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是幼儿受教育的环境之一,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各的内涵,其特点、原则、方法、内容上都有所不同,但两者的教育对象是同一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即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教育方向和要求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反之,将导致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甚至教育失敗。因此,幼儿园必须打破关起门来孤军作战的局面,与家庭建立新型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发挥自身优势,主导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在家园共育中起到积极地影响。
二、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父母对孩子永恒的义务和责任。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本文家庭教育特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三)家园共育
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是合作者,而不是家庭或者幼儿园单方面进行教育工作。
三、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对家庭沟通方面的问题
1.教师与家长多为单向沟通
从幼儿园目前现有的沟通方式来看,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几乎为单向沟通。单向沟通即指教师向家长宣讲的内容多,而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关于幼儿教育方面专业的沟通较少。
2.教师与家长沟通机会不均等
沟通机会均等是指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时间和次数均等,或指教师可以与每位家长沟通。但笔者观察发现,教师选择的沟通对象往往是家长健谈的,或者有社会地位的;或者要么是孩子在园表现出色的要么是幼儿行为出现严重问题的;或者家长对幼儿园对班级有一定贡献的,那些自己一般、孩子平平的家长只能在一旁受到冷落。而这些家长会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园是否也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3.教师始终处于沟通的权威地位
家长与教师沟通时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通常是老师说家长听。即使有家长愿意与教师谈谈自己孩子在家与在园表现的不同往往也被教师已有定论的语气驳回。如:教师向家长反映该幼儿在园反应慢,听不懂话等现象,家长很想告诉教师,我的孩子在家里什么都听得懂而且很利索。但教师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一般不会从幼儿的家庭表现去分析幼儿在园与在家的行为差异,只会一味的要求家长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反应能力。这种现象导致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脱节,严重的将影响幼儿行为能力的发展。
4.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往往侧重于幼儿的不足
通过对家长的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愿意从教师这听到对自己孩子正面的、积极的、良好的反馈意见。但现实情况是,教师反馈给家长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类似“该幼儿还存在哪方面的缺陷或不足需要家长配合改进”。但是,多反馈正面信息有助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无形的提升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方向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
每个教师的教育风格不同,培养出的幼儿能力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和归宿都是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我们在幼儿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状:幼儿不论是回家过周末、节假日还是放寒暑假,离园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幼儿都不愿回来上幼儿园,即使回来了往往也很难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用教师们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都是在家惯坏了。”的确,幼儿在园的一整天里无论是日常行为习惯还是教育活动教师们都注重培养幼儿良好地常规和生活习惯,小到小班大到学前班的教师都力争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避免包办代替。
2.家长在幼儿面前对教师的态度不一致
四、关于家园共育的策略建议
(一)幼儿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家园共育
1.开展活动,改变沟通形式。
幼儿园应协助教师开展多种新式的家园活动,改变教师与家长单向沟通的模式,转变教师在家园互动中的权威地位。
召开家长会。除了教师进行必要的通知外可转变家长会为“教师答家长问”,回答家长关于幼儿教育的相关问题,充实家庭教育的内容的方法,也使家长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自觉促进家园共育的发展。
组织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中高学历、高素质、理念新的特点,采用交流、参与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
组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可邀请家庭教育专家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还可在传染病高发期请有经验的儿科医生为家长普及疾病预防及治疗的相关知识。
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参与听课、评课,与幼儿一起游戏,了解幼儿的各种表现和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幼儿在园的成长,也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可实时的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和探讨。
2.教师平等对待每位家长,提供均等的沟通机会。
合理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每天见两面分别是早晨入园和下午离园,利用这短短的一两分钟教师可与家长就幼儿进行简短地交流。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家园共育,家长的任务
1.帮助树立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威信
教师在幼儿心中有没有威信,有多高的威信,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受到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以及与教师的关系的影响。而教师在幼儿心中是否有崇高的威信,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收到教师的正确引导。
2.支持教师工作,保持家园教育方向的一致
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都是幼儿在家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里,家长应该尽力配合教师工作,认真听取教师在放假前给予的有效地意见和建议,并在家庭教育中实施。争取做到在园和在家要求一致,家长乐意让幼儿参与家庭中简单的家务劳动,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体会家庭劳动的乐趣。尽力保持幼儿在园的生活常规,家长决不包办代替,不过分溺爱幼儿,不滥用奖励。
