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号内容生产的社交互动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河北青年报旗下运营的头条号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的经验和数据,分析主流媒体下的新媒体平台互动内容生产的现状,在探索内容生产过程中加入“用户互动体验”的概念,并从内容生产的三大策略进行分析概述,希望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方向的内容生产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  今日头条;社交互动;内容生产;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0078-02
  1  抓准受众定位,融入社交互动思维
  新媒体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用户的互动体验。内容生产与用户体验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信息产品创作过程中,分析用户需求和体验是很重要的步骤。媒体通过对发布内容的点击率、留言数量、阅读时间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用户体验进行集中划分,了解受众的阅读需求而相应的调整推送内容,及时更改过时的编辑方式,对于吸引精准受众和提高用户黏度具有重要作用。
  1.1  营造反差喜感
  2017年,河北青年报旗下“复活城市”头条号推送的爆款文章《安逸的信阳小镇:遇上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没想到真出现了意外》中,题目加标点29个字,正文也只有1 000字左右,竟在10分钟之内就有100 000+的阅读量。真正让这条新闻火起来的不是稿件内容,而是小编与读者的互动,颠覆了以往主流媒体在人们心中严肃拘谨的形象。“雪下得确实不小,这是我家老庄子”“雪是好雪,风不正经”,几句回复所体现出的“新主流魅力”让一篇没有温度的稿件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对以往的传统媒体而言,严肃才是正常的作风。而如今,在快阅读的资讯平台里,能够在几秒钟内抓住受众的眼球,才是真正所谓的“用户需求”。正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互动,引起读者兴趣的同时,也引起媒体界一阵效仿。从效果来看,河青报在互动内容中营造出的反差喜感,就是一场成功的营销手段。
  1.2  拓宽社交媒体链
  通过几条评论区互动,河青报头条号文章《足足五分钟,他骂的话都不带重复的,边骂边帮我们把水壶加满热水》的点击量和粉丝量便以成倍的速度上涨,推荐量迅速达到46.2万,阅读量12万。这表明对于受众来说互动内容确实很重要。
  用户之所以对这些互动产生兴趣,一是新鲜感,二是互动过程中的确会产生乐趣。以此文章为例,无论是在内容生产,还是受众的需求方面,并不是一味的去迎合、唱赞歌,而是理性地去看待,将不同的观点阐释出来,在评论区中与读者做一些探讨。这不只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而是真正实现了双向传播,体现出融媒体下传播机制的优势。
  1.3  把握互动的态度与底线
  作为主流媒体,首先应当保证自身的底线和尺度,之后才可以在互动内容中展示个性。例如,在对头条号“复活城市”运营过程中,一篇名为《“走马观花”游婺源,原来只是一般,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特色》的文章,引发了众多网友争议,尤其是婺源本地人的强烈反对。对待网友提出来关于对城市见解有分歧的问题上,河青报也采用了正确的做法:好的,我接受批评,谢谢指教。
  新华网官方微信前负责人刘洪表示,面对批评,不回应的话会让负面声音越来越响,而如果贸然删掉,一个刷屏文章就这样消失了。这对很多读者来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而更加说不清。尽管当时压力非常大,新华社最后依然选择用发布“道歉声明”向用户道歉解释。
  什么样的评论我们可以筛选显示,什么样的评论我们可以回复并如何回复,必须有负责团体共同进行协商,原因在于稿子的发布即代表着媒体的态度。文章中的一些瑕疵,也可以通过评论区回复进行巧妙地化解。但同样,处理不当或审核不严,也容易出现负面舆情。
  2  注重人才培养,整合复合型人才资源
  2.1  树立正派三观
  媒体人的三观理念,是媒体工作的魂,是得到用户喜爱和尊重的奠基石,政治导向要把握住,切忌粗心大意,否则会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人作为站在国家宣传口的工作者,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新闻理想,才能担负起传播者、记录者和推动者身份。新华社陈子夏主编在分享她的编辑经验时说过,哪怕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负面新闻,也需要在我们的编辑整合和留言区中,把它带成一个正向的事情,在拿到负面的新闻素材时,心中就要想着以正面的心态去对待它。
  2.2  保留传统媒体底蕴
  媒体融合的趋势迅速发展,技术、理念、平台等多方面都在融合,但传统媒体的新闻素质與功底却无法轻易融合。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新闻敏感度,并不仅限于对突发事件等新闻的捕捉,而是对一般事件的创新性捕捉。具备这样的媒体素质所生产出的新闻内容,不仅符合新媒体的趣味特性,也不违背传统媒体的新闻要求。虽然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已不能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但无论是文字功底还是思维逻辑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依然是新媒体需要借鉴学习的方面。
  2.3  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
  社交化日趋强大的新媒体新闻工作者,应当对当下流行的传播手段都有较熟悉并能加以运用,比如H5、微信小程序、短视频等新兴传播形式。在新媒体发展之前,新闻的报道形式大多使用文字、图片或音频等单纯的形式,短视频形式的出现,为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提供了全新的表达方式。河北青年报融媒体中心及时把握住这一契机,并在2018年与今日头条合作,打造了包括新华社现场云、抖音、腾讯视频、西瓜视频等9大平台在内的短视频内容矩阵,并于2019年底,河青报融媒体矩阵用户突破1 000万。
  3  融入新媒体互动意识,提升传统媒体内容   品质
  3.1  新旧资源充分整合
  传统媒体在网络传播环境中要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本身的报道内容外还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交互性强的优势,在时刻绷紧与用户交流互动这根弦的同时,还需要有传统媒体的主流三观。与用户互动并非降低姿态一味迎合用户,而是用科学专业的知识回答用户问题并传播正能量,对一些负面回复进行积极引导。新媒体的互动意识加上传统媒体的正能量,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甚至可能因精彩的互动使得文章得到二次传播。
  3.2  技巧式报道,提升阅读体验
  未来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会更加注重用户的阅读体验,大篇幅的深度报道将不再适应大众的阅读习惯,必须对长文进行适当的删减,重点语句或段落以加粗或色彩的形式重點突出,配合图片或视频等内容,以用户的体验为原则,形成集成式报道供读者深度阅读。
  陈子夏主编在其发表的《打造微信舆论阵地的新新“新华体”》一文中,细述了新媒体在传播技巧上成功的经验。在内容创作方面,他们以“诗意文字+精良图像+极简排版”的形式,对各种不同的题材进行趣味性和碎片化加工,做到硬新闻软处理、偏门的新闻点趣味化处理,同时要抓住每一个能够吸引眼球的热点节日,生产出具有创新精髓的新闻内容。
  3.3  引导多线互动,提升用户平台参与度
