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名人捐款为何如此较真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g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述由头
  连日来,随着一个个明星捐款排行榜出炉,人们在感受到一颗颗爱心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口诛笔伐。明星捐款多少成了热点话题,捐款数目也似乎成了衡量爱心大小的标杆。由此,刘德华、张国立、李连杰以及葛优、周星驰等,纷纷成了被质疑的对象:你这么个大明星就捐那么点儿钱?抠门、小气、“铁公鸡”等指责也接踵而来。为什么现在舆论如此热衷于盯着明星的捐款数额呢?一位网友指出,“我们不是要求富豪和明星必须捐出巨款,但他们的捐款至少应该和拥有的财富成正比。在这样巨大的灾难面前,富豪和明星应该发挥他们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在捐助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看到成龙捐款数额那么大,真是感觉血浓于水,让我感动不已。”也许这能代表大多数关注明星捐款公众的心声。那么,在这次赈灾中,公众对明星捐款为何如此较真?
  
  正 方
  
  不要进行“道德绑架”
  设立捐款排行榜的目的是发挥榜样的力量,让更多的企业或名人捐赠。但这样一来,势必会对某些名人或企业进行道德绑架。捐款是自愿行为,捐多少,捐或者不捐,是名人或企业的自由。这是道德层面的东西,并非是强制性的。一旦设立了捐款排行榜,公众就会有意无意地对名人或企业进行对比。饱受批评的名人或企业就不得不想办法捐款,某些名人或企业或许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灾区需要捐款,社会需要爱心,但这种因绑架而促成的爱心并非是真正的爱心。(司马童)
  
  爱心无需排名
  爱心本无价,爱心更无须排名!事实上,捐款捐物都是表达爱心的形式,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尽了力就都值得尊敬。况且奉献爱心本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纯属个人意愿,排出高低上下,会使爱心善款变味,打击献爱心者的积极性,让爱心失去了本意。爱心捐款,1元钱与100万没有实质差别。有经济能力的可以捐助100万,没经济能力的可以捐1元钱,我们同样应该给予掌声,因为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叶 秋)
  
  这不是看客强加的“比赛”
  娱乐圈这次捐款是非常迅速的,捐多捐少,对艺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捐款是明星的善举,不是被看客强加的“比赛”。只要你为灾区、为5月的中国,作出了你力所能及的努力,比如献血,比如默哀片刻,比如在网上声援,你就值得尊敬。我们不应有“仇星心理”,都是一家人,面对大灾难,各人出各力。就像李连杰所说:“捐一块钱,一点也不少;捐一百万,一点都不多”,这才是一种正当的、正常的、健康的心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心理。明星捐款,无论多少都是爱心,让我们看到了娱乐圈的良心,我们为什么不对他们说声“谢谢”?逝者已矣,祝愿逝者安息;捐者行善,应还捐者清白。(浙江 刘 波)
  
  指责违背法律
  我们嘉许那些积极捐献的公众人物,但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任何社会活动都应当受法律规制。“捐助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助法》第四条的规定明确告诉我们,如果对公众人物捐助多少进行指责,恐怕有违法之嫌,这也应是理性人所力戒的。 (江苏程晓易)
  
  质疑别人也不道德
  在没有获得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就做出指责是否太草率了?仅凭捐款数去衡量良心是不是有偏激之嫌?在质疑别人道德水准的时候,一些过分的指责、强迫别人捐款的举动是否也有失道德规范呢?笔者有个建议,以后再有类似的捐款活动,不妨定个规矩:莫问别人捐多少。那些想为困难人群多捐点的,要么对捐款数目暂时保密,要么等到最后再捐。(江西 武德国)
  
  反 方
  
  熊掌与鱼哪能兼得
  对于普通人来讲,捐多少的确完全是个人的事,而且社会舆论也不会在意他们的行为;但对于明星名人来讲,显然,他们掌握着一种稀有的社会资源——名,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处在社会舆论的关注之下,因此,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享受普通人那样的自由。如果名人既拥有普通人不受社会舆论关注的自由,又享有名人运用名气来影响社会的巨大权力,那岂不是真的实现了熊掌与鱼兼得的美事?要知道,熊掌与鱼是不能兼得的,名人的一举一动,必须处于社会大众最为苛刻的要求之下。捐,是名人也是人最为基本的要求;尽量捐得多,捐得让大众满意,则是作为名人对社会尽责任的要求,除非他们隐遁山林,不再以名人自居。(莫 田)
  
  没有评论哪有那么多的捐款
  爱心不以金钱多寡为标准,当然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这个道理与“钱捐得多受益的人就越多”的道理并不冲突。至少就当前的灾情而言,捐赠是最直观的爱心表达。对于那些有资金实力的名人,如果排行榜引发的攀比之风迫使他们捐出了超过自己预期的善款,也丝毫不影响慈善的本义,因为这种行为最终实现的是“实质正义”。爱心需要感染,也需要榜样,这是良性互动的前提。很难想象,在四川赈灾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如果不是当前的这种爱心攀比之风和公众的舆论压力,又怎么可能在短短10天之内收到总计逾百亿的慈善捐款。(龙啸天)
  
