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创业与实践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的能力,并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仅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还能够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推动我国的社会格局由生产力引导就业为主向发展知识经济模式转变。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现状
1. 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大學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三大问题:
其一,能够担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职责的师资力量还不充足,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二,作为沟通学生和社会的桥梁,部分高校难以帮助学生顺畅地从校园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一些学生在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过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
其三,还有些高校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没有从大一开始实施创业教育,仅在毕业之前进行简单培训,这导致很多大学生相关知识不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差。
2. 国家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部相关政策,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衡量人才素质的标准等,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认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宏观角度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政府的态度往往引导着社会各界的态度,政府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以及建立奖励基金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引导,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之内的便利。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策略探究
1. 树立正确的思想
要想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端正大学生的态度,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正确意识。面对创业,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能盲目地抵制,也不能无原则地跟风,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创业。
学校应采用校园网、广播、校报等媒介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结合所学知识把创业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不要照本宣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现状灵活运用知识。同时,要善于利用周围的一切条件解决问题。
学校为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中去。例如,计算机的使用是大学生就业所必备的能力,更是创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对此,高校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详略得当地教授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还要在课下帮助学生将知识储备落实到实践当中,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2. 增强师资力量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育工作者担负着重任。因此,高校若想将创业教育搞好,就必须组建优良的师资团队,这支队伍不仅自身要具备相当程度的创新意识,还要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走出盲点和误区。
为实现师资力量的提升,高校应加大各种投入: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以优厚的薪资待遇吸引在创业教育领域中有所建树的教师加入团队,通过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
3. 确保资金和政策支持
创业起步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求学阶段的大学生经济实力较弱。因此,高校应该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起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政府可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困难和阻碍,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和主动性。高校应该举办相关的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挑战心,同时设立各种奖项来激励学生踊跃参加。
4. 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高校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采取“必修—选修—讲座”三位一体的形式,要不断地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选修课比起必修课要更加实用,使学生能结合社会现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可以邀请成功创业的精英人士或者校友来开展讲座交流。
社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才能够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方国.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5(3):64.
[2]夏丹,陈育文. 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J].南方论刊,2016(1):95.
[3]周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9):19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仅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还能够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推动我国的社会格局由生产力引导就业为主向发展知识经济模式转变。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现状
1. 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大學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三大问题:
其一,能够担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职责的师资力量还不充足,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二,作为沟通学生和社会的桥梁,部分高校难以帮助学生顺畅地从校园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一些学生在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过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
其三,还有些高校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没有从大一开始实施创业教育,仅在毕业之前进行简单培训,这导致很多大学生相关知识不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差。
2. 国家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部相关政策,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衡量人才素质的标准等,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认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宏观角度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政府的态度往往引导着社会各界的态度,政府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以及建立奖励基金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引导,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之内的便利。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策略探究
1. 树立正确的思想
要想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端正大学生的态度,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正确意识。面对创业,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能盲目地抵制,也不能无原则地跟风,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创业。
学校应采用校园网、广播、校报等媒介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结合所学知识把创业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不要照本宣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现状灵活运用知识。同时,要善于利用周围的一切条件解决问题。
学校为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中去。例如,计算机的使用是大学生就业所必备的能力,更是创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对此,高校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详略得当地教授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还要在课下帮助学生将知识储备落实到实践当中,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2. 增强师资力量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育工作者担负着重任。因此,高校若想将创业教育搞好,就必须组建优良的师资团队,这支队伍不仅自身要具备相当程度的创新意识,还要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走出盲点和误区。
为实现师资力量的提升,高校应加大各种投入: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以优厚的薪资待遇吸引在创业教育领域中有所建树的教师加入团队,通过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
3. 确保资金和政策支持
创业起步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求学阶段的大学生经济实力较弱。因此,高校应该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起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政府可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困难和阻碍,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和主动性。高校应该举办相关的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挑战心,同时设立各种奖项来激励学生踊跃参加。
4. 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高校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采取“必修—选修—讲座”三位一体的形式,要不断地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选修课比起必修课要更加实用,使学生能结合社会现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可以邀请成功创业的精英人士或者校友来开展讲座交流。
社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才能够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方国.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5(3):64.
[2]夏丹,陈育文. 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J].南方论刊,2016(1):95.
[3]周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