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学教师是实施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是连接高等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稳定的中学教师队伍,对于整个德庆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与结构的稳定与否,因而,必须了解教师职业满意度的状况。
通过对德庆县城乡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有利于了解城乡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德庆县范围内教育的公平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为领导与管理、环境与资源、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学生与家长、同事关系、工作压力等七个因素,采用李克特的五点计分法,正向题由“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分为5、4、3、2、1,反向题由“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分为1、2、3、4、5,中等强度值为3。分值越高则表示满意度越高,分值越低则表示满意度越低。
(二)研究对象:香山中学、孔子中学、德城二中、高良中学、凤村中学、九市中学以及斌山中学的217名教师,其中,前三所为县城中学,共有124人接受调查,占总人数的57.1%,后四所为乡镇中学,共有93人接受调查,占总人数的42.9%。
(三)统计工具:spss17。
二、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一)在总体满意度上,县城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为2.9734,略高于乡镇中学教师的2.9534,均低于中等强度值,表明德庆县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均不高。
(二)在资源与环境、学生与家长、同事关系等方面,县城中学教师满意度依次为3.1815、2.8780、3.6624,均高于乡镇中学的2.8831、2.8575、3.4747。其中,在同事关系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程度;而在资源与环境方面,县城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明显高于乡镇中学教师,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程度。
(三)在领导与管理、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工作压力等方面,乡镇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依次为2.8510、3.2734、2.5637、2.6882,均高于县城中学的2.7938、3.2200、2.3445、2.6048。其中,在付出与回报方面,乡镇中学教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县城中学教师,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程度。
三、讨论与分析
(一)县城学校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学校建设及学生素质等方面都比一般乡镇中学要好,在这些学校工作的中学教师也会产生优越感,满意度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二)县城中学的条件比乡镇中学要好一些,对学生的入学条件也更高一些,这使得县城中学学生素质相对较高;而相对来说,县城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高,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也高,倾向于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香山中学、孔子中学与德城二中是县财政投入最多的学校,硬件条件远远好于一般乡镇学校,学校的教学环境及教师获得的教学资源都比较高。
(三)在领导与管理、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工作压力等方面,乡镇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略高于县城中学。经分析原因可能有三:第一,城乡结合部和乡镇消费水平较城区低,住房更是要比城区占有优势,相对于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的工厂企业来说,教师职业毕竟是稳定的,且收入是有保障的,这些造成了该区域教师付出与回报一项的满意度水平较高;第二,相对于县城中学来说,城乡结合部和乡镇中学的生源压力、教学质量压力等较小,这也使得他们对领导与管理、工作压力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些;第三,在乡镇有一份正式工作,收入有保障,虽然不算太富裕,但相比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民来说,幸福感更强一些,而在县城,这种优越感可能会小一些。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乡镇中学的硬件设施。学校基础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目前,德庆县城乡中学之间的硬件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乡镇中学的学生与老师都是不公平的。因此,要想提高乡镇中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乡镇中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促进县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必需加大对乡镇中学的资金投入。
(二)提高县城中学教师的生活补贴。中学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在德庆县,中学教师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没有体现出地域的差异,同等条件的县城与乡村中学教师所得工资是同样的。而在实际生活中,县城的物价水平、生活支出等都远高于乡镇,这使得县城中学教师的相对收入就会低于乡镇中学教师。因而,在基本工资之外,有必要给县城中学教师发放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缩小城乡中学教师在付出与回报方面的差异。
(三)改革中学教师的评价标准与方式。当前的教育界,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升学率,很多教师因为这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实行更为合理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有利于调动中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之间和谐、融洽地相处,学校还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通过对德庆县城乡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有利于了解城乡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德庆县范围内教育的公平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为领导与管理、环境与资源、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学生与家长、同事关系、工作压力等七个因素,采用李克特的五点计分法,正向题由“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分为5、4、3、2、1,反向题由“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分为1、2、3、4、5,中等强度值为3。分值越高则表示满意度越高,分值越低则表示满意度越低。
(二)研究对象:香山中学、孔子中学、德城二中、高良中学、凤村中学、九市中学以及斌山中学的217名教师,其中,前三所为县城中学,共有124人接受调查,占总人数的57.1%,后四所为乡镇中学,共有93人接受调查,占总人数的42.9%。
(三)统计工具:spss17。
二、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一)在总体满意度上,县城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为2.9734,略高于乡镇中学教师的2.9534,均低于中等强度值,表明德庆县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均不高。
(二)在资源与环境、学生与家长、同事关系等方面,县城中学教师满意度依次为3.1815、2.8780、3.6624,均高于乡镇中学的2.8831、2.8575、3.4747。其中,在同事关系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程度;而在资源与环境方面,县城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明显高于乡镇中学教师,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程度。
(三)在领导与管理、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工作压力等方面,乡镇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依次为2.8510、3.2734、2.5637、2.6882,均高于县城中学的2.7938、3.2200、2.3445、2.6048。其中,在付出与回报方面,乡镇中学教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县城中学教师,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程度。
三、讨论与分析
(一)县城学校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学校建设及学生素质等方面都比一般乡镇中学要好,在这些学校工作的中学教师也会产生优越感,满意度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二)县城中学的条件比乡镇中学要好一些,对学生的入学条件也更高一些,这使得县城中学学生素质相对较高;而相对来说,县城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高,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也高,倾向于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香山中学、孔子中学与德城二中是县财政投入最多的学校,硬件条件远远好于一般乡镇学校,学校的教学环境及教师获得的教学资源都比较高。
(三)在领导与管理、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工作压力等方面,乡镇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略高于县城中学。经分析原因可能有三:第一,城乡结合部和乡镇消费水平较城区低,住房更是要比城区占有优势,相对于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的工厂企业来说,教师职业毕竟是稳定的,且收入是有保障的,这些造成了该区域教师付出与回报一项的满意度水平较高;第二,相对于县城中学来说,城乡结合部和乡镇中学的生源压力、教学质量压力等较小,这也使得他们对领导与管理、工作压力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些;第三,在乡镇有一份正式工作,收入有保障,虽然不算太富裕,但相比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民来说,幸福感更强一些,而在县城,这种优越感可能会小一些。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乡镇中学的硬件设施。学校基础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目前,德庆县城乡中学之间的硬件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乡镇中学的学生与老师都是不公平的。因此,要想提高乡镇中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乡镇中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促进县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必需加大对乡镇中学的资金投入。
(二)提高县城中学教师的生活补贴。中学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在德庆县,中学教师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没有体现出地域的差异,同等条件的县城与乡村中学教师所得工资是同样的。而在实际生活中,县城的物价水平、生活支出等都远高于乡镇,这使得县城中学教师的相对收入就会低于乡镇中学教师。因而,在基本工资之外,有必要给县城中学教师发放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缩小城乡中学教师在付出与回报方面的差异。
(三)改革中学教师的评价标准与方式。当前的教育界,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升学率,很多教师因为这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实行更为合理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有利于调动中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之间和谐、融洽地相处,学校还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