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人眼里,西藏几乎等同于神秘。因为神秘,所以成为了精神上的伊甸园;因为神秘,所以造就了梦幻般的爱恋;也因为神秘,所以有了那许许多多前赴后继的探秘者。他们将经历写成文字,为每一个内心向往西藏的人开启了走进它的路。
走在去西藏的路上
许多到过西藏的人都说,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旅行,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像西藏一样,让人如此惦念,反复回味。
打算去西藏的时候,我在美国的学业还有一年没完成。夏天3个月的假期,既不想打工,也没心思修夏季课程。只想逃离一切——学业、毕业之后的出路,和行之将尽的一段恋情。
有很多人是被西藏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所吸引,想去寺庙看僧人辩经,或是一窥神秘的天葬;也有人想领略高原风光,到可可西里无人区冒险,在阿里的搓板路上自驾,或是一睹珠穆朗玛峰的雄姿。而我,说不出任何理由。至今也没有分清楚藏传佛教里的红教、白教和黄教之间的关系,更讲不出那几任著名喇嘛的故事。向往西藏,只因为向往通向圣地的方式和过程。
描写西藏的书有很多,但是在第一次去西藏之前,除了一本“藏羚羊”系列的旅行书之外,那些感性的关于西藏的字。我一个都没读过。文字是最具有欺骗性的。不喜欢被别人的描述左右,留下某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是希望以一个完全中性甚至空白的态度去认识它。“藏羚羊”相对客观而翔实的介绍适得我心。这套最早出版于2001年5月(后来被多次再版)的国内自助游手册,有一句很棒的口号:“我们提供除时间和金钱以外的一切自助旅行所需。”书里的每一位作者都能称之为自助旅行专家,他们的权威来自于他们对各自撰写部分的历史、地理、人文、风光、交通、食宿等与旅行中的每个相关细节的了解与掌握,而且,为完成本书稿,他们多次沿着熟悉的线路旅行,获得了可信度极高的一手资料,所以。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他们的足印。对于背包客而言,这就像是最好的“粮食”。因为他们在用最准确、最实用的信息,最独到的观点,提倡一种朴素的旅行价值观,一直与读者共同成长着。
于是在“藏羚羊”的陪伴下,我背上包准备一路蹭车进藏。连专业的背包也没有,只带了一只大学刚毕业那年买的Jansport书包,里面塞了一个月要用的所有物品,外加一台笔记本电脑。还带了一只在城里用的单肩挎包,放些现金和重要的证件,这些就是我做背包客的全部家当。后来回想,如果当时我有辆车并且碰巧还对进藏地形有点熟悉的话,搞不好我也会像那个化名扎西顿珠的大哥那样干件很酷的事——“把车开到西藏去”。《把车开到西藏去》是一本非常幽默非常过瘾的故事书。一个长得像藏民的汉族人,在西藏买了一辆二手吉普,当起了司机。他以扎西顿珠为名,记录了他在西藏当司机的许多年里遇到的人和事,也给我们展现了自由奔放的西藏生活:吃欢快的鸡蛋,边走边唱,开着越野车撒欢,裸奔,宿营,看珠峰日出,登米拉山过中秋,在荒原深处迷路,在咖啡馆邂逅美眉,干月黑凤高夜载着几位大汉——他们低声念叨要杀死谁……全书由55篇小故事组成,每一篇都不长,两三千字。每个标题都很诱人:《爱抽烟的车》、《禽兽不如的东西》、《瞧你的屁股往哪儿长》等等。故事写得也很幽默,有几篇让人想起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包袱在最后一抖。比如《禽兽不如的东西》、《炮团》,《闻香识女人》,谜底在最后才揭开,感觉像是真人演绎的侦探小说。故事好是一方面,但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在于它的文字,行云流水般,带着溪流一样的激越、欢畅。还有就是文字背后的狡黠和机智。有一些字句非常精彩,比如在吃烧烤时想到“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为什么会比其他动物聪明和发展得迅猛,那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知道了用火将食物烤熟了吃。如果当年发明钻木取火的是别的什么动物的话,说不定此时在火上被烤着的就是我们了”。还有大片揶揄朋友“弄一大群美女在镜头前晃来晃去就是没情节也非要晃它个波澜起伏不可”这样的字句在文章中比比皆是,在阅读中常常让人爆笑不已。
离开西藏看西藏
旅行结束之后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有一些情绪以为从此尘封,却每在阅读起那些与西藏有关的文字时莫名地心生满足,将那些只言片语捧在手中,看得又哭又笑。那样的情感早己脱离了文字本身哭也好笑也好都是因为对曾经站在郡片土地上的分分秒秒的深深思念。
