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给学生一个静思默想的“场”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日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当今不少语文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气氛热烈,这一喜人现象有力地证明语文课改的魅力。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上,更多时候看到的是学生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这无疑是热闹、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想来缺少了静思默想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其实,教学过程中适度的“沉默”和“讨论”乃至“争辩 ”等环节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只要在恰当的时机,适度运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学而不思则罔”,离开了安安静静的思考、揣摩、品味的课堂又有什么生命力可言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舍得给学生留下“静思默想”的时间
  文以载道是语文的原则,语文教材的文本是“文道合一”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就要通过品读文本积累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文本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这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拥有必要的思维时间和机会,才能保证使学生“悟得”。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谈到自己的审美经验时就很有见地地说:“在独处的宁静的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幻化为生动的新奇的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试想,如果不是假以时间,不是凭借“独处时的宁静”的“静思默想”,能得到如此的审美体验吗?一篇好的选文,其深邃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往往蕴藏在文章内涵丰富的字里行间,要挖掘它,就少不了学生自己的沉潜涵泳、揣摩比较,若仅靠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或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析,学生不一定都能真正理解。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让学生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含义时,让学生默读3—9自然段,并认真思考:“我”为什么做起来却很难?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进行批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开始边默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的句子。教室里此时是这样的安静,没有小组的讨论,没有大声地朗读课文,但却能看到学生思考问题时认真的表情,看到他们真正的和文本接触,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经过五分钟的充分默读思考,许多学生的手都举得高高的,准备汇报自己学习的成果。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从‘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不少水花。’感受到这条鱼是作者好不容易钓到的,他花了很长时间,所以他难以下决心放了这条鱼。”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从‘到处都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这一句话感受到当时作者钓鱼时并没有别人在场,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所以完全可以不把这条鱼放回到水里。并且作者是这样喜欢这条鱼。因此做起来很难。”还有的学生说:“从‘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可以感受到这条鲈鱼又是这么大这么美,真是太难得了,所以做起来很难。”……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精彩、充分、到位。如果仅仅靠小组的讨论,而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会谈的这样深入;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或是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那么学生很难有真正接触文本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将懒于思考问题。 因此,我们要舍得给学生留下“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
  二 、让朗读和默读比翼双飞,体现“静思默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永恒的主题,但“读”不仅仅体现为书声琅琅的有声朗读,还有同样重要的默读。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默读是用眼看,用心想,也就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而朗读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这正体现了朗读与默读应比翼双飞,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充分将朗读与默读进行了有机整合。整体感知时,我让学生自由放声读课文。学生在自由的朗读中找到了感受最深的句子“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找到了文章的切入点后,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静静的读书场,让学生在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到了晏子的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有胆有识 、热爱祖国。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楚王和晏子未曾见面就斗智的情景吧!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他的话妙在哪儿?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通过认真思考,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楚王不让晏子走城门,而是挖了一个洞,让晏子从洞中进入,借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来侮辱晏子。他的话就妙在晏子说楚国挖的洞是个狗洞,不是城门。要是访问“狗国”就钻这个洞,楚国让晏子钻这个洞,就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有了这样深入的思考体会,我接着问:“晏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的语言有力地反驳了楚王,使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了城门,真是令人佩服。你觉得晏子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学生说:“沉着、不慌张 、不卑不亢。”“自己来练一练吧!”……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我再适时地让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此时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读得更投入,更有激情。正因为将朗读与默读有机结合,读中悟,悟中读,学生才真正走入了文本之场,文本之境,我们才听到了学生声情并茂的琅琅诵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是呀,语文的阅读理解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它并不总是热热闹闹的,它需要书声琅琅,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个静思默想的“场”,在动静相生中尽显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
其他文献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学的重要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一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创新教育是通过教育创新,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文学即人学’,语文课最具有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通过语文学习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是教育的必经之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  1.创设民主宽松的学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对整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的开始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不仅能抓住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快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下面谈谈我在导入新课时的几点做法:   一、生活导入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
期刊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等管理要素,加强对学生的感情投资,就能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完善个性品格。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重视的是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正确感情沟通,由于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感情沟通,班级管理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班
期刊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最卓越的技术发明之一,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学校应试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传统教育环境相比,她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谁拥有了这种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堂,谁就比别人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成功的机会,因此多媒体(所谓多媒体,就是要创造更多的方式是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和有效,它是服务于几乎所有行业的一项技术和理念,而非仅仅用来做演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口的教学方式被先进的电化教学所代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颇具趣味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学习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不许发出信号,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在教学中,教师要求自己的指令必须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便用各种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早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育教学本身来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中是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会用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同时它对克服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听,去思考,去表现,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起来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
期刊
美术同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一样,都属于特殊的意识形态领域,一切意识形态都有其特征又有共同性,都与其民族、时代、传统、信仰、道德、哲学……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由于当代艺术所遭遇的各种缤纷缭乱的观念和话语冲击,出现了许多认识上的困惑,一些艺术形式试图拆解艺术本体,终止或割裂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民族、艺术与传统、艺术与道德……的联系,撇开美术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理想去看美术,违背了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