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博物院馆藏珍品:唐卡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卡也叫唐喀,系藏文音译。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画轴。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族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作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
  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它与汉族卷轴画的主要区别是用丝绸或织锦缝制的,主要为藏传佛教的供奉而制作,被悬挂在寺院或私人的经堂里,而汉族卷轴画是用纸裱糊的。
  唐卡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据五世达赖所著《释迦牟尼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松赞干布曾经用自己的鼻血绘制忿怒相的吉祥天母,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西藏就有了“唐卡”这一艺术门类。当时西藏并未形成固定的寺院,早期的藏民族还处于游牧部落形态,过着没有定居的生活。于是适应游牧生活,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悬挂和携带、易于收藏、具有宗教宣传作用的绘画艺术便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唐卡绘画艺术,以传统绘画艺术作为基础,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新的绘画技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明清两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西藏地方的管理,以敕封西藏首领的办法,明封八王,清封达赖、班禅等,起到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等作用。明清时期唐卡艺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一是数量明显增多,二是不同风格的绘画流派层出不穷,这是藏族绘画艺术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藏族绘画艺术成熟的表现。
  唐卡的特点是装饰性强,收藏方便,很适应吐蕃时期佛教传播的需要。唐卡表现的题材以佛教画和高僧传记画最为普遍,也有一些反映民间生活习俗,还有一些是描绘西藏天文历法和藏医藏药的。
  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先以各色天然矿物颜料及金、银勾线着色后,再以线和绢托衬背面,四周用彩缎拼成画框,两端用硬木轴心,面上加一道黄绸遮幔及等长的双条绸带。唐卡装裱后,要恭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
  唐卡的大小并不规则,大小相异,一般为七八十厘米长宽,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巨者长度达数十米。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
  唐卡在施色方面,有独特的讲究,重彩底色分为红、黑、蓝、金、银五种。红唐卡多绘佛本生故事,风格富丽。黑唐卡多绘护法神、金刚一类镇妖降魔的内容,并施金色勾线,画面威严庄重。蓝唐卡则多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有吉祥喜庆之意。金、银唐卡,画面富贵典雅,色彩单纯辉煌。此外,白色彩被作为表现神佛容貌、性格的一种手段,因此常以白色表现平静、和蔼、善良;红色和深蓝色表现强悍好斗、凶猛狰狞(忿怒相),并巧妙地把大块的红色、绿色、青色和蓝色并列使用;金色代表多种颜色,表现出一种神圣的气氛。
