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阅读模式,沉浸式阅读有着自己天然的优势,学生在阅读中沉浸其中的话可以有效提升阅读学习的效果,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作者在本篇文章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对于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在沉浸式阅读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要真正让学生自己沉浸其中,所以教师也要多多去创新课程,开拓更多形式的沉浸式教学路径,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为语文阅读带来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沉浸式教学这一理念是近几年才在国内流行开来的,沉浸式教学就是说当人们的能力与所做事情的困难程度正好相吻合,那么人们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保持一个全身心的投入,进入所谓的沉浸状态。而当人们进入了沉浸状态之中以后,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这项工作上,从而出现所谓的“忘我”境界,这听起来或许有些玄幻,但却是真真正正存在的。语文阅读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达到一个沉浸式的状态,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一、沉浸式教学的特征
想要保障沉浸式教学的有效运用,教师就要去开辟多条道路,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进文章中,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所处的环境与内心想法,这就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要求的读者、作者、作品三者的有效串联。通过对于沉浸式教学的资料考察与笔者这段时间的应用经验,笔者认为沉浸式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最大区别有三点。第一点就是沉浸式教学突出了一个师生之间的互通性,与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与新兴的生本课堂都不相同,沉浸式教学必须要求老师与学生进行一个相互配合,因为开展沉浸式教学时,教师必须率先将自己沉浸在文章中,然后通过自己的情绪调动起班级的阅读氛围,然后使得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脚步,一同沉浸在文章所构建的环境中,所以沉浸式教学有着明显的互通性。第二点是带领性,根据上一点可以得知,沉浸式教学的开展必然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通过教师的情绪以及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含义。第三点就是完整性,完整性的意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对于文章的讲解与思考保证完整,切勿出现对于某一段文章的单独解析,因为沉浸式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不同,这种模式是将学生整体带入进文章中,就如同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片面的段落理解与解析难免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对于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不去结合前因后果去思考问题就一定无法做到充分理解文章,所以保持完整性也是沉浸式阅读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二、开展沉浸式阅读的有效措施
(一)保持虚心、扫清情感障碍
何为保持虚心,保持虚心就是要让学生在文章阅读之前要将自身的偏见与先入为主的意识抛弃掉,很多学生在课下的閱读量并不小,对于课本中的很多名著都已经有所涉猎,同样的,在学习之前也已经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就会导致一些学生会出现膨胀满足感,认为自己对于文章的认知才是正确的,所以教师此时要给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观念,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固然是好事,但同时也要学习其他人的思考方式,只有从多方面对于文章进行思考,才能做到有效开展沉浸式阅读教学。而中学阶段学生们的思维意志正处于活跃期,对于很多文章的内容可能会出现一种出于情感上的抵触心理,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疏导工作,在教学目标上不要太急于求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文章。例如在《背影》这篇文章中,许多学生出于一种对于父子之间感情的羞耻感,很难去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更别说进行更加深入的情感探索,此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留出足够多的时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起与父亲之间的点点滴滴,来让学生慢慢打破那层情感上的障碍,通过一遍一遍的引导及询问,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朱自清那份朴实的父子之情。
(二)建立情景、代入文本之中
既然是沉浸式教学,那就没有比建立一个真实的情景能够更加给人真实感的方法了,很多我们需要阅读的教材及名著都是上个世纪甚至更久的故事了,这种年代感较远的文章光靠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想象很难给人以真实感,沉浸式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太好,所以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相应的场景模拟,这样既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原本虚幻的情景能够更加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当情景越来越真实,学生的参与感与沉浸感自然就会越来越强,从而使沉浸式教学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沉浸式教学作为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相当出色的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的了解更加细致、透彻,所以教师们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为学生开辟沉浸式教学道路,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过程,为学生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
[1] 冯美红 .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研究 [D]. 苏州大学 ,2011.
[2] 魏巍 . 初中古典诗词沉浸教学研究 [D]. 贵州师范大学 ,2015.
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杨兴年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沉浸式教学这一理念是近几年才在国内流行开来的,沉浸式教学就是说当人们的能力与所做事情的困难程度正好相吻合,那么人们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保持一个全身心的投入,进入所谓的沉浸状态。而当人们进入了沉浸状态之中以后,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这项工作上,从而出现所谓的“忘我”境界,这听起来或许有些玄幻,但却是真真正正存在的。语文阅读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达到一个沉浸式的状态,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一、沉浸式教学的特征
想要保障沉浸式教学的有效运用,教师就要去开辟多条道路,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进文章中,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所处的环境与内心想法,这就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要求的读者、作者、作品三者的有效串联。通过对于沉浸式教学的资料考察与笔者这段时间的应用经验,笔者认为沉浸式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最大区别有三点。第一点就是沉浸式教学突出了一个师生之间的互通性,与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与新兴的生本课堂都不相同,沉浸式教学必须要求老师与学生进行一个相互配合,因为开展沉浸式教学时,教师必须率先将自己沉浸在文章中,然后通过自己的情绪调动起班级的阅读氛围,然后使得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脚步,一同沉浸在文章所构建的环境中,所以沉浸式教学有着明显的互通性。第二点是带领性,根据上一点可以得知,沉浸式教学的开展必然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通过教师的情绪以及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含义。第三点就是完整性,完整性的意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对于文章的讲解与思考保证完整,切勿出现对于某一段文章的单独解析,因为沉浸式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不同,这种模式是将学生整体带入进文章中,就如同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片面的段落理解与解析难免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对于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不去结合前因后果去思考问题就一定无法做到充分理解文章,所以保持完整性也是沉浸式阅读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二、开展沉浸式阅读的有效措施
(一)保持虚心、扫清情感障碍
何为保持虚心,保持虚心就是要让学生在文章阅读之前要将自身的偏见与先入为主的意识抛弃掉,很多学生在课下的閱读量并不小,对于课本中的很多名著都已经有所涉猎,同样的,在学习之前也已经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就会导致一些学生会出现膨胀满足感,认为自己对于文章的认知才是正确的,所以教师此时要给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观念,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固然是好事,但同时也要学习其他人的思考方式,只有从多方面对于文章进行思考,才能做到有效开展沉浸式阅读教学。而中学阶段学生们的思维意志正处于活跃期,对于很多文章的内容可能会出现一种出于情感上的抵触心理,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疏导工作,在教学目标上不要太急于求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文章。例如在《背影》这篇文章中,许多学生出于一种对于父子之间感情的羞耻感,很难去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更别说进行更加深入的情感探索,此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留出足够多的时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起与父亲之间的点点滴滴,来让学生慢慢打破那层情感上的障碍,通过一遍一遍的引导及询问,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朱自清那份朴实的父子之情。
(二)建立情景、代入文本之中
既然是沉浸式教学,那就没有比建立一个真实的情景能够更加给人真实感的方法了,很多我们需要阅读的教材及名著都是上个世纪甚至更久的故事了,这种年代感较远的文章光靠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想象很难给人以真实感,沉浸式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太好,所以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相应的场景模拟,这样既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原本虚幻的情景能够更加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当情景越来越真实,学生的参与感与沉浸感自然就会越来越强,从而使沉浸式教学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沉浸式教学作为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相当出色的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的了解更加细致、透彻,所以教师们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为学生开辟沉浸式教学道路,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过程,为学生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
[1] 冯美红 .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研究 [D]. 苏州大学 ,2011.
[2] 魏巍 . 初中古典诗词沉浸教学研究 [D]. 贵州师范大学 ,2015.
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杨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