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故事已被改编成小说,拍成电视剧,偶尔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没有企业也不经商,回国20多年来,却以每天数万元的速度对外捐款,至今累计捐款5亿多元;
他被喻为中国的基督山伯爵,中国红十字会百年来首次对外授予慈善家荣誉,他因此被称为“百年慈善第一人”。
他就是美籍华人、著名慈善家李春平。
2014年5月8日上午,首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京华奖”获得者李春平从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手中接过奖牌。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向着装随意的李春平西装革履,可见他对这项颁奖活动的重视。
“能获奖我很高兴,但是我从来没向国家要过这些奖。”65岁李春平说,这么多年来他的捐款不求任何回报,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把所有的财产捐给社会。
最欣慰的事
4月9日上午,本刊记者来到李春平位于建国门外华侨村的办公室,不到7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面堆满了各种古玩、家具和收藏,让本来狭小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很难以想像这个亿万富翁常年在此生活办公。
李春平闲不住,在房间内来回走动,偶尔还把玩一下小物件。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李先生,找您的。”秘书喊道。
“这是对我最好回报,你们就说李先生很高兴。”李春平言简意赅,挂了电话后心情非常愉悦。
李春平说,刚才北京慈善协会项目部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他几年前捐助的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大学生已经痊愈,目前已经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就职,成为一名白领。而且这名大学生还向北京慈善协会承诺,今后要以李春平为榜样,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做好事,帮助他人。
“我已经不记得这个孩子的名字,当初的钱也是通过北京慈善协会捐过去的。”李春平说,我捐款不图什么回报,像这个孩子一样,病治好了,参加工作回报社会,对他来说是最欣慰的事。
本刊记者从北京市慈善协会得知,李春平口中的这个孩子叫杨昊,2005年9月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法意语系。2006年11月,杨昊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2007年6月18日,医院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与杨昊骨髓匹配的骨髓类型找到,但是骨髓移植需要40多万元的费用。然而,对于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来说,40万的手术费用太过庞大。杨昊的父亲是农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当时的月收入仅一千多元,母亲在家务农,还有一个弟弟也早已辍学打工赚钱养家。
李春平从报纸上看到了杨昊需要捐助的消息,立即决定通过北京慈善协会捐款25万元。李春平捐完款后,一直都是北京慈善协会在跟踪杨昊的病情。“杨昊的情况,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向李先生通报。”张惠英说。
张惠英是北京慈善协会项目部的主任,2007年初,李春平在北京慈善协会建了一个1000万元慈善基金,每年200万元共五年时间。“李先生通过协会每捐完一笔钱,协会都会进行跟踪,将善款的使用明细定期交给李先生审核。”
“北京慈善协会里的1000万元基金早已用完,我今年准备再建一个1000万元的慈善基金。”李春平透露。
那为什么不自己成立一个基金会,自己雇人运作呢?“我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再说我还是比较相信政府部门的慈善机会,这么多年我跟中华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北京慈善协会都合作得比较好。”李春平说。
“李春平速度”
在百度搜索中键入“李春平”三个字,关于他捐款的信息不断在更新,有时候一周都有好几起。而且本刊记者还亲历了几次捐款,每次捐款来去匆匆,从不在受捐单位吃饭,有时连一杯水都没有来得及喝。
