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2
摘 要 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生理现象,一直伴随着武术运动实践的存在而存在。运动性疲劳会造成运动员机体能力下降,导致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发生。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与训练效果的提高。在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及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科学运用生理、生化指标评定武术训练的运动性疲劳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武术运动员 运动性疲劳 恢复
一、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上。将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完整地概括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体在一特定的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持续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个定义的特点是:(一)机体产生疲劳时,把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运动强度相结合;(二)有助于客观的选择生理指标来评定运动性疲劳。如:氧债、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心率、血尿素氮(BUN)、尿蛋白、闪烁值等。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自19世纪8O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疲劳产生的机制提出种种假说,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
(一)能源物质衰竭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机体内能源物质的耗竭造成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有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有氧代谢或无氧代谢。能源物质缺乏的性质取决于肌肉活动的类型以及运动单位的募集方式。长时间、大负荷的运动其能源物质消耗增多,机体内维生素含量下降、血糖浓度降低以及无机盐、水分等减少,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失调和下降,最终导致疲劳的产生,使机体不能继续胜任工作。
(二)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降,细胞外液水盐代谢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引起的。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受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支配。当神经的唯一能源物质——糖缺乏时,机体继续从事负荷运动,可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均衡性遭到破坏,破坏了原有的动力定型,使大脑皮层功能发生紊乱,干扰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之间的平衡而引起疲劳。
(三)疲劳物质堵塞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的。这些代谢产物有乳酸、尿素、尿酸、肌肝.其中主要的产物是乳酸。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可导致机体内产生大量乳酸.其浓度升高。乳酸的堆积致使肌组织和血液中的pH值下降,导致细胞内酸中毒,进而阻碍兴奋冲动向神经肌肉的传递,降低了磷酸果糖激酶(PFK)的量及活性.抑制糖酵解.使脑pH值也下降,产生疲劳。
三、武术项目自身的特点
1994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套路运动要坚持“突出项目特点,严格动作规格,强化攻防意识”以及“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在坚持“高、难、美”的基础上提出“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竞技武术动作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复杂多变、高难惊险。准确性和稳定性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还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全身心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运动员一旦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的紧张状态而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就容易引发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一)武术训练的特点
由于武术运动员初训时间早、训练年限长、淘汰率高、训练艰苦,单个或成套动作的训练难度大,每堂训练课持续时间长等原因,导致运动员常年超负荷的向极限挑战,以至于绝大多数运动员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病。这要求竞技武术运动员要有极强的心理耐受能力和生理负荷的能力,而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耐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运动员就会产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二)武术竞赛的特点
至1996年以来,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对武术竞赛规则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将自选项目评分内容划分为动作质量、难度动作和演练水平3大块,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分为5分;演练水平分3分;难度分值为2分。这使得评分内容更加细化,尺度更加精确。这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演练水平,而且还要具有像体操运动员一样完成高难动作的能力。难度动作的评分权重不大,但实践证明,它对武术竞赛成绩的影响最大,难度动作稍有失误,运动员的成绩排名就会名落孙山。此外,4年一度的全运会比赛的赛制规定除长拳外,其它项目均以两项小全能累计成绩。全能成绩会因1项出现失误而导致大幅度滑坡。以上这些举措给我们的武术运动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承受前所未有的生理负荷和心理压力。
四、消除武术运动员疲劳的方法
(一)营养学手段
1.合理膳食。一般来说,武术运动员膳食中脂肪的比例应小一些,而蛋白质的含量要丰富。根据武术训练课负荷的不同,可适当调配蛋白质和糖的比例。在武术训练后要注意及时让运动员补充水分,以保证运动员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丧失水分的同时,许多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也随之丧失,因此在运动后应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等。
2.营养补剂。根据武术运动训练产生生理疲劳的特点,运动员的补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在营养中提高支链氨基酸的供给量;在运动训练中必须保持高糖饮食,但又必须符合武术专项训练的需求;武术运动员可依据训练的需要适当服用维生素B6和B12以及维生素B15;补气助阳为主的方剂具有调理脾胃抗疲劳、耐缺氧增加心肌收缩力、心搏量,增强运动员免疫功能及抗疲劳防病的能力,武术运动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服用。
(二)训练学手段