有一天在“光合作用”书房打发时间,原本想在“旅游”分类架上找关于南美的旅行书,却一瞥眼看到一本《风转西藏——我在拉萨卖咖啡》,垒彩页+大间距排版,很适合休闲时随时翻翻。没想到看了几页,就不自觉地挪到附设的咖啡厅坐下来,要一杯冰咖啡,读起了香港人阿刚和泰国人oat从曼谷骑自行车到拉萨开咖啡馆的故事。这里面有阿刚和oat在曼谷建立的兄弟情,有咖啡馆里来来往往的朋友们的爱情,有藏族大姐在“3·14”西藏暴乱的时候维护风转咖啡馆的仗义侠情。文字不煽情,反而带着香港男孩子的狡黠和戏谑,而真情在故事里流淌。所以出现了一个孤身女子坐在咖啡馆角落里,以书挡脸,又是笑又是泪的雷人场面。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讲了一个留在拉萨青年旅馆做前台接待的四川女孩,在风转咖啡馆结识了过来做短期研究的香港男孩。男孩讲冷笑话的时候,一屋子的人,只有女孩笑得花枝乱颤。半年之后,男孩完成研究离开拉萨。爱说爱笑的女孩从此变得忧伤。有一天,她到咖啡馆和老板阿刚道别,说“我妈妈身体不好,我想回家了”。阿刚也没有追问。女孩回到四川之后,在QQ上和阿刚说,“我当初来拉萨,并没有想过要留在这里的理由,但是我留下来了。他走了之后,我却开始想我继续留下来的理由,我想不出来,理由已经被他带走了,所以我也决定离开了。”看到这里突然觉得有点心痛,这和当时住在东措的时候,有一天晚归,听见一个女孩子在楼道里讲电话的感觉一样。她带着哭腔说:
“你还要我怎么样呢?我已经躲到西藏来了,我还能怎么样?”我心里一颤。虽然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人在哪里,说过什么,和她是什么关系,但是不难猜测,这是一段结局不佳的恋情。而西藏,原来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后的栖身之所——我都逃到西藏了,我还能去到哪儿?
后来再逛书店的时候,赫然看到新书架上摆放着一本粉白色封面的小说《逃到西藏,也逃不出爱情》,心下暗咐:果然不是只有我和那个女孩有这种想法……
也说发生在西藏的爱情
西藏总是和爱情逃不开关系。多情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留下了美丽的情诗,神山神湖也拥有自己的性别和关于爱情的传说。如果有人说丽江是艳遇之城,他一定没有到过西藏。有人为了逃离感情纠葛去西藏,也有人为了寻觅爱情来到西藏。
几乎在所有关于西藏的爱情小说中,都会出现仓央嘉措的名字。“不负如来不负卿”,短短七个字概括了仓央嘉措的爱情缠绵而凄婉的宿命。这位24岁之后便生死不明的六世达 赖,政治经历更像是一个不能自主的牺牲品。仓央嘉措在经义上极富天分,而矛盾重重的境遇更激发了他无穷的创作情思,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非高不可及。而这一切,也源于他对情人玛吉阿米那深厚绵长的爱。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玛吉阿米,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于是他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来到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
但仓央嘉措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领袖的显赫身份,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只有他会发问、只有他敢以情爱问佛:“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颧?”他说,“佛曰:那只是县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只有他会琢磨爱人交往间那最细微的心情,“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首被视为神作的《流光飞舞》(电影《青蛇》主题歌)最精辟的几句:“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原来只不过是黄霰做了仓央嘉措的文抄公。仓央嘉措以方外人的身份挑战宗教与人性的禁忌,却写出了最熨帖的爱情心事,他的诗是藏区人人心中爱的皈依。喜爱这位年轻善感的活佛的信众们不相信他殒命于那般花样的年纪,反而将他视为“爱神”尊重。他付出了达赖喇嘛的地位和权力,付出了生命,却用爱情与情歌,把灵魂推向了辉煌与永恒;用惨烈的命运,让整个西藏为他疼痛。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仓央嘉措拥有不同的面貌。在《仓央嘉措诗传》中,他是个天资聪颖并热心政务的青年活佛,以继承五世达赖遗愿为己任;在《不负如来不负卿》中,他则是被宗教世界与世俗信众都珍重护持的逍遥少年,“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振聋发聩,勘破红尘却一往无前,在长篇小说《伏藏》中,作者用仓央嘉措的情诗作为开启藏传佛教圣物经典的钥匙,每个追逐宝藏的参与者都在他的诗歌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信仰。仓央嘉措是尊者,却不妨碍他追求自由和幸福,不妨碍他在尊重人类的天性的时候,依然显得如此超凡脱俗。