2014年3月17日,16岁骨癌少年入住北京积水潭骨科病房,急需10多万元手术费。李春平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病房,亲手将15万元人民币送到骨癌少年小德的病床前。
2014年4月4日,正值清明节假期前一天,北京市公安局的四位分别患有细胞瘤、尿毒症、脊髓瘤等严重疾病的民警生活陷入困境,李春平慷慨解囊为每位民警捐助了15万元现金。至此,李春平至今已为公安系统累计捐款3000余万元。
2014年4月26日,第二届赤脚跑习练营在北京西藏中学开营,队伍中有出现了一个公众熟悉的身影——慈善家李春平。在开营现场,李春平和营友一起脱去鞋袜,在操场上跑了起来,那架式丝毫不亚于年轻小伙子们。
原来,半个月前,该活动发起人韩女士通过朋友找到李春平,希望他能参与并支持赤脚跑练习营活动。因为熟悉李春平的人都知道,李春平从小在广东长大,喜欢光着脚丫子,回到北京后还是改不了赤脚的习惯,即便在大冬天里,仍可见李春平穿着绿军棉裤、光着脚在房里来回穿梭……
如果要列出李春平一笔笔的捐款明细,肯定要洋洋洒洒写上几页纸。从他1991年回国后第一次捐款到现在,他已经坚持了23年。从西柏坡革命老区到青藏高原,从1998年洪水、抗击“非典”到汶川地震、青海地震;他向慈善组织捐款成立专项基金、为老乡们打井,资助公益文化项目。他帮助的人中,有公安系统的英模、失学儿童、患白血病的孩子、贫困老人、老战士……
有人给李春平统计过,他以平均每天7万元的速度以现金方式已向社会各界捐赠超过了5.9亿元人民币,被人称为“李春平速度”。
“捐款我非常开心”
1991年6月,刚刚回国的李春平从报纸上得知,北京密云县因受暴雨袭击发生特大泥石流,村庄瞬时间被吞没,很多人在一夜间变得无家可归。他抓起电话拨通了报纸下方那个并不显眼的捐助电话。从银行提出回国后的第一笔钱,共20万元,捐给灾区。
这是李春平捐助公益事业的起点。
后来,得知北京福利院的老人们需要帮助时,当即通过北京市慈善协会向老人们捐款200万元。为了给福利院一位103岁的老人做寿,他特地让自己的司机开来三辆劳斯莱斯,让老寿星以及其他的老人们坐着他的车逛北京,看北京的变迁。以后只要有老人做寿,他都要亲自组织老人们“逛京城”,让他们也能享受一个热闹快乐的生日。2005年到2006年期间,李春平共出资500万元人民币,资助北京一万名6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让他们享受到北京市慈善协会的“携手助老送健康——慈善医疗卡项目”。2010年9月21日,李春平又慷慨捐款50万元请2200名中老年合唱团去看那场让他们念念不忘的“梦回1980”演唱会,为这些老歌迷们圆梦,以满足他们心底渴求已久的愿望。 李春平自回国后的第二年起,每到六一儿童节都要到儿童福利院给孩子们过生日。在北京清河一处不大的院落里,许多咿呀学语的孩子来来回回地蹦蹦跳跳,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孤儿。这里就是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李春平第一次来到这里,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清纯稚气的小脸,顿时心头一热,眼睛也潮湿了。这一年李春平为福利院捐款50万元。
2003年4月,“非典”肆虐北京,一些海外人士纷纷离开北京。李春平的美国朋友为他订好了去美国的机票,催促他去美国躲避。但当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个又一个白衣战士在抗击“非典”中倒下时,他做了一个决定:要和祖国一起共度时艰,和北京一道抗击“非典”,除此别无选择。在4月29日“万众一心抗‘非典’大型义演”现场捐赠中,他捐出了300万元,那是他回国定居12年来单笔捐赠较多的一次。
2004年1月11日,在“真情北京——爱与你同在”慈善公益演出中,李春平向北京市慈善协会捐款500万元用于发展北京市的慈善公益事业,他因此成为中国首个获得“慈善家”称号的人。
现如今,他已在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北京慈善协会建立了总额5000万元人民币的三个博爱和慈善基金,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称号。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百年来第一次授予个人这样的荣誉。因此,他也被称为“百年慈善第一人”。
如今,每天在他家门口来自各地寻求帮助的人很多,他也总是尽己所能,能帮就帮。有时候,也有现金紧张的时候,他几次把自己的房产抵押贷款了去捐助。等到以后房屋租金收回了,资金周转过来了,再把贷款还上。
“将慈善进行到底”
2005年,自传小说《忏悔无门》的出版,将李春平彻底暴露于人们的视野中。旷世奇恋、好莱坞女星、巨额财产,成为传奇一般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李春平说,自己真的没有把钱看得多么重要。他当初出国并不是为了追求财富,“只是走投无路,想要混碗饭吃”。
