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建设用地扩展最剧烈的典型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加速扩展带来了社会、环境、生态等诸多问题,同时,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出现了规划面积过大、土地闲置、利用效率较低等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问题。区位因素在区域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决定建设用地扩展与否的内在驱动力,探索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区位影响机理意义重大。论文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990-2015年研究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特征及区位影响机制,一方面,可以明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规律及区位发生机制,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后发沿海区域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包括经济园区及围填海区的高效、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特征,建设用地扩展变化呈现“W型”态势。在此基础上从扩展阶段、扩展空间、扩展质量三个维度,描述了区域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变化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具有阶段性特征,集中体现在建设用地扩展的数量与质量变化;空间分布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长江流域两岸和杭州湾邻近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的热点区域,城市群规模效应明显;区域总体扩展强度呈现“苏南、上海区域向南北两侧递减,浙江沿海向内陆区域递减”的特征,区域扩展协调度总体较低,城市化相对不集约,协调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北、浙南和长江入海口区域。同时,结合整体扩展特征,回归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总人口、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显著正相关,人均GDP、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2)通过对比分析传统logistic模型和基于内部空间因子logistic模型的研究结果,剖析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用地扩展的内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高程、依托城市等级、与城镇建成区、交通干线及设施的距离等因子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子;城市区位相关驱动要素是建设用地扩展与否的决定因素,与交通干线及设施等距离因子对于建设用地的扩展具有带动和指向作用,高程因素对于新增建设用地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内部空间因子对新增建设用地的分布存在较大影响,使得区域空间联系更紧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效应更明显。(3)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以铁路区位为参照,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铁路线对其邻近区域新增建设用地变化的微观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路线作为区域发展的轴线,是区域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助推器,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展规模及分布有重要辐射效应,区域内新增建设用地具有明显的铁路交通集聚性和距离衰减特征。(4)以规模以上城市建成区为参照,分析其对邻近区域建设用地扩展时空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及分布存在圈层辐射影响,距离越近,扩展程度越高,分布越紧密;另外,不同等级城市影响下,邻近区域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差异明显,城市等级越高,扩展程度越高,依托城市是新增建设用地成长、分布的重要区位环境;研究期间,城市扩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以内部向心填充式集聚为主的城市化阶段和以离心边缘式圈层扩散为主的郊区化阶段,城市等级及发展阶段性决定着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模式与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