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丝绸打开了西方的大门,同时佛教也通过这条丝路传入东方。佛教受到高度重视,在不同时期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并多以皇家建筑和装饰方式为蓝本,体现威严之感。文章从丝织业发达,并极具装饰代表性的唐代入手,通过研究寺庙中常用装饰丝织品的种类、形态、特征等,探索寺庙装饰用纺织品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唐代;寺庙;装饰;丝织品;禅式风格
鼎盛时期的唐代,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共同促进下,丝织业异常发达。大量珍贵的丝织品用于寺庙装饰,绚丽的丝织品与深沉幽静的寺庙院落彼此映衬,带来独特的视觉审美。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自唐以下的中国佛教,禅宗特盛,继而禅净合一。承载着交流作用的丝织品,不仅对寺庙建筑有着重要的装饰意义,也可以说是佛学禅意文化传播的重要物化载体之一。
寺庙装饰用纺织品属于“庄严具”的范畴,“庄严”一词有“装束、修饰、加意的打扮”之义,呈现出带有佛教特色装饰效果的状态,显示出“佛与菩萨从内心到外表以致环境的一种整体精妙宏伟盛饰的壮丽境界”,[1]庄严用以装饰严净庙堂。其中,五彩的丝织品以其高贵、典雅的柔性之美映衬在庄重、幽静的寺庙建筑中,散发出独特的装饰气质。
1 锦绣佛帐
帐是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佛、菩萨像前常悬挂门字形大幔帐,此种幔帐也称为“欢门”,多半在作法事时张挂使用。欢门两侧一般悬幡,故又称为“幡门”。自先秦以来古代室内装饰中划分空间,一般采用幔帐等纺织品,在重要人物的床榻上施帐,以示尊重。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佛、菩萨的尊崇与敬仰,往往在佛像前面也装饰以帐。[2]盛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丝织技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下快速发展,丝绸品类、数量大幅增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斜纹纬锦,可制成花型较大、色彩丰富、幅宽较宽、略为厚重的织锦,多用于装饰。佛帐上的图案常呈左右对称的状态,并在织锦等丝织品上用金线或彩色丝线绣制佛像、菩萨、文字、双龙、莲花、八吉祥纹、珍禽瑞兽、奇花异草等,边缘多以二方连续的莲纹装饰。唐代刺绣水平发达,多采用平绣、蹙金绣等。其中,蹙金绣算得上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刺绣工艺,用捻金线在织物表面盘成图案,然后用其他丝线进行固定,可自由表达多变的形象。印度国立博物馆至今还保存有一幅刺绣千佛帐,上面有幻化成不同形象的千佛小像。
2 幡幢飘扬
梵文Ketu,音译为“计都”,是用于装饰殿堂,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按形状分为幡和幢,多为绢质。其中幡为大宗,是最常用的庄严具。幡为旌旗的总称,后用于佛教,体现佛、菩萨的威德。幡似人形,由四部分组成,上部为三角形幡头,幡头上有挂袢,用来挂幡;中间主体部分为长方形幡身;幡身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幡手与幡身同长;幡身下方由三至五条幡足构成。幡的高度一般为2米,也有大型幡,长达7米至9米,如敦煌崖臂上悬挂的长达9.15米的丝织幡,上面装饰有七尊黄色的菩萨。唐代为丝织品发展的鼎盛时期,用于幡的材料品种繁多,一件幡可能用多种材料制成。例如,幡头用绢,幡身、斜边为绫,幡手、幡足则用较为轻柔的罗,[3]还有极其珍贵的缂丝也被用于佛幡,可见世人对佛、菩萨的敬仰。幡头采用莲座佛像、奇花珍禽或素色等装饰,多镶以包边。幡身因面积最大,有着最为华丽完整的装饰图案,除了不同形态的佛或菩萨像外,由于受到西域装饰纹样的影响,还有宝花、花鸟等亲近自然的主题。
幢是一种圆筒形状的旗帜,和幡都可称为“计都”。幢原用于王者仪卫,或指挥三军,掌握进退。后被应用于佛教,用来赞叹佛、菩萨及庄严道场,后多为祈福而挂。悬挂在殿堂内的幢,一般为圆形长筒状,也有六角或八角等多面幢形,采用绫、罗、绢等,上面以绣画经、咒者为主,局部装饰多用莲花或八吉祥纹。
唐代佛教除了通过不同宗派向群众宣传教义,还可以直接向群众进行传教活动。悬挂的幡、幢有着独特的用途,若幡挂于旗杆上,意味着道场为法会,若为幢,则道场讲经,人们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参加法会或是听经。“只问来学,未闻往教”意为“你来找我,向我请教,我尽心尽力为你解答。而我不是全知全能,怎敢教你?”体现出佛、菩萨、圣贤都是非常谦虚的,不会大肆宣传,而是通过含蓄的方式传递信息,古时在风中飘扬的幡幢便是最有利的通信工具。
3 凌空宝盖
宝盖原为古代帝王出门或仪仗时,戴在头顶或撑在车上的华丽伞盖,称为华盖、伞盖等。多用于尊者头顶之上,以示尊崇。唐代骆宾王《帝京篇》中提到:“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体现了出行时马车上的华丽装饰,以造威严之感。汉化佛教寺院中,在佛、菩萨所在的天顶施用天盖,特称宝盖,一类是直接把天花板造成宝盖。还有一种是以丝绸锦帛制成正圆形盖状悬挂在顶上,抬头观望时,多见绣画以莲花为中心,周围装饰有九龙、八吉祥纹等。在敦煌壁画以及古画中,常悬空绘制宝盖,呈现出凌空之势。在《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中,提到“於阶道侧竖诸宝幢,无量宝幡悬其幢头,百亿宝盖弥覆其上”。可见佛教装饰的恢宏之势。