出国前的他,确实经历了一段凄苦无依的岁月。
1977年1月,转业回京的李春平被分配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保卫科干部,在当时,那是一份相当值得羡慕的工作。后来,长相英俊、高鼻梁大眼睛的他还被导演挑中,选用他在电影中出演“外国人”。这个年轻人的未来,似乎非常顺利。
但命运终究充满变数,28岁的李春平住院时爱上一名护士,被爱冲昏了头的他跟人发起了一场“决斗”。在那个年代,这足以成为不可饶恕的罪行。李春平因为打架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被送到农场,成为劳教分子。
陡然间,曾经的美好生活烟消云散,他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就连家人也跟他断绝了关系。因病保外就医,李春平提着煤炉一个人住进甘家口8号院,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有单位会接收他。
在绝望中,李春平穿着借来的衣服和皮鞋,走进了北京饭店咖啡厅,寻找一线希望——出国打工。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他在北京饭店邂逅了“老太太”——一位神秘的好莱坞女星。她在梦中得到启示,上主告诉她,自己将在中国遇到生命中最后的情人。于是,她来到了北京。结识了李春平后,她提出以夫妻身份带李春平回国,但是当时的李春平拒绝了他,理由是自己只想出国,不想结婚。
后来,李春平还是在一对英国夫妇的帮助下去了英国。在餐馆里刷盘子挣家用。但不幸遭遇车祸,被撞折了腿。由于在英国没有保险,负不起巨额的医疗费用,到英国刚刚8个月的他,不得不拄着拐棍回到了北京。回来后,他才知道老太太一直派人在这里等他。大为感动的李春平这一次随她去了美国。
在美国的生活并不是那么新鲜浪漫。李春平说,当时丝毫不知“老太太是个有钱人”。心怀感激的他每天去唐人街的中餐馆洗盘子,将自己挣来的30美金分出三分之二给她,自己留下10元用作日常开销。“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她住橡树庄园,我就觉得她是一个老人,哪儿有那么多钱维持生活。给她20美金,也算是我的食宿费用,这样我心安。”
后来,在两人长期的朝夕共处中,李春平也在用自己的东方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
有一次,一位跟随老太太25年的黑人佣人的父亲得了癌症,佣人向她借钱治病,遭到老太太的拒绝。李春平知道后,偷偷拿了自己的三万美金给了他。老太太知道后大发脾气,痛骂他一顿。李春平也很愤怒:“她照顾了你25年,你却连她的家人得病了你都不管!以后你对我也不会好!”那一次,李春平一怒之下愤而出走。
后来,老太太辗转到温哥华找到了李春平,哭着说,“孩子,我错了,在你身上,我看到中国人珍贵的品质,我放心了,我知道将来我有依靠了。”
“那也是我唯一的一次激烈顶撞她。”李春平说,“我觉得,做人是要有底线的,你可以控制我的自由,但你不能践踏我的尊严。我对她说,当你有能力,就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人与人之间,不该那么冷血”。
后来,当老太太被诊断出不治之症后,李春平辞去工作,陪伴并照顾她。
直到老太太去世前两个月,他们才真正结为夫妻。后来,老太太决定将自己财产的90%留给李春平,拿到清单时,李春平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笔财富。
老太太去世后,孤独、苦闷的李春平也曾经想用钱来寻求刺激。刚回国时,他一掷千金,购华宅、买豪车……但是他说,这些都无法换来内心的幸福。
李春平先后买了三辆劳斯莱斯,至今被名贵药水保养得很好,但他现在已经很少开,如果有朋友孩子结婚他倒是乐意借出去当婚车。回国后,他是第一个住进华侨村的美籍华人。其位于华侨村顶层的豪宅由英国设计师仿照白金汉宫设计,耗资8000万元。1500平方米的大房子很容易使人转晕头,光卫生间就够四个保姆收拾一整天。如今,他早已不住在豪宅里,每天住在宾馆,他害怕孤独,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聊天,偶尔也打打小牌娱乐。
虽然拥有了巨额财富,他却无法得到一个普通人所享受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李春平曾对媒体表示,他很羡慕普普通通的一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也许你会憎恨我,也许你会怜悯我,但请你千万不要羡慕我。”在《忏悔无门》的自述中,李春平这样写道。
旷世之恋已成往昔追忆,如今的李春平,已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注于慈善事业。“慈善是我唯一的事业,我一定会继续下去。”
