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注表达,是指基于阅读情境,对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进行有序的训练。训练的过程是学生语言得以积累、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是吸收内化以及外显的过程,而“微习作”正是关注了表达才进行的言语、习作训练。
【关键词】 关注表达;言语訓练;微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积微成著”,语出《荀子·大略》,指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就是积微成著的过程。“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探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言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一、微聚焦——践行“迁移型”微习作
1.1按图索骥,聚“字词”成“塔”。
“别看字词不起眼,聊到深处有洞天。”教师要精心设计语言训练的“点”,让学生读“图”,把握特点,实现迁移,最终获得语言的“骥”。古语云:“一字之着,尽得风流。”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如果用得精准、妥帖,往往会产生传神之功。所以,迁移特别的词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意思相反的两个字在内,只不过这两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已。然后让学生搜寻自己大脑的储存,写一写这类成语。于是,“左右逢源”“始终如一”“小题大做”“前仰后合”等词语源源不断地从学生的笔端流泻出来。识和能力,索到需要的“骥”。
短语虽短小,在文章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能增强语句的气势,还能蕴含丰富的感情。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中理解“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意思后,就“峨峨泰山”和“洋洋江河”两短语的构词形式展开讨论:文中“AABC(峨峨泰山)”的形式比之“ABCC(泰山峨峨)”的形式读起来感觉气势更强了,似乎隐约感觉到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惺惺相惜之情。于是,“滔滔黄河,袅袅炊烟、皑皑白雪……”便从学生口中蹦出,之后让学生迁移“峨峨兮若泰山”的写法进行“微习作”训练,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说上好几句:“涓涓兮若细流”“袅袅兮若炊烟!”语言的迁移与应用不着痕迹,却能水到渠成。
1.2顺藤摸瓜,聚“片段”成“塔”。
生动形象的句子,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比喻句深入浅出,拟人句个性鲜明,排比句增强气势……迁移生动的句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中,优美的景色让人目不暇接,优美的语言更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堪称语言运用的典范。迁移这样的“点”进行“微习作”,学生下笔就如有神助!——“春天的草真嫩啊,嫩得像小孩子的脸,肉果果、水汪汪的;春天的草真绿啊,远远望去,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春天的草真软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一块厚厚的地毯。”当然,内容还有写亭台楼,阁、鸟兽虫鱼的……句式还有迁移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
二、微碰撞——践行“鉴赏型”微习作
鉴赏,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课文的一个标题、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结尾,都可以拿来鉴赏。或剖析其特别之处,或鉴赏其丰富内涵,或品味其绵绵余音……
2.1立足标点,表达如此玄妙无比。
标点符号里面有喜怒哀乐,它有人一样的表情和语气,有音乐一样的旋律和节拍,它能表达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美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中“原来,他是个聋哑人!”一句,有位学生写了这样的“微习作”:“课文不用‘。’而是用‘!’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正常人都很难办到的事情,这位残疾青年却做到了。我在想,他身上肯定有与众不同的东西——‘坚持’和‘认真’。所以,我对青年的情感除了‘敬佩’还是‘敬佩’。这样强烈的情感表达,自然要用上‘!’。”
学生抓住文中的细枝末节,反复思量,多重揣摩,将承载生命意蕴的标点,在微习作中进行情感的释放。不鉴赏不知道,一鉴赏真奇妙!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小标点,竟藏着如此玄妙无比的内涵。当然,诸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中的省略号、《一面》中的破折号这些特殊的标点,我们都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深入文本情景,体察人物内心情感,对标点进行各种理由的阐述,领悟其内在的“象征意义”,进行鉴赏并落实“微习作”训练。
2.2咬定结尾,表达如此意犹未尽.
