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客到中心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话语权分配之路依旧漫长,短视频把普通人从“看客”变成中心,为普通人提供话语空间且取得一定效果。同时,规避话语权开放而产生的负面效应需要各界的努力,不断促进主流话语与公众话语的平等交流、互动,从而保证公众话语权的实现。
  关键词  短视频;话语权;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0098-03
  从博客、微博到短视频,聚焦点发生转移,从精英到普通大众,传受格局发生颠覆,移动互联的开放带来了渴望自我认同的本质以及话语权意识的觉醒。从美拍到抖音,短视频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了以娱乐、社交为主的综合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宠儿”。近年来比较火热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在不断的改变与完善。短视频在内容创作与表达、互动上更能满足普通人的需求,更加开放,私人性减弱,去中心化增强,它不仅仅是个人娱乐分享的渠道,在公共传播、社会参与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博客、微博被认为是话语权的回归,短视频的表达、互动、社会参与等方面也证明了在技术赋权的情境下公众话语权的崛起,短视频的话语权问题应该受到重视。
  1  话语权与互联网
  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確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团体所认识的过程。”可见,话语权并不仅仅指拥有说话的权利,实则涵盖了个人或社会团体能否可以维护话语表达的权利以及话语最后的效果,体现的是权利转化为权力的过程。
  在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几乎把控了所有的话语权,普通人既没有说话的权利,也没有表达的渠道,因此话语也不具有影响力,权利自然无法转化为权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关注精神领域的归宿以及个人权利的争取,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关注自身权利的实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世界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世界处在一张信息“巨网”之中,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发生了彻底改变。技术革命带来了传播革命,信息共享带来了信息自由,人们表达的空间、时间不再受到限制,传统的话语权垄断受到了挑战,可以说互联网为普通人的话语权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人们得以重新审视话语权的分配以及普通人话语权如何实现的问题。
  在中国,论坛、博客是基于互联网的较早的信息发布平台,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普通人皆可以利用此平台获得、发布信息,但论坛的发帖、评论互动都是开放的,不受限制,博客公共性与个人性并重,以博主自身的言论观点为主。如此,普通人的话语通过不同形式被传播出来,论坛、博客成为人们行使话语权的重要平台,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博从诞生到高速发展,短短几年成为了社交媒体的翘楚,信息分享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庞大用户的裂变传播,逐渐改变着中国网民的话语结构,精英微博与草根微博的影响力成为争议的话题,形成了权威话语与草根话语的对立,二者之争尚未落下帷幕,短视频打破了已有的传播格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在传播生态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且将会以一种稳定的形式发展下去。较博客、微博而言,短视频的准入门槛更低,受众扩张速度更快,短视频用户正在用视频这一形式进行话语表达。
  2  短视频的技术赋权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达到8.54亿,短视频用户规模6.48亿,占据网民规模的75.8%。从美拍到现在的抖音、快手,各种短视频应用类型多样且丰富,短视频的流量红利也得到体现,它仍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目前,短视频已经成为高使用率、具有高黏合度的视频应用,把人们从固定的电子屏幕带到移动的电子屏幕之中,用户的沉浸式使用加速了短视频的发展。因为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普通人能方便快捷的传递自己的生活与观点,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智能手机与4G的联合,让每个人都成为传播者。内容生活化是短视频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美拍,还是抖音、快手,都以分享生活为主,从观看到制作拍摄、分享互动,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局内人的转变。除了自我表达之外,短视频在公众话题,公共事件上成为了重要的表达力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这场对普通人赋权的变革也引发了争议,UGC范围的扩大使内容更加丰富,普通人的表达空间得到了延伸,话语主体发生发改变。不同群体、阶层都可以通过短视频进行话语表达,打破了传统的话语格局,权威话语与公众话语依旧处于博弈状态,通过短视频搭建的话语平台,让以往沉默的群体、边缘群体开始活跃起来,人们对该群体的看法与观念也发生了改变。5G时代的来临,是短视频加速发展的契机,技术完善与优质内容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短视频传播将迎来深刻的变革,传者与受众的关系重新洗牌,短视频的用户的话语空间随之扩大,对话语权的实现有重要意义,技术赋权的情境下,话语得到了赋权。
  3  短视频与话语权的实现