责任编辑 李菡丹
他没有企业也不经商,回国20多年来,却以每天数万元的速度对外捐款,至今累计捐款5亿多元;
他被喻为中国的基督山伯爵,中国红十字会百年来首次对外授予慈善家荣誉,他因此被称为“百年慈善第一人”。
他就是美籍华人、著名慈善家李春平。
2014年5月8日上午,首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京华奖”获得者李春平从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手中接过奖牌。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向着装随意的李春平西装革履,可见他对这项颁奖活动的重视。
“能获奖我很高兴,但是我从来没向国家要过这些奖。”65岁李春平说,这么多年来他的捐款不求任何回报,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把所有的财产捐给社会。
最欣慰的事
4月9日上午,本刊记者来到李春平位于建国门外华侨村的办公室,不到7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面堆满了各种古玩、家具和收藏,让本来狭小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很难以想像这个亿万富翁常年在此生活办公。
李春平闲不住,在房间内来回走动,偶尔还把玩一下小物件。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李先生,找您的。”秘书喊道。
“这是对我最好回报,你们就说李先生很高兴。”李春平言简意赅,挂了电话后心情非常愉悦。
李春平说,刚才北京慈善协会项目部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他几年前捐助的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大学生已经痊愈,目前已经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就职,成为一名白领。而且这名大学生还向北京慈善协会承诺,今后要以李春平为榜样,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做好事,帮助他人。
“我已经不记得这个孩子的名字,当初的钱也是通过北京慈善协会捐过去的。”李春平说,我捐款不图什么回报,像这个孩子一样,病治好了,参加工作回报社会,对他来说是最欣慰的事。
本刊记者从北京市慈善协会得知,李春平口中的这个孩子叫杨昊,2005年9月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法意语系。2006年11月,杨昊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2007年6月18日,医院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与杨昊骨髓匹配的骨髓类型找到,但是骨髓移植需要40多万元的费用。然而,对于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来说,40万的手术费用太过庞大。杨昊的父亲是农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当时的月收入仅一千多元,母亲在家务农,还有一个弟弟也早已辍学打工赚钱养家。
李春平从报纸上看到了杨昊需要捐助的消息,立即决定通过北京慈善协会捐款25万元。李春平捐完款后,一直都是北京慈善协会在跟踪杨昊的病情。“杨昊的情况,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向李先生通报。”张惠英说。
张惠英是北京慈善协会项目部的主任,2007年初,李春平在北京慈善协会建了一个1000万元慈善基金,每年200万元共五年时间。“李先生通过协会每捐完一笔钱,协会都会进行跟踪,将善款的使用明细定期交给李先生审核。”
“北京慈善协会里的1000万元基金早已用完,我今年准备再建一个1000万元的慈善基金。”李春平透露。
那为什么不自己成立一个基金会,自己雇人运作呢?“我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再说我还是比较相信政府部门的慈善机会,这么多年我跟中华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北京慈善协会都合作得比较好。”李春平说。
“李春平速度”
在百度搜索中键入“李春平”三个字,关于他捐款的信息不断在更新,有时候一周都有好几起。而且本刊记者还亲历了几次捐款,每次捐款来去匆匆,从不在受捐单位吃饭,有时连一杯水都没有来得及喝。
2014年3月17日,16岁骨癌少年入住北京积水潭骨科病房,急需10多万元手术费。李春平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病房,亲手将15万元人民币送到骨癌少年小德的病床前。