幼儿园教育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是幼儿受教育的环境之一,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各的内涵,其特点、原则、方法、内容上都有所不同,但两者的教育对象是同一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即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教育方向和要求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反之,将导致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甚至教育失敗。因此,幼儿园必须打破关起门来孤军作战的局面,与家庭建立新型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发挥自身优势,主导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在家园共育中起到积极地影响。
二、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父母对孩子永恒的义务和责任。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本文家庭教育特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三)家园共育
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是合作者,而不是家庭或者幼儿园单方面进行教育工作。
三、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对家庭沟通方面的问题
1.教师与家长多为单向沟通
从幼儿园目前现有的沟通方式来看,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几乎为单向沟通。单向沟通即指教师向家长宣讲的内容多,而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关于幼儿教育方面专业的沟通较少。
2.教师与家长沟通机会不均等
沟通机会均等是指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时间和次数均等,或指教师可以与每位家长沟通。但笔者观察发现,教师选择的沟通对象往往是家长健谈的,或者有社会地位的;或者要么是孩子在园表现出色的要么是幼儿行为出现严重问题的;或者家长对幼儿园对班级有一定贡献的,那些自己一般、孩子平平的家长只能在一旁受到冷落。而这些家长会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园是否也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3.教师始终处于沟通的权威地位
家长与教师沟通时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通常是老师说家长听。即使有家长愿意与教师谈谈自己孩子在家与在园表现的不同往往也被教师已有定论的语气驳回。如:教师向家长反映该幼儿在园反应慢,听不懂话等现象,家长很想告诉教师,我的孩子在家里什么都听得懂而且很利索。但教师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一般不会从幼儿的家庭表现去分析幼儿在园与在家的行为差异,只会一味的要求家长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反应能力。这种现象导致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脱节,严重的将影响幼儿行为能力的发展。
4.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往往侧重于幼儿的不足
通过对家长的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愿意从教师这听到对自己孩子正面的、积极的、良好的反馈意见。但现实情况是,教师反馈给家长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类似“该幼儿还存在哪方面的缺陷或不足需要家长配合改进”。但是,多反馈正面信息有助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无形的提升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方向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
每个教师的教育风格不同,培养出的幼儿能力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和归宿都是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我们在幼儿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状:幼儿不论是回家过周末、节假日还是放寒暑假,离园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幼儿都不愿回来上幼儿园,即使回来了往往也很难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用教师们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都是在家惯坏了。”的确,幼儿在园的一整天里无论是日常行为习惯还是教育活动教师们都注重培养幼儿良好地常规和生活习惯,小到小班大到学前班的教师都力争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避免包办代替。
2.家长在幼儿面前对教师的态度不一致
四、关于家园共育的策略建议
(一)幼儿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家园共育
1.开展活动,改变沟通形式。
幼儿园应协助教师开展多种新式的家园活动,改变教师与家长单向沟通的模式,转变教师在家园互动中的权威地位。
召开家长会。除了教师进行必要的通知外可转变家长会为“教师答家长问”,回答家长关于幼儿教育的相关问题,充实家庭教育的内容的方法,也使家长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自觉促进家园共育的发展。
组织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中高学历、高素质、理念新的特点,采用交流、参与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
组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可邀请家庭教育专家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还可在传染病高发期请有经验的儿科医生为家长普及疾病预防及治疗的相关知识。
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参与听课、评课,与幼儿一起游戏,了解幼儿的各种表现和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幼儿在园的成长,也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可实时的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和探讨。
2.教师平等对待每位家长,提供均等的沟通机会。
合理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每天见两面分别是早晨入园和下午离园,利用这短短的一两分钟教师可与家长就幼儿进行简短地交流。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家园共育,家长的任务
1.帮助树立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威信
教师在幼儿心中有没有威信,有多高的威信,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受到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以及与教师的关系的影响。而教师在幼儿心中是否有崇高的威信,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收到教师的正确引导。
2.支持教师工作,保持家园教育方向的一致
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都是幼儿在家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里,家长应该尽力配合教师工作,认真听取教师在放假前给予的有效地意见和建议,并在家庭教育中实施。争取做到在园和在家要求一致,家长乐意让幼儿参与家庭中简单的家务劳动,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体会家庭劳动的乐趣。尽力保持幼儿在园的生活常规,家长决不包办代替,不过分溺爱幼儿,不滥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