而后来者,虽不至于有仓央嘉措那样悲壮的爱情经历,但依然用各自在西藏体验的深浅不一的爱的历程,在向这位藏区里的“爱神”致敬。在《藏地情书》里面集合了十来个爱情故事。狗血的、凄清的、煽情的,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爱情故事都能在这里找到。虽说书的内涵不见得有多么深刻,情节构架也不能算成熟精湛得无可挑剔,但令人意外的却是几位作者的文字,对细节和情绪的描摹颇有独树一帜的风范,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敏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唤醒一些陈年的记忆,以至于让阅读的速度不自觉地放慢,也自然而然地代入到故事铺设出来的剧情里。值得玩味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用词的考究并不给人过分刻意的印象。似乎每一个词都有承载的分量,不是为了华丽而华丽。比如《悲伤准时抵达》中关于少年情怀的爱情,当比死亡的来临更让人迷惘时才发现原来卑微到尘埃里去的爱情不过一直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再比如《静待格桑》里描述奔波忙碌回到原点后的幡然醒悟,最爱自己的人原来一直就在身边……其实文字的华丽与否并不在于辞藻的非常规和词汇的丰沛度。而是语言承载的想象力和情绪的感染力。几位作者对爱情的诠释,有的浓烈,有的淡雅,让人始终相信那些关于“缘来是你”的传说,没有什么比在午后的微风里品读这样一本书来得适当。
还有那本著名的由博客连载而引发阅读热情的《藏地白皮书》,则是以长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美好到有些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男女主人公从在拉萨八朗学旅馆白色招牌下第一次的相遇,到跨越大理、深圳、北京、香港数个城市的相恋,再到最后英国伯明翰的简单婚礼。全部的心路历程,因为真实,因为爱,让人动容。读完故事合上书的那一刻,不禁在想,平日里糊里糊涂的生活好像都让人几乎淡忘了那些柔软的细节,大大咧咧地过着走路不看风景的日子时,很庆幸能被这本书拉扯了大脑里一些细小的神经。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心理治疗。
触及心灵的历练
在谈及西藏的话题中,有人为了单纯的自然风光,有人为了逃离都市的陈腐也有人为了追寻纯净的爱情,然而殊途同归地都在到达西藏之后经过了一番人生中无法忘怀的历练。
还记得在安妮宝贝那本关于西藏旅行的小说《莲花》里,女主人公庆昭看似平淡无奇的表面背后隐藏着的巨大隐痛。同样,她在旅行中的同伴善生也一样有着千疮百孔的过去。两个人选择在西藏旅行、徒步穿越墨脱的理由近乎相同——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求生都已经变得相当困难,肉体上的磨难会让人无暇顾及“五阴炽盛”躁动,也最容易释放种种怨怼。
《莲花》曾有一段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遭遇蚂蝗的描述,“她伸出手,看到手背上一条蚂蝗,竖起柔软饱满的身体,晃动带有吸盘的尾巴,寻找更新鲜芬芳的血液,而它另一端的吸盘已经扎入皮肤。手腕上还有三条。她分别掐住它们的尾巴,果断地用力扯下。粘湿残缺的肢体纠缠在手指上蠕动,刮擦在石头上,不用在意它们是否死亡或消失,反正遍地都是。”当一个人穿越艰难险阻才到达瑰丽的彼岸的时候,还有什么比生命的本身更值得礼赞的呢?
本身就曾参与灵修的作家陈泠最近出版了她的新小说《心印:那些与西藏的前世今生》,主人公西儿有些自传色彩,自幼天赋的灵气使她与众不同,成年后机缘巧合之下皈依于西藏雍仲苯教上师,成为一名有能力开解人们心结、救治人们心病的心灵医生。心灵医生与心理医生,仅一字之差就体现出了西儿的独特之处。当代社会虚荣,浮躁、充满竞争,人们或多或少都裹挟在一些利益和纠葛之中,存在难以解除的心结。心理医生用理性与病理来开解,是药水;心灵导师则提供一种宗教力量,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是精神的清凉饮料。书中的人们身份各异,有公务员、富豪、演员、主持人,碰到的是几乎每个都市人都会碰到的情感与事业的烦恼。西儿以神奇之力让他们了悟自己的前世根源,找到问题症结,给予焦灼的灵魂以安宁。