  3.1  公众话语表达与新闻生产方式的革新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主流话语受到冲击,在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中,短视频异军突起,占据了重要地位。短视频最初的使用者为普通用户,在经过长期发展后开始走向商业化,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强,主流机构也加入其中,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由此产生,从娱乐休闲到社会参与,短视频实现了从个人价值到公共传播的转变。
  短视频话语权的得到主要体现在对主流话语的补充上,这一点在新闻传播中较为突出。短视频改变了传播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方式,各大新闻机构纷纷借助短视频进行新闻生产,短视频新闻随之诞生,梨视频、新京报的我们视频都是当下火热的短视频新闻产品。市场与媒介生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而UGC一定程度上弥补了PGC的不足,更多的普通人通过短视频加入新闻生产与传播中,这个参与的过程,也是行使话语权的过程。   梨视频的新闻生产以PUGC模式为主,拍客+专业编辑共同进行新闻生产,梨视频的拍客网络规模大,数量在不断增长,全国多个县市均有拍客的足迹,它为非专业的不同群体、个人提供了平台。梨视频的拍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容的缺口,梨视频也会为拍客提供奖励激励,梨视频会根据播放量、社会影响力综合考量每周更新形成拍客排行榜,9月14日—10月04日排行榜共有50条视频,内容涉及旅游、健康、公共事件等,奖励金额从1 000到2 000,其中拍客“潇潇”的视频共上榜两次,梨视频拍客奖励机制为更多人提供了播放平台。除了梨视频的拍客外,其他短视频的新闻来源也有普通民众的身影。
  普通短视频用户借助媒体或者意见领袖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赢得关注度,从拍摄发布到分享讨论完成了话语的表达。短视频用户的行为带来新闻生产方式革新的同时,也为自身争取了话语权。
  3.2  依托短视频实现的文化话语与经济话语权
  以快手为主要代表的短视频内容成为了“土味视频”的代言人,提起快手会与“喊麦”“社会摇”“土味”联系起来。尽管如此,快手短视频的用户群像、变现能力都值得深入探讨,快手为普通人创造了平台,它的崛起使人们重新审视被割裂了的乡村亚文化以及边缘化群体,其短视频用户在文化、经济话语中也得到了凸显,由此而走红的网红也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
  2016年一篇题为《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上走红,将快手推上了风口浪尖。文章细数了快手上荒诞、低俗、怪异的视频内容和粉丝数量较多的短视频用户,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些快手上的网络红人尽管坐拥百万粉丝,但他们的影响力仅仅限于关注他的乡村粉丝,不仅没有掌握资源的能力也不能对主流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篇文章只是一个侧写,并不能代表全国的乡村图像,但是乡村与城市的壁垒是存在的。乡村的普通人很难真正拥有媒介话语,快手赋予了他们展现自我的能力,而快手也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每个人都值得被记录”,面向每一个普通人,赋予平等表达的权利。当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被忽视的亚文化就呈现“井喷式”生长状态,如喊麦、社会摇等,“老铁”“社会人”在网络走红后延伸至线下的日常聊天中。尽管被主流文化或者其他群体诟病,快手的用户依旧拥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土味”视频,在展现乡村风貌的同时,也对工作、爱情、友谊等情感和观点进行视频化
  表达。
  快手除了民间文化外,也有民间精英,据统计“目前的1 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快手上涉及的非遗项目多达989项,比例达72%。在过去的一年里,快手上累计出现1 164万条非遗视频内容,共250亿播放量和5亿点赞量。”①快手还发起了“非遗产带头人计划”,鼓励更多非遗人通过快手进行传作与传播,让不被普通大众重视的传统文化再次以全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除此之外,快手与多家短视频平台开启了“短视频+扶贫”的模式,中国扶贫发布数据“截至2019年8月,全国从快手上获得收入的用户超过1 900万,其中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用户,超过500万人,年销售额达193亿元。”②四川阿坝州扶贫书记张飞、内蒙古的网红县长刘建军都通过拍摄短视频记录扶贫工作的场景以及乡村人的生活,利用快手直播的方式帮助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普通人通过快手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手艺、售卖家乡农产品,原本的普通人变成了“网络红人”,言行举止转化为影响力,把分散的网民聚聚集到同一个空间之中,行使或代行使了话语权。
  5G元年的开启,意味着5G技术将逐渐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曾经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将渐渐缩小,站在风口的短视频也将迎来颠覆性的转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可以通过短视频完成话语的表达,也会带来话语权的滥用,走向话语的另一个极端,虚假新闻、谣言的產生与传播为此起到警示作用。因此,这场自下而上的传播运动需要良性的规制,主流话语也应对公众话语进行合理、正确的引导。
  注释
  ①《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快手发布“非遗带头人计划”》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9170729019056323&wfr=spider&for=p。
  ②《快手扶贫在路上:用有温度的科技提升每个人独特的幸福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7967825420309535&wfr=spider&for=pc。
  参考文献