4 桌围桌袱
唐代,正处于席居时代和垂足时代的转折期,随着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家具由低矮型向高大型转变,桌、椅等家具快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长桌、方桌等。桌围与桌袱都是殿堂内供桌或供盘上铺设的布艺纺织品。桌围较长而桌袱较短。其主要用途是显示佛、菩萨的庄严,此外也有整齐清洁之意。唐代多用丝织品进行装饰。桌围向外的一面长度到桌脚,上面绣画有金龙、莲花、奇花异草、瑞兽珍禽等,也有书写佛号、真言之类文字的。华美的丝织品搭配中国传统精工制作的隼榫结构精致供桌,体现出极具庄严的姿态。
5 传承发展
丝绸之路让中国与世界互通有无,东西方文化在这条丝路上交流互融,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尤其在盛唐时期得到空前繁荣发展,从其可见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历史的缩影。唐代寺庙装饰的丝织品用独特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辉煌时期的佛教装饰文化,对当今佛教装饰艺术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在浙江省内众多寺庙中,目前多数布艺装饰品采用光泽略刺眼的仿真丝电脑绣花制品,色彩、质感、工艺手法上与丝织品相去甚远。作为“丝绸之府”的浙江省可以利用自身盛产丝绸的优势,不断鼓励设计开发独具寺庙风格的禅式装饰丝织品。研发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的产品,采用天然真丝面料,以纯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再加上传统手工扎染与现代电脑绣花相结合的工艺,用新的手法讲诉佛经故事,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装饰新风尚。
参考文献:
[1] 白化文.“庄严”和庄严具[J].佛教文化,2015(03):122.
[2] 赵琳.释欢门[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6):84.
[3] 赵丰.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法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26.
作者简介:付岳莹(198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家居软装设计,家纺设计。
关键词:唐代;寺庙;装饰;丝织品;禅式风格
鼎盛时期的唐代,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共同促进下,丝织业异常发达。大量珍贵的丝织品用于寺庙装饰,绚丽的丝织品与深沉幽静的寺庙院落彼此映衬,带来独特的视觉审美。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自唐以下的中国佛教,禅宗特盛,继而禅净合一。承载着交流作用的丝织品,不仅对寺庙建筑有着重要的装饰意义,也可以说是佛学禅意文化传播的重要物化载体之一。
寺庙装饰用纺织品属于“庄严具”的范畴,“庄严”一词有“装束、修饰、加意的打扮”之义,呈现出带有佛教特色装饰效果的状态,显示出“佛与菩萨从内心到外表以致环境的一种整体精妙宏伟盛饰的壮丽境界”,[1]庄严用以装饰严净庙堂。其中,五彩的丝织品以其高贵、典雅的柔性之美映衬在庄重、幽静的寺庙建筑中,散发出独特的装饰气质。
1 锦绣佛帐
帐是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佛、菩萨像前常悬挂门字形大幔帐,此种幔帐也称为“欢门”,多半在作法事时张挂使用。欢门两侧一般悬幡,故又称为“幡门”。自先秦以来古代室内装饰中划分空间,一般采用幔帐等纺织品,在重要人物的床榻上施帐,以示尊重。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佛、菩萨的尊崇与敬仰,往往在佛像前面也装饰以帐。[2]盛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丝织技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下快速发展,丝绸品类、数量大幅增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斜纹纬锦,可制成花型较大、色彩丰富、幅宽较宽、略为厚重的织锦,多用于装饰。佛帐上的图案常呈左右对称的状态,并在织锦等丝织品上用金线或彩色丝线绣制佛像、菩萨、文字、双龙、莲花、八吉祥纹、珍禽瑞兽、奇花异草等,边缘多以二方连续的莲纹装饰。唐代刺绣水平发达,多采用平绣、蹙金绣等。其中,蹙金绣算得上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刺绣工艺,用捻金线在织物表面盘成图案,然后用其他丝线进行固定,可自由表达多变的形象。印度国立博物馆至今还保存有一幅刺绣千佛帐,上面有幻化成不同形象的千佛小像。
2 幡幢飘扬
