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机械的灌输只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感悟,也就是说,要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征所决定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这对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指明了方向。照本宣科、机械灌输只会陷入枯燥的说教课,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促进知识的内化,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只有与生活结合起来,以生活为切入点,将生活引入课堂,构建生活化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才能还原思想品德课的生动活泼,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理解、促进内化。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究竟要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呢?对此我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将生活素材搬进课堂
  正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就必须要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要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与事例入手,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提取有效信息,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掌握与内化。综观现行思想品德课教材,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广大教师与学生预留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要吃透教材,要将整个教材融入于头脑之中。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视野来观察周边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材与生活之中找准最佳结合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政治课堂。
  1.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颖巧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导入索然无味,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又怎么可能会对后面的学习感兴趣呢?采用生活化的导入,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画面与场景来拉近教与学的距离,增强教学的亲切感与亲密度,将学生对学习的关注转移到对所学知识的关注上来。
  2.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变单向灌输为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这正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要一味地进行课本的讲解,而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主体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生活中体验与感悟,进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不再是教师强行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身主体地位,主动探究、积极构建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探究的主人,成为知识的真正构建者,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构建,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将课堂教学搬进生活
  对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我们不仅要做到“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我们要将思想品德课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课堂之中,真正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用于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也就是说,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这个小课堂,进入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积极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这同样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形成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学习《保护环境、关注人类》这一内容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进街道,与学生一起来对本地区的环境展开调查。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可以引起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让学生学会多维度地进行观察,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收集信息,而是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认清形势,更加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此学生又自发组织了校园清扫队、街道小卫士等,深入校园与社会,尽自己的所能去保护环境,宣传环保知识等。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将准则与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自觉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向宽广的生活,拓展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亲自感受、运用、体验与提升,这不仅利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而且更加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生活即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课程的本质特征。生活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使得我们的教学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将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与总结,这样才能使生活化教学更加富有实效。我们坚信,只在生活阳光的照耀下,思想品德课才能折射出生命的光芒。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两节运用导学案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的公开课,感觉这确实是个好方法。这样的课堂既省时又省力,还加大了课堂容量。于是在课堂上,我也尝试着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深有感触。“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导学案的设计确实体现了这一特点。导学案的设计实用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成败,但个人认为语文课导学案设计讲求实效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我就讲过的一篇小说《酒事》来谈谈导学案的设计必须体现
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研究,无论在国内外都有其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最早试图把中国的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乃是M·格拉内、H·马伯乐、劳佛等一些西方的学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教学中必要的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物理规律和结论是极其重要的。演示实验是课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操作表演的实验。通过演示,便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演示实验可使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注意力集中,对物理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如何加强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演示实验教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到实处,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课堂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战场,学生的活动主要在课堂进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中有计划地活动,有针对性地展示与讲评。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课堂,课堂应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
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里经常见到表示白颜色的词和与此相关的说法。本文从民间文学语句结构研究的视角,对鄂伦春族民间故事的白颜色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鄂伦春民间故事中的一现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对未来充满期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正确和错误生活理念并存,一些大学生独立生活的渴望与对自主生活的恐惧并存,对未来生活的美
作为我国自主开发的第二代万能式断路器,DW15-1600~4000万能式断路器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流为630~4000A、额定工作电压为380V的配电网中,用来分配电能、保护线路及电源
对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截止目标疋度的概念,推导目标拾取运动的时间计算方程,重新定义了难度指数,试验数据表明该计算方程对目标拾取运动能够给予较好的描述。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矫形与修复外科填充物方案——成纤维细胞疗法,其概念、优缺点、安全性、时效性持不同观点的医师评论及其在国际医学界的使用现状。从病人耳后切取皮肤,经过
本研究选取“星期”这种习俗时间系统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让被试完成范畴性的时距判断任务,即让被试判断某一给定的日期是否属于某一参照日期之后3天中的某一天,探讨了小学儿童对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