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高中数学作业批改采取何种方式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真正地促进学生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总之,这样可以把教师从作业堆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业批改 全员参与 查漏补缺
在数学教学中,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批改是继备课、上课之后的一个基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们都忙着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热门课题,却忽略了对教学中批改作业这一重要环节的研究。正因为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数学作业天天交,天天改。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延续着。特别在普通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觉性都有待提高的情况下,作业布置和上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关键是面对上交的作业,教师们应如何对待呢?据调查,普通高中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方法多采用传统的全收全改模式。用这种模式批改作业占据了数学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数学作业的批改次数之多,工作量之大,使许许多多数学教师疲于应付,但效果却不理想。如何改革数学作业批改问题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国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作业批改也是教师通过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由于学生情况不同,作业内容及形式不同,教师批改的方式也要灵活多变。教师应逐渐由只研究教法向研究教法和学法双主体转化。作业批改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新课程理念中的评价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高中数学作业批改采取何种方式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真正地促进学生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大多还是实行传统的全收全改的做法,笔者认为这种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反馈时间过长。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如果对作业施行全收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两三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反馈信息量过小。由于现在的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机械性的重复工作,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地批阅或指正。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照顾不到,不能体现个别差异。学生看到批改后的作业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
3.校正措施不力。因为反馈时间过长,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几天,加上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做新作业,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原则。
4.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教师对所教的学生进行作业批改时,作了大量的重复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量的研究新教材、新教法,学习新课程、新理念的时间,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全收全改往往事倍功半。深入了解学生就不难知道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检查批改后的作业,即便看了也只是关心有几个对号、几个错号而已。这就失去了批改作业的意义,老师的心血也就付之东流了。
基于以上弊端,改革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势在必行。为了探索一种科学高效的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充分发挥作业批改的教学功能,在教学工作中我对数学作业的批改做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尝试。
1.趁热打铁,及时校对。凡是布置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对于计算题,预先告诉答案,便于学生及时校对;对于概念题、证明题,第一节课布置的作业在第二讲课开始的几分钟时间由教师口述或提问的方式予以校对;对于运算量大的、书写较繁琐的可以张贴习题答案,让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校对。这样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反馈,符合心理学的要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2.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分组自改、互改、组长检查:
(1)把一个班级(60人)分成6大组,每大组10人,从各大组中选一名优秀学生为大组长。各大组组员(9人)再分3小组,每一小组立一个小组长。
(2)在下午放学后,留下安排好的一个大组来批改作业。大组长与组员的作业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之后,再分小组进行批改。各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组作业出现的亮点和错误,再汇总到大组长,由大组长整理后汇报给老师。当然教师要在两个班级巡视随时解决作业中出现的意外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每天上交的作业要经过老师简单的翻阅和详细批改各大组组长的作业。这样,教师对作业反馈情况就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更多的时候对学生的作业,实行全收全登记,重点批改。也就是要全面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且有目的地批改部分学生(其中有优等生、中等生、差生、成绩不稳定的学生)的作业或作业中的部分习题。对这些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基本上给以改正或错误之处要求学生自己订正必要时可以面批。这样,能重点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分类指导。同时,狠抓学生课堂练习、学生演板,严格要求书写格式,指出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和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便于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课外辅导,师生互动。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下班指导学生或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5.作业评讲,集中处理。评讲作业可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上作业讲评课。
(1)对基础题,让学生自己对答案或互对答案,找出错误,自己订正。
(2)教师讲评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造成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
(3)对于难题进行详细讲解,同时通过讲评介绍各种证(解)题的方法,推荐学生中新颖的解题方法和简便方法,探讨最优解法。搞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归纳意识。这样也能培养学生多想问题,敢提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全面检查,查漏补缺。在每章节完成之后,安排一次课堂检测,全面地、及时地检查教学效果。通过测试,让学生在细节上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自己的“漏”和“缺”,并逐个加以解决。对于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确的个别学生,教师再给以耐心的辅导。在心理上,引导学生把测试看成是寻找自身存在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讨论、寻找答案,同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增加练习量等。