文章结尾之精妙,或画龙点睛,或余音绕梁、意味无穷……让人读后“欲罢却不能休”。有些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教师可设计话题让学生鉴赏这样的结尾,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一课。话匣子一开,学生们就侃侃而谈——结尾画面很温馨,但是我觉得凡卡不会过上好日子的。爷爷接他回去又能怎么样?一个帮别人守夜的人,如果能给凡卡带来好运,当初为何还要送凡卡去莫斯科?我想,作者越是把结尾写得美好,是不是越显得凡卡生活的悲惨呢?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是不是想通过“喜”来写凡卡的“悲”呢?简单的课文结尾,竟让学生谈得如此深刻!结尾或意犹未尽,或首尾照应,或篇尾点题,或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或删一删结尾比照读,或“勾连旧知”议一议,或引发想象说一说,学生的语言智慧一定会在具有灵性的思想碰撞中轻舞飞扬。
“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的神气。”夏丏尊先生在《怎样阅读》一文中明确了研究语言的“法则”,那就是解读表达方法,以便像“临帖”那样仿照。聚焦文本的语言现象,丰富学生的语言养料,使其掌握语言表达方法,提升语用能力。
三、微表达——践行“应用型”微习作
3.1瞬间定格,各有所见
一课堂有一得,或者一个系列有一得是“微习作”课堂的另一个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上,我借助于电视片的拍中国》中的一段特写菜肴制作的视频,之后引导学生去评价:“怎么样,评价一下中央台的制作吧!”有学生发现“虽然都是在介绍美食,但他们选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有学生认为“这一处处特写镜头让美食无限贴近我们的眼球”。我进一步追问:刚才哪个特写镜头你最感兴趣?能不能用你的讲述来再现一下?由此,从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学生归纳出微表达的三点启发,即:“一处聚焦”、“一段细节”、“一点感受”。以上过程,学生习得了如何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进而梳理出了“定格微镜头”“细化微表达”“呈现微主题”三个观察的着力点。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找到这样三个着力点,学生在后面的习作练习中才会出现各有侧重的定格,也才不会出现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因为我手能写我见,才会千江有水千江月。
3.2从心而写,创意表达
“微习作”的表达讲求从心而写,不给学生设条条框框,只求能够文字能够给读者以细腻的感触。在课堂写作阶段,学生自由组合,围绕同一种美食挖掘各自的细节,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是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来填弃。比如,有的讲述春卷馅儿炒制的“满园春色”,有的讲述水煮田螺品尝时的欣喜与鲜美,有的讲述第一次包出或胖或瘦的怪异春卷时的各种滑稽……学生的体验“五彩缤纷”,表达“细腻”,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画面观赏到文字表达的顺利过渡,由感悟裹挟着的文字像呼吸一样自然,又像魔镜一样能够照出每一个内心的感受。心中有物可述,有情可表,笔下自然行文通畅了。
参考文献:
[1]王益红.聚焦语用,探寻言意双盈的“交切点”[J].江苏教育研究,2014,(04b):65-66.
[2]施小乐.提高文体意识,关注表达[J].课堂内外,2014,(4):163—164.
[3]卢敦良.让“微习作”成为言语运用的场,[J].教学月刊小学版.会刊语文,2014,(11):43—46.
【关键词】 关注表达;言语訓练;微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积微成著”,语出《荀子·大略》,指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就是积微成著的过程。“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探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言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一、微聚焦——践行“迁移型”微习作
1.1按图索骥,聚“字词”成“塔”。
“别看字词不起眼,聊到深处有洞天。”教师要精心设计语言训练的“点”,让学生读“图”,把握特点,实现迁移,最终获得语言的“骥”。古语云:“一字之着,尽得风流。”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如果用得精准、妥帖,往往会产生传神之功。所以,迁移特别的词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意思相反的两个字在内,只不过这两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已。然后让学生搜寻自己大脑的储存,写一写这类成语。于是,“左右逢源”“始终如一”“小题大做”“前仰后合”等词语源源不断地从学生的笔端流泻出来。识和能力,索到需要的“骥”。
短语虽短小,在文章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能增强语句的气势,还能蕴含丰富的感情。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中理解“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意思后,就“峨峨泰山”和“洋洋江河”两短语的构词形式展开讨论:文中“AABC(峨峨泰山)”的形式比之“ABCC(泰山峨峨)”的形式读起来感觉气势更强了,似乎隐约感觉到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惺惺相惜之情。于是,“滔滔黄河,袅袅炊烟、皑皑白雪……”便从学生口中蹦出,之后让学生迁移“峨峨兮若泰山”的写法进行“微习作”训练,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说上好几句:“涓涓兮若细流”“袅袅兮若炊烟!”语言的迁移与应用不着痕迹,却能水到渠成。
1.2顺藤摸瓜,聚“片段”成“塔”。
生动形象的句子,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比喻句深入浅出,拟人句个性鲜明,排比句增强气势……迁移生动的句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中,优美的景色让人目不暇接,优美的语言更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堪称语言运用的典范。迁移这样的“点”进行“微习作”,学生下笔就如有神助!——“春天的草真嫩啊,嫩得像小孩子的脸,肉果果、水汪汪的;春天的草真绿啊,远远望去,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春天的草真软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一块厚厚的地毯。”当然,内容还有写亭台楼,阁、鸟兽虫鱼的……句式还有迁移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
二、微碰撞——践行“鉴赏型”微习作
鉴赏,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课文的一个标题、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结尾,都可以拿来鉴赏。或剖析其特别之处,或鉴赏其丰富内涵,或品味其绵绵余音……
2.1立足标点,表达如此玄妙无比。
标点符号里面有喜怒哀乐,它有人一样的表情和语气,有音乐一样的旋律和节拍,它能表达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美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中“原来,他是个聋哑人!”一句,有位学生写了这样的“微习作”:“课文不用‘。’而是用‘!’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正常人都很难办到的事情,这位残疾青年却做到了。我在想,他身上肯定有与众不同的东西——‘坚持’和‘认真’。所以,我对青年的情感除了‘敬佩’还是‘敬佩’。这样强烈的情感表达,自然要用上‘!’。”
学生抓住文中的细枝末节,反复思量,多重揣摩,将承载生命意蕴的标点,在微习作中进行情感的释放。不鉴赏不知道,一鉴赏真奇妙!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小标点,竟藏着如此玄妙无比的内涵。当然,诸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中的省略号、《一面》中的破折号这些特殊的标点,我们都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深入文本情景,体察人物内心情感,对标点进行各种理由的阐述,领悟其内在的“象征意义”,进行鉴赏并落实“微习作”训练。
2.2咬定结尾,表达如此意犹未尽.