2014年4月4日,正值清明节假期前一天,北京市公安局的四位分别患有细胞瘤、尿毒症、脊髓瘤等严重疾病的民警生活陷入困境,李春平慷慨解囊为每位民警捐助了15万元现金。至此,李春平至今已为公安系统累计捐款3000余万元。
2014年4月26日,第二届赤脚跑习练营在北京西藏中学开营,队伍中有出现了一个公众熟悉的身影——慈善家李春平。在开营现场,李春平和营友一起脱去鞋袜,在操场上跑了起来,那架式丝毫不亚于年轻小伙子们。
原来,半个月前,该活动发起人韩女士通过朋友找到李春平,希望他能参与并支持赤脚跑练习营活动。因为熟悉李春平的人都知道,李春平从小在广东长大,喜欢光着脚丫子,回到北京后还是改不了赤脚的习惯,即便在大冬天里,仍可见李春平穿着绿军棉裤、光着脚在房里来回穿梭……
如果要列出李春平一笔笔的捐款明细,肯定要洋洋洒洒写上几页纸。从他1991年回国后第一次捐款到现在,他已经坚持了23年。从西柏坡革命老区到青藏高原,从1998年洪水、抗击“非典”到汶川地震、青海地震;他向慈善组织捐款成立专项基金、为老乡们打井,资助公益文化项目。他帮助的人中,有公安系统的英模、失学儿童、患白血病的孩子、贫困老人、老战士……
有人给李春平统计过,他以平均每天7万元的速度以现金方式已向社会各界捐赠超过了5.9亿元人民币,被人称为“李春平速度”。
“捐款我非常开心”
1991年6月,刚刚回国的李春平从报纸上得知,北京密云县因受暴雨袭击发生特大泥石流,村庄瞬时间被吞没,很多人在一夜间变得无家可归。他抓起电话拨通了报纸下方那个并不显眼的捐助电话。从银行提出回国后的第一笔钱,共20万元,捐给灾区。
这是李春平捐助公益事业的起点。
后来,得知北京福利院的老人们需要帮助时,当即通过北京市慈善协会向老人们捐款200万元。为了给福利院一位103岁的老人做寿,他特地让自己的司机开来三辆劳斯莱斯,让老寿星以及其他的老人们坐着他的车逛北京,看北京的变迁。以后只要有老人做寿,他都要亲自组织老人们“逛京城”,让他们也能享受一个热闹快乐的生日。2005年到2006年期间,李春平共出资500万元人民币,资助北京一万名6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让他们享受到北京市慈善协会的“携手助老送健康——慈善医疗卡项目”。2010年9月21日,李春平又慷慨捐款50万元请2200名中老年合唱团去看那场让他们念念不忘的“梦回1980”演唱会,为这些老歌迷们圆梦,以满足他们心底渴求已久的愿望。 李春平自回国后的第二年起,每到六一儿童节都要到儿童福利院给孩子们过生日。在北京清河一处不大的院落里,许多咿呀学语的孩子来来回回地蹦蹦跳跳,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孤儿。这里就是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李春平第一次来到这里,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清纯稚气的小脸,顿时心头一热,眼睛也潮湿了。这一年李春平为福利院捐款50万元。
2003年4月,“非典”肆虐北京,一些海外人士纷纷离开北京。李春平的美国朋友为他订好了去美国的机票,催促他去美国躲避。但当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个又一个白衣战士在抗击“非典”中倒下时,他做了一个决定:要和祖国一起共度时艰,和北京一道抗击“非典”,除此别无选择。在4月29日“万众一心抗‘非典’大型义演”现场捐赠中,他捐出了300万元,那是他回国定居12年来单笔捐赠较多的一次。
2004年1月11日,在“真情北京——爱与你同在”慈善公益演出中,李春平向北京市慈善协会捐款500万元用于发展北京市的慈善公益事业,他因此成为中国首个获得“慈善家”称号的人。
现如今,他已在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北京慈善协会建立了总额5000万元人民币的三个博爱和慈善基金,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称号。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百年来第一次授予个人这样的荣誉。因此,他也被称为“百年慈善第一人”。
如今,每天在他家门口来自各地寻求帮助的人很多,他也总是尽己所能,能帮就帮。有时候,也有现金紧张的时候,他几次把自己的房产抵押贷款了去捐助。等到以后房屋租金收回了,资金周转过来了,再把贷款还上。
“将慈善进行到底”
2005年,自传小说《忏悔无门》的出版,将李春平彻底暴露于人们的视野中。旷世奇恋、好莱坞女星、巨额财产,成为传奇一般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李春平说,自己真的没有把钱看得多么重要。他当初出国并不是为了追求财富,“只是走投无路,想要混碗饭吃”。
出国前的他,确实经历了一段凄苦无依的岁月。
