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主要依靠线的运用和把握所呈现出来,每个人的心性和修养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线质不同,所以中国画中线成了画家真实的情感和心性的载体,是欣赏着流露真实情感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山水画;线语言;运用
一、中国画用线与书法的关系
研究中国美学要从中国的书法开始,因为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古老文字,它的传承是我们直接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方向。中国书法是典型的线条艺术,它与色彩、光影毫无关系。它的一切都是由线条组成,是一个线条的舞台。纵观古代书论之概括:统视连行,妙在相承起伏。行行皆相映带,连属而不违背也。书家创作作品的过程,生动流转。当然在书法中很多时候是笔断意连,豪不间断,正如《王燕楼书法》所说:“一画方竟既从空际飞度二画,勿使笔热停住,所谓形现于末画之先,神流于末画之后”这样的线条可谓离而不绝,断而仍连,无形处有神,无笔处有势。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绘画的同一,关键就在于线条这一点上。在中国绘画作品中,不单单只有梅兰竹菊具有想通于书法的线条性格,而且山水画、人物画的线条和书法都具有想通之处。山石的皴法,都是由线条构成,而且里面还表现出书法的笔意,但在这里我不得不说,绘画里面的线条变化远远多于书法线条。而画人物有“十八描”这些线条都和书法线条都具有同一性。
二、中国画用线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画虽源远流长,主要依靠线条运用的特点,在战国《人物龙凤帛画》中就已确立,且那时的线条有一种天真雅拙的情趣。时经汉、魏直至中唐前,画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画法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用线都是用圆形、弧行的中锋线条,用笔较慢,压力比较均匀,呈现出细劲的没用粗细浓淡变化的状态。用笔直的线条还只是对自然认识的单纯的再现。
到了中唐以后出现了有顿头的线条,落笔重,落笔处自然,山石的单一线条多了粗细变化。显示出对线条力度和节奏的追求。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和李公麟《五马图》中人物衣褶的用线,有时起笔用力比较重,顿一下然后中锋用笔,有时候压力在中段行笔稍快。山水画较人物画用线变化更明显。在晚唐敦煌壁画中,用线就较圆而带折,这时候的用线是方圆结合显示出了线条的变化,在追求和表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显示出了中国画线条运用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南宋时期中国画用线方式,由渐变到突变。在用线中,提、按、顿、挫更加明显,这一时期线的情感流露更加直接,使线的表现力更加丰富饱满。北宋李公麟一扫过去中国画虽以线为主,而且能脱去色彩而独立,而以淡墨青描的画法独步古今。它依靠粗细、刚柔的线条,达到了对个性的概括,他画人物,画几条起伏而有韵味的墨线就显得生动活泼。李公麟的《五马图》在用笔上转折偏多:《九歌图》在线描上的飘举以及衣褶上的顿挫变化,都能看见他的风骨特点。他对后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运用粗狂的笔势与浓淡的水墨作的写意画。笔笔是线,无一卒笔,无可增减,外形简单而内涵丰富。他对线语言的理解已经到了很高的高度。
北宋米芾父子“米点”用笔,是自称一派,是突破前人画格而找到其它路子的人,影响力也极大。他提出“信笔作之”。而他提出的信笔,即要求艺术创作不受拘束,下笔自然。而他的整体绘画风格就是这样,强调写意性。米芾所说“多以烟云掩映,树木不取之细、意似便已”。
元代文人画兴起,提出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理论,这理论的提出直接影响后面绘画,这以后写意画迅速发展起来,注重书写性,并在书法线条的结构、韵律、节奏的丰富性中的到启发。
明清代对线的运用更加洒脱奔放,但这时期的国画家即是书画家,受文人画的影响,诗、书、画、印都有很高的成就。于此他们对中国画线的理解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更富有审美情趣。
潘天寿的用笔的气势骨力是很独特的,他认为从一笔到一千笔,要一切呵成,最后画面是相辅相成,连成一片是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画面的整体气势就在里面了。他还说:“两线相接,不在线接而是气接。气接,即在两线不接之接。两线相让,需不让而让,让而让”。讲到这里我也想起小时候在路上背柴的感觉。这些都是对线的精辟理解,潘天寿的用笔强调骨力,骨力强则画面不流于柔弱轻薄。潘天寿用笔最忌讳浮、滑,因浮、滑则无力。所以用笔要有力,才能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潘天寿画石头,有时方折有力,笔笔有骨,表現出了石头坚硬的内在精神;他画的松树线条也追求骨力,树干苍劲有力,松针笔力开张,线与线之间精密有力。潘天寿的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画用线的继承和创新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线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线是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它追求墨韵,讲究情趣,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众多中国画家的思想情感。