  总之,唐卡艺术是在藏族固有的绘画艺术基础上,通过吸收并借鉴印度、尼泊尔和内地中原等地的艺术营养而逐渐形成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藏族画师们通过奇特的想像,用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绘出喜怒哀乐的神色,有的作品令人心惊目眩,有的令人肃然起敬,有的则情趣盎然。
  我馆收藏的唐卡画总共27幅,原存于丽江五大喇嘛寺之一的芝山福国寺,其来历难考。解放后,这套唐卡画被人民政府接收,由丽江县文化馆保存。1984年7月1日,丽江县博物馆成立时,移交到博物馆,并一直由博物馆收藏至今。
  这套唐卡画以藏密修习为主要题材内容,画像主体是单或男女合抱双身的修密像,四周辅以各种人物、鸟兽、树石。其佛像大多面目狰狞、凶残,这种画又被称为“欢喜佛”,意即:“佛用大无畏、大愤怒的气概、凶猛的力量,摧破的手段把异教徒俘虏到手,蹂躏尽兴而踩在脚下,得到这样大的胜利,不由得从内心欢喜起来”。密宗崇尚“即身成佛”,宣扬通过自身的“自证”而到达佛的境界,男女双修法,通过气功脉流控制精神,并入定悟空,从而到达菩萨成佛的阶段,这也是“以欲制欲”、“以染而达净”的修行法。
  这套唐卡质地均为布料,长98厘米,宽68.5厘米。1997年9月8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物局刘光启及云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专家张永康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些作品均为清代绘制,主要表现藏传佛教密宗的思想和修行的过程,画法奇特,用笔细腻,以红、蓝、白为主的色彩饱满而对比强烈,是现今存世的藏密画中难得的珍品,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下面介绍几幅有特色的唐卡:
  一、时轮金刚:是藏传佛教密尊修时轮金刚密法的本尊像。佛教认为修时轮金刚能够长寿,能够“凹瓷沓煞”鸨。他的造像融合了五方佛、本初佛、菩萨、护法等不同的形象,完整地将抽象的思想(慈悲、智慧、伏恶等)形象具体化了,是“即身成佛”这一概念最完整、最齐备的图像表现形式。其身色形态及所执法器展示出天道、人道和佛道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这幅时轮金刚是最复杂的一种,男体为四首而二十四臂,各首均为三目;女体为单头八臂;金刚与明妃的每只手都持有不同法器。“时轮金刚”四头的蓝、黄、白、红等颜色分别表示增益、息灾、敬爱、降伏四种事业,象征功德圆满;面上三目象征洞察一切;手所持物,表示主尊的智慧和大忿怒、大无畏之威力。
  二、大威德金刚: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即俗称“黄教”)所修并供奉的三大本尊之一,在藏密中地位极高。此尊画像通身为青黑色,头皆为金刚忿怒相;金红色火焰大背光,胸、腹、腰部饰璎珞,颈挂人头骨数珠,足踏八人十六兽,以示教令法界降妖魔之怖畏。九头表示大乘佛教的九部经典;二牛角表示佛教真俗两种谛理;三十四只手加上身、口、意三业表示佛教修行的三十七道晶(八正道、四智、四精进、四禅定、五根、五力和七菩提分);十六足表示十六空;左足踩人兽八物表示八种成就;右足踩八禽象征八种自在;裸体表示脱离尘垢,座下莲花象征脱离轮回;莲花上红日表示心如太阳当空,遍知一切。
  三、金刚亥母: 是胜乐金刚的明妃,身红色,一面二臂三眼,右手拿铖刀,左手拿嘎巴拉碗,碗内盛满血,献于本尊,表能断除无名烦恼,伏诸魔障。金刚亥母戴五骷髅冠,三只眼表示能观照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除了正面外,旁出一头,现猪首形,代表智慧双成。项挂五十颗人骨串成的念珠,代表佛教全部经典。她丰乳细腰,身上装饰繁缛,两腿姿势特别,单足屈立,左足下踩一魔,姿态优美。
其他文献
朋友们都称她兰姐,她喜欢这个名字。一如周围的人说起海棠客栈的时候,都能想到客栈小院里的那棵百年海棠。花开的日子里,满院点缀着海棠花儿,会让你想念这样一个下午:满院阳光,躺在海棠树下的竹椅上,或许还要一杯茶,已足够。兰姐本来一直在西藏呆着,偶然和朋友来到丽江,这一呆就半个月,朋友们都回去了,而兰姐,却跑遍了古城的大街小巷,她想在古城开一家客栈。也许是缘分,她第一次见就爱上了它,或许就是因为那颗海棠,
期刊
