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通畅一身轻快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m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手足各有六经。此六经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保持六经通畅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足太阳膀胱经
  此经行走于人身背面,起于睛明穴,经天柱穴、大柕穴,直达双腿后面,是人体表层最长、经穴数最多的经脉,易受寒湿侵害。寒湿在头部,则出现头晕脸沉;寒湿在颈部,则出现颈项强痛、落枕;寒湿在腰部,则出现腰腿发沉、酸痛。
  调理此经,可用木梳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两侧各梳30次,早上、下午各梳一遍。颈部寒湿导致颈部疼痛者,可用站立练习缓解症状:取站立位,双脚打开与肩同宽,两手交叉胸前,缓慢地呼吸,呼气时双手拉回,吸气时双手推出,10次呼吸为一遍,一天练12遍。寒湿严重者可用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各9克,防风、川芎各9~12克,藁本、蔓荆子、炙甘草各6克。此方主治头目不清、沉重难举,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若寒湿在腰部,出现腰腿冷痛,可用肾着汤(干姜、茯苓、炒白术、炙甘草)调治。
  ☆足阳明胃经
  此经分布在身体正面,从承泣穴开始,向下一直到脚部的厉兑穴。此经分支较多,易上火,咽喉、头面、口、牙、鼻、胃等器官病症都与其有关。
  鼻部症状如鼻塞、鼻涕黄稠、嗅觉失灵、鼻窦炎、季节性鼻炎等,可尝试用推拿缓解。两手搓热,捂住鼻子,以中指按揉睛明穴、鼻梁和迎香穴,三五分钟即可感舒适,恢复嗅觉。
  火毒上攻于牙,可致牙痛、口气秽浊。应对此症,可逆时针揉按合谷穴,左右手交替,每次3~5分钟。还可用清胃散:黄连清心胃之火,升麻举陷、解毒、清热,当归、生地、丹皮可入血、凉血、解毒。
  如是老鼻炎、鼻渊等症,出现鼻涕稠浊、口干苦甚者发臭,就当服药治疗。可用葛根芩连汤:葛根30克升清降浊,黄芩、黄连各10克清热去火,炙甘草调和诸药,7天1疗程。如是单纯的鼻渊,治疗可用藿胆丸(藿香为末,加猪胆汁制成)。
  ☆足少阳胆经
  此经行于人体两侧,起于瞳子髎穴,经风池穴、肩井穴、日月穴、阳陵泉穴,终于足窍阴穴。此经主气,主疏泄,亦较易上火(足阳明胃经属大火,足少阳胆经属小火)。此经受邪,易出现偏头痛、淋巴结肿大、小寒小热交替发作及更年期病症。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痛与七情相关,可用散偏汤:川芎30克活血、通络、行气、散风、开郁,郁李仁6克滋阴、润燥、通便,柴胡10克、香附15克、白芍10克三味入胆经,白芷缓急止痛,白芥子去痰邪,炙甘草作调和。此方可缓解阴雨天头晕,心烦易怒者服用有特效,每日1剂,分2次煎服。
  淋巴结、扁桃体肿大,颈项、腋下、腹股沟三处淋巴密集,要警惕肿瘤。可用小柴胡汤和内消瘰疬丸预防,7天1疗程。因感冒致淋巴结肿痛者1疗程即可,慢性淋巴结肿大当服用2~4疗程。
  此经也可通过按摩调理。五指张开,从前额往后梳理,隔一二厘米即点推一下,直到后发际,每天梳20~30遍。
  ☆足少阴肾经
  此经起于足底涌泉穴,经太溪穴、复溜穴,到俞府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臟腑是管理者,经络便是通道。足少阳肾经易虚,即通道易堵,可致脚跟、腰部、咽喉三处发病。
  足跟痛,尤其是晚上起床着地即痛,是肾经空虚所致,如跟腱炎、骨刺等。肾主骨,不通则痛,不荣亦痛,故可从活血疏通方面调治。用补肾活血汤:川牛膝、川续断各30克,川芎、赤芍、当归、丹参各15克。此方主治肾虚导致的腰腿足跟痛,每日1剂,用水煎分2次服用,三煎可用于睡前泡脚。
  如属肾脏虚,可用立安去杖汤调治:枸杞15克,川断30克,炒杜仲、萆薢、当归、木瓜各15克,小茴香9克。
   嗓子干痒痛,如慢性咽炎长期反复难愈,也可能是肾虚。可用猪肤汤调治:猪皮10斤,用大砂锅加水4斤炖,沸后转小火,炖至一半汤后捞出猪皮,加入炒白米粉100克、白蜜200克,再炖10分钟,取出晾凉、凝冻即成。每次取两匙用开水冲泡温服。
  ☆足厥阴肝经
  此经起于大敦穴,经太冲穴到期门穴。肝主疏泄,与情感密切相关,最大特点是易瘀滞、郁结。此经阴寒者,当用吴茱萸汤:吴茱萸5克、党参15克、生姜18克、大枣6枚。此方温中散寒,主治头顶凉痛、恶寒、麻木、沉重,用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一周。
  小腹冷痛也与此经受寒有关,可通过按摩调治。将掌心搓热,对准肚脐,每分钟颤动100~200次,坚持3~5分钟即可通肝经,暖小腹。此症还可用暖肝煎:乌药、小茴香各10克,当归10克、枸杞15克、茯苓10克、生姜3片、肉桂6克、沉香3克(肉桂、沉香要后下)。
  足厥阴肝经如果起始点受堵,足大趾则易肿痛。此症常见于痛风,可用龙胆泻肝汤调治:龙胆草15克,黄芩、生地、山栀子各10克,车前子15克,泽泻18克,通草6克,生甘草10克。
  ☆足太阴脾经
  此经起于足大趾隐白穴,经太白穴、三阴交穴、血海穴、大横穴,终于大包穴。此经主腹,易受凉,可练“企鹅步”调治:模仿企鹅,头向上顶,足尖迈步,膝关节直身晃动,手尖向前,掌心下压;往前走9步,再原地晃动着走9步,再左右各走9步;每次锻炼15~20分钟。如果受寒严重,出现腹痛、腹胀,可用下方:桂枝10克通阳祛寒,白芍18~30克缓急止痛,炙甘草、生姜、大枣各6克。此方服3~6剂便可。 责编/斌子
其他文献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莫高窟   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来历代修建不断,遂成佛
期刊
