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创新性教学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su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提出对于已经在旧制度下默默执行了多年的我国教育体制来说,犹如一股春风吹向了早已死气沉沉的中国教育界,无异于一剂强心剂,为我国以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给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振奋,让学生们看到了学习上的春天,但究竟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深入贯彻并掌握创新性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共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探索、发现问题的心理活动,不仅是一种智力的特征,还是一种精神的状态,是积极的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创造条件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提倡的创新能力不是指让学生去搞科学研究或是开拓未知的知识,而是创造一定的氛围或是条件,模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推理、归纳和总结出物质的本质和呈现这种现象的规律,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恰当的情境
  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心理特点,积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觉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此教师应该首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教师处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与学生平等地交流,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利用学到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的发展水平,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尽量设计既不脱离教材,又具有一定的新意、趣味和启发性的问题,能够保证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通过积极的思考能够解答问题,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力有所提高。好奇是创造的开始,能够推动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进行创造的内在动力。
  二、教师的观念从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转化
  高中化学新教材学科难度有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却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也相应下降。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承担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巾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化学教学更清醒,充分体现化学教育的功能。传授给学生的不仪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更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交际问题或思考方法。如新教材选修中有关合成材料专题的设计就完全是以化学的应用为知识的载体。新教材增加拓展视野栏目的目的也是丰富学生的化学应用面并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教师对先进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内化,离不开教师对自身实践经验的反思与提升。
  三、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消极、无奈地学科学的情况,改变教师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题海训练的教学方式,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信息简单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真正实现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例如在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对观念意义的交流,包括对疑点、假设以及论点的提出与评价,可以增进学生的观念理解。同伴间的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要领的理解与建构,进入高认知水平,形成和发展关于科学现象的有意义的认识及观念。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交流研讨栏目开展多种讨论活动。问题策略和活动策略在概念教学中也非常重要,化学概念理论比较抽象,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或活动能驱动学生思考呢?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接近或者学生对其具有一定模糊认识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物质的量”的时候,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设置问题情境,探讨如何利用宏观物质的质量确定微观粒子的质量,从而使学生明白“物质的量”的重要意义。运用活动把对概念或理论的认识外显,如用最大的放大镜观察到的水的内部情况……这些都可以大降低抽象程度,使理论结果形象化。如在进行化学反应限度的这个概念的教学时,本人设置了如下的层层递进式问题:l、与不可逆反应比较,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被全部消耗?3、可逆反应是否会“停止”?如何判断?4、可逆反应真的停止了吗?如何解释?利用这样四个问题,建立了化学平衡概念,紧接着第5个问题: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状态会改变吗?从而加深对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当然在运用问题策略之前,要理清教学的知识线索,确定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和学生的认知脉络。
  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很丰富,而且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化学中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好化学对于学生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更好地进行创新教学的改革,需要改变和加强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急功近利,这需要我们有勇气,有头脑,有魄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最大限度地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灵活多变地让学生们汲取知识的精华和营养,努力改进实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在化学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要丰富自己的化学体验,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武.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
  [2]赵艳茹.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2).
  [3]龚贻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创新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
  [4]王文胜.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
其他文献
物理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就课堂教学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用学生的新鲜感激发求知欲望。  物理课是初中开设的新学科,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老师不及时深化,那么这也将是教学的失败。所以,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首先要抓好基础知识的传导。作为老师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科研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加,高校作为国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通过制度化的公务员招聘录用体系加入到公务员团队中来。如何有组织、有计划、有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大量新录用公务员的培训已经成为政府目前面临的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除本轮油价暴跌外,国际油价(以布伦特原油为例)共出现6次暴跌.从历史经验来看,由经济放缓、需求降低导致的油价调整是一个漫长过程,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