译崇忍利恩说:我是开天九兄弟的后裔,我是辟地七姊妹的后代,我是白海螺狮子的后代,我是金黄大象的后代,我是大力士久高纳布的后代,是翻越九十九座山,人皆称赞的民族,是走过七十七个地方,人皆称颂的民族,是六颗昴星闪耀在天空的民族,是北斗七星照耀大地的民族,把大江引进嘴里不解渴,把若罗神山能揣在怀里,三根腿骨一口吞不会哽,炒面三升一口咽不会呛,杀也杀不死的民族,砸也砸不死的民族。    “我说着我喜爱的语
期刊
大宅门里的生活有多自在?也许来自门上的对联就是最好的答案:自性如湖水清澈明了,入定如晴空万里无云。在有“中国最美小镇之一”之称的古镇里,有一坊宅院,有相爱的人和天南地北的朋友,主人冬冬和修修的生活可算羡煞旁人。  大宅门有了新院子。幽静的小镇给主人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可以随心寻找他们所想要的感觉。整个四合院,房间数不足十间,每一间都有惊喜。在圆床上睁开眼就看到雪山,院落里是一树红樱桃,这样的好心情,
期刊
咖啡馆下午,一杯latte的沉静悠闲;酒吧的夜晚,热舞人群中的肆意尖叫。除了家,其实丽江还提供了另外的可能。  下雨或者天晴,川码头在束河无处不在。绿色长柄伞上的标语颇有霸气:不到川码头,枉来丽江游。川码头另外的店在北京,一个“川”字,代表了口味:菜品源自古老的码头菜,有江湖遗风,还有招牌养生酒“红炮台”。设计师还坚持另一种说法;川,也代表了川流不息。如果客栈代表家的温馨宁静,代表内敛,那么酒吧则
期刊
大研古镇风水最好的地方当数狮子山颈,向阳、百年老树、通透空间,可算是福地一方。挑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就着木椅清茶,云卷云舒、旧檐古瓦和这座城的八百年,就那么看似不着痕迹却又惊心动魄地映入眼帘、再留进心底。  将客栈起名叫做“吉日观景”的人,想来一定也有过这样的好时光。进门就是满眼绿意,再看才感叹:小看了这个不大的门牌。宽敞自由的院落,坊坊相连。窗外就是古城全景,风景好,客栈好,客人的心情更好,于是店
期刊
狮子山成了丽江城地理上的某个分界点:古城和新城,纳西老人和更年轻的一代由此分界,也由此融合。新城建筑更多的是现代的设计风格,但在外观和细节上,仍然也会保留“丽江特色”,庭院、青瓦、阳光、活水钢筋混凝土也一样照顾到了喜欢丽江老房子的人。  当然,更多的元素也被融进来:因为“丽江特色”的含义不仅仅是传统,还有包容和自由。家是最美好的梦,那么设计师们,应该可称做是家的织梦者。  杨工程师是土生土长的丽江
期刊
“月半弯”是首歌名,很多人都唱过。客栈主人海燕姐和胖哥:海燕姐看上去怎么也不像玩家,倒像个居家的温婉妇人,教英语的她和丈夫胖哥是高中同学,爱了好多年,都还没准备要孩子。来丽江以前,两个人经常开车出去玩,是那种吃好的,住好的玩法,可是两年前的暑假开车来丽江的时候,却一下改了风格,玩起来半户外东西,这一玩就是二十多天,丽江成了人生中始料不及的另一种风景。第一次来是七月,回家不到一个月,丈夫胖哥有天忽然
期刊
常年蜗居在北京西郊八一电影制片厂,自诩为“守望本土主义画坛独行侠”的我,多少年来每当要进行绘画创作时,总在画室的佛龛前燃上三柱清香,将家乡的民歌或将早年录制下的已故东巴大师和玉才、和开祥、和集贵的讲经诵经、经调唱腔的录音打开。只有这青烟袅袅、经调声声才能让心慢慢静下来,进入一种冥茫的创作状态。这也是身居纷繁杂乱的北京,还能连接和守望自己的创作心源、创作之根,传承本土文化一脉香火的必然方式。这段时间
期刊
口述/王介全  文/禾 锄    我们家是祖传的木匠世家,我15岁便跟着我父亲做木匠活,今年也60又5的年纪,现在只是偶或在家中做些小木匠活了,做个桌子什么的,但丽江、石鼓周边的房子多数是我们亲手建起的。当年红军渡江时(在石鼓),父亲还帮红军做过木船。丽江黑龙潭五凤楼从文峰寺搬过来也是有父亲和我的参与。我父亲还参加过许多寺庙的建筑工程,我也在跟随他建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他的手艺。做这个工作,做了一
期刊
永胜县的他留人是个勤劳神秘的群体,他们的聪明与智慧从他留人独有的“火草衣”制作可窥一斑。每当夏末秋初,虽然距离庄稼收割还有一段时间,但他留人家都会忙碌起来。青壮年劳动力频繁地往山中跑,去采一种被称为火草的野生植物。  火草,是一种一年生地衣类植物。多生长于背阴、潮湿的灌木丛和树丛中。每株叶片多则十几片,少则四五片。叶宽约两厘米,叶长五至十厘米。朝上向阳的一面呈绿色,朝下背光的一面呈白色。白色的一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