资深女作家毕淑敏的新作《我从西藏高原来》被誉为“最柔软最干净最温暖”,女作家自己17岁就前往阿里当兵,在11年军旅生涯中,年轻女兵充满使命与梦想的生活影响了她的一生。在小说里,5个花样年华的女兵在海拔5000米的哨所扎根,天寒地冻、空气稀薄,连水都煮不到沸点,鸡蛋也煮不熟。5个女孩子虽不是娇生惯养,但当兵前也没吃过什么苦;到了部队上 却每天只能吃脱水蔬菜、压缩饼干,难得运上来的蔬菜都有冰雪的味道,带降落伞空投的西瓜还遇到了气流滚进山谷……就在这种环境下,她们仍然勤奋学习,苦中作乐,即便是坐在运载米袋的卡车后面颠簸着一路进发,心也是充实的。这种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打心眼里受到感染。
1904年,英国人从喜马拉雅山南坡进军西藏,并最终占领了拉萨,制造了后来称为“红河谷事件”的屠杀。领导那支队伍的是一个醉心异域文化的军官,作家荣赫鹏(后获封爵士)在军队正式入侵前,他曾数次以游历为名刺探军情,并坚持认为西方对东方文明的驯化是一种进步。在拉萨,他与在中国其他地方一样,得到了赔款、租借与通商。在他离开拉萨的时候,一位活佛送给他一尊佛像,希望荣赫鹏“每当看见他,都能以友好的情感而联想到西藏”。荣赫鹏在黎明的城墙边接受了活佛的赠物,顿时“感到了一种美妙的欢乐和巨大的美好愿望”。“这种欢乐不断地增长,以致极大的力量触动了我的心。我从此以后再也不会产生坏念头了,再也不会成为任何人的敌人了”。宗教的力量竟如此神奇,让荣赫鹏终生不再以征服的履历为荣,他后来的政坛生涯非常低调,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过去,弥留之际,他仍手捧活佛送给他的佛像——这是个关于侵略者的故事,早已为人熟知,在最近出版的《西藏:远方的上方》中亦有记载,尽管对于侵略者已经无需评判,一切自有公断,但人们愿意相信那些去过西藏的人们更加接近灵魂的真相。
藏地探险:高原的魔力
被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所苦的人们,怀抱种种希冀,更企图历险,但终会被感染和点化。红尘中的我们阅读这些故事,也似乎因此寻到了快乐的真谛……
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世界对东方文明的征服,世界曾经掀起一阵西藏探险热。《刺刀指向拉萨》、《西极探险》这样的书虽然是作者以现代地理学观点考察的成果,但在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中也不免流露出文化侵略者居高临下的优越。雪域高原下蕴藏的丰富矿藏,以及千百年来虔诚的佛教徒们不断的供奉,早就让藏地成为探险家的乐园。在盗墓寻宝小说兴起后,围绕着西藏所展开的一系列争夺,更是成为当代作家们驰骋想象力的舞台。
一口气出到第九本的《藏地密码》,创造了畅销书的神话。作者何马以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的传说为背景,将任务目标锁定在1200年前封存的大量经典和圣物上。作者没有着力表现高原的风土人情,而是将读者带到位于中、印、尼(三国)的交界地带人迹罕至的喜马拉雅山脉。藏獒专家、红衣喇嘛、深情少女、特种兵和武警、动物学家、资深科考队员陆续加入探险,组成了一支奇异的队伍,一步步揭开“紫麒麟”和神庙传说的悬念……
而另一位凭借《藏獒》成为畅销书作家的杨志军,也推出了号称“中国版《达芬奇密码》”的寻宝小说《伏藏》。伏藏特指藏传佛教徒在他们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难时藏匿起来,日后重新挖掘出来的经典,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需要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去点燃。与前作讲述温情脉脉的动物与人类情感的内容迥异,作者在《伏藏》的开篇就抛出了巨大的悬念,用一场北美发生的凶杀案,将读者引入寻找伏藏以帮助人们度过世界性精神危机的主线之下。在北京、青海、甘肃与西藏的空间变换与仓央嘉措前世今生的时光流转的交织中,主人公一次次通过对仓央嘉措生平与情诗的解读,找出其中暗含的线索……
这两本书代表了一种类型:都有一位对藏族历史和习俗极其了解的主人公,都被卷入一个看似云山雾罩毫无头绪的迷局,情节推进中滚雪球似的引入更多相关的藏地知识,也牵引出形形色色敌友难辨的人物。这两个探险中的领导者,《藏地密码》的主人公卓木强巴是训犬基地的主人,还是复旦大学的客座教授;《伏藏》的主人公香波王子是中央民族大学的高材生,藏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两人早就离开了高原,融入了现代都市,并都以自己的方式扬名立万,尽管一者沉郁一者放旷,但骨子里他们都有着藏民热忱坚毅的品格。无论他们在都会中怎样如鱼得水,关于藏地的任何一点消息都能令他们仿佛听到神谕一般,立刻返回西藏。他们与生俱来的藏民特质一点也没有因为疏于练习而退化,正如他们对藏地的感情也在一次次历险中得到升华。与一个多世纪前西方学者的俯视视角以及大多数旅游者的旁观视角不同,这些小说反而提供了一个“平视”着的个中人视角,当他们谈论天葬、密宗、九犬一獒、雍仲符号等种种西藏特有的神秘事物时,作者没有仅仅充当摄影机和导游,而浸润着自己对藏地文化的理解和情感。