栀子花又名栀子、黄栀子,属双子叶植物纲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是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想要养好栀子花,需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盆土。栀子花喜欢酸性土壤,适宜的pH值为5~6。栽培用土通常选择腐叶土、泥炭土加一半的园土,不要用煤渣,或者直接购买栀子花专用土,方便实用。   2.施肥。栀子花喜肥,种植时在土壤中加入腐熟的饼肥做基肥。生长季节用饼肥、硫酸亚铁沤制成
期刊
摒弃误解  3月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分餐用公筷,也是中国传统》一文称,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围在一起不分彼此地吃饭,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但这一认知是偏颇的。实际上,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分餐制的国家,也是分餐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分餐制进食方式,才是我们餐桌仪式里的真正主角。根据《周礼》《礼记》等古代典籍的记载
期刊
独 立   儿子突然喜欢上了小猫。一天,儿子又向妈妈提买猫的事情。妈妈说:“等你自己能独立养它的时候再买,好吗?”   儿子嘟囔起来:“等我独立,起码还得10年!你喜欢一件衣服会等到10年之后再买吗?”  加 油   早上开车的时候,小赵看到了老婆留下的字条——“一定要加油哟”,字条旁边还画了颗爱心。小赵心里特别感动,心想:一定要努力工作,让老婆过上幸福的生活!   一个小时过后,小赵仍然没到公司
期刊
物品用久了就会变老、变旧,虽然没有坏掉,但看着影响心情,丢掉换新又有点浪费。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些让旧物件变新的方法,既省钱又环保。   砧板 砧板用久了就会变黄变脏,只要使用柠檬汁与盐的混合液清洗就能将砧板上的脏污洗干净。   白球鞋 白球鞋很容易脏,用一茶匙洗洁精、三茶匙双氧水、两茶匙小苏打粉就能让白球鞋洁白如新。   烤盘 将含有双氧水和苏打粉的面粉放在有焦痕的烤盘上30分钟,再稍微清洗一下就
期刊
我是2012年1月初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的,随后,又加入了江西省杂文学会。我从一个文学爱好者成长为省作协会员,其间,《老友》像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为我引路,为我“加油”,让我一步步实现人生的梦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老友》杂志,立刻被其《文艺园地》《悠悠往事》《岁月人生》《婚姻家庭》《人间真情》等栏目的内容所吸引,被其朴实的文风所折服。其栏目众多,可谓包罗万象。《老友》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
期刊
凡是到过黎川县的朋友,都知道芋饺和米饭糍是该县的传统美食。它们味道鲜美,食后令人回味。现将用料和做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芋 饺   材料:芋头1000克,大骨汤1500克,薯粉500克,猪肉600克,鲜笋200克,墨鱼100克,韭菜200克,葱50克,猪油、蚝油、盐、酱油、鸡精、胡椒粉适量。   做法:1.将芋头洗净去皮,放在清水锅内开旺火煮,熟后捞起,放在钵盆内用木棒捣碎,舂烂如泥,和入薯
期刊
郭解,字翁伯,西汉轵县(今河南济源)人。他年轻时心狠手辣,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去替朋友报仇,也做了一些不法之事。后来,郭解痛改前非,检点言行,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因此声望很高。   有一天,郭解回家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傲慢地坐在路边盯着他,非常不礼貌。门人看见了很生气,想去惩罚那个年轻人。郭解说:“我居住在家乡都得不到尊重,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不够。他没有什么罪过。”郭解不仅不在乎年轻人的无礼行径,
期刊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81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前列腺也有钙化病灶。自前年起我又患上了支气管炎。最近一年多时间以来,支气管炎经常急性发作,发作时有咳喘,且痰多难咳出。一旦吃了食物,喉咙、口里就感觉有痰凝成的团块。日常生活中,我常打哈欠,一阵要打五六次。医师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请问:慢性支气管炎应如何用药治疗,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  萍乡市 陈××  陈××同志: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
期刊
客家文化城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区的东南面,南依逶迤而过的贡江水,对望风水祖师杨筠松(又称“杨救贫”)隐居地杨仙岭,远眺赣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衬,是一个得天地之灵气的风水宝地。文化城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于一体,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可谓客家文化之聚焦,更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