  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强制性传播已经转为多元多向式传播,曾经沉默的受传者已经成为新媒体中的评论者,甚至是自媒体传播者。虽然传统媒体也有受众的反馈环节,比如读者或观众的来电(来信)等互动形式,但与新媒体的即时互动相比,其产生的互动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用户与媒体的互动,不仅表现在用户反馈的环节,更体现在媒体号召力的程度上,是否能够引起用户对事件的参与。2018年初,河青报作为河北唯一合作媒体承接了今日头条“对春联过大年”和腾讯99公益日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河青读者共在线对出对联12 591副,总数居全国第二。由此可见,仅仅一个“春联”所引起的话题效应折射了网络媒体强大的凝聚力量。
  但在积极倡导互动内容生产的同时,互动内容持续时间过长而导致数量过于庞大,真正有价值的互动信息很容易流失的这一现象,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如何能够对用户互动的内容进行大数据分析,总结出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将是我们未来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凌霄.今日头条与澎湃新闻内容视角的对比[J].新闻论坛,2016(2):12-15.
  [2]耿伟茜.今日头条的内容运营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3]陈小双.移动新闻客户端内容运营策略比较研究——以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10):40-42.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特别是在新媒体背景下,非常重視媒体的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大党媒新媒体推介力度,让权威资讯迅速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甘孜州大力创建国家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山西省高校为例,通过资料收集以及调查访问等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解读,进而分析研究高校校园微博的发展现状,理清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微传播;校园微博;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0036-02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成为高校建设校园形象、输出校园文化和发布校园信息的窗口,建立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多档文博综艺类节目频频掀起传播热潮,以《国家宝藏》为例,该节目播出以来,在电视荧屏和网络平台持续热播,并引起网民们的广泛讨论。该节目的传播热,是新时代传统文化回归及人民大众文化自信的体现,同时也是节目本身围绕传播内容、传播平台及受众群体等传播要素,精准施策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国家宝藏;传统文化;创新策略  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
期刊
摘 要 音频直播依靠声音内容吸引人,有其独特的建构审美的方式和对审美内容的反叛。音频直播建构的并不是单纯对声音形式的审美,而是有内涵的审美;同时,作为商品经济下的产物,音频直播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也有着对审美的反叛,体现在受金钱控制的审美趣味和偶有以丑为美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 音频直播;审美;建构;反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00
期刊
摘 要 微信在“两微一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各基层组织、党员教育宣传部门都非常重视通过微信开展相关工作。文章以北京市党员教育微信公众号“北京长城网”为例,通过研究近1 000条微信文章的内容及阅读量,分析党员教育内容在微信平台传播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发现,送达人数、发布次序、内容主题为阅读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的内容主题对阅读量的影响不同,影响最高的前四个主题分别是
期刊
摘 要 淘宝直播具备议程设置的能力。它以“把关人”的角色,在无数被生产的信息中,精心选择提供给受众的信息,这将大大地节约人们的时间。在每一分钟都可以创造财富的现代化社会,以PGC内容生产模式专业化地生产内容的淘宝直播想必会成为未来网络直播的主流之一。文章以淘宝顶级主播“口红一哥”李佳琦为例,探讨主播在对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后,如何运用有声语言输出,对受众的购买意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商品的成交量。  关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微信自媒体“Sie”为例来分析自媒体运营的一些策略,以期为当下自媒体的运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自媒体;运营策略;Sie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0046-03  自媒体“We Media”,硅谷的著名撰稿人丹·吉尔默(Dan Gillmor)出版的《草根媒体》(We the media)一书最早定义了这一概念。自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风险事件为研究案例,以新浪官方媒体微博“新京报”账号为研究对象,在科学传播视野下对突发性事件发展过程的舆情响应机制进行探析。通过抓取该微博账号在舆情显现后的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和发布频次等信息后进行描述统计,以期进一步把握在新媒体环境下,官方媒体微博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舆情响应特点及规律,并为相关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科学传播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 科学传播;新
期刊
摘 要 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传播内容及其形式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大国外交最前线微博官方账号中《康辉的Vlog》第一季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总结全媒体时代中国外交活动报道形式的新尝试——Vlog短视频形式的总体特征及其优势特点,以期对全媒体时代的有利条件下如何运用新的传播形式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进行探索。  关键词 全媒体;外交活动报道;创新报道;Vlog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广告对于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人造板》为例,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广告营销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践经验,系统探讨了微信公众号在科技期刊广告营销中的应用策略,可为科技期刊的广告营销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期刊;广告营销;微信公众号;应用策略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赢得了众多广告商的青睐,是传统四大广告媒介之一[1]。广告收入也是科
期刊