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人类历史上古老的职业之一,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是社会分工及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近代各国普及义务教育,受教育人口激增,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提议呼声亦愈来愈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几十年已过去,但关于教师职业是否是专业这一问题,人们仍在讨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界定“专业化”。
关键词:教师;专业性;标准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学者对如何界定专业化进行了讨论。本文拟通过卡尔和凯米斯界定专业的三条标准,审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一、专业需有独立的理论及其解释实践问题的能力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专业活动依赖并包含一套普遍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它融专业服务、专业研究、专业学习与一体,属于脑力劳动或智力性实践,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门智力训练。毋庸置疑,教师作为一门职业属于脑力活动的范畴,而且因教育情景及学生情况的复杂多变,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但是就教师这门职业对理论的依赖性这方面而言,答案似乎可从大学教育理论类课程设置中窥见一斑。目前,且不说综合性大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即便是师范院校也大多是将学科类课程和教育学理论简单叠加,后者更是在前者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处于边缘地位。每每提到教育理论课程,不少学生更是叹其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何谈未来教师的科学教育思维,没有了活的知识怎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可否认的是,一线的教师普遍认为教育理论是理论工作者的工作领地,对自己的具体教育实践根本不具有指导意义。这种经验至上的教育环境,亦导致很多非教育专业人员也能通过背背记记轻而易举取得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行业。由于从业人员缺乏教育理论的支持,使得其因教学内容的重复性而产生职业倦怠,其中笔者认为这份倦怠的背后暗含着对学生因素的冷漠及缺乏对教育情景多变的敏感。实际上,年复一年的重复必定使得教师职业专业性魅力骤减,亦使得其得不到在社会中应得的地位和尊重。
二、称为专业的职业需向社会提供独特的公共服务
首先就服务性而言,卡尔和凯米斯认为专业人员必须确保以服务对象的福祉为压倒一切的职业志向,必须具有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若我们以此标准来衡量教师这一职业的话,经常见诸报端的师德失范行为足以证明教师的实际形象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其的预期。除此之外,全纳教育研究的热门也间接说明了教育活动的排他性。
其次,就教育职业的公共服务性而言,现代教育已然成为国家的事业,特别是公立学校,提供的服务是对全社会开放的。
最后,就教师职业的独特性而言,学校教育虽然具有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所不具有的系统性及连贯性等优势,但是该职业却并没有医生或律师所能提供服务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在某些情况下是能取代学校教育甚至优于学校教育的。
三、专业化的职业拥有高度的自主性及专门的从业规范
该条标准意味着专业人员有权做出独立的判断,同时在集体层次上,专业人员有权决定支配整个专业的各种政策、组织和程序,作为这种自主性的前提保证,它对从业人员的入职和解职标准都有严格的标准,并且厉行一套专业行为具有约束力的伦理规范。
首先,从整个社会来看,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制约,因此只具有相对独立性。虽然教师在个体层次上有权决定教学方式、教学进度等内容,但是该群体在集体的层次上却经常处于集体失声的尴尬境地。不论是行政还是资金似乎都能对教育事业指手画脚,或是对教学内容或是对教学方式。
其次,从专业规范的角度看,我国自1995年起开始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条文也对教育工作做了制度保障,其中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做了规定: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单就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看,除了爱国守法这一条属于师德规范之外,其余条款皆属于师德理想或师德原则,这样的规范易于流于口号和形式,不具有实质的规范指导性。
最后,该条标准同时对专业提出了明确的入职解职标准,但是现实情况确是教师行业存在“入职不严,解职模糊”的问题。笔者认为或许解职标准不严格也是造成教师易于产生职业倦怠和师德失范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教师社会地位未达到应有高度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教师从不是专门的职业,到专门的职业,再到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否专业化问题,说明教师正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教师这一职业按照以上三条标准来衡量,还在通往专业化的路上。这也启发教育从业者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丰富教育理论,提升其对实践问题的解释力。唯有如此,教育才会得到更大的话语权,教育工作者才会得到更多的权力和社会地位。
