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教师主要以中考为前提,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方法的训练,而且初中化学只有一年学习时间内容多、周期短,所以很多教师一般都以讲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某些知识的学习,虽然也借助于实验引入,但往往都以演示为主,让学生观察,若实验现象与教材现象不符时,就让学生记结论。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但学生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去学习,所以学习效果并不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即使暂时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很难取得成就。如何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实验就是一个良好的突破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而我们教师可充分利用初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
在讲解氧气性质时,我们通常要演示木炭、硫磺、铁丝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这几个实验现象漂亮,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从而检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是否全面,表达是否准确。例如,有的教师在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出现了黄光,教师提问现象学生回答木炭燃烧发出黄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很多教师会纠正不是黄光而应该是白光。但学生心里会想为什么会出现误差呢?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想原因,教师总结根本原因。这样学生对此实验印象深刻,同时学生的分析质疑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讨论交流能力
在二氧化碳制取一节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给每组准备的药品有大理石、碳酸钠、碳酸钙、鸡蛋壳、稀盐酸、稀硫酸、浓盐酸等,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对比大理石、碳酸钠、碳酸钙分别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反应速率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哪一种物质更合理。再做大理石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能否用稀硫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通过实验会发现稀硫酸不可以因为反应一会就停止了,教师解答是因为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发生。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只有稀硫酸但还想制取二氧化碳怎么办?同学们经过讨论可得出将大理石砸成粉末状,这样与稀硫酸接触面积增大,反应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有的同学就会发现实验台上的鸡蛋壳,他们会觉得非常好奇这有什么用呢?教师可引导咱们这节课是要制取二氧化碳所以你想一想鸡蛋壳是不是也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动手试一试吧。学生马上动手实验鸡蛋壳与酸反应,并得出结论鸡蛋壳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高涨,也懂得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在讲解燃烧与灭火一节时,关于灭火的方法同学们也已经了解了一些,这时让学生点燃各组的蜡烛,设置疑问请同学们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蜡烛熄灭?同学们开始实验,有用嘴吹的、用烧杯罩的、用手扇的、用抹布盖的、用水浇的,甚至有同学用剪刀将烛心剪下来的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各具匠心哪。我及时肯定同学们的做法,并引导同学们分析大家所采用的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这样就把“看实验”转变为主动探索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过程,主动地分析归纳和总结,提高实验的智力价值,从而让学生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实验技能,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以适应当前化学学科中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利用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兴趣以及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仅仅通过在学校做的实验有时候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何不利用学生家庭小实验来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呢?课外可指导学生在家做用收集到的废弃的铁片、铝罐、牙膏的锌皮等与食醋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利用制得的氢气吹肥皂泡验证氢气的密度,也可利用酸奶瓶验证氢气的爆炸实验。学生的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也可利用家里的食醋与用紫心萝卜制成的酸碱指示剂、铁钉、生锈的铁钉、小苏打、大理石等的反应验证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就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而努力学好化学。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猜想、形成假设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制定探究计划、进行设计与实践的能力;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表达与合作的能力。加强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构建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推理等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
在讲解氧气性质时,我们通常要演示木炭、硫磺、铁丝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这几个实验现象漂亮,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从而检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是否全面,表达是否准确。例如,有的教师在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出现了黄光,教师提问现象学生回答木炭燃烧发出黄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很多教师会纠正不是黄光而应该是白光。但学生心里会想为什么会出现误差呢?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想原因,教师总结根本原因。这样学生对此实验印象深刻,同时学生的分析质疑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讨论交流能力
在二氧化碳制取一节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给每组准备的药品有大理石、碳酸钠、碳酸钙、鸡蛋壳、稀盐酸、稀硫酸、浓盐酸等,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对比大理石、碳酸钠、碳酸钙分别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反应速率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哪一种物质更合理。再做大理石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能否用稀硫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通过实验会发现稀硫酸不可以因为反应一会就停止了,教师解答是因为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发生。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只有稀硫酸但还想制取二氧化碳怎么办?同学们经过讨论可得出将大理石砸成粉末状,这样与稀硫酸接触面积增大,反应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有的同学就会发现实验台上的鸡蛋壳,他们会觉得非常好奇这有什么用呢?教师可引导咱们这节课是要制取二氧化碳所以你想一想鸡蛋壳是不是也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动手试一试吧。学生马上动手实验鸡蛋壳与酸反应,并得出结论鸡蛋壳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高涨,也懂得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在讲解燃烧与灭火一节时,关于灭火的方法同学们也已经了解了一些,这时让学生点燃各组的蜡烛,设置疑问请同学们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蜡烛熄灭?同学们开始实验,有用嘴吹的、用烧杯罩的、用手扇的、用抹布盖的、用水浇的,甚至有同学用剪刀将烛心剪下来的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各具匠心哪。我及时肯定同学们的做法,并引导同学们分析大家所采用的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这样就把“看实验”转变为主动探索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过程,主动地分析归纳和总结,提高实验的智力价值,从而让学生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实验技能,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以适应当前化学学科中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利用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兴趣以及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仅仅通过在学校做的实验有时候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何不利用学生家庭小实验来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呢?课外可指导学生在家做用收集到的废弃的铁片、铝罐、牙膏的锌皮等与食醋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利用制得的氢气吹肥皂泡验证氢气的密度,也可利用酸奶瓶验证氢气的爆炸实验。学生的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也可利用家里的食醋与用紫心萝卜制成的酸碱指示剂、铁钉、生锈的铁钉、小苏打、大理石等的反应验证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就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而努力学好化学。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猜想、形成假设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制定探究计划、进行设计与实践的能力;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表达与合作的能力。加强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构建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推理等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