中国画的线有着自身的传统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一直纵横贯穿着中国画的发展。画家以线的发展和创新为最高目标,而欣赏者也通过线来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
中国画的线是表现物象本质、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当代画家石鲁曾说:“线化为笔,以立形质、以传神情、以抒气韵。线虽简,然以其抑扬顿挫之变而化众美。”画家对物象产生出的意识和情感,会情不自禁地传达到笔端,并以线的形式反映在宣纸上。这从主观上反映了画家的情和意,客观上表现了物象的神和韵,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令我们常陶醉于它,流连忘返。它是一种精神情感上的表达,为现代人所居环境的营造与美化提供了远古的精神背景,在景观设计领域有其深远影响。
中国画的线具有造型功能。山的轮廓、石的皴法、树的姿态、水的流向等都离不开线,从而使“骨”的力量无处不在。它不仅有节奏、阴阳的变化,而且具有造型、传神的审美功能。它促进了中国绘画事业的发展。中国山水画每一次变革、每一次发展都是皴的变革和线的发展。纵观历史,我们清醒地看到,皴离不开线,皴的变化就是线的变化,线不断推进着中国画向前发展。
线是画家的笔墨语言和心声,是画家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及多方面表达。线在中国画中既不脱离客观物象,又不满足对客观物象的再现;既不完全表现形象,又不完全抽象。
对于一个绘画者来说,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要想成为大家,必须过好“线”这一关,必须在线上有所创造,必须在线上狠下功夫。线是中国画的基础,也是衡量中国画优劣的基本标准。笔墨如何,线可以说明。许多形象性和意象性都是从笔墨和线之中表现、反映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线的理解,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内涵。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7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4]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出版社.2000.
[6]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美术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王月(1994-03),女,汉族,籍贯:内蒙。
关键词:山水画;线语言;运用
一、中国画用线与书法的关系
研究中国美学要从中国的书法开始,因为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古老文字,它的传承是我们直接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方向。中国书法是典型的线条艺术,它与色彩、光影毫无关系。它的一切都是由线条组成,是一个线条的舞台。纵观古代书论之概括:统视连行,妙在相承起伏。行行皆相映带,连属而不违背也。书家创作作品的过程,生动流转。当然在书法中很多时候是笔断意连,豪不间断,正如《王燕楼书法》所说:“一画方竟既从空际飞度二画,勿使笔热停住,所谓形现于末画之先,神流于末画之后”这样的线条可谓离而不绝,断而仍连,无形处有神,无笔处有势。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绘画的同一,关键就在于线条这一点上。在中国绘画作品中,不单单只有梅兰竹菊具有想通于书法的线条性格,而且山水画、人物画的线条和书法都具有想通之处。山石的皴法,都是由线条构成,而且里面还表现出书法的笔意,但在这里我不得不说,绘画里面的线条变化远远多于书法线条。而画人物有“十八描”这些线条都和书法线条都具有同一性。
二、中国画用线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画虽源远流长,主要依靠线条运用的特点,在战国《人物龙凤帛画》中就已确立,且那时的线条有一种天真雅拙的情趣。时经汉、魏直至中唐前,画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画法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用线都是用圆形、弧行的中锋线条,用笔较慢,压力比较均匀,呈现出细劲的没用粗细浓淡变化的状态。用笔直的线条还只是对自然认识的单纯的再现。
到了中唐以后出现了有顿头的线条,落笔重,落笔处自然,山石的单一线条多了粗细变化。显示出对线条力度和节奏的追求。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和李公麟《五马图》中人物衣褶的用线,有时起笔用力比较重,顿一下然后中锋用笔,有时候压力在中段行笔稍快。山水画较人物画用线变化更明显。在晚唐敦煌壁画中,用线就较圆而带折,这时候的用线是方圆结合显示出了线条的变化,在追求和表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显示出了中国画线条运用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南宋时期中国画用线方式,由渐变到突变。在用线中,提、按、顿、挫更加明显,这一时期线的情感流露更加直接,使线的表现力更加丰富饱满。北宋李公麟一扫过去中国画虽以线为主,而且能脱去色彩而独立,而以淡墨青描的画法独步古今。它依靠粗细、刚柔的线条,达到了对个性的概括,他画人物,画几条起伏而有韵味的墨线就显得生动活泼。李公麟的《五马图》在用笔上转折偏多:《九歌图》在线描上的飘举以及衣褶上的顿挫变化,都能看见他的风骨特点。他对后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运用粗狂的笔势与浓淡的水墨作的写意画。笔笔是线,无一卒笔,无可增减,外形简单而内涵丰富。他对线语言的理解已经到了很高的高度。