作者简介:邓丽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教师;专业性;标准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学者对如何界定专业化进行了讨论。本文拟通过卡尔和凯米斯界定专业的三条标准,审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一、专业需有独立的理论及其解释实践问题的能力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专业活动依赖并包含一套普遍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它融专业服务、专业研究、专业学习与一体,属于脑力劳动或智力性实践,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门智力训练。毋庸置疑,教师作为一门职业属于脑力活动的范畴,而且因教育情景及学生情况的复杂多变,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但是就教师这门职业对理论的依赖性这方面而言,答案似乎可从大学教育理论类课程设置中窥见一斑。目前,且不说综合性大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即便是师范院校也大多是将学科类课程和教育学理论简单叠加,后者更是在前者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处于边缘地位。每每提到教育理论课程,不少学生更是叹其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何谈未来教师的科学教育思维,没有了活的知识怎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可否认的是,一线的教师普遍认为教育理论是理论工作者的工作领地,对自己的具体教育实践根本不具有指导意义。这种经验至上的教育环境,亦导致很多非教育专业人员也能通过背背记记轻而易举取得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行业。由于从业人员缺乏教育理论的支持,使得其因教学内容的重复性而产生职业倦怠,其中笔者认为这份倦怠的背后暗含着对学生因素的冷漠及缺乏对教育情景多变的敏感。实际上,年复一年的重复必定使得教师职业专业性魅力骤减,亦使得其得不到在社会中应得的地位和尊重。
二、称为专业的职业需向社会提供独特的公共服务
首先就服务性而言,卡尔和凯米斯认为专业人员必须确保以服务对象的福祉为压倒一切的职业志向,必须具有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若我们以此标准来衡量教师这一职业的话,经常见诸报端的师德失范行为足以证明教师的实际形象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其的预期。除此之外,全纳教育研究的热门也间接说明了教育活动的排他性。
其次,就教育职业的公共服务性而言,现代教育已然成为国家的事业,特别是公立学校,提供的服务是对全社会开放的。
最后,就教师职业的独特性而言,学校教育虽然具有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所不具有的系统性及连贯性等优势,但是该职业却并没有医生或律师所能提供服务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在某些情况下是能取代学校教育甚至优于学校教育的。
三、专业化的职业拥有高度的自主性及专门的从业规范
该条标准意味着专业人员有权做出独立的判断,同时在集体层次上,专业人员有权决定支配整个专业的各种政策、组织和程序,作为这种自主性的前提保证,它对从业人员的入职和解职标准都有严格的标准,并且厉行一套专业行为具有约束力的伦理规范。
首先,从整个社会来看,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制约,因此只具有相对独立性。虽然教师在个体层次上有权决定教学方式、教学进度等内容,但是该群体在集体的层次上却经常处于集体失声的尴尬境地。不论是行政还是资金似乎都能对教育事业指手画脚,或是对教学内容或是对教学方式。
其次,从专业规范的角度看,我国自1995年起开始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条文也对教育工作做了制度保障,其中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做了规定: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单就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看,除了爱国守法这一条属于师德规范之外,其余条款皆属于师德理想或师德原则,这样的规范易于流于口号和形式,不具有实质的规范指导性。
最后,该条标准同时对专业提出了明确的入职解职标准,但是现实情况确是教师行业存在“入职不严,解职模糊”的问题。笔者认为或许解职标准不严格也是造成教师易于产生职业倦怠和师德失范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教师社会地位未达到应有高度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教师从不是专门的职业,到专门的职业,再到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否专业化问题,说明教师正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教师这一职业按照以上三条标准来衡量,还在通往专业化的路上。这也启发教育从业者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丰富教育理论,提升其对实践问题的解释力。唯有如此,教育才会得到更大的话语权,教育工作者才会得到更多的权力和社会地位。
作者简介:邓丽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