  [1]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多档文博综艺类节目频频掀起传播热潮,以《国家宝藏》为例,该节目播出以来,在电视荧屏和网络平台持续热播,并引起网民们的广泛讨论。该节目的传播热,是新时代传统文化回归及人民大众文化自信的体现,同时也是节目本身围绕传播内容、传播平台及受众群体等传播要素,精准施策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国家宝藏;传统文化;创新策略  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
期刊
摘 要 音频直播依靠声音内容吸引人,有其独特的建构审美的方式和对审美内容的反叛。音频直播建构的并不是单纯对声音形式的审美,而是有内涵的审美;同时,作为商品经济下的产物,音频直播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也有着对审美的反叛,体现在受金钱控制的审美趣味和偶有以丑为美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 音频直播;审美;建构;反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00
期刊
摘 要 微信在“两微一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各基层组织、党员教育宣传部门都非常重视通过微信开展相关工作。文章以北京市党员教育微信公众号“北京长城网”为例,通过研究近1 000条微信文章的内容及阅读量,分析党员教育内容在微信平台传播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发现,送达人数、发布次序、内容主题为阅读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的内容主题对阅读量的影响不同,影响最高的前四个主题分别是
期刊
摘 要 淘宝直播具备议程设置的能力。它以“把关人”的角色,在无数被生产的信息中,精心选择提供给受众的信息,这将大大地节约人们的时间。在每一分钟都可以创造财富的现代化社会,以PGC内容生产模式专业化地生产内容的淘宝直播想必会成为未来网络直播的主流之一。文章以淘宝顶级主播“口红一哥”李佳琦为例,探讨主播在对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后,如何运用有声语言输出,对受众的购买意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商品的成交量。  关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微信自媒体“Sie”为例来分析自媒体运营的一些策略,以期为当下自媒体的运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自媒体;运营策略;Sie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0046-03  自媒体“We Media”,硅谷的著名撰稿人丹·吉尔默(Dan Gillmor)出版的《草根媒体》(We the media)一书最早定义了这一概念。自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风险事件为研究案例,以新浪官方媒体微博“新京报”账号为研究对象,在科学传播视野下对突发性事件发展过程的舆情响应机制进行探析。通过抓取该微博账号在舆情显现后的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和发布频次等信息后进行描述统计,以期进一步把握在新媒体环境下,官方媒体微博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舆情响应特点及规律,并为相关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科学传播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 科学传播;新
期刊
摘 要 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传播内容及其形式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大国外交最前线微博官方账号中《康辉的Vlog》第一季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总结全媒体时代中国外交活动报道形式的新尝试——Vlog短视频形式的总体特征及其优势特点,以期对全媒体时代的有利条件下如何运用新的传播形式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进行探索。  关键词 全媒体;外交活动报道;创新报道;Vlog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广告对于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人造板》为例,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广告营销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践经验,系统探讨了微信公众号在科技期刊广告营销中的应用策略,可为科技期刊的广告营销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期刊;广告营销;微信公众号;应用策略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赢得了众多广告商的青睐,是传统四大广告媒介之一[1]。广告收入也是科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河北青年报旗下运营的头条号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的经验和数据,分析主流媒体下的新媒体平台互动内容生产的现状,在探索内容生产过程中加入“用户互动体验”的概念,并从内容生产的三大策略进行分析概述,希望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方向的内容生产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 今日头条;社交互动;内容生产;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
期刊
摘 要 女性由于其天然的生理结构,在受害案件中常常处于被害者地位,媒体在进行受害新闻报道时,更习惯采用叙事聚焦、序列选择等叙事手法将女性形象裹挟着暴力、性等刺激性元素展现在受众眼前,在新闻叙事人将女性的叙事写作“程序化”的过程中,也加深着大众对于女性形象的错误感知,从而造成受众对女性的认知错位、女性群体的自我认同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女性新闻;新闻叙事;聚焦;叙事序列  中图分类号 G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