  毕竟法律只是行为的底线
  多少不限,多捐感谢,少捐亦感激,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但大难当前,我们仍然希望公众人物尽自己所能,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因为社会资源有限,而公众人物事实上占有了更多资源,其中当然包含着他们更多的劳动和创造,但任何人都不应该否认公众和社会对他们成功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大灾面前,各尽所能,奉献爱心,这是公众人物的当然之选。千万别以“捐助非法律强制义务”为由,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缺失寻找借口,毕竟法律只是行为的底线。(北京 杨 宇)
  
  不能缺失的社会责任
  捐款排行榜直观地反映了名人的社会责任感。虽说爱心不能用金钱衡量,但如果名人或名企的捐款数额与自身收入差距太大的话,我们有必要对他们的形象进行重新认识。名人或名企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他们有责任率先垂范,积极回报社会。我觉得捐款排行榜还应该再细化一些,把名人的收入以及所有捐赠记录都列入榜单,在它的映照之下,谁人真正关心民间疾苦,谁人真正行动大于宣传,我们心中自有判断。(蔚 蓝)
  
  编者短评
  可以看出,虽然双方观点针锋相对,但目标却是一致的——保护爱心,也鼓励爱心。要不要排行榜,其实并不重要,公布到网上,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怀着让所有的人记住这些有爱心的人的良好愿望,同时公开了这些款项的来源,也应该把这些款项的用途一一列出,让捐助者更加放心!明星之所以捐助,也是因为希望把这些款项用到灾区,这不是为了让捐助者扬名,而是为了监督这些款项的最终用途。这应该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他文献
为什么偏偏强调“核心”是“以人为本”呢    理解科学发展观,难点往往在“科学发展”与它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关系上。按一般理解,科学是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按自然规律办事,它更多涉及用科技手段尤其是高科技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产业结构,可为什么偏偏强调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呢?  其实,正是对“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强调,才赋予了科学发展观以崭新的涵义:揭示了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
期刊
思想病症   法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但观念总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将旧的生活方式送进坟墓。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毕竟要有一个过程:依法决策还没有完全替代拍脑袋决策,权大于法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根除,一些地方和行业还存在特权意识,积淀在一些领导干部意识深处的封建意识、人治思维遇有适当气候还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远的如人治导致灾难的“文革”之痛;近的如孙志刚案、佘祥林案等案件的教训……    专家处方 
期刊
中国不会走西方三权分立模式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汪玉凯:胡总书记的这一次讲话首先是对改革30年的高度评价,把它上升为是“一场革命”。讲话特别对下一步政治改革做了非常清晰的描绘。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很多重要理念、思想和目标,并没有因为某些干扰而动摇。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讲话表示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也就是说中国不会走西方三权分立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简称“12·18”重要讲话),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30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明确指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前进方向。因此,从把握这个重要讲话的亮点切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来,选人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中选出了十个关键词,这些词折射了我们干部人事制度变迁的轨迹。    关键词一:干部“革命化、  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随着一大批“四化”干部
期刊
有过欢呼雀跃,有过深长的伤悲,也有过出离愤怒,交织成了悲喜交加的2008。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神七飞天、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事件所带来的“喜、怒、哀、乐、雷、囧、自信……”我们的注意力哪怕只作短暂的停留,也能拾起时代留下的这份印记。这一年是震撼人心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世界对中国重新认识的一年。与往年相比,我们经历情绪的转变更为激烈,也更为复杂,一些史无前例的事件挑战着我们的神经,折射着这个急
期刊
《消费论》揭示了人类在本能的向自然索取消费物质和创造消费物质过程的总和,创造了三大消费牵动经济圆周螺旋发展规律(如下图),创造了市场经济的自由规律,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规律,创造了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自身文明进步。  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是我们分析研究问题的基点,也是制定政策的前提。我国已开始进入消费经济新时代。    生活消费是三大消费的核心    我国以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以生活消
期刊
展望2009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前进道路可能依然艰难曲折。但是,经过2008年的考验和锻炼,“凤凰涅槃”的中国已然毫无惧色    2008,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是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直观度认识中国的一年。极不平凡的2008年,将以情感上“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超级巨片”形象,永远落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历史记忆。    关于2008的记忆:灾难、成功、崛起  
期刊
将快乐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来编写,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化程度大提高的标志之一。  人们常把若干年前的社会称之为旧社会,把后来(至今)的社会称之为新社会。旧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活得很苦,包括行为上的劳苦和心理上的痛苦。那时,写劳苦、饥苦、痛苦的文章太多太多了,语句中就有“牛马不如”、“欲哭无泪”等等。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不知快乐为何物。而有条件研究快乐这门学问的人,也无非是这样那样的寄生虫。即使写出了一部
期刊
汶川地震,是上天给刚刚经历过冰雪灾害的中国抛出的又一份严酷考卷。必须作答的不仅仅是灾区民众、党和政府、国民乃至军队,也包括新闻媒体。面对自然界这次面目狰狞的拷问,新闻媒体如何作答?  人民论坛前方报道组在此次地震报道中,到前线不是最早的,条件不是最艰苦的,面临的危险不是最大的。然而,这段经历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前所未有的。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所见所闻感动着。在这场灾难的最前线看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