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的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写法自由而又有一定思想情趣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样式。它的显著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感细腻,文笔灵动。《月亮与云彩》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它文笔优美,富有意境,且充满思辨和哲理。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紧扣散文文体的特点展开教学,力求在教学中彰显浓浓的“散文味”,让“散文文体”与语文教学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一、品味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文本的外在表现力以及文本内在的隐喻性都在于文本的语言。而散文的语言是最富特色的,其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有的质朴淡雅,有的绚丽多彩,有的含蓄凝重。《月亮与云彩》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趣盎然,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在教学时,笔者注意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体悟文本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1.朗读品味
对语言的领悟和品味首先要通过准确、规范的朗读,朗读是感悟的前提,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说:“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在教学初始,笔者着力引导孩子们读好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晚上、院子里、看见、几个”,还有“跑过去了、看不出、跑得真快”等等。除了读好轻声之外,还提醒学生注意“一”的变音,如“一天、一会儿、一棵大树、一朵朵”等。通过准确规范的朗读,逐步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为其全面理解课文做铺垫。
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的过程中,笔者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玩着玩着,他们有了有趣的发现,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看谁最先找到?”学生的兴趣被调动,捧起书本有滋有味地读起来。
2.模仿迁移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学生自身的言语习得,这是语文学科的独担之任。在于永正老师提出的“三本五重”教学理念中,非常注重迁移。笔者注意结合文本的情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学习理解中尝试运用,在运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教学“穿行”一词,课堂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月亮是怎样在云彩间穿行的呢?
生:月亮跑到云彩的中间,一会儿跑进去,一会儿跑出来。
师: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视频动画)大家看到了吗?月亮跑到云彩的中间,一会儿跑进去,一会儿跑出来。这就是“穿行”。(师板书:穿行)
师:看到“穿行”这个词,老师想起了古诗《江南》:“鱼戏莲叶间,……”你能用“穿行”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鱼儿在莲叶间穿行。
师:我们再来看一组动画。谁来用“穿行”说一句话?
生:蝴蝶在花丛中穿行。
师:自己也能用“穿行”来说句话吗?
生:小鸟在白云间穿行。
生:蜜蜂在花丛中穿行。
生:蚯蚓在泥土中穿行。
生:小狗在人群中穿行。
生:蝈蝈在草丛中穿行。
师:看大屏幕,瞧,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生齐说)
这个环节,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结合直观的画面弄懂了“穿行”的意思,但是还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为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这个词,笔者再次通过提供语境和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最终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词,也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领悟。
二、再现情境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崧舟老师认为,一切境语也皆为情语,这个情可能是情绪,淡淡地袭来;可能是情感,在胸中激荡;也可能是情操或情怀,撞击着心灵。总之,情不离境,境不离情。因此,语文教学只有循着情感的脉络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境”中,方能使他们与文本产生共鸣。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化教学是引入情境的最佳手段,只有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他们才会有切身体验,才会感受到文本的魅力。教学时,笔者通过问题引导:“月亮为什么会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呢?”学生看视频后弄明白了:“月亮跑进云彩里面的时候天空就变暗了,跑出来的时候,天空就变明了。”他们体会到了月亮穿行带来的天空景色变化,感觉非常有趣、非常神奇。在学生欣赏月亮穿行的过程中,笔者结合情境趁势与学生展开了对话。
师:在这动人的夜晚,云彩五彩斑斓的,月亮在云朵里穿行,自由自在的,你觉得怎样呢?
生:我觉得月亮很美,很迷人。
生:我觉得云彩很漂亮,他们仿佛在逗着月亮玩。
生:我觉得月亮很神奇,她在云彩里藏来藏去,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
生:我觉得月亮好调皮,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在做游戏呢!
生:我感觉天空就像一个大舞台,月亮和云彩在上面表演节目呢!