阅读悬疑,读懂西藏,得到洗礼,或许所谓的宝物本身只是虚无,但这一段历险却可能影响一生。
编辑:王琳璐
走在去西藏的路上
许多到过西藏的人都说,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旅行,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像西藏一样,让人如此惦念,反复回味。
打算去西藏的时候,我在美国的学业还有一年没完成。夏天3个月的假期,既不想打工,也没心思修夏季课程。只想逃离一切——学业、毕业之后的出路,和行之将尽的一段恋情。
有很多人是被西藏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所吸引,想去寺庙看僧人辩经,或是一窥神秘的天葬;也有人想领略高原风光,到可可西里无人区冒险,在阿里的搓板路上自驾,或是一睹珠穆朗玛峰的雄姿。而我,说不出任何理由。至今也没有分清楚藏传佛教里的红教、白教和黄教之间的关系,更讲不出那几任著名喇嘛的故事。向往西藏,只因为向往通向圣地的方式和过程。
描写西藏的书有很多,但是在第一次去西藏之前,除了一本“藏羚羊”系列的旅行书之外,那些感性的关于西藏的字。我一个都没读过。文字是最具有欺骗性的。不喜欢被别人的描述左右,留下某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是希望以一个完全中性甚至空白的态度去认识它。“藏羚羊”相对客观而翔实的介绍适得我心。这套最早出版于2001年5月(后来被多次再版)的国内自助游手册,有一句很棒的口号:“我们提供除时间和金钱以外的一切自助旅行所需。”书里的每一位作者都能称之为自助旅行专家,他们的权威来自于他们对各自撰写部分的历史、地理、人文、风光、交通、食宿等与旅行中的每个相关细节的了解与掌握,而且,为完成本书稿,他们多次沿着熟悉的线路旅行,获得了可信度极高的一手资料,所以。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他们的足印。对于背包客而言,这就像是最好的“粮食”。因为他们在用最准确、最实用的信息,最独到的观点,提倡一种朴素的旅行价值观,一直与读者共同成长着。
于是在“藏羚羊”的陪伴下,我背上包准备一路蹭车进藏。连专业的背包也没有,只带了一只大学刚毕业那年买的Jansport书包,里面塞了一个月要用的所有物品,外加一台笔记本电脑。还带了一只在城里用的单肩挎包,放些现金和重要的证件,这些就是我做背包客的全部家当。后来回想,如果当时我有辆车并且碰巧还对进藏地形有点熟悉的话,搞不好我也会像那个化名扎西顿珠的大哥那样干件很酷的事——“把车开到西藏去”。《把车开到西藏去》是一本非常幽默非常过瘾的故事书。一个长得像藏民的汉族人,在西藏买了一辆二手吉普,当起了司机。他以扎西顿珠为名,记录了他在西藏当司机的许多年里遇到的人和事,也给我们展现了自由奔放的西藏生活:吃欢快的鸡蛋,边走边唱,开着越野车撒欢,裸奔,宿营,看珠峰日出,登米拉山过中秋,在荒原深处迷路,在咖啡馆邂逅美眉,干月黑凤高夜载着几位大汉——他们低声念叨要杀死谁……全书由55篇小故事组成,每一篇都不长,两三千字。每个标题都很诱人:《爱抽烟的车》、《禽兽不如的东西》、《瞧你的屁股往哪儿长》等等。故事写得也很幽默,有几篇让人想起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包袱在最后一抖。比如《禽兽不如的东西》、《炮团》,《闻香识女人》,谜底在最后才揭开,感觉像是真人演绎的侦探小说。故事好是一方面,但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在于它的文字,行云流水般,带着溪流一样的激越、欢畅。还有就是文字背后的狡黠和机智。有一些字句非常精彩,比如在吃烧烤时想到“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为什么会比其他动物聪明和发展得迅猛,那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知道了用火将食物烤熟了吃。如果当年发明钻木取火的是别的什么动物的话,说不定此时在火上被烤着的就是我们了”。还有大片揶揄朋友“弄一大群美女在镜头前晃来晃去就是没情节也非要晃它个波澜起伏不可”这样的字句在文章中比比皆是,在阅读中常常让人爆笑不已。
离开西藏看西藏
旅行结束之后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有一些情绪以为从此尘封,却每在阅读起那些与西藏有关的文字时莫名地心生满足,将那些只言片语捧在手中,看得又哭又笑。那样的情感早己脱离了文字本身哭也好笑也好都是因为对曾经站在郡片土地上的分分秒秒的深深思念。