文章结尾之精妙,或画龙点睛,或余音绕梁、意味无穷……让人读后“欲罢却不能休”。有些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教师可设计话题让学生鉴赏这样的结尾,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一课。话匣子一开,学生们就侃侃而谈——结尾画面很温馨,但是我觉得凡卡不会过上好日子的。爷爷接他回去又能怎么样?一个帮别人守夜的人,如果能给凡卡带来好运,当初为何还要送凡卡去莫斯科?我想,作者越是把结尾写得美好,是不是越显得凡卡生活的悲惨呢?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是不是想通过“喜”来写凡卡的“悲”呢?简单的课文结尾,竟让学生谈得如此深刻!结尾或意犹未尽,或首尾照应,或篇尾点题,或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或删一删结尾比照读,或“勾连旧知”议一议,或引发想象说一说,学生的语言智慧一定会在具有灵性的思想碰撞中轻舞飞扬。
“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的神气。”夏丏尊先生在《怎样阅读》一文中明确了研究语言的“法则”,那就是解读表达方法,以便像“临帖”那样仿照。聚焦文本的语言现象,丰富学生的语言养料,使其掌握语言表达方法,提升语用能力。
三、微表达——践行“应用型”微习作
3.1瞬间定格,各有所见
一课堂有一得,或者一个系列有一得是“微习作”课堂的另一个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上,我借助于电视片的拍中国》中的一段特写菜肴制作的视频,之后引导学生去评价:“怎么样,评价一下中央台的制作吧!”有学生发现“虽然都是在介绍美食,但他们选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有学生认为“这一处处特写镜头让美食无限贴近我们的眼球”。我进一步追问:刚才哪个特写镜头你最感兴趣?能不能用你的讲述来再现一下?由此,从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学生归纳出微表达的三点启发,即:“一处聚焦”、“一段细节”、“一点感受”。以上过程,学生习得了如何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进而梳理出了“定格微镜头”“细化微表达”“呈现微主题”三个观察的着力点。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找到这样三个着力点,学生在后面的习作练习中才会出现各有侧重的定格,也才不会出现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因为我手能写我见,才会千江有水千江月。
3.2从心而写,创意表达
“微习作”的表达讲求从心而写,不给学生设条条框框,只求能够文字能够给读者以细腻的感触。在课堂写作阶段,学生自由组合,围绕同一种美食挖掘各自的细节,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是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来填弃。比如,有的讲述春卷馅儿炒制的“满园春色”,有的讲述水煮田螺品尝时的欣喜与鲜美,有的讲述第一次包出或胖或瘦的怪异春卷时的各种滑稽……学生的体验“五彩缤纷”,表达“细腻”,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画面观赏到文字表达的顺利过渡,由感悟裹挟着的文字像呼吸一样自然,又像魔镜一样能够照出每一个内心的感受。心中有物可述,有情可表,笔下自然行文通畅了。
参考文献:
[1]王益红.聚焦语用,探寻言意双盈的“交切点”[J].江苏教育研究,2014,(04b):65-66.
[2]施小乐.提高文体意识,关注表达[J].课堂内外,2014,(4):163—164.
[3]卢敦良.让“微习作”成为言语运用的场,[J].教学月刊小学版.会刊语文,2014,(1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