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大纲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成了教师们探讨的焦点。本文旨在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中之重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活动是从朗读开始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朗读能力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且《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故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之一,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不少学生不会朗读,不注意朗读的技巧。在读课文时,常常会发生添字、丢字、唱读、停顿不当、轻重不分,语调不当等现象。那么,如何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形成能力、意义非凡
  朗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要做到正确地读,用普通话读。发音必需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打好“牢固朗读底纹”,重视朗读情境训练的习得与不拖音、不唱读等习惯的培养;接着训练“挺腰杆朗读”,此时在情境与习惯培养的基础上,注重朗读方法与能力的训练;最后“读出感觉、味道、情趣”,逐渐形成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迁移、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大提高,进而努力实现“学读正确、流利,读得朗朗上口,读得余音绕梁”。这些已成为众多语文老师的共识。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朗读能力。
  二、创设情景、全员参与
  有效朗读需要技巧的指导与演练,但更需情感的体验与认同,撇开了情感的支撑与奠基,朗读充其量只是摹音拟声、装腔作势。怎样才能走出表面读的怪圈,让情感深入进去呢?我们认为,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教给学生怎么读,还应结合文本的内容,努力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真实的朗读情感。当学生能自然地走进情境,深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敲击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心脉相通,此时,有效朗读便达到了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味与表达的一体。有效朗续练习,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学困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创设朗读情景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精心指导、强化训练
  朗读教学要十分重视朗读训练,那么,如何使一节语文课书声琅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我們老师课堂共同的责任,而不应该被老师烦琐的分析和提问占据大量时间。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不应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没有品词析句、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引导他们读出感情。若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结果往往索然无味,也不能深入体味感情。有效的朗读要求学生在不断的对话中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读懂了字词句,才能收获朗读的硕果。“感悟”即“静思默想”、“潜心会文”,教师要给学生感悟的扶梯,让孩子们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这样,才能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并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人境悟情。记得有人说过:“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们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实践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讲少了,学生读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因此,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求自己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预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
  其次,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轻易,需在朗读技巧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教师精心选择朗读练习点,每次练习有个侧重点。朗读的形式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对读、引读、分角色读、问读、表演读……一节课读几遍?要引导学生抓重点去读。不同的读有不同的功能。如:齐读、自由读,功效不一样。有经验的老师会让学生自由地读。齐读会使小学生小和尚念经,无效地读,没有入心地读,所以齐读慎用,不可过多烂读。在单位时间要多增加自由读和个体读,也可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
  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还是不难实现的。
其他文献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但是他们一入小学就要从幼儿比较自由的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转入小学以多门学科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的学习,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特别是在条件艰苦设备不完善的藏区小学汉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藏区的孩子生活在以藏语为母语的环境中,所以学习汉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汉语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经常使用地方方言会影响正常的汉语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的形成。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就更不能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藏区的小学汉语文教学谈些教学体会。  [关键词]西藏 汉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当然对教育的重视也随之明显提高,而且幼儿教育关系着孩子在启蒙阶段是否能够形成科学的、合理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教育。都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所以如何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的头等问题。下面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做法。  一、提升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  要提升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
期刊
幼儿教育阶段是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习惯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不仅仅体现于幼儿的学习习惯,还包括其他各个方面的习惯。作为幼儿教师,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幼儿教育中常见的不良习惯,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幼儿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对于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
期刊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奠定基础、注重素养和重在实践三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把网络作为一种学生的认知工具,学生在教师的传导下,使用网络进行发现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是直接提供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去发现知识,通过各种自我取向的行为,如研究、讨论、回答一系列问题,获得参考信息等。基于网络的学习不同站点的链接、同步的和异步的在线交流,对这种学习方式的支持是强有力的。在此过程中
期刊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宽广,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人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的一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培养
期刊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霧,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
期刊
转眼间,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多年,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这漫长的教学之路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师德学习的感触: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
期刊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行为习惯。”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儿童的行为习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要使儿童把班集体的行为准则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关爱,二是习惯。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他们往往会欣然接受教师的建议,并自觉遵守教师提出的各项规定。  
期刊
[内容摘要]小学英语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作为英语教师来说,任务艰巨。小学生大部分对应于课不感兴趣,认为内容枯燥无味,上课老是喜欢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培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兴趣 英语 教学  小学英语教育应该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敢兴趣积极大胆的思考打破传统的的为了应付考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