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从孔子的言语中可看出"乐"的重要性。还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位幼儿园小朋友(约四五岁),有一天对汉字产生了兴趣,从老师那儿借来点名册,把班上同学名字都"抄"下来认,虽然很多笔顺笔画不正确,但写得很有兴趣,后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不管是从孔子的话还是从这个实例中都可看出"兴趣"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对某样事物有了较大的兴趣,他就会想方设法去了解、去尝试。如果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那么他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就会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哪怕是平时觉得难懂的古文;就会主动去练作文,哪怕写得还不太好。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学好语文的方法:有不少学生觉得古文较枯燥难理解、作文不好写,即使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是在强迫自己努力,把语文学习当作一项艰巨的、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学得很累很苦——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习语文。我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尝试和想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希望得到大家指正:
1 注重课堂之乐在语文学习中,有时较有趣,有时较枯燥,有趣时应结合相关知识来学习,枯燥时应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去体味其中(哪怕是少许)的趣味,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的乐趣。
1.1注意课前导入。有个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怎样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一次,我在教学冰心的《小橘灯》时,曾用过一段导入语:"作者曾到过许多国家,见过很多华丽的灯饰,为什么对用橘子作成的灯情有独衷?"导入语简单而有悬念,学生大感兴趣,就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非常的专注,为继续学好这篇课文打下了基础。课前导入法除了精心设计导入语之外,还有如对联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谜语导入等方式。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即可。
1.2不忘课中之乐。有了好的开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时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一般说来,学习古文难度稍大,学生也易分散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古文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法。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我尝试着避开较枯燥的翻译,让几个学生扮记者,其他学生当"桃花源"中的居民,由记者去采访居民,他们主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和回答问题,于是学生较有兴趣的去理解课文、设计问题和准备答案,比以前学生被动的理解效果更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所学内容的情况,适当采用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画图等方式,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变被动为主动的去学习语文。
2享受作文之乐
写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学生感觉作文较难,很多学生谈文而色变,无内容可写:有的东拼西凑,勉强成文;有的抄袭他文,交票了事……造成这些现象,原因较多,如缺乏兴趣,缺少生活积累等,我觉得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要让学生——
2.1有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在学生刚进初中时,可先对他们进行一个调查:对写作文持什么态度?是否害怕作文?然后弄清原因,让喜欢作文的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使怕写作文的学生在心理上逐渐摆脱怕作文的阴影,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写作氛围,不要随意否定或扼杀学生某些独特的思想,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使他们敢于提出疑问,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看法。平时让学生用自己能想到的文字,叙写熟悉的生活,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坦率的表达出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鼓励,让更多的学生不再害怕作文并喜欢上作文。学生在没有什么压力的情况下作文,大部分学生都有话可说——我用我笔写所想,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一批优秀的习作。
2.2体会作文成功之乐。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觉得写作文并不难时,那么在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的同时,也要委婉指出其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中心与选材、详略的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在尽可能避免打击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引导他们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对学生的作文先"放"再"收",有兴趣之后再引导,学生易于接受。学生的作文日趋完美,写作水平也逐渐提高,不时会有奇言佳句出现,老师要及时的表扬,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越来越大,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2.3以优秀作文吸引学生。我曾给学生讲过:音乐的七个音符,可以谱写出许多优美的乐章;汉字常用字就有三千以上,不知可写出多少优秀的文章。我经常找一些文质兼美的或角度新颖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指导欣赏其中的妙处,学习其中的写法,让学生吸取优秀作文中的营养,以引起学生对写作更大的兴趣。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从学习课文到语文活动课,从课内到课外,还有很多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和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不断去推陈出新。曾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 注重课堂之乐在语文学习中,有时较有趣,有时较枯燥,有趣时应结合相关知识来学习,枯燥时应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去体味其中(哪怕是少许)的趣味,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的乐趣。
1.1注意课前导入。有个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怎样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一次,我在教学冰心的《小橘灯》时,曾用过一段导入语:"作者曾到过许多国家,见过很多华丽的灯饰,为什么对用橘子作成的灯情有独衷?"导入语简单而有悬念,学生大感兴趣,就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非常的专注,为继续学好这篇课文打下了基础。课前导入法除了精心设计导入语之外,还有如对联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谜语导入等方式。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即可。
1.2不忘课中之乐。有了好的开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时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一般说来,学习古文难度稍大,学生也易分散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古文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法。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我尝试着避开较枯燥的翻译,让几个学生扮记者,其他学生当"桃花源"中的居民,由记者去采访居民,他们主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和回答问题,于是学生较有兴趣的去理解课文、设计问题和准备答案,比以前学生被动的理解效果更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所学内容的情况,适当采用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画图等方式,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变被动为主动的去学习语文。
2享受作文之乐
写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学生感觉作文较难,很多学生谈文而色变,无内容可写:有的东拼西凑,勉强成文;有的抄袭他文,交票了事……造成这些现象,原因较多,如缺乏兴趣,缺少生活积累等,我觉得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要让学生——
2.1有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在学生刚进初中时,可先对他们进行一个调查:对写作文持什么态度?是否害怕作文?然后弄清原因,让喜欢作文的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使怕写作文的学生在心理上逐渐摆脱怕作文的阴影,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写作氛围,不要随意否定或扼杀学生某些独特的思想,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使他们敢于提出疑问,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看法。平时让学生用自己能想到的文字,叙写熟悉的生活,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坦率的表达出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鼓励,让更多的学生不再害怕作文并喜欢上作文。学生在没有什么压力的情况下作文,大部分学生都有话可说——我用我笔写所想,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一批优秀的习作。
2.2体会作文成功之乐。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觉得写作文并不难时,那么在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的同时,也要委婉指出其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中心与选材、详略的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在尽可能避免打击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引导他们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对学生的作文先"放"再"收",有兴趣之后再引导,学生易于接受。学生的作文日趋完美,写作水平也逐渐提高,不时会有奇言佳句出现,老师要及时的表扬,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越来越大,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2.3以优秀作文吸引学生。我曾给学生讲过:音乐的七个音符,可以谱写出许多优美的乐章;汉字常用字就有三千以上,不知可写出多少优秀的文章。我经常找一些文质兼美的或角度新颖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指导欣赏其中的妙处,学习其中的写法,让学生吸取优秀作文中的营养,以引起学生对写作更大的兴趣。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从学习课文到语文活动课,从课内到课外,还有很多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和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不断去推陈出新。曾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