者的距离;而且演讲中太顺畅,一溜地讲下来,没有足够的停顿,没有留给听者思考的空间。
仔细想想,不无道理。
最后当选的主席,在演说的时候,和平时说话没有两样,就像和听众聊天,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声音平和,几乎没有变化,最后还不忘问候一句:今天太晚了,大家都饿了,要不要我去买点烧饼犒劳一下?
后记:天下事就有如此的巧。在竞选结束的半个月后,我在一本演讲类的杂志中,读到了一篇编辑部推荐的优秀演讲稿,是一个大学新生参加班长竞选的稿件,她居然也用了数学上的证明题的方式,把自己论证了一番,只是她的结果很满意:成功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