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网络舆论成为公民表达民意、畅通民情的新渠道。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环境,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明确两者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是更好发挥网络舆论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
关键词:网络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培育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三个倡导”,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局面。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空间成为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交流交锋交融的最前沿。加快网络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网络舆论引导的内涵
长期以来,关于“舆论”的定义,不同学科和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代表性的学者有刘建明、李良荣、陈力丹等。刘春波从舆论的历史研究和现代诠释入手,从舆论引导的角度,认为舆论是公众针对社会现实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反映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信念、价值观。舆论引导是指一定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并进行议题互动,引导公众达成社会共识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社会信念、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将网络舆论理解为: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的、针对社会现实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与以往的舆论形式不同,网络舆论具有离散性、反复性、影响大的特点。
二、网络舆论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挥理论教育、实践养成、文化涵养的综合作用,使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首先要理清两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1.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网络舆论引导是帮助网络受众产生社会共识的一项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象。当前,我国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提出要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环境,弘扬主旋律。网络舆论引导担负着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在网络舆论引导者对网络中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导中,充当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于社会公众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导向。面对网络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要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要有一定的目标指向,否则网络舆论引导将失去意义,而失败的网络舆论引导则会激化社会矛盾、增强社会事件的负面影响,网络舆论场的民意失控必将影响到现实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
第三,网络舆论引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统一性。网络舆论引导是手段、方法、途径和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标、要求和原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舆论引导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体而言,两者都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建设网络强国,为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网络舆论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这些环境在网络新媒体的覆盖下都受到网络的辐射。特别是手机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网民运用网络的成本与门槛。网络舆论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之中,引导网络舆论就是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入整个虚拟与现实、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区域的环境之中,通过对各种环境的净化与引导,达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作用。
第二,网络舆论引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形象。网络舆论引导重点在引导,是要主动为网民设置议题以转变网民意见态度,形成社会共识。引导要突出主动性、导向性,通过运用传播学舆论学的相关理论和舆论引导规律、利用“议程设置”等手段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得到积极正面的传播。就网络舆论、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传播的效果而言,网络舆论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加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和内容具有正强化的作用。
第三,网络舆论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接受。接受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主体对核心价值观内容、形象的认同、内化、入心入脑,并最终转化为行为。网络舆论引导由于所面临的舆论本身的复杂性,在引导的方式方法上更具有灵活性,在对引导内容的表达上更贴近群众,如此方能了解好群众的所思所想,收集好想法、好意见。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引导能力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接受具有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
网络舆论引导已经成为面向7.1亿网民的共同的大课堂,通过鲜活的网络话语与符号表达,正确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渗透着、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在互联网时代,要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网络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和机制的构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内容体系 当前,从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需要在网络舆论引导的领导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反馈机制、问责机制等的建设上加大力度。
第一,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者的素养,确保网络舆论正确方向。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格局,确保党和政府对舆论引导的管理,要提高舆论引导者的素养。一要转变观念,避免不愿说、不敢说和不会说的突出问题。遇到网络舆论危机,做到舆论引导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在场,主动积极运用网络媒体设置议题,引导网民。二要创新方法,注重网络话语权的争夺和媒介素养的提高,多采用灵活巧妙、接地气的网络语言和网络符号传递舆论引导的正能量。
第二,建设网络舆情分析制度和平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监测预警能力。监测和预警机制决定着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机的把握和选取。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及时发现网络热点和焦点事件,预测其发展成为舆论的可能性,有利于对舆情信息的把握,赢得舆论引导的宝贵时机。及时发现,即时在场,有助于疏导网民的情绪,降低引发舆论危机的可能。此外,对网络舆论划分预警等级,有利于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运用“两微一端”和培养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也是提高舆情分析预警能力的好方法。
第三,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评价体系,合理调整网络舆论引导。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反之失败的网络舆论引导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而言,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历史上西欧各国先后出现的“颜色革命”充分证明了掌握舆论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重要。当前,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水平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反馈,调整舆论引导的过程。
第四,明确网络舆论引导责任,避免网络舆论引导失效。面对突发网络事件,相关政府部门和个人由于观念、方法的不当,会引发网络舆论的“次生灾害”,导致政府公信力削弱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问责机制,促使网络舆论引导个体和组织提升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创新引导网络舆论的方法,避免产生引导网络舆论时的“失语、失实、失度”等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要求
第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网络时代,虚拟空间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空间,自由的网络空间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边缘化。“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必然去占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网络舆论引导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也必须以此为要求。
第二,运用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网络舆论引导是引导主体与网民通过互动的形式实现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需要遵循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根
据“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主动设置议题,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筛选,排除有害信息,传播社会正能量。网络舆论的发展往往具有反复性,网络舆论引导主体要抓住时机对网络舆论发展中人们关心的内容进行解读,将网络舆论危机转化为解决社会难题的机遇。离开网络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利用,我们的网络舆论引导将会失效,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注意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任何一项活动最终都要落脚于效果。具体而言,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过程中,要把“时、效、度”三个关键因素贯穿其中,在引导主体的方法方式选取上,在引导内容的灵活性接受性上,在舆情监测预警的时机把握上都不能忽视。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能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还要看引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永林,喻发胜,王晓红.中国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2]刘春波.舆论引导论[D].武汉:武汉大学,2013.
