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更大收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个“效率”既是教师“教”的效率,也是学生“学”的效率。要追求高效,就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策略,转变师生观念、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使用适合学情的学案,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方位促进课堂提高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构建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课堂展示等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我们课题组成员对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发现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使用适合学情的学案,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措施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师生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是关键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对象,因此要改变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关键是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观念与行为。所以学校每学年必须对新学生和教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理论与实操培训,转变师生的观念和规范师生的行为。紧抓教与学中的“人”这一主线,是推进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的关键。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
一是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进行自学;二是课前检查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三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四是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给予帮助和指导;五是要对学习活动及时做出评价与反馈。只有把学生放在课堂活动的主角位置上,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体现他们学习的主体性。
(二)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求知。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学科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激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他们被动学习的思想,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系列励志教育、养成教育、方法教育等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为。没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觉读书的重要性,就难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是重点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而小组的构建、成员的搭配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小组成员形成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课堂才有灵魂。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小组成员“精简化”原则
每组人数太多对精细化管理不利,太少则很难形成合作氛围。每个小组4-6名学生,一个班约8至10个小组较为合理。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把两个小组组合成一个新的小组。这样也能为后面开展各项活动做好顶层设计。
(二)遵循“优帮差”的帮带原则
在分组时根据均衡原则,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都有好中差,成绩从优到差分为1、2、3、4、5号等,这样1号学生就可以帮扶3号,2号帮扶4号等,或由1号指导2、3、4、5号,每个成员也可以根据自已学科优势指导组内其他成员,形成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氛围,达到“兵教兵”的互相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组内成员分工各尽其能原则
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教师更科学地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教师要让每位成员都参与小组的管理,如,成绩最好的1号任组长,其他成员分别担任科代表、卫生、纪律、记分评价等工作,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尽其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适合学情的学案是载体
导学案具有导学性、合作性、探究性、实用性、高效性等优点,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它在设计上通常都会有以下特点:
1.情境化:就是要联系所教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学习兴趣。
2.问题化:相关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可以突出课堂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问题设计上要体现“跳一跳摘果子”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层次化:问题的设计要兼顾好中差学生的需要,呈现难度的梯度性与层次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4.简洁化:教学目标的重点与难点要突出,不要“眉毛胡子一起抓”,问题要少而精,体现典型性,防止出现繁、难的现象。
要让导学案成为课堂的载体,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要在备课前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因学定教。
四、课堂的管理是核心
美国马格丽特·王等三位研究员用了50年时间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28种,其中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课堂管理。大多数学生在一个管理良好的课堂上,往往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其核心就是要抓好课堂管理。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就是教师能使每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合作。为了更好地管理好课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功课
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并为课堂发言做好准备。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的交流上才会“有话可说”。
(二)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有些课堂看起来气氛很活跃,但课堂上教师就只是提问几位学生,让课堂变成了老师和几位学生表演的场所,而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这样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要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教师就要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并做好学生讨论与交流的辅导。同时还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课堂讨论才能向纵深推进。例如,生物科老师讲到太空椒是由于普通椒的种子被带到太空游了一圈后而发生的基因突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上了太空的宇航员会不会基因突变。学生各抒已见,思维活跃,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注重交流讨论,深化学习互动
师生、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讨论是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最大的特点。通过相互的交流学习,学生会很自然地从被动、孤立的学习者转变成为主动、合作的学习者。例如,在生物科课堂上,一个小组的同学为了能更好地给其它组员讲明白骨、关节、肌肉三者协调运动的原理而事先作制作了模型,在课上进行演示和讲解。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四)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
很多教师都遇到过在课堂讨论交流环节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时,教师的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引导学生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路标,又是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1.给每组学生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关注到各小组学生,避免只是教师和几个学生的对话。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特别是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有准备的学生更是希望教师能提问他。对于那些上课分神的学生,教师也要突然提问,促其专注课堂。只有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密度和广度。
2.善抓提问的时机
提問的时机很重要:早了,学生还没做好准备;迟了,没了讨论的意义。在上课开始时的设问,可以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求知欲望;课中提问可以刺激学生新的求知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尾提问,可以起到总结复习和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引导出新课的内容,给学生留个悬念,激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
3.提问方法灵活多变
多种提问方法的灵活使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常用的方法有设问法、反问法、追问法、对比提问法等。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提问,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在学生的讨论中层层推进。
五、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催化剂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评价以小组为整体,兼顾个人与小组,涵盖课堂与常规纪律评价等,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包括学案预习、讨论、发言、板书、作业、检测、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每位学生的日常纪律、卫生等考核由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进行记录,每周总结、反思、表扬和奖励。
多元化的评价目的是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更全面更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个人的评价与团队的评价相结合,侧重团队评价,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