有一天在“光合作用”书房打发时间,原本想在“旅游”分类架上找关于南美的旅行书,却一瞥眼看到一本《风转西藏——我在拉萨卖咖啡》,垒彩页+大间距排版,很适合休闲时随时翻翻。没想到看了几页,就不自觉地挪到附设的咖啡厅坐下来,要一杯冰咖啡,读起了香港人阿刚和泰国人oat从曼谷骑自行车到拉萨开咖啡馆的故事。这里面有阿刚和oat在曼谷建立的兄弟情,有咖啡馆里来来往往的朋友们的爱情,有藏族大姐在“3·14”西藏暴乱的时候维护风转咖啡馆的仗义侠情。文字不煽情,反而带着香港男孩子的狡黠和戏谑,而真情在故事里流淌。所以出现了一个孤身女子坐在咖啡馆角落里,以书挡脸,又是笑又是泪的雷人场面。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讲了一个留在拉萨青年旅馆做前台接待的四川女孩,在风转咖啡馆结识了过来做短期研究的香港男孩。男孩讲冷笑话的时候,一屋子的人,只有女孩笑得花枝乱颤。半年之后,男孩完成研究离开拉萨。爱说爱笑的女孩从此变得忧伤。有一天,她到咖啡馆和老板阿刚道别,说“我妈妈身体不好,我想回家了”。阿刚也没有追问。女孩回到四川之后,在QQ上和阿刚说,“我当初来拉萨,并没有想过要留在这里的理由,但是我留下来了。他走了之后,我却开始想我继续留下来的理由,我想不出来,理由已经被他带走了,所以我也决定离开了。”看到这里突然觉得有点心痛,这和当时住在东措的时候,有一天晚归,听见一个女孩子在楼道里讲电话的感觉一样。她带着哭腔说:
“你还要我怎么样呢?我已经躲到西藏来了,我还能怎么样?”我心里一颤。虽然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人在哪里,说过什么,和她是什么关系,但是不难猜测,这是一段结局不佳的恋情。而西藏,原来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后的栖身之所——我都逃到西藏了,我还能去到哪儿?
后来再逛书店的时候,赫然看到新书架上摆放着一本粉白色封面的小说《逃到西藏,也逃不出爱情》,心下暗咐:果然不是只有我和那个女孩有这种想法……
也说发生在西藏的爱情
西藏总是和爱情逃不开关系。多情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留下了美丽的情诗,神山神湖也拥有自己的性别和关于爱情的传说。如果有人说丽江是艳遇之城,他一定没有到过西藏。有人为了逃离感情纠葛去西藏,也有人为了寻觅爱情来到西藏。
几乎在所有关于西藏的爱情小说中,都会出现仓央嘉措的名字。“不负如来不负卿”,短短七个字概括了仓央嘉措的爱情缠绵而凄婉的宿命。这位24岁之后便生死不明的六世达 赖,政治经历更像是一个不能自主的牺牲品。仓央嘉措在经义上极富天分,而矛盾重重的境遇更激发了他无穷的创作情思,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非高不可及。而这一切,也源于他对情人玛吉阿米那深厚绵长的爱。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玛吉阿米,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于是他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来到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
但仓央嘉措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领袖的显赫身份,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只有他会发问、只有他敢以情爱问佛:“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颧?”他说,“佛曰:那只是县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只有他会琢磨爱人交往间那最细微的心情,“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首被视为神作的《流光飞舞》(电影《青蛇》主题歌)最精辟的几句:“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原来只不过是黄霰做了仓央嘉措的文抄公。仓央嘉措以方外人的身份挑战宗教与人性的禁忌,却写出了最熨帖的爱情心事,他的诗是藏区人人心中爱的皈依。喜爱这位年轻善感的活佛的信众们不相信他殒命于那般花样的年纪,反而将他视为“爱神”尊重。他付出了达赖喇嘛的地位和权力,付出了生命,却用爱情与情歌,把灵魂推向了辉煌与永恒;用惨烈的命运,让整个西藏为他疼痛。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仓央嘉措拥有不同的面貌。在《仓央嘉措诗传》中,他是个天资聪颖并热心政务的青年活佛,以继承五世达赖遗愿为己任;在《不负如来不负卿》中,他则是被宗教世界与世俗信众都珍重护持的逍遥少年,“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振聋发聩,勘破红尘却一往无前,在长篇小说《伏藏》中,作者用仓央嘉措的情诗作为开启藏传佛教圣物经典的钥匙,每个追逐宝藏的参与者都在他的诗歌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信仰。仓央嘉措是尊者,却不妨碍他追求自由和幸福,不妨碍他在尊重人类的天性的时候,依然显得如此超凡脱俗。