北宋米芾父子“米点”用笔,是自称一派,是突破前人画格而找到其它路子的人,影响力也极大。他提出“信笔作之”。而他提出的信笔,即要求艺术创作不受拘束,下笔自然。而他的整体绘画风格就是这样,强调写意性。米芾所说“多以烟云掩映,树木不取之细、意似便已”。
元代文人画兴起,提出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理论,这理论的提出直接影响后面绘画,这以后写意画迅速发展起来,注重书写性,并在书法线条的结构、韵律、节奏的丰富性中的到启发。
明清代对线的运用更加洒脱奔放,但这时期的国画家即是书画家,受文人画的影响,诗、书、画、印都有很高的成就。于此他们对中国画线的理解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更富有审美情趣。
潘天寿的用笔的气势骨力是很独特的,他认为从一笔到一千笔,要一切呵成,最后画面是相辅相成,连成一片是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画面的整体气势就在里面了。他还说:“两线相接,不在线接而是气接。气接,即在两线不接之接。两线相让,需不让而让,让而让”。讲到这里我也想起小时候在路上背柴的感觉。这些都是对线的精辟理解,潘天寿的用笔强调骨力,骨力强则画面不流于柔弱轻薄。潘天寿用笔最忌讳浮、滑,因浮、滑则无力。所以用笔要有力,才能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潘天寿画石头,有时方折有力,笔笔有骨,表現出了石头坚硬的内在精神;他画的松树线条也追求骨力,树干苍劲有力,松针笔力开张,线与线之间精密有力。潘天寿的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画用线的继承和创新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线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线是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它追求墨韵,讲究情趣,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众多中国画家的思想情感。
中国画的线有着自身的传统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一直纵横贯穿着中国画的发展。画家以线的发展和创新为最高目标,而欣赏者也通过线来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
中国画的线是表现物象本质、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当代画家石鲁曾说:“线化为笔,以立形质、以传神情、以抒气韵。线虽简,然以其抑扬顿挫之变而化众美。”画家对物象产生出的意识和情感,会情不自禁地传达到笔端,并以线的形式反映在宣纸上。这从主观上反映了画家的情和意,客观上表现了物象的神和韵,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令我们常陶醉于它,流连忘返。它是一种精神情感上的表达,为现代人所居环境的营造与美化提供了远古的精神背景,在景观设计领域有其深远影响。
中国画的线具有造型功能。山的轮廓、石的皴法、树的姿态、水的流向等都离不开线,从而使“骨”的力量无处不在。它不仅有节奏、阴阳的变化,而且具有造型、传神的审美功能。它促进了中国绘画事业的发展。中国山水画每一次变革、每一次发展都是皴的变革和线的发展。纵观历史,我们清醒地看到,皴离不开线,皴的变化就是线的变化,线不断推进着中国画向前发展。
线是画家的笔墨语言和心声,是画家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及多方面表达。线在中国画中既不脱离客观物象,又不满足对客观物象的再现;既不完全表现形象,又不完全抽象。
对于一个绘画者来说,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要想成为大家,必须过好“线”这一关,必须在线上有所创造,必须在线上狠下功夫。线是中国画的基础,也是衡量中国画优劣的基本标准。笔墨如何,线可以说明。许多形象性和意象性都是从笔墨和线之中表现、反映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线的理解,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内涵。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7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4]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出版社.2000.
[6]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美术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王月(1994-03),女,汉族,籍贯: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