为了加速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的恢复,作为一个优秀的武术教练员应根据各方面的情况、信息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负荷的性质决定间歇的时间与方式,在训练课中穿插和采用一些轻松愉快富有节奏性的训练手段,以利于武术运动员疲劳的预防与恢复。 (三)武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常用的物理恢复手段大都是对机体各组织进行的主动和被动的机械性恢复,只能反射性地改善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而不能主动地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心理训练恢复过程比采用自然休息的方式快得多,而运动能力的提高相当于自然休息后同样指标的2倍,因此,在大强度运动后,根据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现象的诊断和疲劳症状的表现特点,有针对性地使用心理疲劳的恢复方法对于及时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具有积极效果。
(四)妥善安排训练目标,准确把握内容合理化
由于武术项目的特殊性,运动员出成绩的时间比较早,年龄偏小,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稚嫩,因此,帮助运动员客观现实地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确立合理的长、短期训练目标,不但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思想认识水平,还可以消除因期望不能实现,而导致的心理疲劳。通过让运动员适度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新闻媒体和社会关注的需要,也可以使运动员深刻感受到艰苦训练所带来的满足感,还会使运动员对未来的训练充满希望,产生更加美好的心理预期。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武术运动员产生的运动性疲劳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武术项目的特点、训练的特点、竞赛规则的特点决定的。
2.结合武术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恢复手段可以有效地消除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这对于完善武术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有着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建议
1.重视心理疲劳的预防,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相比,心理疲劳危害更大,一旦产生则不是那么容易恢复,有时还会发展成为心理定势,成为痼疾,极难恢复。所以我们应该防范于未然,尽量做到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
2.加强心理疲劳与恢复问题的科学研究、生理疲劳及其恢复的科学研究,目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而心理疲劳及其恢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滞后。在心理疲劳与恢复问题日益决定运动竞赛成败的今天,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文斌.运动员科学选材[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屈东化.世界女排诸强运动员男子化的表现特征[J].中国排球.1993(2):5-7.
[3] 池建.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天津体院学报.1993(1):53-57.
[4] 张欣.现代排球训练观与队伍建设[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3):77-78.
[5] 万江,田琳.发展排球专项力量素质的理论与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59,60.
摘 要 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生理现象,一直伴随着武术运动实践的存在而存在。运动性疲劳会造成运动员机体能力下降,导致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发生。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与训练效果的提高。在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及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科学运用生理、生化指标评定武术训练的运动性疲劳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武术运动员 运动性疲劳 恢复
一、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上。将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完整地概括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体在一特定的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持续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个定义的特点是:(一)机体产生疲劳时,把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运动强度相结合;(二)有助于客观的选择生理指标来评定运动性疲劳。如:氧债、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心率、血尿素氮(BUN)、尿蛋白、闪烁值等。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自19世纪8O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疲劳产生的机制提出种种假说,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
(一)能源物质衰竭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机体内能源物质的耗竭造成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有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有氧代谢或无氧代谢。能源物质缺乏的性质取决于肌肉活动的类型以及运动单位的募集方式。长时间、大负荷的运动其能源物质消耗增多,机体内维生素含量下降、血糖浓度降低以及无机盐、水分等减少,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失调和下降,最终导致疲劳的产生,使机体不能继续胜任工作。
(二)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降,细胞外液水盐代谢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引起的。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受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支配。当神经的唯一能源物质——糖缺乏时,机体继续从事负荷运动,可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均衡性遭到破坏,破坏了原有的动力定型,使大脑皮层功能发生紊乱,干扰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之间的平衡而引起疲劳。
(三)疲劳物质堵塞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的。这些代谢产物有乳酸、尿素、尿酸、肌肝.其中主要的产物是乳酸。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可导致机体内产生大量乳酸.其浓度升高。乳酸的堆积致使肌组织和血液中的pH值下降,导致细胞内酸中毒,进而阻碍兴奋冲动向神经肌肉的传递,降低了磷酸果糖激酶(PFK)的量及活性.抑制糖酵解.使脑pH值也下降,产生疲劳。
三、武术项目自身的特点