而后来者,虽不至于有仓央嘉措那样悲壮的爱情经历,但依然用各自在西藏体验的深浅不一的爱的历程,在向这位藏区里的“爱神”致敬。在《藏地情书》里面集合了十来个爱情故事。狗血的、凄清的、煽情的,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爱情故事都能在这里找到。虽说书的内涵不见得有多么深刻,情节构架也不能算成熟精湛得无可挑剔,但令人意外的却是几位作者的文字,对细节和情绪的描摹颇有独树一帜的风范,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敏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唤醒一些陈年的记忆,以至于让阅读的速度不自觉地放慢,也自然而然地代入到故事铺设出来的剧情里。值得玩味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用词的考究并不给人过分刻意的印象。似乎每一个词都有承载的分量,不是为了华丽而华丽。比如《悲伤准时抵达》中关于少年情怀的爱情,当比死亡的来临更让人迷惘时才发现原来卑微到尘埃里去的爱情不过一直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再比如《静待格桑》里描述奔波忙碌回到原点后的幡然醒悟,最爱自己的人原来一直就在身边……其实文字的华丽与否并不在于辞藻的非常规和词汇的丰沛度。而是语言承载的想象力和情绪的感染力。几位作者对爱情的诠释,有的浓烈,有的淡雅,让人始终相信那些关于“缘来是你”的传说,没有什么比在午后的微风里品读这样一本书来得适当。
还有那本著名的由博客连载而引发阅读热情的《藏地白皮书》,则是以长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美好到有些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男女主人公从在拉萨八朗学旅馆白色招牌下第一次的相遇,到跨越大理、深圳、北京、香港数个城市的相恋,再到最后英国伯明翰的简单婚礼。全部的心路历程,因为真实,因为爱,让人动容。读完故事合上书的那一刻,不禁在想,平日里糊里糊涂的生活好像都让人几乎淡忘了那些柔软的细节,大大咧咧地过着走路不看风景的日子时,很庆幸能被这本书拉扯了大脑里一些细小的神经。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心理治疗。
触及心灵的历练
在谈及西藏的话题中,有人为了单纯的自然风光,有人为了逃离都市的陈腐也有人为了追寻纯净的爱情,然而殊途同归地都在到达西藏之后经过了一番人生中无法忘怀的历练。
还记得在安妮宝贝那本关于西藏旅行的小说《莲花》里,女主人公庆昭看似平淡无奇的表面背后隐藏着的巨大隐痛。同样,她在旅行中的同伴善生也一样有着千疮百孔的过去。两个人选择在西藏旅行、徒步穿越墨脱的理由近乎相同——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求生都已经变得相当困难,肉体上的磨难会让人无暇顾及“五阴炽盛”躁动,也最容易释放种种怨怼。
《莲花》曾有一段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遭遇蚂蝗的描述,“她伸出手,看到手背上一条蚂蝗,竖起柔软饱满的身体,晃动带有吸盘的尾巴,寻找更新鲜芬芳的血液,而它另一端的吸盘已经扎入皮肤。手腕上还有三条。她分别掐住它们的尾巴,果断地用力扯下。粘湿残缺的肢体纠缠在手指上蠕动,刮擦在石头上,不用在意它们是否死亡或消失,反正遍地都是。”当一个人穿越艰难险阻才到达瑰丽的彼岸的时候,还有什么比生命的本身更值得礼赞的呢?
本身就曾参与灵修的作家陈泠最近出版了她的新小说《心印:那些与西藏的前世今生》,主人公西儿有些自传色彩,自幼天赋的灵气使她与众不同,成年后机缘巧合之下皈依于西藏雍仲苯教上师,成为一名有能力开解人们心结、救治人们心病的心灵医生。心灵医生与心理医生,仅一字之差就体现出了西儿的独特之处。当代社会虚荣,浮躁、充满竞争,人们或多或少都裹挟在一些利益和纠葛之中,存在难以解除的心结。心理医生用理性与病理来开解,是药水;心灵导师则提供一种宗教力量,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是精神的清凉饮料。书中的人们身份各异,有公务员、富豪、演员、主持人,碰到的是几乎每个都市人都会碰到的情感与事业的烦恼。西儿以神奇之力让他们了悟自己的前世根源,找到问题症结,给予焦灼的灵魂以安宁。
资深女作家毕淑敏的新作《我从西藏高原来》被誉为“最柔软最干净最温暖”,女作家自己17岁就前往阿里当兵,在11年军旅生涯中,年轻女兵充满使命与梦想的生活影响了她的一生。在小说里,5个花样年华的女兵在海拔5000米的哨所扎根,天寒地冻、空气稀薄,连水都煮不到沸点,鸡蛋也煮不熟。5个女孩子虽不是娇生惯养,但当兵前也没吃过什么苦;到了部队上 却每天只能吃脱水蔬菜、压缩饼干,难得运上来的蔬菜都有冰雪的味道,带降落伞空投的西瓜还遇到了气流滚进山谷……就在这种环境下,她们仍然勤奋学习,苦中作乐,即便是坐在运载米袋的卡车后面颠簸着一路进发,心也是充实的。这种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打心眼里受到感染。
