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载体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l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数学 ”,即围绕某个主题将小学数学学科内外相关联的内容进行跨界整合,构造学习内容的交叉地带,推进融通创生,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提升数学素养为追求,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一种数学学习思维载体。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圆的认识”这节课可用“寻美”作主线,从外形美、内在美、构造美、应用美四个方面对圆展开研究,通过“数学 生活”“数学 实践”“数学 语文”“数学 审美”等形式,改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体验,引领学生经历一段充满张力的思维旅程。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观察比较,感受圆的外形美
  师:(出示生活中的圆)这些物体上有圆吗?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圆?看到圆,你有什么感受?古希腊数学家曾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出示常见平面图形)这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和它们相比,你觉得圆究竟美在哪里?
  生1: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有角。
  生2:圆的线条很柔和,它的边是一条弯曲的线,其他图形的边都是直的线段。
  生3:圆非常饱满,象征着圆满。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圆是一种曲线图形,柔和、饱满、匀称,圆的外形确实很美。
  设计意图:“数学 生活”引发学生对“圆是最美的”探究欲望,通过与其他平面图形进行对比,初步感知圆的外形美,从寻美的角度为新课展开做好铺垫。
  二、操作思考,体验圆的内在美
  1.操作
  师:圆的外形为什么这样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内部,探索其中的秘密。请拿出圆形纸片,沿不同的方向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生2:我发现这些折痕的长度都相等。
  生3: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个点。
  生4:每条折痕的两个端点到圆中心的长度是相等的。
  师: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秘密!这些折痕所在的线段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这些直径相交的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表示。
  2.思考
  师: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1:沿任意方向对折都能折出一条直径,所以直径有无数条,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半径也有无数条。
  生2:我测量后发现这个圆的直径都相等,半径也相等。
  师:古人把圆的这个特征叫作“一中同长”。你能理解这四个字的含义吗?
  生1:“一中”就是一个中心,也就是一个圆心,“同长”就是半径都一样长。
  生2:“同长”除了表示半径相等,也可以表示直径相等。
  师:因为有了“一中同长”的特征,使得无数个离圆心距离相等的点汇聚成了一条完美的曲线,这样一来圆的外形还能不美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的特征,并归纳得出“一中同长”的本质属性。“数学 操作”顺应了学生探索图形特征的认知方式,走出了先用圆规画圆再探索“一中同长”特征,导致出现循环论证、虚假发现的教学误区。
  3.延伸
  师:(出示图1)这个圆内画了4条线段,哪条线段最长?
  生:直径最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也可以量一量。
  师:观察、测量可以知道结果,其实推理也能帮我们进行判断。从圆心画两条半径和④号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继续观察,和③号线段也构成一个三角形(见图2)。有什么想说的?
  生1: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两条半径的和大于③号线段的长。
  生2:两条半径拉直了就是一条直径,所以直径比其他线段都要长。
  师:由此可见,连接圆上两点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设计意图:探究圆上最长线段时,淡化了传统的用直尺固定一点,旋转比对的方法,从圆跨界到三角形,借助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推理,学科内部纵向联通,凸显数学内在的逻辑演绎,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三、探究作图,体会圆的构造美
  1.启发
  师:如果我们要画一个圆,运用什么工具才能画出具有“一中同长”特征的圆呢?
  生1:用圓规来画圆。
  生2:先把圆规的两只脚叉开,然后把针尖固定在纸上,捏住手柄旋转一周就能画一个圆。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3:圆规针尖对应的点就是圆心,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满足“一中同长”的特征。
  师:除了用上面的方法,我们可不可以创造一个工具来画圆呢?
  生4:把直尺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装上笔,旋转一周就可以画一个圆。
  生5:把棉绳的一端固定,然后拉直,另一端套上铅笔旋转一周就能画圆。
  生6:握紧两支笔,一支笔的笔尖固定做圆心,另一支笔转一圈就行了。
  师:真不简单,想到这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是不是都能成功画圆呢?每人选择一种方式,尝试画一个圆。
  2.交流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圆时,分别要注意什么呢?
  生1:用圆规画圆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化。
  生2:用棉绳画圆时,固定的一端一定不能动,画的过程中绳子要拉紧,不能松,不然就做不到“一中同长”,也就画不成圆了。
  3.内化
  师:如果把棉绳换成皮筋,也能画圆吗?谁来试一试。
  生:皮筋有弹性,画圆时长度会变化。
  师:看来要想成功画圆,必须满足“一中同长”的特性。   设计意图:学生提出用圆规或圆形物体可以画圆后,要求学生创造一种画圆的工具,让“数学 实践”打开学生思维,画圆不一定用圆规,感悟不同画法之间的共同属性。而后让学生用有弹性的皮筋画圆,一番努力之后不能成功,在对比冲突中感受画圆时定点和定长的必要性,深刻感悟圆的构造之美。
  四、实例分析,理解圆的应用美
  1.研究
  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车轮,很多盖子都设计成圆形,这是为什么呢?请学生拿出车轮模型和奶粉罐,开始研究。
  2.交流
  师:哪一组来汇报车轮的研究结果?
  生1:车轮设计成圆形,滚动时摩擦力比较小,所以滚得快。
  生2:我发现车轴安装在圆心,车轮转动时车轴与地面的距离相等,从而比较平稳。
  师:车轮设计成圆形应用了圆的什么特征呢?