1977年1月,转业回京的李春平被分配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保卫科干部,在当时,那是一份相当值得羡慕的工作。后来,长相英俊、高鼻梁大眼睛的他还被导演挑中,选用他在电影中出演“外国人”。这个年轻人的未来,似乎非常顺利。
但命运终究充满变数,28岁的李春平住院时爱上一名护士,被爱冲昏了头的他跟人发起了一场“决斗”。在那个年代,这足以成为不可饶恕的罪行。李春平因为打架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被送到农场,成为劳教分子。
陡然间,曾经的美好生活烟消云散,他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就连家人也跟他断绝了关系。因病保外就医,李春平提着煤炉一个人住进甘家口8号院,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有单位会接收他。
在绝望中,李春平穿着借来的衣服和皮鞋,走进了北京饭店咖啡厅,寻找一线希望——出国打工。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他在北京饭店邂逅了“老太太”——一位神秘的好莱坞女星。她在梦中得到启示,上主告诉她,自己将在中国遇到生命中最后的情人。于是,她来到了北京。结识了李春平后,她提出以夫妻身份带李春平回国,但是当时的李春平拒绝了他,理由是自己只想出国,不想结婚。
后来,李春平还是在一对英国夫妇的帮助下去了英国。在餐馆里刷盘子挣家用。但不幸遭遇车祸,被撞折了腿。由于在英国没有保险,负不起巨额的医疗费用,到英国刚刚8个月的他,不得不拄着拐棍回到了北京。回来后,他才知道老太太一直派人在这里等他。大为感动的李春平这一次随她去了美国。
在美国的生活并不是那么新鲜浪漫。李春平说,当时丝毫不知“老太太是个有钱人”。心怀感激的他每天去唐人街的中餐馆洗盘子,将自己挣来的30美金分出三分之二给她,自己留下10元用作日常开销。“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她住橡树庄园,我就觉得她是一个老人,哪儿有那么多钱维持生活。给她20美金,也算是我的食宿费用,这样我心安。”
后来,在两人长期的朝夕共处中,李春平也在用自己的东方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
有一次,一位跟随老太太25年的黑人佣人的父亲得了癌症,佣人向她借钱治病,遭到老太太的拒绝。李春平知道后,偷偷拿了自己的三万美金给了他。老太太知道后大发脾气,痛骂他一顿。李春平也很愤怒:“她照顾了你25年,你却连她的家人得病了你都不管!以后你对我也不会好!”那一次,李春平一怒之下愤而出走。
后来,老太太辗转到温哥华找到了李春平,哭着说,“孩子,我错了,在你身上,我看到中国人珍贵的品质,我放心了,我知道将来我有依靠了。”
“那也是我唯一的一次激烈顶撞她。”李春平说,“我觉得,做人是要有底线的,你可以控制我的自由,但你不能践踏我的尊严。我对她说,当你有能力,就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人与人之间,不该那么冷血”。
后来,当老太太被诊断出不治之症后,李春平辞去工作,陪伴并照顾她。
直到老太太去世前两个月,他们才真正结为夫妻。后来,老太太决定将自己财产的90%留给李春平,拿到清单时,李春平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笔财富。
老太太去世后,孤独、苦闷的李春平也曾经想用钱来寻求刺激。刚回国时,他一掷千金,购华宅、买豪车……但是他说,这些都无法换来内心的幸福。
李春平先后买了三辆劳斯莱斯,至今被名贵药水保养得很好,但他现在已经很少开,如果有朋友孩子结婚他倒是乐意借出去当婚车。回国后,他是第一个住进华侨村的美籍华人。其位于华侨村顶层的豪宅由英国设计师仿照白金汉宫设计,耗资8000万元。1500平方米的大房子很容易使人转晕头,光卫生间就够四个保姆收拾一整天。如今,他早已不住在豪宅里,每天住在宾馆,他害怕孤独,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聊天,偶尔也打打小牌娱乐。
虽然拥有了巨额财富,他却无法得到一个普通人所享受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李春平曾对媒体表示,他很羡慕普普通通的一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也许你会憎恨我,也许你会怜悯我,但请你千万不要羡慕我。”在《忏悔无门》的自述中,李春平这样写道。
旷世之恋已成往昔追忆,如今的李春平,已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注于慈善事业。“慈善是我唯一的事业,我一定会继续下去。”
责任编辑 李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