高效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形式,挖掘了课堂的潜力,让教师和学生变得更有创造性。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本文系岭南师范学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资助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LSJGJC182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倪牟双,李明霞.从设计“教”,到设计“学”(初中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钟启泉.课堂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美)黄露丝玛丽.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林志超.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构建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课堂展示等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我们课题组成员对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发现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使用适合学情的学案,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措施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师生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是关键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对象,因此要改变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关键是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观念与行为。所以学校每学年必须对新学生和教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理论与实操培训,转变师生的观念和规范师生的行为。紧抓教与学中的“人”这一主线,是推进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的关键。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
一是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进行自学;二是课前检查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三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四是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给予帮助和指导;五是要对学习活动及时做出评价与反馈。只有把学生放在课堂活动的主角位置上,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体现他们学习的主体性。
(二)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求知。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学科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激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他们被动学习的思想,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系列励志教育、养成教育、方法教育等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为。没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觉读书的重要性,就难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是重点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而小组的构建、成员的搭配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小组成员形成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课堂才有灵魂。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小组成员“精简化”原则
每组人数太多对精细化管理不利,太少则很难形成合作氛围。每个小组4-6名学生,一个班约8至10个小组较为合理。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把两个小组组合成一个新的小组。这样也能为后面开展各项活动做好顶层设计。
(二)遵循“优帮差”的帮带原则
在分组时根据均衡原则,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都有好中差,成绩从优到差分为1、2、3、4、5号等,这样1号学生就可以帮扶3号,2号帮扶4号等,或由1号指导2、3、4、5号,每个成员也可以根据自已学科优势指导组内其他成员,形成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氛围,达到“兵教兵”的互相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组内成员分工各尽其能原则
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教师更科学地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教师要让每位成员都参与小组的管理,如,成绩最好的1号任组长,其他成员分别担任科代表、卫生、纪律、记分评价等工作,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尽其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适合学情的学案是载体
导学案具有导学性、合作性、探究性、实用性、高效性等优点,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它在设计上通常都会有以下特点:
1.情境化:就是要联系所教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学习兴趣。
2.问题化:相关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可以突出课堂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问题设计上要体现“跳一跳摘果子”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层次化:问题的设计要兼顾好中差学生的需要,呈现难度的梯度性与层次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4.简洁化:教学目标的重点与难点要突出,不要“眉毛胡子一起抓”,问题要少而精,体现典型性,防止出现繁、难的现象。
要让导学案成为课堂的载体,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要在备课前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因学定教。
四、课堂的管理是核心
美国马格丽特·王等三位研究员用了50年时间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28种,其中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课堂管理。大多数学生在一个管理良好的课堂上,往往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其核心就是要抓好课堂管理。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就是教师能使每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合作。为了更好地管理好课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功课
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并为课堂发言做好准备。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的交流上才会“有话可说”。
(二)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有些课堂看起来气氛很活跃,但课堂上教师就只是提问几位学生,让课堂变成了老师和几位学生表演的场所,而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这样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要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教师就要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并做好学生讨论与交流的辅导。同时还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课堂讨论才能向纵深推进。例如,生物科老师讲到太空椒是由于普通椒的种子被带到太空游了一圈后而发生的基因突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上了太空的宇航员会不会基因突变。学生各抒已见,思维活跃,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注重交流讨论,深化学习互动
师生、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讨论是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最大的特点。通过相互的交流学习,学生会很自然地从被动、孤立的学习者转变成为主动、合作的学习者。例如,在生物科课堂上,一个小组的同学为了能更好地给其它组员讲明白骨、关节、肌肉三者协调运动的原理而事先作制作了模型,在课上进行演示和讲解。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四)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
很多教师都遇到过在课堂讨论交流环节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时,教师的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引导学生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路标,又是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1.给每组学生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关注到各小组学生,避免只是教师和几个学生的对话。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特别是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有准备的学生更是希望教师能提问他。对于那些上课分神的学生,教师也要突然提问,促其专注课堂。只有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密度和广度。
2.善抓提问的时机
提問的时机很重要:早了,学生还没做好准备;迟了,没了讨论的意义。在上课开始时的设问,可以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求知欲望;课中提问可以刺激学生新的求知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尾提问,可以起到总结复习和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引导出新课的内容,给学生留个悬念,激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
3.提问方法灵活多变
多种提问方法的灵活使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常用的方法有设问法、反问法、追问法、对比提问法等。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提问,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在学生的讨论中层层推进。
五、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催化剂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评价以小组为整体,兼顾个人与小组,涵盖课堂与常规纪律评价等,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包括学案预习、讨论、发言、板书、作业、检测、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每位学生的日常纪律、卫生等考核由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进行记录,每周总结、反思、表扬和奖励。
多元化的评价目的是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更全面更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个人的评价与团队的评价相结合,侧重团队评价,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
高效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形式,挖掘了课堂的潜力,让教师和学生变得更有创造性。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本文系岭南师范学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资助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LSJGJC182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倪牟双,李明霞.从设计“教”,到设计“学”(初中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钟启泉.课堂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美)黄露丝玛丽.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林志超.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