总之,作业批改要把教师从作业堆中解脱出来,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的新课程理念,真正地促进学生发展。让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以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业批改 全员参与 查漏补缺
在数学教学中,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批改是继备课、上课之后的一个基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们都忙着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热门课题,却忽略了对教学中批改作业这一重要环节的研究。正因为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数学作业天天交,天天改。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延续着。特别在普通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觉性都有待提高的情况下,作业布置和上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关键是面对上交的作业,教师们应如何对待呢?据调查,普通高中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方法多采用传统的全收全改模式。用这种模式批改作业占据了数学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数学作业的批改次数之多,工作量之大,使许许多多数学教师疲于应付,但效果却不理想。如何改革数学作业批改问题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国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作业批改也是教师通过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由于学生情况不同,作业内容及形式不同,教师批改的方式也要灵活多变。教师应逐渐由只研究教法向研究教法和学法双主体转化。作业批改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新课程理念中的评价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高中数学作业批改采取何种方式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真正地促进学生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大多还是实行传统的全收全改的做法,笔者认为这种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反馈时间过长。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如果对作业施行全收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两三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反馈信息量过小。由于现在的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机械性的重复工作,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地批阅或指正。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照顾不到,不能体现个别差异。学生看到批改后的作业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
3.校正措施不力。因为反馈时间过长,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几天,加上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做新作业,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原则。
4.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教师对所教的学生进行作业批改时,作了大量的重复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量的研究新教材、新教法,学习新课程、新理念的时间,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全收全改往往事倍功半。深入了解学生就不难知道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检查批改后的作业,即便看了也只是关心有几个对号、几个错号而已。这就失去了批改作业的意义,老师的心血也就付之东流了。
基于以上弊端,改革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势在必行。为了探索一种科学高效的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充分发挥作业批改的教学功能,在教学工作中我对数学作业的批改做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尝试。
1.趁热打铁,及时校对。凡是布置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对于计算题,预先告诉答案,便于学生及时校对;对于概念题、证明题,第一节课布置的作业在第二讲课开始的几分钟时间由教师口述或提问的方式予以校对;对于运算量大的、书写较繁琐的可以张贴习题答案,让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校对。这样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反馈,符合心理学的要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2.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分组自改、互改、组长检查:
(1)把一个班级(60人)分成6大组,每大组10人,从各大组中选一名优秀学生为大组长。各大组组员(9人)再分3小组,每一小组立一个小组长。
(2)在下午放学后,留下安排好的一个大组来批改作业。大组长与组员的作业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之后,再分小组进行批改。各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组作业出现的亮点和错误,再汇总到大组长,由大组长整理后汇报给老师。当然教师要在两个班级巡视随时解决作业中出现的意外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每天上交的作业要经过老师简单的翻阅和详细批改各大组组长的作业。这样,教师对作业反馈情况就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更多的时候对学生的作业,实行全收全登记,重点批改。也就是要全面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且有目的地批改部分学生(其中有优等生、中等生、差生、成绩不稳定的学生)的作业或作业中的部分习题。对这些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基本上给以改正或错误之处要求学生自己订正必要时可以面批。这样,能重点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分类指导。同时,狠抓学生课堂练习、学生演板,严格要求书写格式,指出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和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便于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课外辅导,师生互动。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下班指导学生或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5.作业评讲,集中处理。评讲作业可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上作业讲评课。
(1)对基础题,让学生自己对答案或互对答案,找出错误,自己订正。
(2)教师讲评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造成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
(3)对于难题进行详细讲解,同时通过讲评介绍各种证(解)题的方法,推荐学生中新颖的解题方法和简便方法,探讨最优解法。搞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归纳意识。这样也能培养学生多想问题,敢提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全面检查,查漏补缺。在每章节完成之后,安排一次课堂检测,全面地、及时地检查教学效果。通过测试,让学生在细节上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自己的“漏”和“缺”,并逐个加以解决。对于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确的个别学生,教师再给以耐心的辅导。在心理上,引导学生把测试看成是寻找自身存在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讨论、寻找答案,同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增加练习量等。
总之,作业批改要把教师从作业堆中解脱出来,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的新课程理念,真正地促进学生发展。让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以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