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日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当今不少语文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气氛热烈,这一喜人现象有力地证明语文课改的魅力。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上,更多时候看到的是学生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这无疑是热闹、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想来缺少了静思默想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其实,教学过程中适度的“沉默”和“讨论”乃至“争辩 ”等环节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只要在恰当的时机,适度运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学而不思则罔”,离开了安安静静的思考、揣摩、品味的课堂又有什么生命力可言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舍得给学生留下“静思默想”的时间
文以载道是语文的原则,语文教材的文本是“文道合一”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就要通过品读文本积累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文本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这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拥有必要的思维时间和机会,才能保证使学生“悟得”。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谈到自己的审美经验时就很有见地地说:“在独处的宁静的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幻化为生动的新奇的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试想,如果不是假以时间,不是凭借“独处时的宁静”的“静思默想”,能得到如此的审美体验吗?一篇好的选文,其深邃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往往蕴藏在文章内涵丰富的字里行间,要挖掘它,就少不了学生自己的沉潜涵泳、揣摩比较,若仅靠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或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析,学生不一定都能真正理解。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让学生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含义时,让学生默读3—9自然段,并认真思考:“我”为什么做起来却很难?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进行批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开始边默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的句子。教室里此时是这样的安静,没有小组的讨论,没有大声地朗读课文,但却能看到学生思考问题时认真的表情,看到他们真正的和文本接触,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经过五分钟的充分默读思考,许多学生的手都举得高高的,准备汇报自己学习的成果。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从‘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不少水花。’感受到这条鱼是作者好不容易钓到的,他花了很长时间,所以他难以下决心放了这条鱼。”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从‘到处都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这一句话感受到当时作者钓鱼时并没有别人在场,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所以完全可以不把这条鱼放回到水里。并且作者是这样喜欢这条鱼。因此做起来很难。”还有的学生说:“从‘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可以感受到这条鲈鱼又是这么大这么美,真是太难得了,所以做起来很难。”……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精彩、充分、到位。如果仅仅靠小组的讨论,而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会谈的这样深入;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或是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那么学生很难有真正接触文本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将懒于思考问题。 因此,我们要舍得给学生留下“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
二 、让朗读和默读比翼双飞,体现“静思默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永恒的主题,但“读”不仅仅体现为书声琅琅的有声朗读,还有同样重要的默读。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默读是用眼看,用心想,也就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而朗读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这正体现了朗读与默读应比翼双飞,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充分将朗读与默读进行了有机整合。整体感知时,我让学生自由放声读课文。学生在自由的朗读中找到了感受最深的句子“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找到了文章的切入点后,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静静的读书场,让学生在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到了晏子的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有胆有识 、热爱祖国。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楚王和晏子未曾见面就斗智的情景吧!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他的话妙在哪儿?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通过认真思考,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楚王不让晏子走城门,而是挖了一个洞,让晏子从洞中进入,借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来侮辱晏子。他的话就妙在晏子说楚国挖的洞是个狗洞,不是城门。要是访问“狗国”就钻这个洞,楚国让晏子钻这个洞,就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有了这样深入的思考体会,我接着问:“晏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的语言有力地反驳了楚王,使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了城门,真是令人佩服。你觉得晏子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学生说:“沉着、不慌张 、不卑不亢。”“自己来练一练吧!”……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我再适时地让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此时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读得更投入,更有激情。正因为将朗读与默读有机结合,读中悟,悟中读,学生才真正走入了文本之场,文本之境,我们才听到了学生声情并茂的琅琅诵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是呀,语文的阅读理解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它并不总是热热闹闹的,它需要书声琅琅,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个静思默想的“场”,在动静相生中尽显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
一、要舍得给学生留下“静思默想”的时间
文以载道是语文的原则,语文教材的文本是“文道合一”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就要通过品读文本积累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文本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这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拥有必要的思维时间和机会,才能保证使学生“悟得”。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谈到自己的审美经验时就很有见地地说:“在独处的宁静的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幻化为生动的新奇的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试想,如果不是假以时间,不是凭借“独处时的宁静”的“静思默想”,能得到如此的审美体验吗?一篇好的选文,其深邃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往往蕴藏在文章内涵丰富的字里行间,要挖掘它,就少不了学生自己的沉潜涵泳、揣摩比较,若仅靠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或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析,学生不一定都能真正理解。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让学生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含义时,让学生默读3—9自然段,并认真思考:“我”为什么做起来却很难?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进行批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开始边默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的句子。教室里此时是这样的安静,没有小组的讨论,没有大声地朗读课文,但却能看到学生思考问题时认真的表情,看到他们真正的和文本接触,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经过五分钟的充分默读思考,许多学生的手都举得高高的,准备汇报自己学习的成果。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从‘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不少水花。’感受到这条鱼是作者好不容易钓到的,他花了很长时间,所以他难以下决心放了这条鱼。”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从‘到处都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这一句话感受到当时作者钓鱼时并没有别人在场,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所以完全可以不把这条鱼放回到水里。并且作者是这样喜欢这条鱼。因此做起来很难。”还有的学生说:“从‘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可以感受到这条鲈鱼又是这么大这么美,真是太难得了,所以做起来很难。”……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精彩、充分、到位。如果仅仅靠小组的讨论,而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会谈的这样深入;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或是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那么学生很难有真正接触文本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将懒于思考问题。 因此,我们要舍得给学生留下“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
二 、让朗读和默读比翼双飞,体现“静思默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永恒的主题,但“读”不仅仅体现为书声琅琅的有声朗读,还有同样重要的默读。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默读是用眼看,用心想,也就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而朗读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这正体现了朗读与默读应比翼双飞,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充分将朗读与默读进行了有机整合。整体感知时,我让学生自由放声读课文。学生在自由的朗读中找到了感受最深的句子“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找到了文章的切入点后,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静静的读书场,让学生在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到了晏子的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有胆有识 、热爱祖国。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楚王和晏子未曾见面就斗智的情景吧!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他的话妙在哪儿?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通过认真思考,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楚王不让晏子走城门,而是挖了一个洞,让晏子从洞中进入,借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来侮辱晏子。他的话就妙在晏子说楚国挖的洞是个狗洞,不是城门。要是访问“狗国”就钻这个洞,楚国让晏子钻这个洞,就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有了这样深入的思考体会,我接着问:“晏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的语言有力地反驳了楚王,使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了城门,真是令人佩服。你觉得晏子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学生说:“沉着、不慌张 、不卑不亢。”“自己来练一练吧!”……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我再适时地让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此时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读得更投入,更有激情。正因为将朗读与默读有机结合,读中悟,悟中读,学生才真正走入了文本之场,文本之境,我们才听到了学生声情并茂的琅琅诵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是呀,语文的阅读理解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它并不总是热热闹闹的,它需要书声琅琅,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个静思默想的“场”,在动静相生中尽显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