师:太棒了!你们不但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而且还有一颗充满幻想的心。现在,欣赏着这美景,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共同来到月亮的神奇世界中吧!
……
“语文言意论”认为,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言与意的转换。在言意转换中,学生的主观感受起关键作用,他们通过身心感触、体验到的是一份最为隐蔽、最为深切的感受。什么样的“心”,生出什么样的“言”。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所感表达出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课堂师生对话的最佳境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再现情境很重要。唯有情境的感染和催化,才能使学生读出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时的神奇、美丽与有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到别样的风景、别样的心情。
三、彰显理趣
《月亮与云彩》这篇课文有天真的童趣,有动人的情趣,更有充满思辨的理趣。课文看上去很简单,讲的是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其实它蕴含的科学道理并不好讲透。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用直观、形象、生动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课堂中的师生、生生对话来体会思辨的乐趣。
首先通过问题引导孩子们读书:“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情景,小嘴说开了,他们都说了什么呢?”“丁大勇说什么了?李小文怎么说?”“丁大勇和李小文的想法一样吗?”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逐步理清课文的脉络。接着让男孩子做丁大勇,女孩子做李小文。通过角色化的表演,一边说一边演,也来争辩一番。然后引导学生用李小文的方法从树杈里看天空,展示动画视频,指导观察:“树杈动吗?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动的树杈里看月亮的方法,证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进而感受到李小文是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为使学生真正弄懂月亮动与不动的问题,笔者又进一步进行拓展,出示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
有时像把镰刀。
通过谜语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谜底是什么?能看出月亮在动吗?运用生活常识让学生知道月亮其实也是在动的。再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看不出月亮在动。”因为月亮离我们太远了,所以一时间看不出月亮在动。所以丁大勇说的也不是错的。
最后又出示一首儿歌:
地球大,月亮小,
月亮绕着地球跑;
太阳大,地球小,
地球绕着太阳跑。
这个片段的教学笔者着力凸显理性的思辨。虽然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的,但笔者想借此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好奇的种子,期待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对这个深奥的问题,笔者借用谜语和儿歌巧妙地化解了难点,增添了乐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体会到文本蕴含的科学道理,实现了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一、品味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文本的外在表现力以及文本内在的隐喻性都在于文本的语言。而散文的语言是最富特色的,其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有的质朴淡雅,有的绚丽多彩,有的含蓄凝重。《月亮与云彩》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趣盎然,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在教学时,笔者注意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体悟文本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1.朗读品味
对语言的领悟和品味首先要通过准确、规范的朗读,朗读是感悟的前提,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说:“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在教学初始,笔者着力引导孩子们读好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晚上、院子里、看见、几个”,还有“跑过去了、看不出、跑得真快”等等。除了读好轻声之外,还提醒学生注意“一”的变音,如“一天、一会儿、一棵大树、一朵朵”等。通过准确规范的朗读,逐步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为其全面理解课文做铺垫。
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的过程中,笔者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玩着玩着,他们有了有趣的发现,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看谁最先找到?”学生的兴趣被调动,捧起书本有滋有味地读起来。
2.模仿迁移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学生自身的言语习得,这是语文学科的独担之任。在于永正老师提出的“三本五重”教学理念中,非常注重迁移。笔者注意结合文本的情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学习理解中尝试运用,在运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教学“穿行”一词,课堂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月亮是怎样在云彩间穿行的呢?
生:月亮跑到云彩的中间,一会儿跑进去,一会儿跑出来。
师: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视频动画)大家看到了吗?月亮跑到云彩的中间,一会儿跑进去,一会儿跑出来。这就是“穿行”。(师板书:穿行)
师:看到“穿行”这个词,老师想起了古诗《江南》:“鱼戏莲叶间,……”你能用“穿行”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鱼儿在莲叶间穿行。
师:我们再来看一组动画。谁来用“穿行”说一句话?
生:蝴蝶在花丛中穿行。
师:自己也能用“穿行”来说句话吗?
