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心理训练与军体教学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心理训练在军体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在军体教学中采用心理训练的原则。
关键词:军体教学;心理训练;训练方法
注重临场心理训练,忽略日常军体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是目前大部分军体教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导致学员缺乏心理训练的连续性,形成习惯性的消极抵触情绪,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日常教学中对学员进行适宜的心理训练,一方面能够保证军体教学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能使心理训练效果迁移到学员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以达到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军体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是很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心理训练与军体教学的关系
军体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是指教员在军体课中对学员进行学习军体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心理训练。通过心理训练,使学员会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指导运动实践,学习掌握运动技术、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而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发展。同时,又获得较为系统的军体运动知识,并使这些运动技能和知识迁移到各学科的学习中,迁移到行为品德中,以利于个性培养,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学习运动技术不能光练不想,要多动脑筋。”这是军体教学中很多教员常常强调的一句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提高技术学习上,心理因素所具有的重要性,但是它却没有被当做训练方法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而已。
表象训练法,即指以教员的讲解和示范为基础,把回忆技术动作为练习的补充手段。在回忆过程中,体会动作的要领和感觉,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形象。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因为大脑和心理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身体肌肉活动占了优势,但是同一动作的不断重复,概念不准确,肌肉感觉不清晰,没有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在实际的练习中融入一段表象练习,可在降低体力消耗的同时,为内心表象活动的发挥提供时机,从而提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如器械项目的练习,主要问题是学员的心理障碍(包括心理性疲劳、动机不定、临场情绪不稳定、运动感觉迟钝等)。引起这些的原因则是因运动挫折直接引起的心理伤痕,一旦出现,应根据不同的心理障碍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事实也证明了,班级不同,实际情况不同,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也不同。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学手段,也取决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训练。
二、心理训练在军体教学中的作用
决定学员成绩的,不仅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而且还包括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保证军体运动技术质量的物质基础,运动技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则是两者能够发挥作用的内部动力。
1.心理训练能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
第一,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果较低,则无法做到有效地控制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即使学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很好的身体素质,也无法发挥出其最大作用。第二,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果过于饱满,则会冲击心理状态,造成心理和肌肉紧张,动作过于用力而变形。越是军体成绩好的学员,失常的现象越厉害。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活动强度,可达到提高学员自我控制水平的目的。
2.心理训练能控制心理活动的强度
学员心理活动强度是影响身体素质和技术运动的关键因素,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强度,太强或太弱都会因为调节不当而造成失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中,教员应帮助学员进行心理训练,让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能够达到自身力量的要求,始终处于身心力量协调的状态。只有通过利用不同的心理训练手段,才能教会学员进行心理控制,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得以保证。
三、心理训练的原则
在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这一原则,不能采用消极的方法,应从维护学员的身心健康与尊严,从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体质、才质的立场出发,精心选择和运用训练手段。
2.自觉自愿地进行
学员在进行心理训练时,如果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配合,就会了解如何自我调节,并达到预想的效果。如对此持观望、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将会形成心理障碍。所以,心理训练的效果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学员的态度和配合程度。
3.结合个性心理特点进行
改善心理状态必须以学员的个性心理特点作为依据。采取个性化的心理训练,发掘每个学员的潜质,弥补心理缺欠,使其心理均衡发展。故此,在心理训练中练什么,采用什么办法,都要因材施教。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对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心理训练过程中的主要任务。而心理过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善心理状态,保持心理的最佳状态,以便达到适应运动技术的要求,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发展,增进教员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开展心理训练是必要的。
关键词:军体教学;心理训练;训练方法
注重临场心理训练,忽略日常军体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是目前大部分军体教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导致学员缺乏心理训练的连续性,形成习惯性的消极抵触情绪,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日常教学中对学员进行适宜的心理训练,一方面能够保证军体教学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能使心理训练效果迁移到学员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以达到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军体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是很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心理训练与军体教学的关系
军体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是指教员在军体课中对学员进行学习军体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心理训练。通过心理训练,使学员会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指导运动实践,学习掌握运动技术、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而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发展。同时,又获得较为系统的军体运动知识,并使这些运动技能和知识迁移到各学科的学习中,迁移到行为品德中,以利于个性培养,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学习运动技术不能光练不想,要多动脑筋。”这是军体教学中很多教员常常强调的一句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提高技术学习上,心理因素所具有的重要性,但是它却没有被当做训练方法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而已。
表象训练法,即指以教员的讲解和示范为基础,把回忆技术动作为练习的补充手段。在回忆过程中,体会动作的要领和感觉,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形象。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因为大脑和心理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身体肌肉活动占了优势,但是同一动作的不断重复,概念不准确,肌肉感觉不清晰,没有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在实际的练习中融入一段表象练习,可在降低体力消耗的同时,为内心表象活动的发挥提供时机,从而提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如器械项目的练习,主要问题是学员的心理障碍(包括心理性疲劳、动机不定、临场情绪不稳定、运动感觉迟钝等)。引起这些的原因则是因运动挫折直接引起的心理伤痕,一旦出现,应根据不同的心理障碍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事实也证明了,班级不同,实际情况不同,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也不同。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学手段,也取决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训练。
二、心理训练在军体教学中的作用
决定学员成绩的,不仅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而且还包括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保证军体运动技术质量的物质基础,运动技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则是两者能够发挥作用的内部动力。
1.心理训练能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
第一,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果较低,则无法做到有效地控制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即使学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很好的身体素质,也无法发挥出其最大作用。第二,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如果过于饱满,则会冲击心理状态,造成心理和肌肉紧张,动作过于用力而变形。越是军体成绩好的学员,失常的现象越厉害。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活动强度,可达到提高学员自我控制水平的目的。
2.心理训练能控制心理活动的强度
学员心理活动强度是影响身体素质和技术运动的关键因素,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强度,太强或太弱都会因为调节不当而造成失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中,教员应帮助学员进行心理训练,让学员的心理活动水平能够达到自身力量的要求,始终处于身心力量协调的状态。只有通过利用不同的心理训练手段,才能教会学员进行心理控制,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得以保证。
三、心理训练的原则
在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这一原则,不能采用消极的方法,应从维护学员的身心健康与尊严,从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体质、才质的立场出发,精心选择和运用训练手段。
2.自觉自愿地进行
学员在进行心理训练时,如果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配合,就会了解如何自我调节,并达到预想的效果。如对此持观望、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将会形成心理障碍。所以,心理训练的效果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学员的态度和配合程度。
3.结合个性心理特点进行
改善心理状态必须以学员的个性心理特点作为依据。采取个性化的心理训练,发掘每个学员的潜质,弥补心理缺欠,使其心理均衡发展。故此,在心理训练中练什么,采用什么办法,都要因材施教。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对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心理训练过程中的主要任务。而心理过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善心理状态,保持心理的最佳状态,以便达到适应运动技术的要求,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发展,增进教员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开展心理训练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