1904年,英国人从喜马拉雅山南坡进军西藏,并最终占领了拉萨,制造了后来称为“红河谷事件”的屠杀。领导那支队伍的是一个醉心异域文化的军官,作家荣赫鹏(后获封爵士)在军队正式入侵前,他曾数次以游历为名刺探军情,并坚持认为西方对东方文明的驯化是一种进步。在拉萨,他与在中国其他地方一样,得到了赔款、租借与通商。在他离开拉萨的时候,一位活佛送给他一尊佛像,希望荣赫鹏“每当看见他,都能以友好的情感而联想到西藏”。荣赫鹏在黎明的城墙边接受了活佛的赠物,顿时“感到了一种美妙的欢乐和巨大的美好愿望”。“这种欢乐不断地增长,以致极大的力量触动了我的心。我从此以后再也不会产生坏念头了,再也不会成为任何人的敌人了”。宗教的力量竟如此神奇,让荣赫鹏终生不再以征服的履历为荣,他后来的政坛生涯非常低调,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过去,弥留之际,他仍手捧活佛送给他的佛像——这是个关于侵略者的故事,早已为人熟知,在最近出版的《西藏:远方的上方》中亦有记载,尽管对于侵略者已经无需评判,一切自有公断,但人们愿意相信那些去过西藏的人们更加接近灵魂的真相。
藏地探险:高原的魔力
被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所苦的人们,怀抱种种希冀,更企图历险,但终会被感染和点化。红尘中的我们阅读这些故事,也似乎因此寻到了快乐的真谛……
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世界对东方文明的征服,世界曾经掀起一阵西藏探险热。《刺刀指向拉萨》、《西极探险》这样的书虽然是作者以现代地理学观点考察的成果,但在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中也不免流露出文化侵略者居高临下的优越。雪域高原下蕴藏的丰富矿藏,以及千百年来虔诚的佛教徒们不断的供奉,早就让藏地成为探险家的乐园。在盗墓寻宝小说兴起后,围绕着西藏所展开的一系列争夺,更是成为当代作家们驰骋想象力的舞台。
一口气出到第九本的《藏地密码》,创造了畅销书的神话。作者何马以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的传说为背景,将任务目标锁定在1200年前封存的大量经典和圣物上。作者没有着力表现高原的风土人情,而是将读者带到位于中、印、尼(三国)的交界地带人迹罕至的喜马拉雅山脉。藏獒专家、红衣喇嘛、深情少女、特种兵和武警、动物学家、资深科考队员陆续加入探险,组成了一支奇异的队伍,一步步揭开“紫麒麟”和神庙传说的悬念……
而另一位凭借《藏獒》成为畅销书作家的杨志军,也推出了号称“中国版《达芬奇密码》”的寻宝小说《伏藏》。伏藏特指藏传佛教徒在他们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难时藏匿起来,日后重新挖掘出来的经典,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需要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去点燃。与前作讲述温情脉脉的动物与人类情感的内容迥异,作者在《伏藏》的开篇就抛出了巨大的悬念,用一场北美发生的凶杀案,将读者引入寻找伏藏以帮助人们度过世界性精神危机的主线之下。在北京、青海、甘肃与西藏的空间变换与仓央嘉措前世今生的时光流转的交织中,主人公一次次通过对仓央嘉措生平与情诗的解读,找出其中暗含的线索……
这两本书代表了一种类型:都有一位对藏族历史和习俗极其了解的主人公,都被卷入一个看似云山雾罩毫无头绪的迷局,情节推进中滚雪球似的引入更多相关的藏地知识,也牵引出形形色色敌友难辨的人物。这两个探险中的领导者,《藏地密码》的主人公卓木强巴是训犬基地的主人,还是复旦大学的客座教授;《伏藏》的主人公香波王子是中央民族大学的高材生,藏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两人早就离开了高原,融入了现代都市,并都以自己的方式扬名立万,尽管一者沉郁一者放旷,但骨子里他们都有着藏民热忱坚毅的品格。无论他们在都会中怎样如鱼得水,关于藏地的任何一点消息都能令他们仿佛听到神谕一般,立刻返回西藏。他们与生俱来的藏民特质一点也没有因为疏于练习而退化,正如他们对藏地的感情也在一次次历险中得到升华。与一个多世纪前西方学者的俯视视角以及大多数旅游者的旁观视角不同,这些小说反而提供了一个“平视”着的个中人视角,当他们谈论天葬、密宗、九犬一獒、雍仲符号等种种西藏特有的神秘事物时,作者没有仅仅充当摄影机和导游,而浸润着自己对藏地文化的理解和情感。
阅读悬疑,读懂西藏,得到洗礼,或许所谓的宝物本身只是虚无,但这一段历险却可能影响一生。
编辑:王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