生:小鸟在白云间穿行。
生:蜜蜂在花丛中穿行。
生:蚯蚓在泥土中穿行。
生:小狗在人群中穿行。
生:蝈蝈在草丛中穿行。
师:看大屏幕,瞧,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生齐说)
这个环节,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结合直观的画面弄懂了“穿行”的意思,但是还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为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这个词,笔者再次通过提供语境和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最终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词,也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领悟。
二、再现情境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崧舟老师认为,一切境语也皆为情语,这个情可能是情绪,淡淡地袭来;可能是情感,在胸中激荡;也可能是情操或情怀,撞击着心灵。总之,情不离境,境不离情。因此,语文教学只有循着情感的脉络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境”中,方能使他们与文本产生共鸣。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化教学是引入情境的最佳手段,只有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他们才会有切身体验,才会感受到文本的魅力。教学时,笔者通过问题引导:“月亮为什么会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呢?”学生看视频后弄明白了:“月亮跑进云彩里面的时候天空就变暗了,跑出来的时候,天空就变明了。”他们体会到了月亮穿行带来的天空景色变化,感觉非常有趣、非常神奇。在学生欣赏月亮穿行的过程中,笔者结合情境趁势与学生展开了对话。
师:在这动人的夜晚,云彩五彩斑斓的,月亮在云朵里穿行,自由自在的,你觉得怎样呢?
生:我觉得月亮很美,很迷人。
生:我觉得云彩很漂亮,他们仿佛在逗着月亮玩。
生:我觉得月亮很神奇,她在云彩里藏来藏去,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
生:我觉得月亮好调皮,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在做游戏呢!
生:我感觉天空就像一个大舞台,月亮和云彩在上面表演节目呢!
师:太棒了!你们不但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而且还有一颗充满幻想的心。现在,欣赏着这美景,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共同来到月亮的神奇世界中吧!
……
“语文言意论”认为,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言与意的转换。在言意转换中,学生的主观感受起关键作用,他们通过身心感触、体验到的是一份最为隐蔽、最为深切的感受。什么样的“心”,生出什么样的“言”。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所感表达出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课堂师生对话的最佳境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再现情境很重要。唯有情境的感染和催化,才能使学生读出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时的神奇、美丽与有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到别样的风景、别样的心情。
三、彰显理趣
《月亮与云彩》这篇课文有天真的童趣,有动人的情趣,更有充满思辨的理趣。课文看上去很简单,讲的是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其实它蕴含的科学道理并不好讲透。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用直观、形象、生动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课堂中的师生、生生对话来体会思辨的乐趣。
首先通过问题引导孩子们读书:“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情景,小嘴说开了,他们都说了什么呢?”“丁大勇说什么了?李小文怎么说?”“丁大勇和李小文的想法一样吗?”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逐步理清课文的脉络。接着让男孩子做丁大勇,女孩子做李小文。通过角色化的表演,一边说一边演,也来争辩一番。然后引导学生用李小文的方法从树杈里看天空,展示动画视频,指导观察:“树杈动吗?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动的树杈里看月亮的方法,证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进而感受到李小文是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为使学生真正弄懂月亮动与不动的问题,笔者又进一步进行拓展,出示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
有时像把镰刀。
通过谜语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谜底是什么?能看出月亮在动吗?运用生活常识让学生知道月亮其实也是在动的。再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看不出月亮在动。”因为月亮离我们太远了,所以一时间看不出月亮在动。所以丁大勇说的也不是错的。
最后又出示一首儿歌:
地球大,月亮小,
月亮绕着地球跑;
太阳大,地球小,
地球绕着太阳跑。
这个片段的教学笔者着力凸显理性的思辨。虽然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的,但笔者想借此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好奇的种子,期待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对这个深奥的问题,笔者借用谜语和儿歌巧妙地化解了难点,增添了乐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体会到文本蕴含的科学道理,实现了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