1994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套路运动要坚持“突出项目特点,严格动作规格,强化攻防意识”以及“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在坚持“高、难、美”的基础上提出“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竞技武术动作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复杂多变、高难惊险。准确性和稳定性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还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全身心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运动员一旦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的紧张状态而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就容易引发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一)武术训练的特点
由于武术运动员初训时间早、训练年限长、淘汰率高、训练艰苦,单个或成套动作的训练难度大,每堂训练课持续时间长等原因,导致运动员常年超负荷的向极限挑战,以至于绝大多数运动员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病。这要求竞技武术运动员要有极强的心理耐受能力和生理负荷的能力,而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耐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运动员就会产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二)武术竞赛的特点
至1996年以来,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对武术竞赛规则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将自选项目评分内容划分为动作质量、难度动作和演练水平3大块,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分为5分;演练水平分3分;难度分值为2分。这使得评分内容更加细化,尺度更加精确。这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演练水平,而且还要具有像体操运动员一样完成高难动作的能力。难度动作的评分权重不大,但实践证明,它对武术竞赛成绩的影响最大,难度动作稍有失误,运动员的成绩排名就会名落孙山。此外,4年一度的全运会比赛的赛制规定除长拳外,其它项目均以两项小全能累计成绩。全能成绩会因1项出现失误而导致大幅度滑坡。以上这些举措给我们的武术运动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承受前所未有的生理负荷和心理压力。
四、消除武术运动员疲劳的方法
(一)营养学手段
1.合理膳食。一般来说,武术运动员膳食中脂肪的比例应小一些,而蛋白质的含量要丰富。根据武术训练课负荷的不同,可适当调配蛋白质和糖的比例。在武术训练后要注意及时让运动员补充水分,以保证运动员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丧失水分的同时,许多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也随之丧失,因此在运动后应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等。
2.营养补剂。根据武术运动训练产生生理疲劳的特点,运动员的补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在营养中提高支链氨基酸的供给量;在运动训练中必须保持高糖饮食,但又必须符合武术专项训练的需求;武术运动员可依据训练的需要适当服用维生素B6和B12以及维生素B15;补气助阳为主的方剂具有调理脾胃抗疲劳、耐缺氧增加心肌收缩力、心搏量,增强运动员免疫功能及抗疲劳防病的能力,武术运动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服用。
(二)训练学手段
为了加速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的恢复,作为一个优秀的武术教练员应根据各方面的情况、信息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负荷的性质决定间歇的时间与方式,在训练课中穿插和采用一些轻松愉快富有节奏性的训练手段,以利于武术运动员疲劳的预防与恢复。 (三)武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常用的物理恢复手段大都是对机体各组织进行的主动和被动的机械性恢复,只能反射性地改善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而不能主动地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心理训练恢复过程比采用自然休息的方式快得多,而运动能力的提高相当于自然休息后同样指标的2倍,因此,在大强度运动后,根据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现象的诊断和疲劳症状的表现特点,有针对性地使用心理疲劳的恢复方法对于及时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具有积极效果。
(四)妥善安排训练目标,准确把握内容合理化
由于武术项目的特殊性,运动员出成绩的时间比较早,年龄偏小,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稚嫩,因此,帮助运动员客观现实地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确立合理的长、短期训练目标,不但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思想认识水平,还可以消除因期望不能实现,而导致的心理疲劳。通过让运动员适度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新闻媒体和社会关注的需要,也可以使运动员深刻感受到艰苦训练所带来的满足感,还会使运动员对未来的训练充满希望,产生更加美好的心理预期。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武术运动员产生的运动性疲劳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武术项目的特点、训练的特点、竞赛规则的特点决定的。
2.结合武术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恢复手段可以有效地消除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这对于完善武术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有着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建议
1.重视心理疲劳的预防,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相比,心理疲劳危害更大,一旦产生则不是那么容易恢复,有时还会发展成为心理定势,成为痼疾,极难恢复。所以我们应该防范于未然,尽量做到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
2.加强心理疲劳与恢复问题的科学研究、生理疲劳及其恢复的科学研究,目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而心理疲劳及其恢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滞后。在心理疲劳与恢复问题日益决定运动竞赛成败的今天,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文斌.运动员科学选材[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屈东化.世界女排诸强运动员男子化的表现特征[J].中国排球.1993(2):5-7.
[3] 池建.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天津体院学报.1993(1):53-57.
[4] 张欣.现代排球训练观与队伍建设[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3):77-78.
[5] 万江,田琳.发展排球专项力量素质的理论与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