  生:圆心到地面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用了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
  师:奶粉罐的盖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呢?
  生1:圆没有棱角,不容易伤到小朋友。
  生2: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能很容易把盖子盖上去。
  师:這又是应用了圆的什么特征呢?
  生1:直径是圆上最长的线段。
  生2:同一个圆的直径都相等。
  设计意图:能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学习数学的理想境界,选择车轮和盖子两种素材,放手让学生去研究为什么设计成圆形,“数学 实践”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的回答不全是数学角度的,借助课件演示,很快就能悟出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上升到圆的应用之美,对接生活,实现跨界。
  五、总结提升
  1.回顾并拓展
  (课件依次出示风旋涡、水旋涡、树干截面、鸟窝)圆是美的图形,美在外形、美在内在、美在构造、美在应用,圆的美风知道、水知道、树知道、鸟儿也知道。(课件依次出现和圆有关的词语、诗句、名言、数学思想)圆的美还在于思美、言美、诗美……圆的美还期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去发现!
  2.延伸
  出示实践作业:(1)测量一棵大树的直径。(2)做一个尺规可以画大小不同的圆。
  设计意图:课尾从数学上的圆到自然现象中的圆再到文学作品中的圆,“数学 自然”“数学 语文”“数学 审美”,引领学生打破学科壁垒,从数学之外观察圆,感悟圆的美,再回到圆出于方、化圆为方等数学思想。实践作业以期学生学以致用,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去追寻更美的境界。
  “数学 ”作为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载体,正是通过跨界整合、融通创生,重组学习材料,优化学习资源,改变学习方式,向宽处行,促深处思,使数学学习不再停留于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注重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教育是什么    我愿意把教育看成一次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是路上的行者。决定每个人旅途的不是终点,而是过程,是过程中无边的风景:有时,可能是难以逆料的困难和痛苦,有时,则可能是不曾预约的美丽和幸福。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朱永新先生这话,我深以为然。而对
本刊讯 2017年6月5-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与阅读素养提升”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为公益性质,参会人员主要包括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教研员、主管校长,还有部分高校研究人员、图书编辑等,参会人数达到300余人。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坚主持。  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
我们总开玩笑“白痴是会传染的”,没想到这话还真说中了——科学家最近发现了“白痴病毒”。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名为chlorovirus ATCV-1的绿藻病毒,它被证实能让人类“变笨”。  经过调查,感染者的智商、注意力、视觉处理能力均有所下降。有趣的是,本身没有携带chlorovirus ATCV-1的人,并不会通过游泳接触藻类感染这种病毒,因此,科学家推断这是人
幼小衔接是幼儿期主要的挑战之一,对幼儿未来发展有长远的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普遍认为幼儿园大班的课程与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框架、课程目标、核心内容以及教学时长保持一致能够促进教学的连续性[1]。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厚生劳动省在《保育所、幼稚园与小学的衔接事例集》中提出幼小衔接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儿童交流、教师沟通和课程衔接,其中课程衔接是重要且困难的,也能真正达到一贯教育的目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笔者尝试以不同学科教师联合组建学习小组,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为项目主题,开展教师项目式学习,在分析项目式学习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从主体参与、团队协作、项目选取、问题驱动、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学习小组的持续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教师专
课堂只有实现了由教师主宰向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才能是真正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换一种说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个别化选择。  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取了韦庄的词《菩萨蛮(其二)》作为自主赏析的篇章,放在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中。词作如下: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
你的脸就是身体的预告牌。在脸上,写满了你的饮食、健康以及情感方面的信息,就如同脸色苍白意味着生病一样,“你过胖了”、“下身容易堆积脂肪”等其他信息也会在脸部显现。减肥的第一步还是应该从镜子前就绪,看看自己属于那种脸谱,让你的脸告诉你该怎么减。    What’s脸谱瘦身  脸上布满经络,每一根经络都牵动身体的器官和肌肉,一旦某个地方的经络因为毒素不畅而堵塞,直接在脸部的表现就是浮肿。因此观察浮肿就
编者按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多年来在“深度学习”领域进行深耕,在美术教育上收获显著,其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美术“1 X教学”可以为业界提供借鉴。  最近十年的课改进程中,中小学美术课程逐渐扭转了以往“重技法、轻素养”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作为“情感人”“道德人”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些可喜成绩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从低段到高段呈现出“热爱—喜欢—平淡—无所谓”逐年弱
上大学的时候和同寝室的室友去上海开会,我俩都没拿行李箱,各自背了双肩包,里面装着电脑、换洗的衣服,两个人的包鼓鼓囊囊。  刚下火车,就奔去买地铁票。买票的人很多,队排得跟春运似的。  买完票我们就朝地铁里面奔,心想早点坐上去,早点到住的地方休息。背着大包上车,发现没有座位,室友说往别的车厢走走看,兴许能捡个漏儿。  我作为一个缺乏锻炼的资深瘦子,表示实在是走不动。看着地上也不脏,也没多想,在中间的
【摘 要】幼儿园班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误识——把“伪”兴趣当“真”兴趣,失判——把“丰富”当“深入”,缺思——重“预设”轻“动态”的问题。本文从“启——捕捉价值点,生成课程;推——挖掘探究点,生发课程;延——关注细微点,延展课程”这三个环节来实施“船来船往”班本课程,在真实情境中促进幼儿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敏捷性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班本课程 实践研究  一、问题提出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