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图》是工程技术技术的一种语言,对于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学好这门课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讲授《机械制图》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严格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图样,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关键词:机械制图 图样 技术语言 课程特点 空间想象能力 画法
《机械制图》是工程技术的一种语言,机械图样如同语言、文字、数式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工具之一。《机械制图》课程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使学生能用正投影法正确绘制机件图样,并且会加注加工机件所需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等。那么,作为讲授《机械制图》的教师教好这门“语言”课,对于学生完成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技术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现就《机械制图》的教学谈一些体会。
一、教学方面
1、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特点是“六多一少”。
第一,标准多;机械制图中从图纸的幅面、线条的粗细、作图的方法及标准件的绘制等,都是按照国家制订和颁布的国家标准进行的。因为图样是一种工程技术的“语言”,为了便于这种语言的交流必须要求学生在绘图中严格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第二,方法多;从简单的基本视图到剖视、剖面、放大、简化画法等等,国家标准规定了很多绘制图样的方法,同一机件可采用基本视图表达,也可用剖视、剖面还可以采用其他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同一机件可用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案,这就要根据机件的结构、形状特征及每个人的绘图思路来定。另外,在绘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用最简单、最少的图形使机件表达的最清晰、完整和正确。因为画好图的关键是在让学生了解机件结构的前提下,掌握各种绘制图样的方法。
第三,记忆多;机械制图采用的正投影法及各种表达机件的画法都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学生必须对每一规定的基本原理及画法牢记住。比如,机械图样中规定可见轮廓线须画粗实线,画成细实线或虚线就是错误的;当组合体的表面平齐时,中间不应有线隔开;点的投影或机件整体视图必须符合“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的三等关系。在授课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牢记这些标准、规定、画法和基本原理。教师平时要督促学生多看、多练,并抽时间进行督促检查,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图形多;机械图样是一种工程技术语言,在机械工程行业,图形就是交流工具。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接触最多的是图形,从点的投影到基本体作图,从组合体图形到机件表达,图形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学生学习《机械制图》,主要是要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用图形说话,用图形解决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五,练习多;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更重实践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有计划安排一定数量的习题课。课堂上除解答疑问、作业讲评外,还要介绍一些典型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和表达方法。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作业,才能掌握制图的基本技能。
第六,想象多。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机械制图》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想象能力是制图能力、读图能力的基础。想象能力的培养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物到图,由图想物,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如学生在学习组合体时,要练习由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这就要求学生由已知两个视图想象出机件各部分形体的形状与位置关系,然后两个视图对应起来识读,待想出机械完整结构后,再补画第三视图。在这个练习中,如果没有空间想象能力,这类题是无法做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和想象。
2.依据特点,以点带面。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是正投影规律,学生学习了点的投影后,就可分析基本体、组合体等机件的投影。这样就可以从易到难、以点带面,逐步掌握各种机件的图示方法。
3.细微之处见真功。制图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在作图过程中,教师须严格要求学生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有的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大体思路是有的,但细微处、关键处就容易出错,往往由一些细微之处的作图就能看出一个学生学得是否扎实、理解得是否透彻。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对大纲要求的内容一定要细致讲解,尤其是细微之处要着重强调。
二、学生学习方面
学生对教材必须系统了解,对教材的结构要心中有数,并明白这门课程对基础知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整个体系以及各章节、单元的重点、难点。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应透彻理解,绘制机件图样时要认真、仔细,平时要多看多练,并通过大量作图实践来掌握一定的绘图技能。教师要通过典型零件测绘、制图大作业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自己选择图幅、作图比例、分析机件结构、确定表达方案、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系统的、熟练的掌握这门课程所要求的学习内容。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还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在讲授课程中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启发、点拨、纠正、评点,师生共同配合达到理想的教学结果。
参考文献:《机械制图》 夏华生 王其昌 冯秋官主编
关键词:机械制图 图样 技术语言 课程特点 空间想象能力 画法
《机械制图》是工程技术的一种语言,机械图样如同语言、文字、数式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工具之一。《机械制图》课程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使学生能用正投影法正确绘制机件图样,并且会加注加工机件所需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等。那么,作为讲授《机械制图》的教师教好这门“语言”课,对于学生完成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技术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现就《机械制图》的教学谈一些体会。
一、教学方面
1、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特点是“六多一少”。
第一,标准多;机械制图中从图纸的幅面、线条的粗细、作图的方法及标准件的绘制等,都是按照国家制订和颁布的国家标准进行的。因为图样是一种工程技术的“语言”,为了便于这种语言的交流必须要求学生在绘图中严格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第二,方法多;从简单的基本视图到剖视、剖面、放大、简化画法等等,国家标准规定了很多绘制图样的方法,同一机件可采用基本视图表达,也可用剖视、剖面还可以采用其他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同一机件可用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案,这就要根据机件的结构、形状特征及每个人的绘图思路来定。另外,在绘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用最简单、最少的图形使机件表达的最清晰、完整和正确。因为画好图的关键是在让学生了解机件结构的前提下,掌握各种绘制图样的方法。
第三,记忆多;机械制图采用的正投影法及各种表达机件的画法都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学生必须对每一规定的基本原理及画法牢记住。比如,机械图样中规定可见轮廓线须画粗实线,画成细实线或虚线就是错误的;当组合体的表面平齐时,中间不应有线隔开;点的投影或机件整体视图必须符合“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的三等关系。在授课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牢记这些标准、规定、画法和基本原理。教师平时要督促学生多看、多练,并抽时间进行督促检查,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图形多;机械图样是一种工程技术语言,在机械工程行业,图形就是交流工具。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接触最多的是图形,从点的投影到基本体作图,从组合体图形到机件表达,图形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学生学习《机械制图》,主要是要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用图形说话,用图形解决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五,练习多;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更重实践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有计划安排一定数量的习题课。课堂上除解答疑问、作业讲评外,还要介绍一些典型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和表达方法。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作业,才能掌握制图的基本技能。
第六,想象多。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机械制图》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想象能力是制图能力、读图能力的基础。想象能力的培养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物到图,由图想物,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如学生在学习组合体时,要练习由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这就要求学生由已知两个视图想象出机件各部分形体的形状与位置关系,然后两个视图对应起来识读,待想出机械完整结构后,再补画第三视图。在这个练习中,如果没有空间想象能力,这类题是无法做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和想象。
2.依据特点,以点带面。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是正投影规律,学生学习了点的投影后,就可分析基本体、组合体等机件的投影。这样就可以从易到难、以点带面,逐步掌握各种机件的图示方法。
3.细微之处见真功。制图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在作图过程中,教师须严格要求学生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有的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大体思路是有的,但细微处、关键处就容易出错,往往由一些细微之处的作图就能看出一个学生学得是否扎实、理解得是否透彻。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对大纲要求的内容一定要细致讲解,尤其是细微之处要着重强调。
二、学生学习方面
学生对教材必须系统了解,对教材的结构要心中有数,并明白这门课程对基础知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整个体系以及各章节、单元的重点、难点。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应透彻理解,绘制机件图样时要认真、仔细,平时要多看多练,并通过大量作图实践来掌握一定的绘图技能。教师要通过典型零件测绘、制图大作业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自己选择图幅、作图比例、分析机件结构、确定表达方案、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系统的、熟练的掌握这门课程所要求的学习内容。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还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在讲授课程中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启发、点拨、纠正、评点,师生共同配合达到理想的教学结果。
参考文献:《机械制图》 夏华生 王其昌 冯秋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