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桑植复向斜若干个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对构造演化过程和盆地属性的启示

来源 :地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沉积盆地性质、地壳运动特征和运动阶段的重要依据。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结合不同时代地层沉积体系特征,在雪峰山西侧的石门—桑植复向斜早古生代末期—中生代地层中厘定出5个不整合面,由下而上分别是文洛克统小溪峪组与上覆中泥盆统云台观组、中二叠统梁山组或栖霞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上泥盆统黄家蹬组或写经寺组与中二叠统梁山组或栖霞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中三叠统巴东组与上三叠统九里岗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中三叠统巴东组与下—中侏罗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下白垩统石门组与下伏老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这几个不同时代的不整合面代表了石门—桑植复向斜早古生代晚期—中生代地质演化时期中特定的构造事件。其中,小溪峪组与上覆泥盆系、二叠系系平行不整合关系反映雪峰古陆西侧隆后前陆盆地于文洛克世晚期受加里东运动影响隆升成陆并接受风化剥蚀;中泥盆统与中二叠统平行不整合是"柳江上升"和"黔桂上升"两次构造运动的产物;巴东组与九里岗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反映中三叠世晚期的早印支运动在研究区以水平抬升为主,横向挤压缩短较微弱;下—中侏罗统与巴东组角度不整合反映中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晚印支运动NNW—SSE向强烈挤压使石门—桑植复向斜进一步收缩变窄,且形成一系列次级背向斜构造和挤压凹陷盆地;下—中白垩统呈串珠状角度不整合在下伏地层之上,主要反映早燕山构造运动。这些不整合面的厘定及其代表的相应构造事件为湘西北地区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地质信息,同时,对合理分析雪峰山西侧地区早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沉积盆地属性提供了更仔细、更可靠的参考数据。
其他文献
衡阳方言中,“得”可以作动词、介词和连词。作被动标记的介词“得”源于动词“得”,逐步虚化成连词,其演化历程为:“得+NP(得到)——得+NP人(+NP)(给)——得+NP+VP(用)——
<正>以常态促长效、以长效保常态,是文明创建工作虚功实做的关键,是坚持创建为民惠民的保障,是永葆文明创建活力的源泉。30多年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本报讯 (记者曾冰 通讯员许武才、彭绪华)“如果我们的‘绿葱坡’牌结球甘蓝、白萝卜没有无公害食品的标志,要走上上海世博会的餐桌,将比登天还难。”7月29日,巴东县绿葱坡镇的一
报纸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
随着构建广州佛山都市圈、推动广州佛山同城化的逐步演进,广佛媒体闻风而动,纷纷践行区域性异地扩张的发展理念,“逐鹿”广佛大地,不断改写广佛媒体竞争格局。伴随广 With t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把和谐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要求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把和谐作为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