[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研究员[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4]武和平.公开,才有力量:舆论危机化解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关键词:网络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培育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三个倡导”,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局面。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空间成为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交流交锋交融的最前沿。加快网络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网络舆论引导的内涵
长期以来,关于“舆论”的定义,不同学科和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代表性的学者有刘建明、李良荣、陈力丹等。刘春波从舆论的历史研究和现代诠释入手,从舆论引导的角度,认为舆论是公众针对社会现实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反映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信念、价值观。舆论引导是指一定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并进行议题互动,引导公众达成社会共识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社会信念、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将网络舆论理解为: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的、针对社会现实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与以往的舆论形式不同,网络舆论具有离散性、反复性、影响大的特点。
二、网络舆论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挥理论教育、实践养成、文化涵养的综合作用,使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首先要理清两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1.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网络舆论引导是帮助网络受众产生社会共识的一项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象。当前,我国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提出要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环境,弘扬主旋律。网络舆论引导担负着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在网络舆论引导者对网络中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导中,充当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于社会公众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导向。面对网络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要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要有一定的目标指向,否则网络舆论引导将失去意义,而失败的网络舆论引导则会激化社会矛盾、增强社会事件的负面影响,网络舆论场的民意失控必将影响到现实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
第三,网络舆论引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统一性。网络舆论引导是手段、方法、途径和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标、要求和原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舆论引导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体而言,两者都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建设网络强国,为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网络舆论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这些环境在网络新媒体的覆盖下都受到网络的辐射。特别是手机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网民运用网络的成本与门槛。网络舆论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之中,引导网络舆论就是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入整个虚拟与现实、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区域的环境之中,通过对各种环境的净化与引导,达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作用。
第二,网络舆论引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形象。网络舆论引导重点在引导,是要主动为网民设置议题以转变网民意见态度,形成社会共识。引导要突出主动性、导向性,通过运用传播学舆论学的相关理论和舆论引导规律、利用“议程设置”等手段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得到积极正面的传播。就网络舆论、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传播的效果而言,网络舆论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加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和内容具有正强化的作用。
第三,网络舆论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接受。接受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主体对核心价值观内容、形象的认同、内化、入心入脑,并最终转化为行为。网络舆论引导由于所面临的舆论本身的复杂性,在引导的方式方法上更具有灵活性,在对引导内容的表达上更贴近群众,如此方能了解好群众的所思所想,收集好想法、好意见。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引导能力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接受具有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
网络舆论引导已经成为面向7.1亿网民的共同的大课堂,通过鲜活的网络话语与符号表达,正确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渗透着、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在互联网时代,要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网络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和机制的构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内容体系 当前,从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需要在网络舆论引导的领导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反馈机制、问责机制等的建设上加大力度。
第一,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者的素养,确保网络舆论正确方向。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格局,确保党和政府对舆论引导的管理,要提高舆论引导者的素养。一要转变观念,避免不愿说、不敢说和不会说的突出问题。遇到网络舆论危机,做到舆论引导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在场,主动积极运用网络媒体设置议题,引导网民。二要创新方法,注重网络话语权的争夺和媒介素养的提高,多采用灵活巧妙、接地气的网络语言和网络符号传递舆论引导的正能量。
第二,建设网络舆情分析制度和平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监测预警能力。监测和预警机制决定着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机的把握和选取。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及时发现网络热点和焦点事件,预测其发展成为舆论的可能性,有利于对舆情信息的把握,赢得舆论引导的宝贵时机。及时发现,即时在场,有助于疏导网民的情绪,降低引发舆论危机的可能。此外,对网络舆论划分预警等级,有利于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运用“两微一端”和培养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也是提高舆情分析预警能力的好方法。
第三,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评价体系,合理调整网络舆论引导。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反之失败的网络舆论引导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而言,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历史上西欧各国先后出现的“颜色革命”充分证明了掌握舆论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重要。当前,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水平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反馈,调整舆论引导的过程。
第四,明确网络舆论引导责任,避免网络舆论引导失效。面对突发网络事件,相关政府部门和个人由于观念、方法的不当,会引发网络舆论的“次生灾害”,导致政府公信力削弱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问责机制,促使网络舆论引导个体和组织提升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创新引导网络舆论的方法,避免产生引导网络舆论时的“失语、失实、失度”等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要求
第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网络时代,虚拟空间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空间,自由的网络空间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边缘化。“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必然去占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网络舆论引导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也必须以此为要求。
第二,运用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网络舆论引导是引导主体与网民通过互动的形式实现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需要遵循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根
据“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主动设置议题,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筛选,排除有害信息,传播社会正能量。网络舆论的发展往往具有反复性,网络舆论引导主体要抓住时机对网络舆论发展中人们关心的内容进行解读,将网络舆论危机转化为解决社会难题的机遇。离开网络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利用,我们的网络舆论引导将会失效,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注意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任何一项活动最终都要落脚于效果。具体而言,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过程中,要把“时、效、度”三个关键因素贯穿其中,在引导主体的方法方式选取上,在引导内容的灵活性接受性上,在舆情监测预警的时机把握上都不能忽视。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能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还要看引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永林,喻发胜,王晓红.中国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2]刘春波.舆论引导论[D].武汉:武汉大学,2013.
[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研究员[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4]武和平.公开,才有力量:舆论危机化解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