梵文Ketu,音译为“计都”,是用于装饰殿堂,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按形状分为幡和幢,多为绢质。其中幡为大宗,是最常用的庄严具。幡为旌旗的总称,后用于佛教,体现佛、菩萨的威德。幡似人形,由四部分组成,上部为三角形幡头,幡头上有挂袢,用来挂幡;中间主体部分为长方形幡身;幡身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幡手与幡身同长;幡身下方由三至五条幡足构成。幡的高度一般为2米,也有大型幡,长达7米至9米,如敦煌崖臂上悬挂的长达9.15米的丝织幡,上面装饰有七尊黄色的菩萨。唐代为丝织品发展的鼎盛时期,用于幡的材料品种繁多,一件幡可能用多种材料制成。例如,幡头用绢,幡身、斜边为绫,幡手、幡足则用较为轻柔的罗,[3]还有极其珍贵的缂丝也被用于佛幡,可见世人对佛、菩萨的敬仰。幡头采用莲座佛像、奇花珍禽或素色等装饰,多镶以包边。幡身因面积最大,有着最为华丽完整的装饰图案,除了不同形态的佛或菩萨像外,由于受到西域装饰纹样的影响,还有宝花、花鸟等亲近自然的主题。
幢是一种圆筒形状的旗帜,和幡都可称为“计都”。幢原用于王者仪卫,或指挥三军,掌握进退。后被应用于佛教,用来赞叹佛、菩萨及庄严道场,后多为祈福而挂。悬挂在殿堂内的幢,一般为圆形长筒状,也有六角或八角等多面幢形,采用绫、罗、绢等,上面以绣画经、咒者为主,局部装饰多用莲花或八吉祥纹。
唐代佛教除了通过不同宗派向群众宣传教义,还可以直接向群众进行传教活动。悬挂的幡、幢有着独特的用途,若幡挂于旗杆上,意味着道场为法会,若为幢,则道场讲经,人们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参加法会或是听经。“只问来学,未闻往教”意为“你来找我,向我请教,我尽心尽力为你解答。而我不是全知全能,怎敢教你?”体现出佛、菩萨、圣贤都是非常谦虚的,不会大肆宣传,而是通过含蓄的方式传递信息,古时在风中飘扬的幡幢便是最有利的通信工具。
3 凌空宝盖
宝盖原为古代帝王出门或仪仗时,戴在头顶或撑在车上的华丽伞盖,称为华盖、伞盖等。多用于尊者头顶之上,以示尊崇。唐代骆宾王《帝京篇》中提到:“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体现了出行时马车上的华丽装饰,以造威严之感。汉化佛教寺院中,在佛、菩萨所在的天顶施用天盖,特称宝盖,一类是直接把天花板造成宝盖。还有一种是以丝绸锦帛制成正圆形盖状悬挂在顶上,抬头观望时,多见绣画以莲花为中心,周围装饰有九龙、八吉祥纹等。在敦煌壁画以及古画中,常悬空绘制宝盖,呈现出凌空之势。在《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中,提到“於阶道侧竖诸宝幢,无量宝幡悬其幢头,百亿宝盖弥覆其上”。可见佛教装饰的恢宏之势。
4 桌围桌袱
唐代,正处于席居时代和垂足时代的转折期,随着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家具由低矮型向高大型转变,桌、椅等家具快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长桌、方桌等。桌围与桌袱都是殿堂内供桌或供盘上铺设的布艺纺织品。桌围较长而桌袱较短。其主要用途是显示佛、菩萨的庄严,此外也有整齐清洁之意。唐代多用丝织品进行装饰。桌围向外的一面长度到桌脚,上面绣画有金龙、莲花、奇花异草、瑞兽珍禽等,也有书写佛号、真言之类文字的。华美的丝织品搭配中国传统精工制作的隼榫结构精致供桌,体现出极具庄严的姿态。
5 传承发展
丝绸之路让中国与世界互通有无,东西方文化在这条丝路上交流互融,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尤其在盛唐时期得到空前繁荣发展,从其可见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历史的缩影。唐代寺庙装饰的丝织品用独特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辉煌时期的佛教装饰文化,对当今佛教装饰艺术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在浙江省内众多寺庙中,目前多数布艺装饰品采用光泽略刺眼的仿真丝电脑绣花制品,色彩、质感、工艺手法上与丝织品相去甚远。作为“丝绸之府”的浙江省可以利用自身盛产丝绸的优势,不断鼓励设计开发独具寺庙风格的禅式装饰丝织品。研发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的产品,采用天然真丝面料,以纯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再加上传统手工扎染与现代电脑绣花相结合的工艺,用新的手法讲诉佛经故事,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装饰新风尚。
参考文献:
[1] 白化文.“庄严”和庄严具[J].佛教文化,2015(03):122.
[2] 赵琳.释欢门[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6):84.
[3] 赵丰.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法藏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26.
作者简介:付岳莹(198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家居软装设计,家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